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御赐匾额,用心绝不简单。

关乎竞赛的细则章程,前些日子早已议定,出了告示,公诸于众。举办的具体地方,正是书院中心的一个宽大广场。

这广场,纵横百丈,甚为宽阔开朗。地面铺垫着因为下雨的缘故,还支撑起了宽大的顶棚,不漏半点雨水。

此时场上早已摆设好一张张小型书案,配有椅子。书案上还贴心地题上名字,以区分选手的位置,不得乱来。

广场四周,砌着两人高的墙,以隔绝围观,入口处则竖立一尊圣人塑像,高冠宽衣,神态和蔼,站立着,目光望向远方。

选手汇集完毕,在各州学政大人,以及一干名宿大儒裁判的带领下,首先得躬拜圣人像,以示虔诚。

在外面,便属于观众的立身之地,早围观得水泄不通,看阵仗,只怕已万人空巷了。

天下士林,举国之焦点,尽在此院。

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无法奔赴扬州的书生扼腕叹息,心向往之。

“看,那是梅雪海梅公子!”

“诺,我们平州的古问道公子也在第二排……”

因为有上千精兵在现场维持秩序,不会发生骚乱事件,但一个个眼尖的观众,当看到心目中喜欢的才子时,还是十分热情地嚷叫起来。

所见所闻,如同追星——古代也追星,有《语林》为证:“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说的是美男子潘安出街,就连老妇人都为之疯狂,什么花花草草,水果之类,纷纷扔到潘安的车上去,乃至于装满了。

这个,算是开偶像派的一代先河了。

对此叶君生早有思想准备,毫无意外,面目沉静如水,只顾敬拜圣人儒像。而对于周边嘈杂的叫声,充耳不闻。

作为经历坎坷的穿越者,这等景观状况,小儿科罢了。

心虔而意诚,忽而偷偷开灵目,朝那尊久受敬仰的圣人像看去。入目一片霞光闪烁,反噬回来,双瞳竟隐隐生疼,暗自凛然,赶紧收了意念。

圣人像上,竟然文气灿烂,成就锦绣之象。倒非其本身生就,而是长年累月,被无数读书声敬拜供奉,而加持到身上的。

久拜而成神,果然如此。

只可惜这些文气,在圣像身上,却无法强硬吸收过来,化为己用。

约束住杂念,叶君生观感渐渐清明,深深一鞠躬了下去。在起身的时候,感觉到异样,一眼撇去,就见到不远处古问道正面色阴沉地瞪着自己,见被发现了,眼眸才掠过一抹怨愤之意,偏移开来。

叶君生眉毛一扬,却不言语。

那边古问道不甘地紧握了拳头,心中忿然:好个叶君生,竟敢戏弄于我,在竞赛之上,无论如何都要压你一头,方泄心头大恨!

在扬州新春文会上,他本来踌躇满志,是受万众瞩目的焦点。本想着打响第一炮,先声夺人。不曾料却以一种堪称耻辱的方式,黯然收场,对于心性高傲的他来说,如何能忍受得了?

他心中认定,叶君生定然是故意隐瞒身份,戏耍自己的,否则哪里会有这般巧合之事?

好一个卑鄙小人!

经那一事,不但让古问道大受打击,而且西门二公子那边的态度都截然大变,变得非常冷淡了。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叶君生。

“哼,且让你得意片刻,待竞赛正式开始,本公子就让你瞧瞧,真正的才华实力,是任何阴谋诡计都无法取代的,定叫你原形毕露,灰溜溜滚出扬州!”

敬拜完毕,众人鱼贯而入,并不喧哗。迈步来到广场上,对号入座。

人坐下来后,稍作调整,自有随身书童送上文房四宝,一一摆放于案上。

骑士的马,刀客的刀。对于读书人来说,文房四宝就是他们最为趁手的“武器”。因个人爱好等缘故,每一个才子的用具都有所不同,陈列出来,乍一看,蔚然壮观。

叶君生的书童,便是妹妹。做了标准的男装,唇红齿白,俊俏娇媚,俏然站立在边上,已做好随时帮哥哥磨墨的准备。

那边古问道认出,更添恼怒:好个叶君生,竟然役使妹妹来充当书童,简直禽兽不如!

