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完,文先生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朱七真莫名其妙失踪了,根据道安府那边的说法,是其带领一位名叫“小五子”的衙役出去办一件案子。

这一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整件事情,前因后果,都存在着一种诡谲的味道。

道安府那边,已派遣了不少人手四面出动,搜索追寻,无奈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显然,此又成为一桩悬案。

在其中,文先生却嗅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气息。屈指一算,那几天功夫应该就是叶君生兄妹到达道安府的时间。如果朱七真是遵循自己的授意,假借办案的名义下手的话,倒是很契合的。

那么,莫非其中出了什么差错,乃至于失手,甚至杀人不成,反被杀了?

很有可能……

文先生目光闪烁,一下子就想到重点去。

如此一来,其中耐人寻味的东西就变得复杂了!

叶君生本身的身份来历,早不是秘密,自从其获得道安府新春诗会诗魁以后,在彭城的言行故事就广泛流传出来。版本固然多,可归纳起来,大外乎就是“书痴开窍”这等核心内容。

然而这“窍”不管怎么开,叶君生作为读书人,作为一介书生的认识,都是众所周知,所公认的。

这一点,确凿无疑。

当某些认识观念已根深蒂固,就不会想其他。所以,眼下文先生的思路顿时就想到顾学政那边了。

顾学政是否埋伏了人手在叶君生身边,或明或暗保护着他?绝对是最有可能的事。

如此说来,己方的小动作已完全被顾学政所捕获到了,却不知朱七真被对方拿下时,是否爆出了些什么。

“哼,就算招了,可无凭无据,也不会牵涉到大人身上。”

文先生之所以曲线找朱七真动手,以及当初派人送信,让朱七真看完后当场就收了回去,就是为了砍断尾巴,不授人把柄。眼下看来,简直明智之极。任凭朱七真的一面之词,无论如何都掀不起风浪来。

“啧啧,看来顾学政对于此子,绝非青睐有加,而是近乎宠溺了,还派人贴身保护着。”

他当下已认定,事情的真相已呼之欲出,相比之下,其他可能性就显得渺茫了。

“不行,此事得向大人禀告之。顾学政插手得这么深,接下来诸多事务就不好展开,需要重新拟定计划才行。”

当前天华朝,因为圣上病愈之故,大局暂时统一稳定,然而底下的暗流汹涌一刻不曾停缓,甚至更加激烈、胶着、难分难解。好在的是,许多东西还能摁压住,不会爆发出来。

要知道一旦放到台面上,撕破脸了,意义就完全不同。

对此,无论太子,还是二王爷,他们都不愿意见到。圣上那边更不用提了,兄弟相残,一向都是大忌。

书房内,楚知州听完文先生的汇报,眉毛皱起来,陷入沉思,手指轻轻在扶手上敲着。

自从楚三郎横死,加上政事上的风云变化,近期楚知州心力付出达到了一种高强度的状况,其两鬓毛发,都有了斑白的痕迹。

半饷,终于开口:“后年便是乡试大考了吧。”

文先生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点头道:“是的。”

楚知州一字字道:“读书人,诗词歌赋总归小道,科举才是正途,方见真章,不妨拭目一观。”

文先生马上明白:大人的意思是暂且放叶君生一马,所有的事情可等到乡试的时候,再统一计算,也不算迟……

此谓明智之举,再怎么说,在大局之中,叶君生都只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并不值得大费周折地去算计对付。大浪淘沙,该淘汰的,总会消失。大人高瞻远瞩,格局一下子就拓展起来,这才是做大事的手腕风范。

“大人高见。”

一句奉承话适时送上,不露痕迹。

“近期冀州城内,或有些不太平,你等要密切关注下。”

“是。”

正文 第187章 小说

在一个薄雾冥冥的清晨,马车启程出发,离开彭城,开始了一段注定会十分漫长的旅程……

本来以叶君生当前的手段,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提速,从而能够节省大量时间。问题在于,他并不急,并且在旅途上的时间,同样都能拿来用在修炼之上。

