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307章 字句

四月,本来该是芳菲满园的好时光。但中午时分突兀下起绵绵细雨,卷来了冷风,吹拂在人身上,竟有一股透骨的反季节冰寒。

还有五天,就是殿试的大日子。

刚送走李黄二老,叶君生坐回书房中,听着外面风雨飘零的声响,内心沉着如海。

李逸风和黄元启专程而来,有话相告,便是来与叶君生相谈,关于如何应付殿试的事情。

严格地说,至今为止叶君生都不算真正隶属二王爷阵营。然而在赵匡启那边看来,俨然已把叶君生视作二王爷的一大潜力新秀人才。

此事无从分辨,也没必要。

经状元楼一事,对于叶君生,赵匡启颇为忌惮,说是眼中钉不为过。如今,他坐镇金銮殿,俯视天下苍生,而叶君生则作为士子考生,鞠躬于前。两人的身份,一为君,一为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向为政治纲要。

那么,赵匡启要叶君生死呢?

李逸风等最为担心的便是这个问题。

叶君生的性子,颇为古怪,但一点无可否认,便是不肯吃亏。反正相识以来,纵然经历许多风浪,可也没见过叶君生真正吃过亏的。

但这一次不同,大不同。所要面对的不是常人,不是一般的官吏,而是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君王。

莫说叶君生,如今就连李黄等人,都感到了死亡的威胁。可以预料,在未来不远的一段日子,当大清洗开展,所有二王爷一脉的人都得承受极其严峻的考验,以及压力。

李逸风他们不怕死,作为自幼熟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他们自有不弯不折的骨气。

相谈之际,叶君生也曾隐晦提醒,要二老暂时告老还乡,离开京师这个漩涡地,然而被对方慨然拒绝了。

黄元启掷地有声:“圣上病危,而新君迫不及待排斥异己,大开杀戒,此乃大凶之象,可谓国难。国难当头,吾安能趋吉避害,明哲保身?”

李逸风附和:“吾等读圣贤书,教化仁义。而当国家有难,却惶惶然抱头鼠窜,天下人如何看之?从此以后,千秋百年,教化安在?”

叶君生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要留在京师,尽最大的可能帮忙挽回局势,以此做出表率作用。

如此行为,固执而值得尊敬。

就好比老师上课,一天到晚教导学生要舍己为人云云,可一当发生祸害,却跑得比谁都快。

这样的老师,以后还能教人吗?即使教人,恐怕学生也不会再信奉了。

一言以蔽之:为人师表。

李逸风和黄元启乃两大儒家名宿,声望隆重,桃李满天下。他们便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做出表率来。

哪怕,付出的代价是死亡。

叶君生不由想起历史上那字字珠玑的几句遗书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心神激荡,当即铺开文房四宝,捻起最为粗大的一根狼毫,醮墨疾书。

片刻之后,这三十二个大字便一一写就,分成四个条幅。可看起来,就像浑然一体般,笔墨酣畅淋漓,有别样的气韵流动。

乾坤空间内,猪妖和大圣如有所觉,通过打开的禁制阵法观看。

猪妖一吐大舌头,乍然道:“老爷这字,文气如针如芒,俺老猪在这看着,都感到有刺痛感,两股战战。”

大圣目光深沉:“看来老爷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猪妖目露凶光:“不知何时咱们能大展身手,整天闷在这里,快发霉了。”

大圣不置可否,忽问:“夯货,你那搬运术修炼如何了?”

猪妖登时口哎哎,一看便知又偷懒了。

大圣恨铁不成钢地道:“夯货,老爷三元封神,必有一场大的要做,你想帮忙,就得提高实力,否则到时只能当个观众,又有什么用?”