人员纷纷坐定,上首处有代表官员开始讲话,不外乎一些勉励之言。讲完之后,又有评审代表重申竞赛的规则条例。

好一番繁文缛节,不提。

……

春雷滚滚,响成一片,雨丝更密。

扬州城四门大开,只不过此时此际,进出的行人甚少,显得冷清。

东门,忽而来了一骑,骑得不是马,而是一头驴,似乎还是崴了脚的驴,一闪一闪的,速度颇慢。

驴背上的老人,须发雪白,胡乱束个发髻,头戴一顶破毡帽,勉强遮挡住些风雨。神色昏昏然,一副老态龙钟。

看守城门的官兵只扫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叫道:“兀那老头子,进城下驴。”

对方闻言,如梦初醒,小心翼翼地从驴背上下来,咧嘴一笑,满口白牙,居然十分齐整。

他牵着驴,走进城。一路不作停留,直朝城隍庙的方位而去。

下雨天,前来城隍庙祭拜的人也变得稀少许多,许久不见个香客登门。

那老头子牵着瘸驴,来到金碧辉煌的城隍庙前,却不进去,站立在外面,双眼眯一眯,忽然面有欣然之色。再朝阴沉的天空扫一眼,仿佛洞悉了然到了某些玄机,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今天城隍爷不在其位,不用拜了,拜了也是浪费。”

他喃喃说道,仿佛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和那两位挎这篮子前来拜神的大娘说话。

“神经病!”

两大娘嘴一撇,毫不理会,径直进入庙中了。其中一个,微一回首,却讶然发现,那古古怪怪的一人一驴居然不见了影踪。

走得好快。

……

“本次天下才子第一竞赛,蒙受圣眷,御赐金匾,乃是无上荣光。如今这面牌匾,便安置于书院之中,谁能夺魁,自可拿回家去,光宗耀祖,显赫家门。”

“竞赛单元,划分为四大部分,依次为诗词文章、丹青笔墨、书法、以及音律。今天,是开赛第一天,比的是书法。该单元十分自由,不命题,不定幅,大家自由发挥。时间以一炷香为限,香烧毕,笔墨搁置,如有犯规者,成绩一律作废。”

“现在,大家可以让书童磨墨了。”

读书人,但凡有些脸面的,身边都会有书童。这书童作用大着呢,小至铺纸磨墨,大至铺床叠被,甚至还有暖床的功用,不一而足,基本就等于奴仆一类。只不过书童本身必须要乖巧玲珑,以及多少懂些诗词文章,从这方面讲,就是贴身秘书了。

一声令下,伺候在各大才子身边的书童马上动手,手脚麻利地帮主人磨墨。

磨墨,本身就是一门细致的功夫,姿态动作,加水时机,皆有颇多讲究。不懂技巧的话,磨出来的墨汁质量不够火候,浓淡不当,就会影响笔墨发挥。

至于笔墨本身的材质要求,众所周知,当然以上品为佳,无需赘言。在这方面,同样极大考验读书人的家境富贫程度。穷苦人家,不但买不起好的文房四宝,窘迫之际,甚至会将一支笔写到秃了,才会换新的。

自开窍发迹,叶君生的文房四宝便用了最趁手的材质。作为标志性的家伙,自然不该随便敷衍了事。有好工具,才能办好事嘛,节省不得。

这一路来,叶君眉不知帮哥哥磨了多少回墨,早已熟络。当即请捋袖口,露出欺霜傲雪的皓腕,把持住墨块,熟练地磨起来。

一张白宣纸早已铺开在书案上,四边用镇纸压住,不让它翻卷起来。

那镇纸,自然是凡品,叶君生不可能会将天地玄黄顽石印吐将出来,大材小用。况且,今天竞赛书法单元,他没有动用宝印“作弊”的意思。

叶君生苦练书法已久,有自信,不愿意在这个竞赛上过于依赖宝物,那样对于自己的心境,恐怕都不是好事。

现在,是检验苦修成果的时候……

轰隆!