因此,根本没有仓促赶路的必要性。

旅途漫长,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寂寞而且无聊的,实在毫无精彩可言。可因为交通工具方面的落后匮乏,出远门的人,却必须忍受这些难言的寂寥。至于想弄些乐子,不外乎读书走棋而已。其他消遣,实在可怜得很。

叶君眉也遇着这般问题,平时坐在马车内,只是做些针线活计,又或者铺开文房四宝,写写字,以及画画。重复得多了,未免会感到苦闷。于是便经常缠着叶君生讲故事。

讲以前那些曾经讲过的,可不完整的段子,要后续云云。

一天时间,安排妥当下来,叶君生也是有不少空闲功夫的,自不忍推却妹妹的请求,便开口说起来。

叶君眉欣然欢喜,赶紧坐在旁边去,双手托着腮帮,明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认真得如同一名求知若渴的学生。

日起日落,云卷云舒。有时艳阳天,有时下着小雨,气候的变化却无法阻挡住马车的进程,同样挡不住叶氏兄妹的意兴情致。

叶君生整理思路,搜索枯肠,最后觉得讲西游的本子最为合适,一来神仙鬼怪之类的传说,在天华朝早已存在,富有民间基础;二来这一本他于前世,无论从电视,或者原著上,都观看多遍,颇有心得,讲的时候把握性更大,更加流畅。说白了,起码不会烂尾。

也许是穿越之后,通过诸种阅历见识,对于思想观念有了莫大改变,话出嘴的时候灵机一动,干脆即兴来一次二度创作,将西游的故事大颠覆,却是先从取经开始:

这个时间内,唐僧师徒都有一份不俗的出身,被选中成立取经小组,一路披荆斩棘,降妖除魔,获得真经。然而事成之后,诸子却徒然发现整个取经活动,就是一次惊天大阴谋。

阴谋揭发,唐僧师徒俱遭受各方镇压打击,落魄潦倒得厉害。这时候,才引出孙大圣咆哮发怒,揭竿造反,大闹天宫的事情……

可以说,这般颠覆性的讲故事,等同把原著改得头尾大乱,因果错开,完全不同了。

但叶君生却很满意自己的异想天开,在他看来,如果原封不动,按部就班的说旧故事,反而没甚意思。反正都是虚构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次二度创作,未尝不可。

况且,如此改动,更适合本身的价值观念:堂堂孙大圣,怎么就这样被收服,成为打手般的存在?没来由堕了一生威风!

当然,其中劫难那些,并不全部都事无巨细地讲,而是挑了十余个比较典型的说了。

果不其然,对于这个故事,叶君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听得入迷,甚至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听完一段,迫不及待就想听下一段。

无奈哥哥实在太可恶,总是在关键时刻卖关子,文绉绉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一句话,让得少女简直要抓狂,可又勉强不得。有时候她觉得很好奇,这些故事是哥哥原创的吗?又或者从书上看来的?

好奇害死猫,一天,叶君眉终于忍不住了,问出口。

叶君生干咳一声,很不责任地道:“你可以当做我是做梦做到的吧。”

闻言,少女顿时不禁一翻白眼,但念头一想,又觉得并非不可能,话说自己所做的怪梦,不也很是玄虚,富有怪异色彩吗?

