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良人-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街道口儿后,还直往刚过来时的地方看呢。看得韩筃心里直发酸,只闹得每一回出来,回去时少说也要给他带上两个蝈蝈笼子才罢。

如今一入了野地,他就更疯了。

住进这农家院落,韩筃一面吩咐人收拾院子、屋子,再好好熏熏屋子里头,别叫什么虫蛇一不小心的钻进来。又把慧姐儿抱过来,怕她来时路上再受了着了凉。等看过了女儿之后又叫顺哥儿,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儿,那小子竟带着一群丫头小子的跑到外面院儿去了。

忙叫人把这个刚会走路就到处疯跑的小子抱了回来,一见了韩筃的面儿,顺哥儿就伸着两只乌漆麻黑的泥爪子直冲韩筃乐,还一面儿指着后头死低着脑袋恨不能把脖子一并缩没了的小子叫着:“虫虫!虫虫!”

无力叫人拿湿巾子给他擦手,韩筃这才朝跟着的几个小丫头问道:“他又抓了些什么虫子?”

小丫头低着脑袋,低声禀道:“回夫人的话,少爷……少爷要抓蛐蛐儿……”

“可抓着了?”

小丫头们齐刷刷摇头,一个胆子大些的,指着后头的小子道:“少爷叫小子们去翻砖、石头,蛐蛐儿没抓着,倒是找着了不少……土鳖……”

无语的张张嘴,韩筃转过着去正要说说儿子,就见刚擦过手脸的顺哥儿,连脸上都是红扑扑的,张着嘴巴,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母亲,抱!”

……

张手把儿子抱进了怀里,韩筃无奈叹息,这才隐约想起,临来乡下的时候,就是白安珩许下的,说等一到了这儿之后就带着儿子去抓蛐蛐儿的,都是他闹起来的,就让顺哥儿给记住了!

“那些虫子呢?”

“……少爷叫人拿罐子装起来了。”小丫头们身上抖了抖,那些土鳖别看能入药,可模样真叫个恶心!

“留着,等二爷回来了给二爷送过去!”还不是他闹的!说着,韩筃抱起顺哥儿就回屋儿去了。

——————

合县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可京中却偏偏闹起了秋老虎,比盛夏之时还要热得人身上、心中难挨难受。

皇宫之中,皇上身上早已从单衣换成了夹衣,可身上脸上却丝毫不见汗水,反而到了傍晚之时,还有些咳嗽畏寒之症。

眉头微皱的看罢手中一纸奏折,这才抬手成拳,轻轻咳嗽了两声,又缓缓叹息一声,合上眼睛,把头靠到身后椅背上,不知思索着什么。

不多时,殿外传来脚步声,一人在门口道:“皇上,大殿下到了。”

半晌,里面才传出一声“嗯”来。

轻轻打开门儿,太监不敢自进,等大皇子进屋之后,再轻手轻脚的把门掩上。

大皇子站在桌前,冲皇上行礼,等皇上抬手命他坐时,方抬头向皇上看去。

双眼有些发红,面色发黄,正自咳嗽了两声。大皇子垂下眼去,心中虽有对老父身子愈发不堪的担忧,可到底——还是有一丝期待窃喜的。

大位,只有一个,只有位子上面那个人去了,才能轮到下面的人去坐。他等了三十多年了,如今,眼见着就要快了……

压下眼底的喜意,大皇子只劝道:“父皇,如今正值秋日,秋燥亦有内热,不如改日再叫太医进来,开几副清火降燥之药可好?”

“嗯。”皇上不置可否的哼了一声,抬手捏捏两眼中间的鼻梁骨,方道,“如今秋收在即,西北那边,只怕不会平静。”

大皇子连忙笑道:“父皇不必担心,有庄、赵二人在那边守着,倒不至出什么大错。”

皇上轻叹一声,微微点头:“这两年塞外连年闹灾,只怕匈奴再难挨得,恐其铤而走险。”

“军中勇士正摩拳擦掌,只等那些匈奴来犯,方能一力降十会——父皇也知道,那些匈奴最善骑射,又生长在大草原上,若他们躲回塞外,倒能觅其踪。要是到了咱们城池边上,就算事后想走,也没那么容易。”

挑起眼皮,看了一眼壮志绸缪的大儿子,皇上只微一点头:“但愿如此。”

见皇上似是有些乏了,大皇子忙起身告退。

皇上依旧合着眼睛,许久,又轻轻叹了一声,忽高声道:“白家老大今日可在当值?”

