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纪事-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不知道还要发生多少起,还有人说李湛教化不利,导致当地民风刁滑,应予惩戒,以观后效。

无非是看李湛不顺眼,而且他还是皇帝的人,那笔钱也是皇帝拿走的,想挤兑挤兑李湛,再给皇帝找点不痛快。所以外人看起来来势汹汹,其实也不过就是借此事表个态,皇帝心情一不爽,把李湛处置了更好,李湛没事,他们上下嘴皮碰一碰也没什么损失。

皇帝接到慕容羽本人的折子之后,就开始下旨安抚李湛,把李湛夸了一大通,最后还勉励几句,让他安心在那里干,给了些上次,把他的勋官从上护军提成了柱国,以示褒扬。皇帝虽然一直对李湛很不爽,但是比起其他人至少起码他还算听话的,皇帝又想起梁王回来之后,那些心思又活泛了的寒门,梁王在长安刚安定下来,就有人拿了荐书去做僚属,不过自己这个大儿子还算谨慎,闭门不见,也并不和那些人交往。他的确也有意提拔些寒门的人,毕竟这些人没有根基,更好控制。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需要李湛给他办事。

想到寒门就想到梁王,想到梁王又想到另一个儿子晋王,这个儿子就高调多了,和不少门阀大族的子弟来往,还赢了个礼贤下士的美名,有个世家女子的母亲,真是占了好大的便宜,皇帝想起自己的母家,亲舅舅一家早死绝了,根本指望不上,堂舅则是站在另一边跟着迫害父亲的。自己的姐姐更惨,生母出身低贱,出身不明不白的,即便后来成了长公主,还是有人暗中鄙视她的母家,她自己也从来不提自己的亲生母亲。自己这个儿子还没怎样,就有这么多人主动围着他转,皇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皇帝想到这里,说道:“梁王不是最好文学么,他既然喜欢,不如开的文馆,编修图书,也算是他的志趣。”

李湛接到皇帝的安抚之意,心也定了下来,虽然贾敞、竹心先生和涵因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一想到皇帝难以捉摸的个性,李湛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现在皇帝表态力挺,就说明皇帝至少在之后一段时期内还是要用他的。

李湛还要将这出戏继续演下去,毕竟朝堂上还有一堆弹劾他的折子呢,他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给皇帝一个交代。于是又赶紧写了一封请辞折子,里面再次请罪,并且表示,自己已经摘掉了乌沙,封府待罪。

皇帝收到这个辞官折子倒是笑了,真是想睡觉就送枕头,对刘公公说道:“这李湛倒是乖觉,我还想着怎么堵这帮叽叽喳喳的御史的嘴,李湛这就送来了。行了,把这个给拿去给陆相,看他明天上朝怎么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三十九章 留任

已经到了晚间,三省的宰辅还有各部的主要官员仍然聚在中书省商议事务。他们讨论的就是李湛的这份请辞折子。

“说了半天,既然皇上让咱们讨论,咱们就要参详出个人选来,各位谁毛遂自荐接李湛这个位置。”陆宪扫着这些同僚们,现在朝中官员虽然以他为首,但是谁都各怀着自己的小心思,皇帝又设置了内廷与外廷相互制衡,伸张皇权,很多事情也不再经过宰相,陆宪这个中书令当的也并不自在。不过作为现在中枢之中资历最老,官品最高的官员,陆宪已经成为了群臣之首。被皇帝压着,还是比跟崔濯、柳正言他们成日斗法要好些。

凉州是个烂摊子,这事谁都知道,凭谁去接手结果都一样,不是得罪皇帝就是得罪世家,更何况也未必能比李湛弄的更好。别看现在这些人都攻击李湛,等到别人接手,这些人照样还会有话说,做好了,会说“这是之前李湛打下的基础好,你不过是去摘桃子”,做不好,更没好话了“李湛去了之后好歹还做了一些事情,你还不如他”……何况,以凉州一地之财政供养整个西北大军,这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再说,皇帝派去的人都差点死在那,整件事还扑朔迷离的,搞不清楚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可见凉州鱼龙混杂,自己去了又能落下什么好处。