当下也不再纠结,有了空闲的时候,就取来笔墨纸张,将当天所听到的故事段子非常细致地默写出来。她上学后,刻苦用功,端是学到不少东西。有了哥哥的故事段子,稍作加工,便能写出一章章精彩的内容来。

每一天,每一个故事段子,从不间断。这一天天积累下,最后都有厚厚一沓了,被叶君眉很珍贵地安放收起。

时间仿佛与马车的速度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这一天,下起冬雨,气候突然变冷,人都需要换上厚厚的冬装了。也就是这一天,连载许久的西游故事也到了尾声,结局为“大圣爷”大闹天宫,将幕后超级大坏蛋玉皇大帝一棒子打死,自家做了宝座。

很爽的结局,喜闻乐见。

其中自然包括叶君眉,当她之前听到取经师徒大受迫害,遭遇凄苦悲惨时,早憋了一肚子的气。眼下主角们逆反而起,扬眉吐气,她也感同身受地感到肚子的郁闷气一扫而空,拍手叫好。

哥哥讲的故事,一波三折,委实精彩!

至此,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已是一个完整的长篇。当天晚上,投宿的时候,叶君眉情绪激发,挑灯用功,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就将最后的结局篇写好。再与原来的篇幅放在一块,数一数,竟写满了一百三十多页纸。全部按顺序一张张叠好,装订起来,俨然一本书的样子。

不过左看右看,始终觉得欠缺了些什么,忽而脑海灵光一闪:既然是书,那不正少了个书名嘛。

略一思索,少女有了主意,当即取来一张空白纸,大笔一挥,端端正正写下四字:“大闹天宫”。

这一本书,就叫做《大闹天宫》了。

该书名威风霸气,而且重点核心,一看就清楚,点题得很,十分合适。

想了想,又提起笔在书名下面著名:一叶知秋。

在天华朝,小说这等体裁不登大雅之堂,纵然有文人著述,但都不会署上真实名字,而是取一些隐晦的雅号,与后世笔名类的道理异曲同工,本质相似。

叶君眉倒不愿去问哥哥,皆因她心里明白,就算问了,哥哥也会是那一句“随你,你看着办吧”。

因此,她干脆自己琢磨出“一叶知秋”的名号了,署上去,好使得该文本变得更加完整。有机会的话,少女是很希望能出书的。毕竟这是哥哥的一番心血不是,能够让更多的人读到,不是坏事。

不过出书,需要机会,她也不愿意自掏腰包,花费偌大的钱财去出。万一遇冷,无人问津,端是不光彩。

装订成册后,叶君眉爱不释手地捧着,兴致浓生,毫无睡意,忍耐不住又从头开始,慢慢读下来。

这一番阅读,体验感觉截然不同,别有一番深入了解。

“哼哼,哥哥的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些东西的?实在匪夷所思呀,真想不明白……”

波澜壮阔,五光十色的神话故事,若没有些传闻基础,光靠凭空臆想,难度之高,不可言喻。

一个大大的问号闪现。

又或者说,自从哥哥开窍,其身上就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让人不可揣摩。

在其中,哥哥身上肯定发生了某些不同寻常的事情。那么,如果到了某些时候,哥哥会告诉我真相吗?

如果自己去认真问他,哥哥大概也会说吧。不过那样子,就没有多少意思了。

一时间,叶君眉思绪起伏不定,想到很多……

这个时候,叶君生房中的灯火同样亮着:叶君眉在看书,他却在描绘丹青。

自从决意要把丹青水平提高上去,关于这方面的功夫,他就再没有一天懒惰放松。

老天不负有心人,因为本身的技巧功夫,叶君生的丹青水平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进步非常快。加上他本身的感悟理解,逐步摸索,丹青风格隐隐有自成一家的趋势,与古代当今的各大流派都有不同。

二十一岁的年纪,标新立异,自成一家,说出去的话,都有些骇人。

其实历代以来,在文坛之上,丹青之术都被视为“集大成”的体裁载体,画成后题字题诗,就能同时表现出个人的书法造诣,以及诗词水平了,包容性很强大。

现如今,叶君生就是想走这么一个综合性路子。而有了术士身份作为基础后盾,他可以无忧无惧地进行各方面的尝试。与此同时,两世为人的经验眼界再融合进来。起点比起别人,不知高出多少倍。