门口儿大太监闻声忙道:“回皇上话儿,正在殿前当值。”

“叫他进来。”

白安玙闻声连忙进殿,毕恭毕敬站在桌边。

皇上举着杯子,不知在琢磨些什么,等用了半盏茶后,方道:“当日你在军中之时,听说跟军中的那些粗鲁汉子整日干仗?”

白安玙神色不动,抱拳道:“回陛下的话,军中正是如此风气,若没些身手本事,自然没人信服的。”

皇上脸上带起一丝笑意来:“要是你没做什么,他们为何要找你打架?”

白安玙愣了下,张张嘴,方解释道:“臣刚入军中时……看着不大像是个武人。”——自然不像,白安玙毕竟是书香门第出身的,虽自幼就喜欢武刀弄剑的,可毕竟骨子里头就是个文人,行动间自然带出些文人气来。

再因他是白家人,白錾当时就是再气恼这个儿子离家远走,也必然心中担心,托人交代一二,他这一过去,自然就有些差遣,比那些从底下慢慢往上用军功熬的自然不同,人家哪会看他顺眼?

“现在看着倒有些意思了,不过听你谈吐观你举止,到底还是你父亲的儿子。”皇上自然见过正经的粗人,那些拿军功打起来的臣子是什么模样?白安玙是什么模样?自然一看便知。

就是他在军中历练这几年出来,有些东西也还是刻在骨子里的,与那些一味拼出来的到底有些不同。

“皇上见笑。”不知皇上怎么突然提起这事,白安玙只好如此应道。

“依你说,如今朝中有哪位将军令你钦佩呢?”

白安玙心中微愣,想了想,方又抱拳道:“众位将军大人都是德高望重的,臣均佩服得很。”

“没叫你学你父亲一般的跟朕托词,只直说便是。”皇上挥挥手,言词中有些不耐之意。

白安玙心中微凛,忙又思索了一翻,方道:“宁将军是几代前便为将军一职,臣曾听家父说过,先时宁家镇守边关抵御外敌之事,我大贺朝中无人不赞、不人不称。”说着,微微抬眼朝皇上看去,见他的脸色淡,似是没什么反应。想了想,又道,“又有吴将军,当年带军镇守东北,只打得北域胡人连退三千里,不敢再犯我大贺朝之威,臣十分钦佩。”

“哦?”皇上这才略挑了挑眉,抬手又咳了几声,方道,“吴奇然那人是有几分帅才,只有些自视甚高,又有功劳在身,行事难免张扬,目中无人了些。”

白安玙只垂着头,不敢应声。

半晌,皇上忽笑了起来:“倒是了,听说你家堂弟要娶将军府上的四小姐?是何时的事?”

白安玙方道:“正是十月。”

皇上抬头想了想,好奇道:“适才你说敬佩吴奇然,莫不是给你家堂弟的面子?”

白安玙忙又抱拳:“臣不敢。”顿了顿,复道,“臣曾在军中,武人性直,有功者,自以功为自喜。无功者,自以钦佩向往功高者为乐。军中人多向往钦慕名军名将,风气素来如此。臣家堂弟虽与将军府结亲,臣却与吴将军素来并无相识,只知其军功、钦佩此人而已。”

“倒是如此……”皇上挑挑眉毛,复又笑了起来,再咳嗽了几声,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那吴奇然虽有些目中无人,也是早先太过刚硬的道理,如今……”因当年不喜他那副以功自恃的模样,虽不得不赏赐功臣,可之后却着实冷落了他许多年。如今想想,这些年他可不一年不比一年?便人在朝中,也再没了那股子横冲直撞的模样……

待白安玙退下,皇上忽想起什么,叫来贴身的心腹太监:“我记得吴奇然家有一个闺女,好像给了敟儿做侧妃?”

