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界第一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勇嘴角的轻蔑还没产生,他的嘴巴就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形状!太不可思议了!连珠箭竟然不是抛射,而是直射,直到箭影带着锐厉的风啸擦过黄勇的耳边,一只只被拉长到数倍的箭影从他眼中掠过时,他才真的感到一种冰寒。紧接着,他听到身后骑士坠马的声音,他没数过对方刚才射了几箭,但他却只听到一声闷哼和一声惨叫。

连珠!

穿心!!

箭!!!

而且这箭还发自百丈之外!

好厉害!

黄勇心中骇然刚起,就又看到那双足立在马背上的人影再次弯弓搭箭,就像数息之前一模一样,既不费力,又不瞄准,一连串锐啸传来,一连串箭影飚过,一连串骑士坠马的闷响!!!

黄勇只觉得头皮发炸,手足发麻!就算是杀鸡也要凝凝气,稳稳神,一刀下去,鸡血四溅,鸡毛乱飞,鸡子惨鸣。对面这立于马上的人影简直就不是人,杀人比杀鸡还来得轻松随意!

突然之间,他仿佛明白了赵有根为什么会在营前投敌。如果自己换在赵有根的位置,率领十骑巡哨奔向仅有的两个敌探,刚入百丈的距离,一串箭影飞过,转头一看,就发现仅剩自己一人。那样的恐惧,那样的悲伤,那样的无助和傍徨……

双方催马疾驰,不过几个呼吸,相距已经到了五六十丈,黄勇仿佛呆傻了一般,迟迟没有发出攻击的命令,只是一味的驱马前冲,而他身后的骑兵也只得紧紧伏在马脖子后面无言的跟着他往前冲。

魏国军寨中一处高达三十余丈的吊楼上,一个短须中年大汉,一个脸裹纱布的男子,一个长袍男子正站在吊楼中向远处眺望。

短须大汉望着营外那个立在马背上的弯弓连射的人影说道:〃小小年纪,如此箭术,想我魏国八十万大军中竟也无人可比,不愧是连珠穿心箭,此箭术几可称神!〃

脸裹纱布的男子正是容建才,初始他不知统领八十万魏国大军的淳于将军叫自己上吊楼来所为何事,但当他看到李胜单人独骑在营外立威,杀魏骑更甚于杀鸡的时候,立即就明白那贼子已经欺上门来,一听大将军如此盛赞于此人,顿时心头怨毒不已,嘴里恨恨的道:〃淳于将军,你切莫高估了此人,不过一介莽夫,就算有万夫不敌之勇,在我魏国八十万大军眼中,不过是一颗大一点的土块罢了!〃

淳于连山没有理会容建才的怨恨和轻蔑,转头对长袍男子道:〃宋仙师,听闻这世间有仙道一说,不知你看此人射箭之法,其中可有仙道法术之功?〃

宋仙师暗施一个远望的小小法术,凝神看了一会儿,这才摇摇头道:〃若是修道之士施法,必然有法力波动,若是此人使用具备特殊法术效果的器具,也定然难逃宋某双眼,但刚才我施法细看,却并未发现其中异处,想来,此人应该是天赋异秉而已。〃

〃好一个天赋异秉!仅一个十余岁的少年,单凭一个天赋异秉就射杀我军中百余精骑,更在营前震摄得我一名将校在营前投敌!可惜,可叹!〃

容建才和宋仙师听了淳于连山所言,尽皆脸上变色,这人竟是一个十余岁的少年?这让二人如何能够相信,他们竟然在这小小少年身上栽了那么大一个跟头!