猪妖憋红了脸:“我这就修炼去……”

叶君生对于自己写出来的四幅字也颇为满意,等墨干了,便小心翼翼卷起来,交给管家老钟,吩咐他出去找家好店铺,裱好。

以笔运意,借书抒情,倾泻了这一通,心情倒大好起来。

坐回椅子上,喝一口茶,又想起李逸风所言,让自己去找赵峨眉。

话虽如此,但叶君生并未有此打算,一来根本没有到那个份上;二来,这时候连赵峨眉还在不在京师都不知道呢。就算在,人家也在宫中,怎么找得着人。之前可一直都是赵峨眉主动来找他的。

这时叶君眉敲门进来,面色有些阴翳。

叶君生问:“君眉,怎么啦?”

叶君眉道:“哥哥,现在局势是不是很不利呀。我听李老先生他们的话,似乎很不好的样子。”

叶君生微笑道:“不用怕,有哥哥在,没事的。”

叶君眉握起小拳头:“哥哥,现在的君眉跟以前不同了,我能帮上忙的。”

叶君生呵呵一笑:“那是当然……但放心,局势固然有变,但哥哥我也不是吃素的,对吧。”

叶君眉道:“哥哥,要不我们不去考那什么状元了。我只怕你上得金銮殿,那什么太子会用阴谋诡计对付你。”

叶君生摇摇头:“很多人都希望我不去呢,只是有些路,一定要走才行。你就在家安心等待哥哥的好消息吧,记得做好哥哥爱吃的清蒸鱼。”

叶君眉默然,她就知道哥哥决定的事情难以更改,更不会轻易退步。

这雨下起来,缠绵连绵,不见停歇。气候转寒,倒有几分腊月时的景象。

京师局势在进一步恶化,坊间消息流通,今天说到某某官员被铺下狱,明天说到某某大臣被罢职,冠之罪名,流放远方。

这些官吏,几无例外,都是亲二王爷赵匡明那边的人。

赵匡明虽然尽力奔走,活动,然而收效甚微。圣上那边,病入膏肓,整天昏昏沉沉睡着,等闲不许见人。整个紫禁城,已被太子殿下把持得如铁桶般。

本想走赵峨眉的路子,熟料早在大年初六,她便跟随师父离开京师,恐怕早返回峨眉山了。

许多人心知肚明,等殿试过后,就将是最后的清算。内交外困,大势已去,赵匡明无力回天。

正文 第308章 殿试

四月十五,殿试举行。

天蒙蒙亮,叶君生准时醒来。先在院子里进行一番吐纳功课,练习剑法——在他看来,今日与其他日子并无多少区别。

出了一身汗,沐浴后穿上妹妹早准备好的一领新衣袍,为蓝色,显得精神抖擞,别有一番风采。

他本来就长得清秀,成为术士后身材挺拔,增加了几分英气,与一般的读书人截然有别。

“哥哥,加油!”

临出门时,叶君眉挥舞着小拳头道。

叶君生展颜一笑,背负起书筪,启门而出。

这时候,辰时刚到,因为雾大的缘故,天色朦胧,显得隐晦。他迈开大步,朝着街头走去。

忽地站定,静立。

前面站着一人,青衫磊落,脚踏芒鞋,系一条灰色腰带,而头上,戴一顶斗笠,遮掩住了面容。

然而他站在那里,浑身上下锋芒毕露,犹如一柄绝世宝剑,是怎么遮掩,都遮掩不住的。

剑气逼人,吹毛断发,人的灵魂都仿佛在战栗不安。

燕非侠,蜀山第一剑。三十三天中不世出的剑道天才,锋芒最露的一个人,但同时,又是最神秘的一个人。

“我说过,我们还会见面。”

燕非侠淡然开口。

叶君生双眸微微一缩:“我正等着。”

“今天殿试,是你三元封神最大的一个契机。得之,则气运汇集;失去,则前功尽毁。”

“我知道。”

燕非侠呵呵一笑:“你镇定得让我感到意外。”

叶君生也笑了:“人生在世,但求胸怀快意,何必计较于一时得失?”