那太监一愣,忙干笑道:“那位吴侧妃……”说着,压低了些声音,“头年刚开春儿时就没了……”

“没了?”皇上一愣,这事,并没听说过啊……

————————

在城外的庄子上足足住了八日,白安珩方带着家小又回到合县之中。

顺哥儿临走时,除了他早先叫人挖出来的那些个土鳖虫子丢下了之外,跟着白安珩一起抓的蛐蛐儿、蝈蝈、蚱蜢、秋蝉,统统带了一那一大堆。

合县中虽也有这些东西,到底不比村子里面好捉易得,顺哥儿恨不能左右手全都抓满了这些,连车上也装得满满得才好。

韩筃虽不喜欢这些东西,也不许他往后头屋儿里面拿,到底还是没拦着这爷俩儿,许他们带回去——只不许弄到内宅去。

人一回了府上,除了安置家里的东西物件儿外,过了没几日,就寻冯家、杨家的夫人过来,找了当地画草虫儿极好的画师,让他们画些花样儿,回头给顺哥儿做些帐子、衣裳、扇套儿上面当花样儿使。

没两日,样子就送进了府中。虽不极韩梗У背趸哪切└鲅泳尚闫醇幸叭ぃ醋乓残孪省:N一时兴起,问出画这花样儿的竟是几位绣娘,在这合县中有着一家绣楼的,便约了杨、冯两位夫人,过几日亲去那绣楼转转。

如今出行方便,韩筃头日跟白安珩打过招呼,次日一早,便备好车马准备出门儿。

顺哥儿因头几日玩儿疯了,累过了头儿,这一回来每日都要多睡会儿才能起得来。韩筃便没带着他,只自己带好了下人,出门而去。

三家车马汇到了一处,先在城中一处酒楼隔间内相汇,才一并出去朝那个绣楼而去。

路上走着,顺路还能逛逛街市。虽这会儿正是农忙之时,可有些农家曾着地里收成东西下来,专弄了些新巧的玩意儿送到城中贩卖,瞧着倒也有些趣味。

三位妇人一同走着,一并低声说笑。等到了绣楼在的那个口儿,韩筃随意一扫,就见那边路口儿或蹲或坐或跪着几个乞儿。

有儿有女,又因自己这世身世有些离奇,韩筃中心存着善念,便叫丫鬟们拿些散碎银钱过去给他们。三人进了绣楼转了一圈儿,果见这里的东西虽绣功寻常,倒确是有些新鲜讨巧的样子,却也值得一看。

约莫半个时辰才又出了这里,坐上马车,转道回府。

人坐在车上,两边挂着纱布帘子,隔着那帘子不时朝外看上一眼,见出了闹市路口后儿,又有一些乞儿衣裳破烂的呆在那边,韩筃有些疑惑,叫向钱妈妈问道:“可听说附近哪里有地方闹灾?”

钱妈妈纳闷道:“这二年西北这边儿虽冬日雪大了些,可却也没听说过哪里市灾闹得厉害啊?何况又有咱们二爷看管着地的事儿?”

“那这些乞儿又是哪里来的?”偶有一二儿倒还正常,难保有那一家半家过不下去的,又或一时为难的,只得行乞为生。可自己今日出来,一路上已经见了许多乞丐,要不是有地方闹了灾荒,怎会遇上这许多?

“叫小厮再送些馒头粮食过去,顺道叫他们打听打听可好?”钱妈妈知道白安珩既然是这合县的县令,这些事自然也归他所管,夫人既然见着了,自然要打听清楚才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厮们拿着钱去买吃的用的;分发给那些个乞丐。韩筃则带人坐车回到府衙后面自不用提。

等白安珩晚上回来,看见的就是韩筃不知打哪儿又弄了一堆花样子;正让丫头们摆着,她自己则在那里正挑选着呢。

白安珩一面换衣裳一面问道:“这些都是你今天寻来的?”说着,就走过来随意看看。

韩筃让人收拾起这些东西,笑道:“今儿个跟她们过去,倒也有趣,虽有些粗;却颇有些乡野趣味。”