天空上猛地一声巨响,竟是炸雷了。

雷声如霹雳,突然响起,把不少人都吓了一跳,心颤不已。

“这雷,怎么听着有些不同寻常呢?”

叶君生嗫嚅道。

叶君眉听见,没好气白了他一眼:我的哥哥呀,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闲心去管天上的雷声如何。

“好,磨墨时间到,点香,开始写字。”

火折子亮起,将那一株插放在香炉的香点燃起来,登时冒出袅袅的烟气。

正文 第224章 落笔

一柱檀香,袅袅而燃。

场上一众才子选手,个个的架势却稳当得很,不慌不忙,十分从容;一会之后,才纷纷开始动手提笔。

才子竞赛,第一单元举行的是书法比试。书法不同诗词,诗词文章,或可以提前准备好,打好腹稿,若果临场能猜中题眼,便可即刻默写出来,远胜过即兴发挥。毕竟词语句子,很难做到一气呵成而毫无瑕疵,往往需要推敲,很费心思。

这一费,时间便过去了。

而书法,不能拿事先写好的作品出来,必须现场书写,不但考究个人的功底,还讲究临场的状态,甚是微妙。

不过既然有资格代表各大州府,前来角逐天下第一才子名头光华的,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其中绝大部分,都背负神童之名,自幼便经历无数考核,心理素质非常过硬。

唰唰唰!

场上一片安静,笔走龙蛇的细微声响汇集成一条涓流。

叶君生提起笔,饱蘸浓墨,可事到临头时却迟疑了,眉毛扬了扬,手腕举着,竟仿佛遇到了某个疑难一般,下不得笔。

他的举止,被顾学政看在眼内。

天下第一才子竞赛,评审班子足有九人之多,无不是名满天下大鸿儒大家,在各项才艺方面,造诣很深。他们的选定,还是圣人钦点的,更加具备毋庸置疑的权威。

诸如李逸风黄元启等,还不够资格。

眼下场中,除了评审班子,各州学政大人同样列席,坐在边上,观望才子们的表现。

毫无疑问,对于本州府的人,自然倍加注意。

从一开始,顾学政的目光就围绕着叶君生与郭南明打转。

郭南明的发挥很顺利,檀香点燃之后,只稍稍沉思片刻,便挥毫泼墨,在宣纸上运转起来。写得很用心,眼神专注;再一看叶君生,却举着一支毛笔停滞在半空,落不下去。

顾学政心里打个突:这是怎么回事?

本来对于叶君生的书法笔墨,他相当有信心。在冀州时,其所作的几幅字帖作品都得到很高的赞誉。其中那一幅《糊涂贴》,还被李逸风视之若珍宝,等闲都不肯给人家看呢。

以李逸风的身份地位,对于后辈笔墨如此关爱,足以表明水平已高到了一个层次——比李逸风本人还要高。

水平不会有问题,那么为何无法落笔,莫非是心态出了意外?

顾学政顿时想到,叶君生声名鹊起,可委实不曾经历过什么大场面。童子试这些,不值一提;至于文会,更加不同……

如果心态出了问题,很影响发挥呀。

顾学政捋一捋胡须,皱起了眉毛:万一在最稳当的单元环节里失手,那差不多可以宣告叶君生出局了。

无奈如今情况,容不得旁人吱声,着急也只能在心中。

嗯?君生放下笔了……对,若思绪不顺,当自我调整妥当,再徐徐图之。

见到叶君生没有强自下笔,顾学政微微松了口气。

轰隆!轰隆!

阴沉天空上的雷鸣不绝于耳,响得很密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叶君生坐在椅子上,双目落在书桌上的白纸,可思绪早云游天外:这雷声,怎地听在耳中,隐隐有心悸的感觉?尤其是魂神所在,在窍门之内,怦然骚动。被雷声一下下敲打着,隐隐有脱缰之意,幸好天地玄黄顽石印自动发挥作用,稳稳地镇守于上方,才没有滋生出心魔念头。

如此情形,前所未有过。

要知道他现在法相境界稳固,已非凡夫俗子,意识念头经过凝练,等闲不会胡思乱想的。

他忽而抬头去看妹妹,不知道是否修炼尚浅的缘故,少女却毫无异样。

叶君眉睁着乌黑的大眼睛,与哥哥对视一眼,眨了眨,那意思就在说:“哥哥你不写字,看我作甚?”

