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舞的军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城兄,这位就是卫**的少帅了。”

杨虎城微微笑道:“少帅果然少年英雄,气度不凡呐!”对于无条件前来援助的卫**他是非常感激的,自然对王旭是看得非常顺眼。

“在下不过是涉社未深的小子,哪里敢在张司令和杨司令两位前辈面前托大。”王旭谦虚地说道,不管什么时候,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总是好的。

张学良脸上赞赏和感激之情不减,说道:“少帅过谦了,此番率领十万卫**来援,力抗中央大军。全国上下谁人不叫声好,我看就是何应钦他们也是不得不在心里佩服少帅你啊。”

能把何应钦这些主战派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张学良是极为兴奋和高兴的,自然毫不吝啬赞赏之词。

“张司令过奖了,只要是有利于抗日的事我自然是义不容辞。不知道现在南京方面是什么情况,事情有什么进展吗?”王旭连忙转移了话题,再这么夸下去可就没玩没了了,虽然自己也蛮喜欢这种飘飘然的感觉,但是人飘得高了自然摔得也疼。

说到这个,张学良就没那么高兴了,脸上的忧愁隐隐可见,说道:“南京方面倒是主和派占了上风。同意进行和平谈判。但现在的问题是,委员长怎么也不愿意答应我们提出来的八项主张。”

“是啊,委员长连谈现在都不愿意和我们谈,还一度以绝食表示坚决不答应。”杨虎城的神情也是非常忧虑。

蒋介石为什么这样坚决呢,领袖的面子和威信问题吗。还是不愿放弃剿灭**的机会?

“如果委员长最终还是不愿意答应你们提出地主张。你们打算怎么办?”王旭问了一句。这么问其实是担心万一老蒋死不松口。张学良和杨虎城一个冲动会对老蒋不利。

“这……这……”这个问题显然不是那么好答地。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有点答不上来。

王旭郑重地说道:“我希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伤害蒋委员长。而且还要24小时保证他地生命安全。”

张学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动蒋介石。自然立即答应道:“这个是当然。我们地初衷不过是希望结束内战。一致抗日而已。委员长依然是我们地最高领袖。”他虽然对蒋介石屡次拒绝他地抗日请求感到非常失望。但感情上讲是绝不会对老蒋怎么样地。

杨虎城忧虑地说道:“委员长就是因为看准我们不会动他。态度才这么坚决地。我们这么束手束脚地不是个办法。”

杨虎城不会是开始动了伤害老蒋地心思吧?王旭心里一惊。连忙说道:“张司令、杨司令。委员长是万万不能有一点损失地。如今国内除委员长外再无他人能统领全国。一旦委员长出了什么意外。那中国将会混乱不堪。到时就更加不可能集全国之力抗日了。委员长之安危。实是与中国之安危密不可分地!”

目前在老蒋的统治下,虽然全国地方势力不少,但起码明面上都是服从中央的,不会向北伐之前那样混战不休。但是一旦老蒋翘辫子了,那中国必定四分五裂,重回军阀割据时代。到那时,即便是卫**,想要统一中国也是很困难的。各个地方势力包括卫**都没有独自抗衡日军的实力。只会被小日本逐一吞掉。最终亡国。

这个道理,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个老油条怎么会不明白。只不过是因为着急让蒋介石答应他们提出的八项主张才一时没想起这个问题,如今王旭一提醒自然惊醒过来。

张学良点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少帅说得有道理,委员长绝不能出什么意外。我们必须24小时保护好委员长,不能让野心家或日本势力伤着委员长。”

“这个是自然,咱们又没想过抢班夺权。”杨虎城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汉卿,咱们是不是应该给少帅接风洗尘才对啊,就让少帅在这指挥部里陪咱们瞎扯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张学良哈哈一笑:“那是一定,听说少帅如今还是单身呢,今晚一定给少帅介绍几个美女才行。