燕非侠道:“好,好,都说读书人心怀最为广阔,能容天下,今日一见,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那我等你高中状元时,所凝聚出来的贤道之剑,与吾剑比,孰更锋锐!”

说罢,干脆利索地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雾色之中。

叶君生神色不动,心中却明白:今天,或将是一生中最为漫长的一天。

……

西山寺,臭和尚早早起身,走出寺外,见到黄梦笔居然比他更早,从外面走回来。其身后,赫然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家,唇红齿白。虽然衣装朴素,但掩饰不住的灵气钟秀。

臭和尚眼睛一瞪,大感惊奇,把黄梦笔拉过一边,低声道:“大师兄,你从哪里拐骗来的小姑娘?”

黄梦笔白眼一翻:“什么拐骗,臭和尚你说话都是臭的。人家叫小夭,我新收的徒弟。”

“徒弟?”

臭和尚失声叫道。

在他看来,这黄梦笔作为羽化道新生代大师兄,惯于饮酒作乐,喜爱游戏人间。今天不知怎的,居然无端端跑去收个女徒弟,还是个幼齿,实在有些不同寻常。

臭和尚便开灵眸,观望女孩子,口中啧啧有声。他算是明白过来了,此女灵秀如泉,潜力无限,实在是个好苗子。

三十三天诸多宗派,经常会有人在红尘行走,一来淬炼本心;二来还会挖掘些具备潜力的新人,引荐入门培养。

咦,不对,在这骨节眼内,黄梦笔突然收徒,莫非另有蹊跷?

臭和尚心思一转,又问:“大师兄,今日殿试,至关重要,你有何办法?”

黄梦笔双手一摊:“该用的办法,前面不都用了嘛。现在,就看那小子的造化。”

臭和尚道:“三十三天有剑书传信,说到天下气运有变。可惜天机隐晦,尚不明朗,真是急死人了。”

黄梦笔道:“和尚,你也算修为高深之辈了,为何如此沉不住气?虽说我们都不愿有人红尘封神,争香火。可天道乾坤,总有道理。”

臭和尚跳起来:“如今你就这般说辞了,当初我去托梦,后又设阵唤‘回头是岸’,敢情就我在当恶人,把所以因果揽上身。”

黄梦笔正色道:“和尚,你这话不对。因果是当初你在冀州时便结下的,与现在何干?”

臭和尚默然不语:昔日在冀州,的确是自己看走了眼,先是点醒楚三郎在先,然后又想渡化叶君生……再到扬州雨夜偶遇,诸多种种,因果纠缠越来越深。

故而后来知晓叶君生真正身份后,嗔念频生,都有因由。

想通这一层,他心生烦躁。

黄梦笔道:“和尚,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只剩下燕非侠那一场了。然而以他自负骄傲的性格,断然不会作甚手脚,只会光明正大约战,应该在叶君生中状元之后,凝练贤道神剑。”

“如果叶君生没有被点上呢?”

臭和尚反问。

黄梦笔一笑:“那不正符合你我所愿嘛,三元封神,乃气运所定,不足一元,便会有残缺。等多三年,天下气运早不知变成什么模样,再轮不到他了。”

臭和尚连连点头,这些话,孤空寺的主持也早有交待。

那么,就等今天的殿试结果吧。

殿试,只进行一天,即时出结果。然而如今太子代政,主持殿试,其与叶君生存在不可愈合的矛盾裂痕,怎么可能会点叶君生为状元?不当场寻个由头打杀,都算运气。

变数,最大的变数就在这里。

如此说来,叶君生想三元封神,简直便是做梦。

……

殿试,个人科举的最后一关。对于中举的人而言,考过这一次,以后都不可能再有机会了。所以在最后的环节里,谁都想表现出最优秀的一面,拿到最佳名次。

这些名次,不但是荣耀,更关系日后仕途的进程。

殿试理论上只要能参加,都不会存在落榜的可能。然而成绩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倘若落在三甲去,名分就跌了,难以拿出手。

