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觉间,诸人心头上蓦然想起盛唐太白的诗句来。

这一道瀑布,恰好位于整幅丹青的中央处,属于点睛之笔,从而让整幅画的气势跃然更上一个台阶。

就见瀑布下面,水潭荡漾,潭边有亭台,台上可见一书生,青衫磊落,头戴儒巾,有衣带飞舞,似乎被瀑布冲击的气势所动,扬于脑后,极为生动。

丹青向来分南北,画法各个不同。然而这一幅画,隐然区别,把南北两派的风格都有融合进来,画风新颖,别开新面。

“我明白了……”

人群中,李逸风一拍手。他突然明白过来,为何当日时间紧迫叶君生还要换纸张,把中幅换成大幅。

一般而言,大幅肯定比中幅难画,着墨需求何止多了一倍。

然而恰因为如此,大幅空间大,却最适合叶君生这种殊不同常规的画法,双手齐下,几支笔墨飞舞,行笔勾勒,不拘小节。

这是典型的以势取胜,只要大势已成,其他一些细微的瑕疵就会被完美掩盖住,甚至直接融进了笔法之中,瑕疵不再是瑕疵了。

不得不说,若论功力、笔法,叶君生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他很聪明地扬长避短,将长处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整一幅画,胜在气势,胜在饱含激情,以及,胜在篇幅大。

大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相同水平质量之下,得分肯定会更高。皆因大幅更难完成,价值更高。《庐山图》。

这幅画叫《庐山图》。

庐山乃天下名山,一向都是各大画家所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

丹青右侧留白处,一首七绝笔走龙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叶君生写出来配丹青的诗词,并不是这几天街坊传闻的那两句诗句。但毫无疑问,这一首七绝与整幅画的意境配衬得堪称完美。尤其最后两句,貌似直白,却蕴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余韵无穷。

丹青上佳,诗词绝配,整体水平比之梅雪海那一幅桃花,端是胜过了好几筹去。

至此,再无疑问,就算梅雪海再不甘心,此刻也只能望画兴叹了。

“好一幅《庐山图》,好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刻钟时间,画成诗就,那叶君生莫非是神仙?”

“文曲星下凡?”

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

“哎哟对了,那叶君生没有来看结果,可有人通报去了?”

“还用说,你没看冀州的学政大人,欢喜得都满脸红光了。他底下学生惊才绝艳,一举夺魁,身为学政,政绩起码翻几番,说不定很快就会调遣入京,高升了。”

……

“君生呢,君生在哪里?”

“叶大才子快出来,你夺魁了。”

“你们不要吵,我哥哥还在睡觉呢。”

叶君眉气鼓鼓,柳眉倒竖,很不欢迎这些喧嚣的声响。

“呃,妹子还不快去叫他起床,你知不知道叶才子夺魁意味着什么?”

过得一会,进去报告的叶君眉出来了,一个人出来,道:“我哥哥说,‘他知道了’。”

啥?就这么一句话?

一众人大眼看小眼,几乎眼珠子都要掉了一地去。

尘埃落定,一切已成定局,后面的事情波澜不惊地进行着,至于圣上所赐的,写有“天下第一才子”字样的牌匾,却不是在扬州这边颁发,而是要奔赴京师面圣的时候再能拿。

由于叶君生再三坚持,这个领取时间定在明年乡试之际。

好在圣上在这方面并没有定死期限之类,估计他老人家也没想到有人夺魁,居然不心急第一时间去拿牌匾,实在匪夷所思。

这个决定,同样让顾学政等人急得直跺脚。

问及叶君生接下来要去干啥,叶君生回答说:“要出海。”

