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墓笔记:沙海系列-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点头,龙套就开始调配炸药,他的目的是在这些小孔上找出几个关键的位置,从这几个位置引爆。把石盘炸碎。其中石盘已经被这些小孔蛀的非常松动,只要爆破点选的好,可以一次性把它炸成非常小的碎片。

车总拉着我的肩膀,就把我拉到一边,对我道:“你得给我加钱,加两倍。”

为什么?我就怒了,心说难怪人家说你人品不好,有这样临阵涨价的吗。

车总道:“这地方和你说的不一样,我要是把这地方的真相说出来,这两个人不管你给多少钱都不会下去,现在你给我涨了,我就帮你守着。对你来说还是合算的,否则你就准备回去吧!”

我皱起眉头,问道:“什么真相?”

“你别装了。”车总道:“你会不知道这儿是怎么回事?小三爷你也算半个三爷的嫡传,咱们在这里就别假模假式,这地方就块假揭皮。”

假揭皮,这说法我倒是真听说过,这是隐藏一个古墓最好的方法,按照一般原则来说,古墓只要存在,被人发现的几率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高,而古墓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假设我发现了一个古墓,但是我暂时不想开这个斗,那保存这个古墓为我私有是一件非常麻烦,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倒斗的体系里,大部分的原则都是快准狠,古墓的破坏和文物在盗掘时候的损失都是因为盗掘一个古墓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所以在这段固定的时间内,往往能拿多少是多少,能进去几趟算几趟。

但是也有人背道而驰,说白了就是洗白了的手艺人,既不愿意开这个斗,也不愿意白送给别人,他们就会在古墓上做一层假揭皮。

假揭皮分很多种,最常见的办法是把这块地买下来,高墙大院的盖起房子,庙宇,俗话叫做压斗。但是这也有个弊端,就是手艺人在圈里往往名声在外,一有人听说谁谁在哪儿做了什么事情,立即就会想到那方面去,那这一行手艺里各种奇怪的人都有,你就算把斗的四周全部用桩子封起来,也有人有办法从各种地方打洞进去。

而且说实话,这种古墓是否真的有价值,里面有没有好东西,也没有什么定论,所以这种假揭皮成本太高也不实用。

于是后来有人发明出了一种办法,就是在发现古墓的地表挖一个水塘出来,往里面灌水,把四周的地表结构全部破坏掉,或者就是在本来低洼的地表再加一层土,把原来的土层盖起来。

后者的工程非常浩大,往往用于古墓群,这一层土会被盖一到两年左右,在泥土里裹入碎石,使得这块区域看上去不适宜作为墓葬使用。同时四周土层的变化也会使得四周的风水格局发生变化,所以个人的盗墓贼是很难做到的。

车总就告诉我,银川这一代古墓很多,贺兰山附近是西夏的皇陵,除去被保护起来的这一些,还有很多的皇陵级别的古墓,没有被发现。

这块假揭皮有水泥结构,是现代人做的,但是应该不是军队,否则我们现在已经被打成窟窿窝了,而且如果是军方的话,直接修个军事基地,傻逼才会去挖军事基地下面的斗。

但是这块假揭皮规模太大,修建得十分专业,显然建筑实力是正规的,不是小毛贼做的。

“水泥发黄,是老水泥,水泥的质地很奇怪。这里基本上不沾水,这种水泥的质地,应该是解放前的。”车总说道:“小三爷,这块假揭皮一定是军队做的,但是不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是上一个政府的军队。这个工程应该是在他们去台湾之前做的。当时那个战乱的败退时期,能够让他们花心思隐藏的,一定不是一个小型的古墓,甚至不会是一个普通的皇陵,一定是极其极其不一般的东西。”

我不确定下面是否真的是古墓,但是我忽悠他们来的就靠这个,所以我没有否认,我只是问他道:“可是解放后,显然有人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