但容建才和宋仙师都知道,淳于连山在军中征战十余年,早有人说他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既能识人,又能观敌。既然他敢这么说,必然有他几分道理。

淳于连山见容、宋二人没有答话,于是伸出右手一挥,寨门开处,又是一阵阵魏军精骑鱼贯冲出寨门。

容、宋二人一见大惊,不由惊问道:〃将军,何故再派精骑出寨?〃

淳于连山脸上的短须根根竖起,手指远方道:〃黄勇所率五十余骑尽皆殉国,那个小子还在营外叫嚣,难道我魏国八十万大军竟然要闭门不战吗?〃

容、宋二人顿感骇然,举目眺望,果然,此前冲出斜坡的五十余骑尽皆落马,营外十余里处,只余下数十散落各地的魏国军马,空着鞍头在主人的尸身前徘徊。

淳于连山口中冷哼:〃连珠穿心箭,就算你神箭无敌又如何,这次我派出五百精骑,个个身披铁甲,看你还能射出几箭!?〃

魏军营外斜坡下,惊喜不已驾马冲来的赵有根口中呼喝连连,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投名状竟然交了一张白卷!只因李胜的连珠箭太快太狠太准太急,还没等他赶到李胜马后,一场遭遇战就已经在他眼前落幕。顶头上司黄勇所率的五十余骑尽皆落马,最后落马的黄勇身中两箭从马上摔下时,他还能隐约看到黄勇脸上的恐惧和绝望,世间竟然有如此神箭,真是死不瞑目啊!

这时,赵有根看到从寨门中再度冲出的五百余骑铁甲精骑,顿时脸上变色,这是魏军中最为精锐的一只骑军,只因身披全身铁甲,连马上也披了皮甲,这是仅比重甲黑骑稍弱一筹的骑军,想不到淳于将军连这支骑军都派出了整整五百骑!

赵有根在马上大喊:〃大人,神箭大人,快跑,这次出来的是铁甲骑军,身披铁甲,箭矢不能穿,向来是军中利器,咱们杀了这么多魏军游骑,功劳已经不小,还是先返回曹军营地吧!〃

李胜远远望了望在寨门前列成骑军方阵的铁甲骑军,银亮的铁甲完整的将每个骑兵都包裹在内,连头盔上都覆着面甲,整个人除了面甲上眼睛的部位有两条缝隙外,竟然无一处皮肉暴露在外。

李胜不禁暗叹,如此强军,如此数量,如此军容,曹国百姓何辜,曹国土地何苦,竟要遭受如此战乱之祸?!

李胜扭转马头,重又坐回马鞍之上,带着马缰慢慢回转,竟似完全不理会身后正渐渐提速逼近的五百铁甲精骑。

赵有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心知这位矮大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杀人如麻,方才一战箭如雨发,片刻之内就杀光了来袭有五十余骑,脸上却不敢有任何急色,只是说道:〃铁甲精骑可攻或守,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长途奔驰,只要我们离开五十里的距离,他们自会回转!〃

李胜淡淡的看了赵有根一眼,惹有所思的问道:〃五十里?似乎并不太远啊!〃

赵有根不怎么明白李胜这话里的含意,只得唯唯道:〃是啊,只要我们纵马远驰,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呵呵。〃

李胜迎着骑马赶来的李石头道:〃石头叔,搜集了多少箭矢?〃

李石头拍了拍鞍旁的箭袋道:〃十几个箭袋,大约有三百多支箭,够你用一阵了!〃

不料李胜却微微摇头道:〃后面有五百精骑,咱们至少要准备六到七百支箭才够用!〃

赵有根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大人,你难道还要杀光这些铁甲精骑不成?〃

第十七章 大军追剿

铁甲精骑也是人,眼见前面几排精骑个个面甲中箭,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杆一样被连绵的箭矢击落马下,后面的精骑终于抵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开始溃散,一个个不约而同的分向两边散开,他们不是要两边包围前方的射手,而是要绕个圈立即退出百丈之外,因为他们知道,前方那个神乎其技的射手只会射杀距离他百丈之内的敌人。

果然,当他们迂回到百丈之外时,那个射手停止了手中挥动不停的弓弦。剩余的两百多精骑相顾对望心中骇然,不过十个呼吸,半数的铁甲精骑就被射杀一空!!!

淳于连山见此一幕,脸色气得铁青,怒喝道:“先锋将何在?”

吊楼下一个雄壮的声音应声答道:“淳于铁锋在此!”

“令!”淳于连山令字出口,稍稍犹豫了一下,才道:“淳于铁锋率三千铁甲精骑,五千游骑,一万轻卒出营,围剿敌探三人,死要见尸,活要见人,不死不休!”