至于能拿到第一甲,无论探花或是榜眼,乃至于第一的状元,皆为无上荣耀。插花游城,万众瞩目。日后亮出来,同样能成为耀眼的资格阅历本钱。

一大早,一众获得殿试资格的士子考生早早来到紫金城外,等待宣旨开门,然后进去。

每一个人都穿得光鲜无比,从头到脚,全新装束,一看便知花费了不菲的本钱——

走到这一步,哪怕出身贫寒,都早得资助,鲤鱼跃龙门了。

彼此碰头,除了十分相熟的人能说上几句话外,其他人皆保持沉默。有些胆儿比较小的,想到即将面圣,都不禁潸然流了冷汗。

正文 第309章 上殿

“君生,君生等等!”

将近紫禁城时,边上传来焦急的呼唤,正是李逸风,以及焦不离孟的黄元启。两老身后,停着一架马车。

叶君生连忙走过去问候。

李逸风凝视着他,叹口气:“君生,如今我也不知说什么好。”

局势恶化,大局波澜,已远非个人所能自主。依他本意,本想叫叶君生不参加殿试了,暂避锋芒。然而又怕太子追究,施以重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赵匡启要拿叶君生,能逃到哪里去?

叶君生微微一笑:“君子之交淡如水,李老但请放心,不会有事的。”

听他说得淡定,李黄二老都满腹疑惑,想不到事到临头,叶君生还有什么底气,莫非源自赵峨眉?可二王爷说了,九公主早已返回峨眉山去了。

叶君生忽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李逸风:“李老,这是学生前些日子心血来潮所写的字,还请笑纳。”

李逸风接过。

“我去也。”

叶君生留下这一句,拱手作礼,转身大踏步走向紫禁城门汇合点。

捧着长条形包裹,李逸风一时间有些懵然。

黄元启道:“逸风,且打开来看写得什么。”

于是打开包裹,见到里面包着四幅字。急忙打开观看,但见笔墨森然,一笔一划,皆崚嶒有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这是遗言之举呀。

李逸风心中一震,忽然间明白过来,看往叶君生的背影,双目竟流淌出了热泪。

他与黄元启,早抱了舍生取义的念头。坚决不同意二王爷的安排,留在京师,只等死。

然而两人没有想到,叶君生竟也存了同样的心志,而且以书帖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四幅字,三十二个字,字字入心,气骨凛然。

一遍一遍看着这字,又看着远处模糊的身影,黄元启跺足道:“君生去也。”

在两老心目中,这四幅字或将是叶君生的绝笔,同时世间再没有什么作品能与相媲美了,书圣的都不行。

……

时辰到,紫禁城内有钟声激荡而起。过不多久,那气象威严的两扇重门缓缓被打开,两队甲胄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出。

这些甲士,全副披挂,盔甲鲜明夺目,走动之间发生碰撞,金戈声起,隐隐散发出一股充满了杀伐的气息。

甲士分两边,把守重门两侧,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天华朝建立以来,国泰民安,风气渐趋奢华。重文轻武之风开始蔓延而起,虽然不少读书人还保持着“文武双全”的观念,但更多的人却慢慢朝着纯书生蜕变,不愿再去舞刀弄枪了。

长久以往,可以得知过得不少年头后,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子成为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书痴”,最终积重难返。

历史的进程很好预示了这一点,而决定性的便是那科举制度。再到后世,干脆单独设立武举了,两极分化得十分严重。

如今获得殿试资格的,便有些士子属于那种闭门读书的人物,不曾有多少阅历见识。见到甲士威武,犀利的目光扫到身上来,顿时不禁怯了几分,低下头去,更加紧张。

此时又有负责接待的太监出来宣旨,公布各种注意事项,弄过这一套后,还得逐一验明身份,这才放人进去。

足足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事宜搞定,真正进入紫禁城内。见到里面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委实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