第十八章 故事

车总给我描绘了一个故事,在国民党败退之前,从中国的故宫和博物馆运走了很多的文物,现在都存在台北故宫之内,这些都是可以移走的文物,那那些无法移走的呢,抗战和内战期间,民间和专业组织的考古研究几乎是停滞的,但是军方的考古体系却是非常活跃,那是因为大量的军事掩体修建挖空了山体,很多隐藏在深山之中的西夏贵族墓葬在工程中被挖掘了出来。

当时最激烈的工程修建时期,就是在银川解放前的一段时间,国民党在防区布防,那种气氛是混乱同时又是有序的。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战争临近的时候,士兵在高压状态下,小型的古墓往往会被哄抢,甚至会引起内乱。

只有大型的皇陵地下建筑,因为非常坚固,下级军官没有能力进入,也没有时间寻访民间的高人指导。因为彭德怀的压力非常巨大,当时的战区司令显然也不可能有心力在大军压境,自己被围困的时候有什么盗墓的心思。所以,即使是巨大的墓葬被发现之后,也有可能被置之不理。

但是,在这个山坳之中发现的这个墓葬,非常有可能极其特别。特别到当时马鸿逵用这个发现作为借口,在战区没有明朗之前,逃回了重庆。

当时的驻军接到了命令,加紧修建了这个隐蔽工程,将这个墓葬,用这种方式隐藏到了地下。

因为地面被人为加高了几百米,所以无论是层次多高的手艺人,也不可能通过常规手段发现这个古墓。

这个故事非常完整,我听完之后思考了好几遍,发现逻辑没有漏洞,而且似乎也是可以解释这里这样状况的原因。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股力量非常强大,但是这股力量是隐蔽的,他的强大是在无数的细节当中,他不可能为自己修建这样一个巨大的实体。所以,我一直对于这里现状感觉到疑惑,觉得这里的一切没有逻辑。

而如果是当时国民党的军工队伍,那确实有可能,在战乱年代,你在一个山坳中无论挖掘什么,都会被人认为是挖掘掩体和要塞。

那么,解放后这里的活动又是怎么回事呢?

国民党在撤离到台湾之前,掩埋这里的一切,如果只是为了以后反攻大陆之后可以继续开掘,我觉得不太可能。这是个觉悟问题,在战乱和败退的年代,败退方不可能为了某种文物价值而做那么巨大的工程,最主要的是,做得那么认真。

同样,我们可以推测,什么人可以在那种年代还可以一门心思的来做这样的工程。如果是我的话,我早就焦虑死了,这个工程不管上头怎么说,我都只会马虎做做,因为我知道最起码十年内是不可能有人验货的。

修建这个工程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这种抗压能力,很可能是情报部门的特殊人才。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个古墓对于国民党有特殊价值,这种特殊价值和金钱无关,和考古无关,一定和某一种我们不知道的,特殊的东西有关。

所以,国民党在掩埋了这处地方,同时在银川被解放后,没有任何这处地方被发现的情报出现。他们就认定,这处地方应该是隐蔽成功了,如果里面的东西真的那么重要,那么他们一定不会等待反攻大陆,而是立即会采取特务工作。

林其中当年发现的车队和奇怪的人,很有可能是针对这个项目进行的某项特务工作的人员。

车总滔滔不绝的和我分析,我脑子很难受,因为我十分怀疑,这个下面是不是古墓。

我有一种直觉,车总说的是对的,但是国民党在这里挖掘出来的,很可能不是古墓,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里面有一个接口问题,林其中妹妹出车祸的那个年代,国民党在国内遗留的特务早就几乎消失了。那个年代的大清洗,是极其恐怖的,我不相信有那么多有行动能力的特务可以在反特机关的监控下进行那么复杂的活动。