宋仙师和容建才心下默然,近两万的魏国精锐步骑,在淳于铁锋的率领下出击围剿,想来营外三人即使是死,也能名留大陆各国军史了吧!

两百多精骑散在两边进退不能,李胜将视线越过精骑,投向魏国大营,只见里面旌旗晃动,扭头对身旁的赵有根道:“营中有些不小的动静,你可知道是何缘故?”

赵有根眼见李胜那种孩童一般稚嫩的脸庞,心里暗寒,迅速应道:“这是大营之中正在调派兵马!”

李胜哦了一声,又问道:“你可知营中这次又要调派些什么兵马出来?”

赵有根双眼凝视魏营,一边看一边念道:“三千铁甲、五千游骑、一万轻卒,领兵的是……淳于——铁锋!淳于先锋!!”

李胜没听明白,又追问了一番,这才知道,这次魏军将先锋将军淳于铁锋派出来亲自领军,合计约两万兵骑,这是把自己三人当成大敌在对待啊!

李石头在一旁喃喃的道:“两万啊!用刀砍的话,恐怕也要砍折几百把刀吧!”

李胜笑了笑,一带马头,说道:“走吧!咱们该走了!”

赵有根骑马追了上来,问道:“胜大人,我等可是要返回曹国大营吗?”

“不!”李胜斩钉截铁的道。

“不?”赵有根不解。

“我们带他们捉几天迷藏!然后……”李胜仿佛在解释,又仿佛在自语。

李石头骑马跟在后面,对李胜道:“然后,咱们去哪儿?”

“去长青山吧!只有那里连绵的山脉和茂密的丛林,才有可能让我们甩掉身后的尾巴!”李胜提缰一甩,率先打马而去。

三人数骑驰离魏营之外,片刻之外,精锐的魏军将士也列阵出营,只听高大壮健的淳于铁锋一声令下,一万八千魏国精锐步骑化做一只一里多长的长蛇,望着李胜三人逃离的方向追去。

淳于连山派出淳于铁锋之后,便将李胜三人抛到脑后,按他的估计,就算这三人能像老鼠一样逃到地洞里躲起来,也不再可能前来骚扰自己的大军,余下的七十多万魏军一样能够按照原计划横扫曹国半壁江山!

次日,淳于连山得知大军粮草已足,于是下令拨营!

一日之后,在魏国大军进入曹国边境五十里处,七十万魏军与二十万曹军相逢,彼此展开一场惊天血战,其中更有曹魏两国供奉的仙师登场参战,一场血战足足打了一天一夜,最终以曹国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告终,曹国供奉的仙师也陨落了三个,只有一个重伤逃走。魏国五个仙师陨落了两个,一个重伤返回魏国休养,剩余两个轻伤继续跟随魏军向曹国腹地挺进。

之后几近一年的时间,魏国大军持续挺进,曹国各地纷纷派出援军,最后,曹魏双方各自调集六十余万大军在曹国西方重城楼山关外再次发生大战。此战令双方损失惨重,双方供奉的仙师也多达十余名之多,大战之后,楼山关被仙师的法术夷为平地,曹国被逼求和,并割让了西方上千里的国土给魏国。

直到一年半之后,魏国大军解散,淳于连山带着封疆裂土的大功回魏国京城领赏时,他也再没有找到之前他派出的淳于铁锋等一万八千精兵,此事被魏国将军府列为头等悬案,直到若干年后淳于连山病逝,此事再无人提起,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话说当日李胜三人一路向南驰去,一日飞驰百余里来到长青山下。

李胜回头望望身后数里开外一直紧紧跟着他们却始终不曾靠近的数十游骑,仍然稚嫩的脸上现出一股愁容,对李石头道:“石头叔,这些魏骑实在可恨,无论我们疾驰还是慢跑,他们都不肯再多近一丈,眼看就要到长青山了,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难道真的带他们进山吗?”

李石头看了看一旁闷不作声的赵有根,叹了口气:“胜儿,不如咱们就在山前分手吧。我带着赵将军引他们进山,你在前面拐个弯就折而向东,去郡城避一避!”