今天在坐的都是人精,接烂摊子这件事谁都不愿意。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低着头,没人说话。

陆宪皱了皱眉头,心想:我就知道这些人都这个反应,玉门关那边跟自己已经通气了,李湛虽然贪了些,那个位置要的也不算多。这块饼刚刚重新分好,他们这些人再去一个,还不知道胃口多大,再折腾一通还不知道又生出多少事来。因此这次出事的消息传回来。他就不想借题发挥,架不住记恨李湛把那笔银子给皇帝的人太多,他也不好拦着,不过事已至此,真要把李湛踢下去,也未必对自己有利。

皇帝想让凉州安稳,他也想让凉州安稳。虽然多一张嘴,自己就要少分些,可真要是崩盘了,那就什么都吃不到。看着下面这些人,陆宪还真有点叹息,李明哲、崔濯走了,柳正言死了,现在朝堂上连个通透人都找不到。一个个都这样目光短浅,自己搞出事情来,一时痛快。现在人家以退为进,把球踢回来,你们谁也不肯接着,那你们折腾的这么热闹干嘛,现在人家说不干了,让你们去,看看,又傻眼了吧。

他忍住心里的不耐烦,又问道:“那各位有没有举荐的人选。都说说看吧。”

这下子大家都活跃了起来,都恨不能把这件事往别人身上推。不过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凉州都督为从三品,朝中最讲资序,也就是论资排辈,谁也不愿意自己苦熬多年,被一个新人占了先。这是官场规矩,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自古没有特别的功绩都不可能越级提拔,否则的话一定会被人讥为“幸臣”“奸佞”等等,因此,这个人选就得从朝中四品和四品以上的官员中选出来,不是各地刺史就是中枢的重要职务,能做到这个位置的,谁没有自己的一派势力,谁没有为自己说话的人,何况本来在这个位置上待的好好的,凭啥去啃个谁都不要的烂桃。再说就算能推到一个人身上,还得看皇帝乐意不乐意。

于是有人推荐了这个,另一个人就会举出种种不合适之处,把这件事再推到别人那里去,这个级别的官员,扒着人头数,也就那么些,说来说去还是没有结果。最终,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陆宪:“陆相,您说这事怎么办?”

“是啊,您德高望重,这事还得您来拍板。”

陆宪一看又推到自己身上了,心里暗骂两句,也觉得很无力,谁让自己在这个位置呢,吁了口气,说道:“既然没有合适的就算了吧,继续让李湛在那待着吧……”之后又在心里咕哝一句:回来也是麻烦。

第二天早朝,皇帝就问陆宪:“李湛辞官待罪,凉州之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陆宪出列启奏:“其实,平心而论,李湛去了凉州之后,安置军户,稳定军心,政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凉州刚刚安定,也不宜频繁更换地方大员,李湛虽有不当之处,以功抵过,犹可恕焉。”

陆宪给李湛定了调子,尚书左丞宋文昌附议道:“请皇上看在李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恕其失察之罪,予以嘉勉。”

下面的人也纷纷跟着为李湛说话,说着说着,朝堂上的论调已经改成了褒奖李湛政绩,安抚凉州民心。

皇帝一看下面这些人昨天还在一起攻讦李湛,把他说的庸碌无能、办事不利,今天集体大变脸,又开始一副秉持公心,客观评价的样子,心里就开始冷笑: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今天就会这副嘴脸。那个地道早不塌晚不塌,偏在慕容羽进去的时候塌了,八成就是你们中的一个在捣鬼,想用李湛这事给我一个难堪。呵,现在你们没话说了吧。

皇帝等他们都说完了,方说道:“既然众卿家都认为李湛有功,朕也觉得李湛虽然有不周全之处,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何况其功大于过,皇差之事也不必过于追究,那么就驳回其请辞折子,下旨褒奖,让他继续在凉州尽忠职守吧。”

下面的群臣领旨,赞道:“皇上有容人之雅量,臣等敢不效死!”