而且,如果国民党当局想从这个山坳中带出任何的东西,甚至只是一段信息,都是风险极大。

到了林其中那个年代,应该这些风波都平息了,当时的特务活动肯定仍旧在进行,但是都变成了另外一种更加隐蔽和低行动力的方式。

所以我觉得,那些开卡车的黑衣人,应该不是单纯的特务可以解释的,也许这些人和当年有一些关系,但是应该是另外一种状况。

而且从林其中的描述来看,他们应该已经得手了。

“水泥的颜色和质地,基本修建年代可以非常靠前,但是我们的政权不可能废弃这种工程,所以我的猜测这是唯一的可能性。在我记忆里,银川应该只被日本人轰炸过,没有实际占领,否则我会觉得日本人也有可能。”车总道。“还有一个证据,其实粗看也是毫无逻辑的。”

他指了指那只石盘和那些缸:“这些东西是古物。为什么这个东西要被放置在这儿?这不符合一般人的逻辑。”

是啊,这块石头和这些放着人油的缸,为什么会放在这儿?如果我在这个山坳被隐藏的地下部分看到,那会有无数的解释。

但是既然是个隐蔽的工程,表面工作一定是最简洁,最保险的,这个东西放在这儿。虽然说大部分时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总是一个被发现的隐患。

“这些水缸和这个石盘,一定有一个不得不在这儿的理由。”车总点上根烟,就很肯定的说道:“可惜现在我们猜不到,那龙套说这个是个石磨,如果是对的,那真的有可能和人肉有关系,那些缸里的东西好像也是人身上的油熬出来的。这些东西不得不存在,那我就有点担心了,这下面下去恐怕不是那么太平的。”

说着,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阵闷响,声音不大,但是震动感非常强烈,我们回头,我就看到龙套竟然已经进行了第一次引爆。

石盘上冒着烟,没有看到石盘被炸裂,但是从飞溅出来的小碎片,能知道,中心部分一定被炸得比较厉害。龙套甩掉引爆器爬上去,我们问如何,却看他跳下石盘,脸色苍白,扭头就跑。

第十九章 闪鳞黑毛蛇

我和车总的第一反应都是顺着龙套开跑,这是保命的条件反射,跑出去十几步,龙套停了下来,我们也停了下来,我和车总步伐和反应几乎一致,对视一眼,几乎要磕头结拜了。

转头看到龙套盯着那石盘,就看到那石盘的底部开始渗出绿色的液体,我们没有义气的没有叫唤豹萨,他酒喝多了还不是特别清醒,看到绿色的液体,又看到我们跑开了,才慢慢的踱步走到我们边上。

绿色的液体就跟在他脚跟漫延,他永远比这绿色的液体快一步,到走到我们十米左右的距离,绿色的液体停止了漫延,他也停了下来,转身用自己的酒瓶去摆弄那些液体。

同时漫延出来的还有恶臭,这是腐烂的臭味,好像臭鸡蛋的味道。我问龙套看到了什么了,龙套就道:“毛蛇蛋,石盘里有很多蛋,被我炸碎了,里面全是毛蛇。”

阳光下,就看到有几条黑色长毛的大蛇,就从石盘里探出了头,看样子,动作非常迟缓,还没有完全苏醒,有手臂粗细。它们爬了出来,开始往四周爬去,似乎非常惧怕阳光,它们全部钻入了四周那些断层的缺口内。顺着水泥壁就往下爬去。

更多的一些就全部往水缸的地方爬去,爬进水缸的油脂里。

我见过这种蛇,在西藏的时候,这种蛇我还带回来,进行过非常权威的研究,这应该是一种类似于闪鳞蛇的亚种,是非常特殊的品种,普通的闪鳞蛇,鳞片有极其诡异的金属光泽,但它属于无毒蛇的一种,这种亚种却有剧毒。

当时那个教授仔细地研究了我带过去的标本,就告诉我,这似乎是一种居间种。这种蛇似乎和眼镜蛇非常接近,所以我之前看到过的,红色的种类,可能是这种蛇和中华火蛇或者红眼镜蛇人工配种之后的产物。而这种带有毛的蛇,有可能是一种中国已经绝迹的古蛇交配的产物。