简单地说,穿越者都是作弊的。

咳,这就扯远了。

灯下,叶君生丹青成,自我感觉,又是有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不过端详片刻,还是一手将笔墨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篓里。在他看来,目前的丹青作品到底还隶属习作范畴,不算真正的作品。

如是,自不能见人,或者销售。

这是一种很基本的自律态度,大原则,形成之后,持之以恒,对于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言以蔽之者:“严以律己”。

做完笔墨功夫,该到修炼时刻了。叶君生平心静气打坐起来,忽有所动,觉察到天地玄黄顽石印世界有情况,当即阴神出窍,一进去,就见到阵法之中,那只青皮狐狸坐得挺直,两眼熠熠,正看着他。

正文 第188章 对话

天地玄黄顽石印内,乾坤世界,阵法之中,那一只青皮狐狸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双眸子,极其人性化地盯着叶君生的阴神形象在看,似乎很好奇的样子,打量着。

自从那一夜《灵狐图》显灵,自动飞起,飞出去将此狐救下。当其时便发生异变,青皮狐狸直接进入到画中去,与本来存在的小白狐作伴了。

如此变化,可谓出人意料,让叶君生好一阵纳闷。本想进去探索一番,了解情况,可再三思量便打消了主意。想着如果对方愿意开公布诚的话,肯定会自动现身的。

果不其然,眼下青皮狐狸就从画轴上脱身出来。看样子,之前所受的创伤应该都痊愈,没事了。

“嗯?”

面对一只来路不明的狐妖,一时间叶君生不知如何开口,神色沉吟着,决定先静观后变。

砰!

忽然青皮狐狸朝着他,纳头就拜,神态毕恭毕敬的,就像一位真正的人一样,对着叶君生恭敬行驶磕头大礼。

“咦……”

叶君生轻轻讶然了一声,念头转动,心想莫非对方在感激自己的救命之恩?略一迟滞后,嘴里道:“你是?”

“老狐被赐姓胡,名‘涂’。”

“糊涂?”

叶君生念叨着这个有点啼笑皆非的名字,稍稍一愣神。

青皮狐狸倒没有想太多,跪拜完毕,立起身子来,居然用一只左前肢去捋捋嘴边的几根白胡子。

其胡子已白,显然岁数不小了。

普通狐类,寿命不高,可开窍成妖后就大不同,寿元有着脱胎换骨般的提升变化,活个百十年,一点不稀奇;长命的,甚至比术士还要绵长。尤其一些天生异禀类的,诸如拥有远古血脉的兽类,开窍之后,寿命更是长得出奇,千年这等坎儿都轻易迈过去。

因此,针对这方面的根源,有些梦想长生不老的术士独辟蹊径,甚至开创出独特的魂神术法来,将自己的魂神移植入寿命绵长的妖类中,鸠占鹊巢,算是一种夺舍形式,从而抛弃本来的身体,达到长寿的效果。

在长生的诱惑之下,不愿做人,反要做妖,都是一种权宜变通手段。纵然不能真正长生,可能活多百年光阴,总是美好。

这般手段,在鬼修魔宗中大行其道,最是常见。

眼前这只老青皮狐狸,琢磨着岁数也不少了,实实在在一只“老狐狸”,却不大好打交道。

胡涂的眼神果然毒辣,扫一眼过来,似乎就洞悉了叶君生的疑惑,当下又彬彬有礼地两只前肢搭一块,模拟人作揖的姿态,道:“公子叫我老涂即可,在下今年寿一百六十五整了。”

一百六十五岁,这在红尘中,已属不可思议的长寿者。不过它既为妖类,自不能套用寻常规律来衡量之。

叶君生好歹也是位法相境界的术士,随着修为精深,眼界拓展开来,见识非凡,更不会因此而大惊小怪。

“呵呵,老涂好。”

很没营养的一句寒暄。心底毕竟有两分古怪,瞧着这老涂的模样,哪里像只老狐狸,分明就是一位颇有知识的老学究。

老涂眨眨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