白安珩拿起一张绘的秋趣图,上面有金稻、草虫、农具、童子;果如韩筃所说;虽不甚精美,却新巧的很。

“夏荷手巧,回头让她拓下来,给顺哥儿做个帐子。”夏蝉夏荷的喜事这阵子都陆续办了,白安珩的四个小厮中夏荷给了侍砚,夏蝉嫁了展纸,奉墨家中定了亲事,剩下个洗笔,韩筃给他看了个绣房上的丫鬟,模样生的不错,也趁机一并把事情办了,这一年到着实热闹。

“倒是不错。”白安珩笑着点头,把样子交给丫鬟,冲韩筃抬抬下巴,“回头看看可有合适慧姐儿的?交给她们做去就是,很不必你跟着忙碌。”

“这又有什么?不过打发时间罢了。”

说罢,韩筃起身给他换过衣裳,又想起什么:“白天过去绣楼那边时,看见路上到有不少乞丐。我给了他们些钱,回来时又让小厮们给他们买了些吃食给他们。”

“乞丐?”白安珩一愣,“有许多么?”

韩筃歪头想想:“之前出去时没见这许多,正想问你呢,别是哪里闹了灾荒吧?我叫人送吃食时顺道问了问,可他们似不是本地人,言语不大通,也没打听出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白安珩点点头,换过衣裳绕了回来,二人对坐用饭,一时无语。

“怎么了?”用罢饭后,韩筃见白安珩眉头微皱,不知在想些什么,听韩筃问他,才抬头看她,顿了顿:“我去下前面,去去就回。”

韩筃一愣,随即点了点头,知他必是想起来了什么,才去处置忙碌。

白安珩去了小半个时辰方回,二人歇息不必细提。次日清早,白安珩便向前面府衙处置公事,韩茵又让人把头天选出来的那些花样子取出来,秋趣的那张让夏荷选去描述着,又在剩下的里头选些女儿家喜欢的,回头给慧姐儿做出来自不必细说。

白安珩到了前头,人还没进府衙,就见头天晚上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见了白安珩,那人忙行礼等着,见白安珩让他过来说话,方低声向他报道:“回爷的话儿,昨儿个小的叫人去看了看,那些乞丐虽白日在城里四处都有,可到了晚上,却都到了城外西北的那间存庙去了。那些人说话叽里咕噜的听不懂,好在一同去的有个前几年过去德县那边儿,觉着跟突厥人说的话儿似的,我们忙找了个识得的、稳妥的、会突厥话的人来,隔着墙根儿一听——可不就是突厥人!”

白安珩脸色一沉:“他们可有说什么?”

那人摇头道:“并没说什么,且庙里人不少,小的们没敢下手行动,只叫人盯着,今儿一早他们就又进城了——有的朝城外去了,看方向,像是去附近几个村子的。”

沉吟一会儿,白安珩点头道:“众人都辛苦了,兹事体大,先盯住了,回头自有吩咐。”

那人闻声连忙告退。

到了前面,先把每日要办的差事办妥了,等事情稍解,忙叫了几个师爷到后头,细细商议此事。

六个师爷大眼瞪小眼,心中忍不住直打着转儿。这合县小小一处地方,怎么就能有这么许多的烦心事儿呢?先是与岚州相交处发现的那只人马,再有本地的那些错综复杂的势力便不必提了,才刚把要紧的事儿转到皇上那里去——这边虽也要打打下手,却不必跟前一阵儿似的那么胆战心惊的了。

可现在倒好,怎么匈奴也跑过来凑热闹了?

要盯人、外带看紧了那些人,最好还能不动声色的再活捉几个回来审讯审讯,这事儿自然要交给方德隆和王安启来办。两人连忙领命出去,找着头天晚上盯着那些人的人,两边一接头,便定下主意,匆匆出城,去堵那几个出城而去的匈奴乞丐去了。

剩下的四位自然要帮着白安珩处置城中事物,还没等天擦黑呢,那二位便压着那些人回来了。

韩茵在后面左等不见人、右等不见人,正要再派小丫头去前头打听打听呢,就见白安珩已经回来了。

“今日怎么这么晚?”随口一问,不过是关心的意思,她也没指望白安珩会把前头的事情跟她一一说清楚。

哪想到,自己不过顺口问问,白安珩就轻叹了一声,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冲她苦笑道:“真真是,都是些想不到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