叶君生却一笑,又转头去面对白纸了。

……

雨,不知不觉大了起来。固然谈不上倾盆大雨,可亦不复开始的千丝万缕。雨点如麻,落在扬州城中,落在城外的江流之上。

忽而又起了风,那浩浩江流如同一条被撩拨发性、有了脾气的巨蟒,渐渐发出了咆哮的声音,浪涛翻涌滚动,时不时一个浪头高高卷起,最后重重落在岸堤上,发出巨响,散为漫天水花。

此时江面还漂泊着一些舟楫,见到气候变幻恶劣,赶紧转舵划桨,往码头方向靠拢。

繁华热闹的码头,此时倒冷清。不少人或在船上,或在屋檐下,观望波涛汹涌的江流,惊疑不定:

“这阳春季节,不会发大水了吧。”

“应该不会。”

“那倒说不准,就看龙王爷的心情了。”

“上天保佑,龙王爷可不要暴走呀。”

“哎,真要发大水的话,祸害就大了。”

观望着无不忧心忡忡,在大自然的变幻之下,人的力量何其卑微。万一真要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荼毒至深。

……

时间有脚,绝不会有丝毫停留;那香炉中的檀香一点点燃烧下去,不用多久,便燃过中段,所剩不多了。

此刻场上的才子们,许多人都已写出了一幅笔墨,正在进行自我检查,看存在什么问题不。如果觉得不满意,不行的话,趁着还有时间,可以写多一幅,从而比较优劣。

这时候,还没有动笔的,只有叶君生一人。

他坐得笔直,眼勾勾地盯着那张白纸,如同看着一幅绝世佳宝,眨都不眨一眼。

顾学政瞧见了,暗自心急:这叶君生在搞什么名堂,怎地还不动手落笔?等时间过得多了,那就窘迫不已。

这时候,叶君生居然干脆闭上了眼睛,犹如老僧入定,一动不动……

风声、雨声、雷声,交织成一片,听着混杂,但听得深沉些了,竟宛如乐章。

在其中,叶君生甚至还听到了城外江流的奔腾之声,浩大、威武、裹挟着一缕躁动不安……

声音如潮,滚滚入耳,此时此刻,脑海里恍然掠过后世的一幅警世佳联,一个个字,清晰地浮现而出。

对了,就是这样的感觉。

叶君生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伸手,拈笔。

正文 第225章 惊雷

檀香燃尽,时间到。

随着监赛执事的一声号令,所有的才子都要放下笔来,不得再进行书写。

就在前一刻,一直密切注意叶君生情况的顾学政看到这位一向有些离奇的生员仿佛掐准了时间一般,意尽而墨就。

于是乎,顾学政差点跳到嗓子口的一颗心终于缓缓放了下来。绷紧的面色稍有平缓,便端起摆放在旁边茶几的一杯茶,慢慢啜着。

约莫等了半刻钟,有执事前来收取书帖卷子,一张张,很仔细小心地叠着,然后封住,最后呈交给评审班子。

天下第一才子竞赛,第一天第一单元的书法竞赛,至此告一段落。按照评审程序,明天晚上将公布结果,以甲乙丙丁为成绩标准,落得丁级的,将直接被淘汰掉,无缘进入下一单元。

下一单元,将在后天举行,是音律。

所谓音律,便是琴弦洞箫之类的弹奏演绎。在天华朝,属于很高雅的一种才学,故被列入到竞赛单元之中。

比试完毕,才子散场,一番熙熙攘攘的热闹不提。

走出去的时候,叶君生分明看见好几位熟人,比如柳临渊等,各自代表各自的州府出赛。

彼此相见,自然不大愉快,很是冷淡地微微示意,不外乎出自起码的礼节需要罢了。

回到寓居之中,不多久,李逸风与黄元启便冒雨登门上来了。

“君生,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