李胜眉头一竖,脸上作色,急道:“不行,石头叔,石头嫂和小石头还在……家里等着你,你怎么能去吸引追兵?你难道不知道进山……进山就没有人出来过?”

赵有根在一旁听了,顿时脸上微微抽蓄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没有吭声。

李石头也有些唏嘘,苦涩的道:“胜儿,你爹娘和你奶奶可就你一个独苗苗,我总不能让你和赵将军去吸引追兵,自己却逃回家去吧!”

赵有根眼见两人你推我让,只得闷声闷气的开口道:“两位……大人,我们可以一路逃去郡城报警,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一定要进这长青山呢?”

李胜知道赵有根心中已经起疑,于是将自己和李石头的来历坦然相告,只是隐去了李村人躲入石洞的那一段。最后总结道:“想要牵扯住魏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哪怕只是一点,也能帮到村中父老,我们原订的计策是将追兵引入长青山中,但现在魏军多达两万,我们无论往哪个方向逃,都将面对数千的魏军重围,现在除了前面长青山这条绝路,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赵有根其实不太相信长青山的传说,暗想若是营前投敌的自己再被魏军抓回去,恐怕十死无生,若是硬着头皮去闯眼前这郁郁葱葱的长青山,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咬牙道:“既然两位大人欲全忠孝之义,赵某也愿随两位大人闯一闯这长青山!”他在说这话时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却浑然忘记了刚才李胜、李石头无论谁来吸引追兵,都不曾把他抛下,要将他带进长青山的话语。

第十八章 长青山

先更一章,明天可能会很忙

-----------下为正文---------

曹国北部边境有一巍峨山脉名曰“长青山”,山势连绵、峰高林密,其主峰“坐望峰”高达千丈,其中异兽奇草众多,无论山外人兽入山一里,从未曾见其再出此山,又有附近的村人私下里唤其——忘归山。

今日,山外行来三骑,一乘马上坐着一个黑脸将官,身披轻甲歪戴头盔,正是赵有根;一乘马上坐着一个中年汉子,苍桑的脸上满布愁容,粗衣布服正是李石头;最后一乘马上坐着一个背负弯弓的健壮少年,白晰的肤色,明亮的双眼,头上随意挽了一个发髻,正是执意要引追兵入长青山的李胜。

经过方才一番推让,最后谁也不肯退让的三人只得一同骑马进山,此时三人骑着夺来的魏国战马慢慢悠悠的顺一条小浮往长青山中行去,至于身后那数十名魏国游骑早已脱离了视线之外,三人自入山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于身后的两万魏军早已不再放在心上,李胜三人在魏营外大大的扫了八十万魏军和淳于连山的脸皮,难道这些奉命追击的两万魏军还能舍了他们三人而去?

清幽的长青山中林木茂密,三人方才行了一里多路,就发现无法再骑乘马匹,只得从马匹上取了干粮食水和弓刀等物下来,徒步继续往山上走。

李胜明亮的双眼稀奇的左右张望,饶有兴致的对李石头道:“石头叔,这还是我第一次爬山,原来这长青山中如此漂亮,你看这树叶多绿,这花儿多美,你听……,这林里的鸟鸣也如此清脆,整个林中都遍布一种清新的香味,让人身心舒畅,如果长年生活在这里,可比咱们村里好上太多了。”

李石头虽然听老人们传说将这长青山描绘得如同鬼域一般,却也是第一次进得此山,对于这短短一路的各种秀美景象,满目的花草芬芳,即使如他也不得不心里暗赞这里真是胜似仙境,此刻听到李胜的话语,也不由得连连点头,但稍后又谨慎的说道:“我们这才刚进山中不远,或许险恶之处就在前面。”

赵有根人虽长得又黑又粗,其实内心细腻无比,脸上没有半点变化,但心里却在转着各种想法,若是想个办法将李胜和李石头这叔侄二人擒下,或是杀死,届时带回营中,淳于将军是否会给自己将功折罪?

赵有根脑中又现出当日数百铁甲精骑在李胜连珠穿心箭下饮恨坠马的惨烈场景,虽然李胜仅有一人一弓,但细密连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