圣旨到了凉州,再次嘉奖,这件事就算尘埃落定了。跟着李湛提心吊胆的凉州世家们也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李诺,第二天便带着崔如君还有自己的二舅兄崔绍就来恭喜李湛了。

李湛跟那两人在朔风馆说话,崔如君则过来找涵因。

“你家二郎的百日酒打算怎么办?”崔如君接过李令辰抱了抱,笑着问涵因。

“就是那些事呗,摆个酒,只可惜今年我娘家也来不了人了。”涵因说的颇为遗憾。

崔如君笑道:“我看啊,要大办。”

涵因无所谓的说道:“这些日子事情太多,真是没心思想这些。”

“我才不像你这么想呢,前阵子收了那么多憋屈,就应该趁机招摇些,给那起子朝三暮四的小人好看。”崔如君极力撺掇着涵因。

涵因想了想:“话虽如此,只是我们人手有限,操持这些事情,还不得我自己受累。”

“你若是不忌讳外人插手你的家事,我就来给你打个下手如何?”崔如君笑道,她现在族务已经上手,主持这些宴席活动也有些经验了,正想着找机会大显身手,于是忍不住毛遂自荐。这样更在别人面前显示两家亲密,岂不正好。

涵因略一寻思,笑道:“什么外人内人,我几时把你当外人来着?这可是你愿意来帮我,到时候人多事杂可别喊累。”

崔如君笑道:“放心,绝对帮你把事情办妥当。”开始还说是来帮忙,这时候却想着反客为主了,涵因知道,前阵子,族中的人奈何不得李诺,又想表达自己的不满,自然拐弯抹角在崔如君面前没有好话了。

现在李湛稳如泰山,崔如君帮着都督夫人做孩子的百日宴,这可就显得两家关系非常亲厚了,她也能冲着那些人出一口恶气,涵因自然要帮她撑面子,所以就答应了。

“离百日礼也没几天了,那就麻烦族长夫人过两天就搬过来吧,还住在秋水斋。”涵因说道。

虽然涵因称她族长夫人用的是戏谑至于,崔如君还是很受用,笑呵呵的应了:“这算是你请我,那可得好吃好喝供着。”

涵因一把捏了她的脸,笑道:“我几时亏过你的嘴。”

紫鸢听说崔如君要来,跟往常一样主动要求去帮着慕云带孩子,涵因也答应了。

崔如君过了几天便来涵因这里了。

涵因却见她没带着儿子,笑道:“怎么没把大郎带来?”

“这里事情多,还要顾着他,还不够添乱呢。”崔如君笑道。

“这有什么,丫鬟婆子看着还能有什么事,你不怕……”涵因笑着欲言又止,暗指上回她来自己这里住了几天,她婆婆把孩子抱到身边的事情。

崔如君笑道:“如今我就把大郎放到她那了,也不怕她不给我,她是这个孩子的祖母,除了疼这个孙子还能怎样,再说我哥哥还在这呢,亲舅舅过问外甥,总拦不住吧。哎,毕竟是一家人,她现在身子也总是不好,孙子在身边,还能好过些。”

涵因上下看看她,笑道:“哎呦,这族长夫人的气势可是出来了么,到底是不一样了。”

崔如君脸上红了红,还是笑道:“你就会笑话我。”之后又拉住涵因的手说道:“我有今天全靠姐姐,以后姐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算夫君做不来,我也尽我所能。”

涵因笑道:“能有什么事,不过我也就承你这份心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四百四十章 广告

