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仁基一屁股坐下来,阴沉着脸:“三哥,你让我去巩县说项,为何又派人,刺杀半缘君?”

“刺杀半缘君?此时从何说起?”

“你还瞒我。”郑仁基有些激动了,“我刚得到消息,凌晨时分,半缘君在巩县遭遇伏击,如今生死不明……三哥,你们既然要与他和解,为什么有派人刺杀?我派人前往巩县,险些连大门都未能进去。裴真人和窦夫人,对我们这种行为非常不满,还把我的人臭骂一顿。

三哥,我不管你们和言庆之间究竟如何相处,但是请别把我牵连进来,好不好?”

看得出来,郑仁基这一次是真的怒了。

说完后,根本不给郑元琮开口的机会,起身就走。

郑元琮也有些发懵,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说实话,刚听到言庆被伏击的消息时,他心里很高兴。可转念又一想,此事应该和郑家无关。但言庆在这种时候被刺,谁都会把事情和郑家联系在一起。郑家已经丢尽了颜面,如若这件事传出去,那郑家岂不是要被人耻笑?

所以,郑仁基走出书房后,郑元琮才反应过来。

他急急忙忙追出去,可郑仁基已经远去。

该死!

郑元琮站在门廊之上,恨恨一顿足。真是屋漏偏逢连日雨,那半缘君遇刺,却是把郑家推到风口浪尖。

是谁做的?为何要陷害我们?

在一刹那间,郑元琮的思绪此起彼伏。沉吟半晌后,他叫来家臣,“立刻请大老爷过来,我有要事和他商议。”

这是有人,在对付我们……

郑元琮心里,已经得出了结论。

就在郑元琮胡思乱想的时候,巩县这大宅门里,言庆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发出一声虚弱呻吟。

屋子里的光线不是很亮,他躺在榻上,依稀看到一个雄壮的背影,正对着他。

“你是谁?”

言庆口很干,身体也酸软无力。

不过警惕之心犹在,他沙哑着嗓子,低声问道。

油灯的灯光,被拨亮了。

雄壮的背影转过来,露出一张刚正英武的面容。不过头顶无发,牛山濯濯。一袭白色大袍,目光凌厉。

这个人,好眼熟!

言庆下意识的眯起眼睛,想要看清楚对方的样貌。

不过那人却站起身来,走到榻边,探手为他号脉。这时候,言庆也看清楚了对方的模样。

这一看却不要紧,他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

这张面孔,竟然如此的熟悉。黑黝黝的面庞,浓眉虎目。鼻梁高挺,目光锐利……虽则只见过一次,可这十五年来,却又梦到过无数次。言庆气息陡然一阵急促,伸出手,想要握住来人的手臂。

那人也觉察到了言庆的不正常,浓眉攒动。

“别害怕,这是在你家。”

声音很轻柔,带着无尽的慈祥之意。

想来,他是以为,言庆在害怕,在担心吧……

言庆这时候,也反应过来。

他虽然见过他,可是却不能开口相认。因为他见他的时候,还是在襁褓之中。想来,他也不会认为,自己能认出他的来历。

可是,该怎么说呢?

言庆心里盘算着如何与这个人相认,同时低声问道:“你是谁?”

那人的神情,似有些激动。他咽了口唾沫,伸出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言庆,柔软长发。

“十五载,你已经长成大人……你娘若是知道,不晓得会有多开心。”

言庆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

而那人则全不在意,伸出另一只手,掌心拖着那块长命锁,眼中泪光闪闪,“我,叫言虎!”