一群人为之扑街。

好吧,大家知道叶君生脾气执拗,劝不得,只好作罢。

揭过这一层,其余的庆祝娱乐可就无法躲过了。宴席餐饮,一日好几顿,排得满满当当,预约都到十天之后了。

炙手可热势绝伦,不外如是也。

在此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情,平州才子古问道疯了。

有人说他受了刺激,导致精神失常;有人说在他返回平州所坐的船只上,发现一些奇离古怪的玩意,诸如符咒、小人之类,貌似请人做法云云。结果不知怎的,居然弄得自己疯了……

不过此事很快就风吹鸡蛋壳,再无人理会,扬州内,议论的焦点基本汇聚在叶君生身上。

名声扶摇,直达青云,就连江南三大才子都黯然失色。听说梅雪海等,都悄然离开了扬州,奔赴京师而去,潜心准备明年乡试,要在科举中金榜题名,重夺荣光……

半个月后,叶君生偕同妹妹登上了西门家的大船,扬帆启航,进行东海之旅。

此行出海,海路茫茫,准备经过大和国,然后再折返回来,送叶君生回京。

到那时,估计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正文 第245章 海上

“碧涛几万里,一舟出海时。今有风云见,我来浪潮起!”

诗以言志,可以抒情。这一首五绝,可以说将叶君生现如今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等在一边的西门二公子眼疾手快,飞快地将笔墨还未干的纸张拿过来,呵呵笑道:“君生,此诗送给我如何?”

另一边的叶君眉嘴一撇:话说都紧紧拽在手里了,人家还能说什么?

腹诽之余,却是满心腹的欣喜。

若说以前在冀州,叶君生书法卖高价,还显得名不正言不顺,颇有些投机味道,那么夺了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的无上荣光后,一切质疑都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当日最终结果揭晓,扬州纸贵,不知多少人争相抄写名列前三甲的书法,诗词,临摹丹青。

尤其叶君生的,被抄录得最多,随手可见。《庐山图》大火,上面的题诗更是火得一塌糊涂。结句迅速被口口相传,时常可见一些读书人背负双手,目光深邃,非常深沉地与身边人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叶君生声名如日中天,所带来的一系列效果更是惊人。

扬州细柳巷的笔墨店,好几家的掌柜扼腕叹息,跺脚不已——想当初叶君生初到扬州,手头拮据,曾经到细柳巷卖字。不过那时候他要价一百文一幅,掌柜们嫌弃价格太高,拒之门外。

到了现在,莫说百文一幅,一字一贯都大有市场呀。

只无奈,叶君生离开扬州出海,去哪里找他写字?再说了,今非昔比,上门求字恐怕都难以成功了。

名家、大家,基本就不是金钱所能请得动的了,要等人家心情好,因缘际会才有机会。

书圣在京城的宅子,一天到晚都是围着百十号人,眼巴巴等着书圣家的下人倒垃圾,然后一哄而上,争夺垃圾,看里面有无一张半张书圣废弃的手稿,只要抢到一字半字的,拿出去都能卖钱。

可恨呀,在叶君生没有成名之前失之交臂,丧失了宝贵的机会。

未浓斋的老严掌柜也是懊悔不已,当初他倒是跟叶君生买了几幅字,可即刻又转手卖给郭三小姐了。

其实郭三小姐也在嗟叹之中呢,她对于那一幅《梅花图》依然念念不忘,对于那首《卜算子》早已背诵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只可惜,这一首如此配景贴心的词,不是写给她的……

前段时间,西门二公子倒是专门念了两句诗给她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缠绵,刻骨铭心,不料就得这么两句,整篇无论如何都弄不齐全。

西门二公子曾好几次要请叶君生补全,叶君生只呵呵一笑:“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味求全,反而落于下乘。”

西门二公子听得直翻白眼:咱家宁愿下乘呀,总比下流好。好不容易佳人松了口,如果他能弄够全篇,便可在月圆之夜,登上郭三小姐后花园的窗口,卿卿我我了。

正所谓上演一场“才子后花园会佳人”,必定成就一段佳话……咳,虽然咱算不得才子,但说是“财子”总不会错。

叶君生不肯作,西门二公子也没法子,唯有继续唏嘘。

这一趟出海,属于西门家的一次正常贸易,要把一船货物运输到大和那边销售。卖完之后,又会将大和国那边的特产捎带回来。

一去一回,利润惊人。

当然,利润总是与风险挂钩。船只出海,诸多劫难,风浪这些属于大自然的不可抗拒因素,遭遇上了,听天由命;还会存在颇多人为因素,例如海盗之类,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