凉州都督李湛二儿子的百日宴,遍请凉州各世家族长、长老、名士,唯独就是没有请安家的人。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安家退出了跟李湛的各种合作。之前安家退出马场的时候,为了跟李湛撇清干系,也是怕李湛在最后当凉州都督的时候找他们的麻烦,那二十五万两的本钱都没有要,就说是支持涵因兴办马场,这个钱不要了,文书也送了回来,官府那里也销了案。他们还嫌动作不够快,还给特地给办事的官吏送了钱财,让他们快办。

安家见李湛又没事了,只觉得懊悔,派人给送来一份大礼,又递上拜帖,想要为李令彦庆贺百日,涵因自然不必再理会他们,根本就没有收,悉数退还了回去,拜帖也没有接,直接让管事客客气气的回绝了。对于这种出尔反尔,在关键时刻背叛的小人,涵因自然是不会再让他们加进来。她就要让大家看看,不跟着他们,就什么都没有。没有人会为安家说好话,今天他们对李湛这样,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对自己这样。

宴席上,各家夫人也尽量避开跟安家有关的话题,拣涵因爱听的说。夸她的儿子就成了最现成的方式。

孩子被奶娘抱了出来,在各家夫人嘴里更是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

涵因的两个哥哥家也在今天派了人来送上长命锁,孩子玩的小小玩意,其实他们早算好了日子,派的人在前些日子已经到了凉州,却没有直接来拜见涵因,而是找客栈住下,专门等到这一日上门,讨个好彩头。

涵因忙去接了礼,让慕云请送礼来的两个仆役下去休息。

崔如君帮着涵因忙前忙后,众人素来知道他们两家要好,只是在惊讶。已经好到这个程度了。原先还嫌李诺不在李湛面前说话的族人们,此时也不吭气了。

之前对涵因吞掉自己家马场的赵夫人薛氏,现在也对涵因百般奉承。

涵因见时间差不多了,便请各位夫人到后面那块空场。那地方原本是马球场。因年久失修已经荒废了,涵因这些日在家闲着,便找人把马球场整修了一番,搬走了散落在里面的碎石块,重砌了坍塌的围墙,并且把观赛的楼阁也收拾好了,新刷的漆。置了桌椅。

崔如君笑道:“我说你怎么办安排宴席的事情都甩手给我了呢。原来是藏着这个好东西。”

“要不是你帮我,我只能有精神请亲近的几家来,这次比赛也是第一次,一队是从亲兵队里挑出来的,另一队是从新建的骑兵队里挑出来的。”涵因笑道。

夫人们刚坐好,李湛也领着男人们到旁边的看台上就坐。

两队人骑着马从两侧入场,那马匹膘肥体壮,皮毛锃亮。都是天云马场精选出来的好马。骑马之人也个个威武高大,意气风发,身着轻铠头盔。手持球杆。他们到了场上向场边的贵客行过礼,分别打马站成两排。

李湛首先站起来,说道:“兴邦之道,一文一武,我们凉州素来是国之咽喉,将士们在此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如今天下太平,我们更要勤于演练,以防外敌之侵袭。本都督今天开这个马球。就是为了鼓励大家踊跃练习马术以振凉州尚武之风。我出纹银一千两,赏给获胜的队伍。”

涵因见他说完,冲慕云点点头,慕云捧着一个盒子走了过去,递给李湛,李湛看了之后。笑道:“拙荆有意为这项盛事添些彩头。”说着让钟瑞给各位展示。

涵因拿出的是金镶玉松石玛瑙三色腰带,华贵无比,是她从嫁妆之中挑出来的,堪称精品。众人一看都啧啧赞叹:“夫人真是大手笔啊。”

崔如君看了一眼涵因,笑道:“既然姐姐添了彩头,不如我也添一样,给大家助兴。”说着从腕子上撸下一个翠玉镯子,交给仆役:“送过去。”

众位夫人见她们两个都出了彩头,也都跟着多少添上些,她们平时交际应酬都会随身带着些小玉佩啊,小金锞子什么的,以防走亲串友见到晚辈给见面礼的时候没有准备,此时就随份子了。

这样一下气氛就热烈了很多,因是第一场,并没有专门开设赌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