第七三章 身世大白

周山言氏,曾是河洛地区一个颇有名气的家族。

注意,是家族,而非世族。论历史,言氏家族的历史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关东世族的历史。若要追溯起来的话,甚至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不过言氏并非以礼乐诗书而闻名,传承的是兵器的制作工艺。言氏历代皆有大匠,从最早期的铜剑铜戈,到后来闻名天下的制槊技艺。

可以这么说吧,历代名将,必以得言氏出品的兵器为荣。

据言氏族谱上记载,两晋时期,冉魏君主,以善战而闻名天下,杀胡令名扬四方的大将冉闵,善使青锋矛,屠龙戟,正是出自于言氏之手;后又有北齐大将高敖曹,曾得言氏赠槊。

至言虎一代,周山言氏已传承有二十八代,可谓是兵匠之中的世家门阀。

不过,到了言虎这一辈儿的时候,其嫡传只剩下他这一支。原因很简单,既是兵匠大家,自然会被各方势力所招揽。得势时威风凛凛,失势时狼狈不堪,渐渐的言氏族人,人丁稀少。

言虎只有一个妹妹,嫁给了西魏八大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也就是因与北周赵王宇文佑密谋刺杀杨坚的李璋之子,李孝基。按道理说,李孝基身为关陇贵族后裔,也算是名门世家,言家虽说声名响亮,却终究是匠人出身,品秩卑贱。二者本不可能结合,可李孝基当时,正在难逃,属于落魄贵公子类型,与言虎的妹妹一见钟情,并很快的成亲,还生有一子。

这其中,颇有些浪漫韵味。

只是这个结局,却不甚美好……

杨坚最终还是发现了李孝基的踪迹,命当时代父前去大兴城面圣的俚帅宁长真,率本部人马,围攻言家村,也就是言庆重生后所见的那一幕。李孝基正好不在家,故而逃脱了性命。

可言氏一家满门,除了言虎和他的外甥之外,全部被宁长真杀死。

杨坚之所以用宁长真,而不用朝中其他人出手,并非没有原因。当时言虎声名正盛,与朝中许多名将,关系甚好。长孙晟、史万岁、贺若弼以及鱼俱罗等等,都和言虎有交情。而宁长真是南方俚帅,说穿了就一个蛮子,自然不可能认识言虎。所以由他出手,才算是最妥帖。

“我带着我那甥儿,杀出重围后,一路逃亡。

可宁蛮子却紧追不舍,我亦担心,这样子逃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我若死了不要紧,可我那还在襁褓里的甥儿……所以,我在中途将甥儿藏于一块石头缝里,然后自己吸引宁长真,继续逃亡。”

昙宗,不,也许应该称呼他言虎才是。

他坐在言庆身旁,娓娓道来。

对于这么一段过往,虽说已过去了十五载,可毕竟亲身经历,言庆记忆犹新。他最想知道的是,言虎怎么变成了和尚?

言虎已经就这件事情,找郑世安确认过。

并且在得到了郑世安的同意之后,才会坐下来,和言庆讲述。

屋外,沈光、雄阔海、阚棱三人,外加细腰四眼两头獒犬,沉静守护。苏烈和窦孝武,则带着元从虎卫,在大宅中警戒。大宅外,还有党家三兄弟与谢安民,率百名护卫巡逻周遭。

整个大宅,守卫森严。

言虎接着说:“我很庆幸这么做,因为后来宁长真还是追上了我,并且在嵩山脚下,和我大战一场。这家伙的武艺的确厉害,我略有不如,再加上他有十八俚卫助战,我被打下了山谷。

醒来时,我就躺在少林寺里。

救我的人,也是我的师父,少林寺的一位老僧。我在少林寺中,整整养了三个月的伤,才算能下榻。而后我急急忙忙赶回安置我甥儿的那个地方,却发现,我那甥儿……我当时也唯有祈求佛祖保佑,能让我甥儿得以脱险。可实际上,我也有些绝望,荒山野岭,难保我那甥儿……

没有找到甥儿,我就返回少林。并在我师父的安排下,出家为僧。

一晃十五年过去,我原以为再也见不到我那甥儿。可没想到……白雀寺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发现你的名字,竟然与我那甥儿一样。而且你的长相,也颇似我那苦命的妹子。本想观察你一段,没想到你却跑去了峨嵋山。之前,我也听说你的遭遇,想过来看你。可没凭没据,我实不知道,如何向你解释。若非今天我途径巩县,看你昏迷在林中,胸前挂着这枚长命锁。”