汪洋浩淼,岛屿分布,往往有些亡命之徒专门截杀过往船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风浪、海贼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玄虚的东西。传说海外有仙山,有神仙魔怪,有宝岛龙宫……

这些,不仅仅只是传说,因为有不少人口口声声称,他们曾经见过。

……

今日,天气晴朗,风声细细,碧涛万顷如田,远远看去,煞是壮观。

好天气,西门二公子便命人在甲板上摆设宴席,与叶君生兄妹把酒言欢,畅所欲言。

兴致所起,文房四宝伺候,叶君生提笔作诗。

这一首即景之作,虽然不是西门二公子望眼欲穿的那一首,可也相当不错。特别结句,直抒胸怀,壮气凌云,非常有气势。

“今有风云见,我来浪潮起!”

何等傲然!

等墨干了,裱起来,挂在书房中,相当有内涵。

又吟了几杯酒,前方海面上忽有波澜动,随即一道巨大的身影涌现,看上去,极为恐怖,犹如水底的魔怪出来作恶了。

叶君眉看见,吃了一惊,连忙叫道:“哥哥,你快看!”

话音刚落,一道水柱喷涌而出,飚起好几丈高,好像突然生成了一道喷泉。

叶君眉可没有见过这等景象,眼睛都有点看直了。

西门二公子笑吟吟道:“叶小姐莫惊,这不过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鲸鱼罢了,不会主动攻击船只的。”

“好大的鱼呀,这么大的鱼,却喜欢喷水玩。”

西门二公子道:“生活习性而已,这大海奥妙无穷,这一路去,我可以向你,以及叶兄介绍一二。”

叶君生忽然道:“二公子,鲸鱼喷水可不是戏水玩,而是它在呼吸。”

西门二公子一愣:“呼吸?君生你不是开玩笑吧。鱼长年生活在水中,哪里需要呼吸?”

叶君生呵呵一笑:“鲸鱼和我们一样,都是用肺呼吸的……”当下将一些后世的普及常识言简意赅地说了出来。

听完,西门二公子作声不得,他本以为叶氏兄妹没有出过海,正是他好生表现的机会,没想到叶君生娓娓道来,似乎非常了解的样子,真是其乎怪哉:“君生,你怎么知道的?”

叶君眉也是扑闪着大眼睛:“对呀,哥哥你怎么知道?”

叶君生微笑道:“书上不仅只有黄金屋,颜如玉。多看书,你们自然也会知道。”

他不愿意在这方面过多纠缠,站起身来,来到扶栏处,眺望远海。

这一趟出海,希望有所经历吧。唯如此,方不枉此行。

正文 第246章 大和

乘风破浪,一帆风顺。一个多月后,西门家的船只已进入到大和国海域之内。

说这大和国,不过一弹丸之地,说白了,就是一处岛国。经济相对落后,比起天华朝,国力更是式微不已。不过其既为海国,自然有独特的出产,用以贸易的筹码。

航程即将告一段落,可以下到陆地了,大伙儿都颇为兴奋。

叶氏兄妹来到甲板上时,忽然见到一众人员纷纷拿出笔墨之物,面对面互相你帮我画,我帮你绘。

不一会,一个个人都变成了大花脸似的,非常难看。

叶君眉大为诧异,连忙找个人问。

那位瓮声瓮气地回答:“到大和国都要这样。”

解释说得有点笼统,饶是叶君眉冰雪聪明,也不知所以然。好在西门二公子很快也走出来了,他本来颇为俊朗的面容同样被笔墨勾勒得五大八粗,像个鬼。若不是听出了声音,几乎认不出来。