现实中,不同种的蛇是不可能交配的,但是我带来的那种蛇似乎是一种古蛇,它处在进化的上一个阶段,由它进化出来的一系列种群似乎都可以和它配种。

这种蛇叫做毛蛇,也叫做猫蛇,也是眼镜蛇的一种,中国民间传说中,到处都有这种蛇的存在。据说这种蛇的毛和毒牙都有剧毒,能模仿猫的叫声,来捕猎猫。

毛蛇的传说还有一个特征,很多时候毛蛇都会出现在人的梦境里,即使这个人对于毛蛇完全没有一丝概念,但是都有可能会梦到,据说,那是因为毛蛇本身会散发一种物质,你在路过某个区域,你没有看到毛蛇,但是和它处在了一定的距离内,你就可能会被这种物质影响。

这个物种被暂时命名为“闪鳞黑毛蛇”。

不可否认的说,我做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种蛇,我浑身冰凉,意识到这一次到银川来,押宝押对了。

我也知道了为什么石盘和这些石缸会出现这儿。也知道了,我在下面会发现什么。

当时在这里发现了山坳之下的东西之后,这边的国民党驻军进行了隐蔽工程,之后的几十年之后,有一群黑衣人到来了,开始对于这个隐蔽工程的探索或者说,开采。

这下面不是一个巨大的古墓,也不是一旦进入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什么场所,这个地方是一处矿产,矿产就是这些蛇类。

下面应该是一个蛇矿。我想起了在墨脱看到了骨灰青铜香炉,那些香炉也是用在蛇矿的开采时候暂时保存那些毒蛇的。这些水缸和人油,可能也是这样的用途。

龙套之前说的应该都是鬼扯,我说的也许还有些道理,因为我以前也怀疑过,石虾会不会就是这种蛇的幼蛇。

不过这块蛇矿被抬到了这块水泥建筑的顶端来,这里应该是开采点装车的地方。这块蛇矿没有被炸开,说明当时的开采是突然停滞的,人员是突然离开的。

也许是因为被林其中发现了,他们不得以。或者是,这里发现了其他事情。

我想起了林其中的叙述,这些黑衣人在土路上非常奇怪的停了一段时间,似乎是有什么意外。

而我身下的水泥塔,我敢保证,这是一个吊塔和通风系统,因为挖掘出来的蛇矿实在太重了。用卷扬机根本不可能吊上来。

我拍了车总一下,就对他道:“你的条件我答应了,想办法让我下去。”

“三倍。”车总对我道。

我“呸”了一口,“好。”

豹萨已经尝试着用手去碰那些绿色的汁液,发现没事之后,他走了进去。把之前我们来不及抢出来的装备包从绿色的枝叶里提了起来。

我们看他没事,全部跟了上去,我们爬上石头盘,被熏得头都晕了,只看到石盘被炸成了一个石碗,中间的碎石里面,全是破碎的蛇卵。蛇卵大小不一,非常奇怪。

没有通往下面的口子,龙套尴尬的笑笑,说道:“至少也有发现。”豹萨就把绳子的一头系到了他的腰上。

“拉住。”

我和所有人都以为豹萨会让龙套当自己的桩子,自己抓住绳子的另一头潇洒的跳入深渊之中。

龙套自己也是这么认为,他拉紧绳子,对豹萨道:“你别冲动乱来,商量一下,我拉不住你的。”

“我拉的住你。”豹萨说道,抓住龙套的后领,跳下石盘就从边上的缝隙里塞了进去。龙套大喊想扒住边缘的草根,豹萨两脚跺在他手上,龙套惨叫一声就掉了下去。

绳子盘成一团飞快的被扯下去,豹萨慢悠悠的过去,单手一点一点把绳子扯住,就听到下面龙套大哭了起来。

“你想弄死他吗?”我问豹萨。豹萨喝了一口酒道:“这人是一个多嘴的废物点心。”

我呵呵一笑,这个形容以前也可以用在我身上,就道:“宽容一点。”

豹萨把绳子递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