“我……”

“言扬行举,庆云祥凤。”

言虎眼中含着泪光,轻声道:“这还是你爹给你起的名字。为了这个名字,我还和他吵过一架。

我问过世安公,得知他已告诉过你的身世,才大着胆子,向你说这些话。

如果你还在郑家,我绝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可你现在……也正是李家祖上有灵,你改姓之后,又恰好姓李,正该天意。言庆,你本姓李,叫李言庆。而你爹,就是当今唐国公李渊的堂弟,名叫李孝基。不过你爹如今在何处,我也不知道。十五年来,我从未听到过他的消息。”

言庆的脑袋,嗡嗡直响。

他想过各种各样的可能,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是……李渊的侄子?

李孝基,李渊的堂弟,李基!

本能的,言庆把这三者之间,拉扯在一起。刹那间,他豁然开朗,许多疑问,一下子明白过来。

言虎说,他长得像他母亲。

李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对他就颇有些与众不同。对于这个问题,言庆一直没有想出答案。可现在,他似乎明白了。正因为他长得像母亲,又名叫言庆,所以才让李基,对他另眼看待。

师父,父亲?

李言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是我舅舅?”

‘舅舅’两字出口一刹那,言虎虎躯一震,眼泪差点就流下来。

他用力点点头,“玉娃儿,我就是你的舅舅。”

玉娃儿,是言庆的乳名。言庆只是在重生之时,曾听那个柔弱的女子,他这一世的生身之母呼唤过。也许在这个世上,知道他这个乳名的人,不会超过两个。一个言虎,另一个……

“你在白雀寺,救过我?”

言虎笑着,流着泪,“我如今在少林寺出家,忝为武僧监院,法号昙宗。”

“你是,昙宗?”

李言庆对‘昙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少林十三棍僧之首,昙宗这个名字,在后世也颇有名气。似乎很多拍摄少林寺的影视作品中,都有过提及。而这一世,他也听过昙宗这个名字。白雀寺遇险之后,他知道了有一个善使两头蛇的少林武僧。原本还准备去少林寺拜会一番,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昙宗,是我舅舅?

李言庆一时间,有些无法反应过来。

……

天亮之后,郑世安过来探望言庆。

此时,这大宅门里知道言庆苏醒过来的人,并不多。除了郑世安、王正之外,言虎、沈光和谢科知道言庆已经苏醒,还有裴淑英,也得到了消息。不过裴淑英觉得,不应该把言庆苏醒的消息传出去。一方面可以增加郑家的压力,令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裴淑英还有其他考校。

“杨玄感前次派人请你,颇有些古怪。”

裴淑英颇为体贴的给言庆喂汤药,一边低声道:“我总觉得,杨玄感最近有些不太正常。

他奉命镇守黎阳仓,把持着隋军辎重补给。

可不知为什么,却一再推脱辎重供应。黎阳仓是河北辎重重地,并不存在任何辎重短缺的问题。他这样推脱,我总觉得他别有用心。而且,他此前还大肆招揽人手,甚至连我表兄裴爽,也被他招募帐下,出任幕僚。他如今与李密走的非常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小妖,他此前招揽你,恐怕另有目的。我觉着,你最好不要和他走的太近,以免受他牵连。”

杨玄感,楚公杨素之后,礼部尚书,柱国将军……

可是在裴淑英眼中,却似乎颇为不堪。如果换一个人,未必能听得进去裴淑英这番话语。毕竟杨玄感的脑袋上,挂着一个又一个的光环。言庆如今被罚闭门思过,正需要有人扶持。如果真的有杨玄感这么一个帮助,倒也是一个好事。可偏偏,言庆知道杨玄感打算干什么。

他的身子骨很虚弱,虽说言虎出手救助,毕竟失血过多,一下子也恢复不过来。

“姑姑,你的意思,是不是借助此次受伤的机会,拒绝少国公的招募?”