“君生你一定很奇怪吧。”

叶君生点点头,他的确很奇怪。

西门二公子面露苦笑道:“其实如此,我等亦非不得已。这大和国,国情甚有些特殊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

“以丑为美。”

当下西门二公子也不卖关子,娓娓道来。

原来大和国别有风俗,不重文章,重相貌,相貌越好,地位越高。至于这个相貌评估的标准,却和天华朝大相径庭,几乎反着来。一言以蔽之:若是天生歪瓜裂枣之类的人来到大和国,必然大受欢迎,惊为天人……

听完,叶君生与叶君眉面面相觑,作声不得。果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西门二公子笑道:“怎样,要不我也让人帮你们两个画画?”

叶君眉一吐舌头:“我才不画呢。”

叶君生问:“如果保持原貌下地,不会有什么事吧?”

西门二公子笑道:“那倒没有什么事……现在好了,换了以前,大和人初见咱们,定然会吓得心惊胆战,望风而逃。更不指望能跟人谈生意,做买卖了。”

昔日他第一次来,也是吃过亏的。对方第一次见他模样,以为他吃人的妖怪,当场吓得走掉。

叶君生听得哑然失笑,然而转念一想,随即释然了:在前一世的古代,国人没有见过黑人白人这些,突然见到金发碧眼的对方,也会以为撞鬼,很是害怕。

约莫两个时辰后,西门家的船终于靠岸,在一个颇为热闹的码头停泊住。处理完一些事宜,就开始卸货了。

对于这些流程,叶君生并无多少兴趣,直接和西门二公子说一声,就带着妹妹下船,要到周围逛逛。

果不其然,见到的大和国民,个个身矮如冬瓜,面目狰狞可憎,其中不乏面如黑炭,耳朵又圆又小,鼻孔朝天,鼻毛如刷的“极品”。

这边,他们见着对方长得吓人,可另一边,别人见着他们也是叽里咕噜,目现骇然之色,仿佛见了鬼,很是接受不了。

大和国自有语言,彼此不通。

“他奶奶个熊,居然敢骂老爷。老爷放俺老猪出去,且让这些蛮夷尝一尝咱的厉害!”

脑海出现猪妖愤愤不平的声音。

叶君生心一动,忽然想起这夯货固然修炼懒怠,可不折不扣算是一位语言天才,精通多种语言,其中包括大和语、蒙元语等。带着它在身边,便等于带了个翻译官。

“夯货,你且留意周围,看有没有异常!”

“得令!”

天地玄黄顽石印被破解了五十多重禁制,许多奥妙功能都被发掘了出来,可以运用自如了。眼下将阵法运转,打开来,猪妖身子虽然在里面,但能用魂念监控四周情况。

离开码头,走得几里路,前面就是一座城市,名曰“琉球”。

这城市,比起天华的扬州等地,自是大大不如,纵然比冀州,也是不及。不过里面街道,同样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在其中,偶尔也见到天华人、以及钩鼻凹眼的蒙元人。不过他们基本都做了伪装,用笔墨在脸上乱画一通,鬼画符般,犹如夜叉。

相比之下,素颜朝天的叶氏兄妹很是瞩目。

叶君眉见到街道两边的摊档上摆卖着不少新鲜玩意,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就想去看看。熟料那些奇形怪貌的摊主见到她,立刻摆手示意,让她不要靠近来。

如此一来,叶君眉好不郁闷。

走了一个多时辰,遇见有官员出巡,坐在敞篷的抬轿上,大腹便便,面如猪头,肥头大耳,两颊隆重得差点都要掉下来了。

这般模样,比起猪妖都不堪。可人家赫然为官,此乃官相,不知多少人殷切盼望想生这么一副。

叶君生看得哂然,若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少见多怪,现在则淡然得很了。

见到左手边有间茶楼,便带着妹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