“正该如此。”裴淑英正色道:“杨玄感能帮你多少,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杨玄感能给你的帮助,其他人一样可以给你。崔至仁崔县公,我父亲,李国公,窦夫人……还有汉阴太守,左武卫大将军冯盎冯大将军,麦孟才兄弟。这些人若要联手保你的话,就算陛下对你心存不满,也会三思而行。我还听说,皇后对你的感官也不错,有这么多人,何需杨玄感?”

“那您的意思是……”

“对外继续宣称,你仍昏迷不醒。

杨玄感若知道了这消息,想必也不会再想招募你。如此一来,咱们可以隐于暗处,静静观察。”

言庆连连点头,“就依姑姑说的办。”

所以,言庆苏醒的消息,连窦夫人一家三口也不知道。

眼见着初夏将至,窦夫人急于前往太原,有些等不及了。于是在言庆受伤七日之后,窦夫人告辞离去。

临走时,她还派人前往洛阳,通知了窦家。

窦威又派来了百余人,驻守在巩县别庄。那意思是:我们窦家决意要保半缘君了,如果谁再想对他不利,那就是和我窦家做对。

其引申之意,也是警告郑氏,不可轻举妄动。

殊不知,此时在荥阳郑氏族中,也乱成了一团麻。谁也不知道,这刺杀言庆的事情,是受谁指派。但大部分的怀疑,全都集中到了郑善愿和郑元寿的身上,这也让著经堂二老,压力很大。

这两人一方面很高兴,高兴言庆身受重伤,让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委屈。所有人都认为是他们指派,可他二人很清楚,这事情和他们无关。

这冤枉,才真是百口莫辩。

言虎暂时留在了巩县,派觉远返回少林,通报消息。

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的外甥,他可不想就这么分别。即便少林寺到巩县,不过大半天的路程,他也不想这么走。大约十五天后,裴淑英让人对外宣布,言庆苏醒过来。可实际上呢,言庆此时已经可以在毛小念和裴翠云的搀扶下,下榻行走。

本来,他的伤势不可能这么快恢复。

可无奈何言虎等的心急,让觉远从少林寺讨来了两枚大还丹,并且以气功每日推拿,活络经脉,帮助言庆,康复身体。

这一天,言庆正在毛小念的搀扶下,在花园里行走。

沈光突然跑来禀报:“公子,庄外有两黄冠求见,自称是在峨嵋修行,乃您在蜀中的故人。”

第七四章 化工产业雏形

中堂一间厢房中,一身有道全真打扮的赵希谯,正端坐于屋中,和一个年近三旬的黄冠说话。

“赵真人?”

言庆在毛小念搀扶下,走进来一眼认出来人。

赵希谯,昔日峨嵋山雷神殿炼气士,竟突然驾临巩县,让言庆颇有些吃惊。

赵希谯和那年青道士同时起身,迎上前来。

“小言庆,怎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我才一走出蜀中,就听到你的种种事迹……你这气色,着实不好啊。”

赵希谯上前来,探手搭住了言庆的脉门。

十道九医,听上去或许有些夸张。但总体而言,修道之人大都懂得一些医术。区别仅在于医术的高低而已。赵希谯在峨嵋山修道,精于炼丹。但就医术而言,他未必就比孙思邈差。

只不过孙思邈出身好,少年成名,又得皇室推崇,故而在名气上,赵希谯无法与之相比。

他这一搭脉门,旋即攒眉。

“小家伙,你倒是好运气。”

毛小念不知道赵希谯的来历,见这道人矮胖,形容有些猥琐。而且一见面,就很不客气,一副托大模样,让她感觉不爽。只是言庆先前称他一声‘真人’,让毛小念也不敢造次。可他接下来这句话,却着实恼了毛小念。我家公子遭人伏击,身受重伤,你竟然还说‘好运气’?

顿时柳眉倒竖,冷声道:“你这道人,好生无礼。我家公子身受重伤,本该静养才是。听说你登门,强撑着来见你。可你倒好,竟说出如此失礼言语。但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