当晚,这三个鸟人就在某个地方胡天胡地了,某些龌龊行为的具体描写…………省略一万字。

和谈占据主导之后,南京方面就逐渐开始和西安方面进行接触,了解双方的底线。

澳籍友人端纳、宋子文、宋美龄先后到达西安,和张、杨进行了会谈,通过逐渐地谈话了解,双方在大部分问题上还是慢慢达成共识了。不过,这也没有用,因为问题的关键依然在蒋介石,他若不愿意松口,那事情就解决不了。

端纳、宋子文等人先后对蒋介石进行劝说,然而都没有什么作用,只能看这次宋美龄是否劝得动蒋介石了。

张学良、杨虎城、王旭等人均焦虑不安地侯在蒋介石的住房外,暗自祈祷着这次老蒋能松口,否则这事就得陷入死胡同了。

这时,房门打开,宋美龄出来了。然而她却没有说蒋介石的态度,只是对王旭说道:“少帅,委员长想见见你。”

老蒋要见自己?他什么意思,王旭实在想不明白老蒋要见自己地原因。

想不明白也只能不想,去见见老蒋再说。他总不会吃了自己吧。

进去之后,王旭一个标准的立正敬礼,然后说道:“卑职参见委员长!”

“好好,坐吧。”蒋介石倒是和颜悦色,“王主席最近可还好?”

王旭答道:“家父一切都好。谢委员长关心。”

蒋介石闲聊似的语气一转,说道:“我听说,王虎主席早已经在家休养了,卫**大小事务都是你一手操办,果然是少年英杰。”

什么!自己在外人眼里不过是凭借父亲权力才能统领卫**,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恐怕也这么想的。蒋介石居然对自己的底细一清二楚。王旭心里一凉,有种被他看得透透的感觉。

楞了好一会,王旭才说道:“这个……卑职不过是偶尔帮一下家父地忙,哪里当得起委员长的夸奖。”

“你是有气象的,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却没有得意忘形。你这年纪地人,放眼全国,谁能有你如今地成就。亲率十万大军入陕。力抗中央,当得起少年英杰地!”蒋介石地话里怎么听都透露着一些反面的意思。

这是怪自己和中央军对抗呢,王旭连忙解释道:“委员长,卑职绝对没有对抗中央地意思。此番前来完全是为了保护委员长。因为南京反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意图大起战端逼死委员长。对于张司令和杨司令的事卑职绝不介入,无论结果如何卑职必拼死保委员长周全。”

这番近似于表忠心地话并没有得到赞赏,蒋介石反而冷冷地说道:“保护我?怕是没有这个必要了吧,你和张学良、杨虎城三个人联起手都可以把中央军打得落花流水,完全可以取代中央了,又何必再留下我这个徒有虚名的领袖?”

看来卫**、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军所表现出来的势力已经让蒋介石非常忌惮了,才会表现出这样的不满。

王旭可绝没有夺中央大权的企图,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急忙站起来说道:“委员长。卫**是绝对服从中央。绝对服从委员长的。放眼全国上下,唯有委员长当得起最高领袖。一旦委员长出了什么意外。那全国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这也是卑职为什么率兵前来阻止中央军进攻陕西。张司令和杨司令也都是拥戴委员长的。他们不过是抗日情绪过于高涨才会如此做出此事地。”

听到这番话,蒋介石的脸色才稍微缓和,说道:“抗日没有错,政府也是支持的,但必须得时机成熟。你去告诉汉卿和虎城,如果还认我这个领袖,那就放我回南京,抗日事宜我日后自然会安排的。”

这事当然是没有可能地,王旭没有多想就说道:“如果委员长不答应他们提出的主张,恐怕他们是不会让委员长回南京的。”

说到这,蒋介石又沉默不语了。

“委员长或许认为,中国国力与日本差距太大,现在开战只会自取灭亡。所以现时不如先整合国内势力,积累实力。只要拖些时日,等到英、美、法等列强无法忍受日本侵损他们在远东利益的时候,这些国家便会向日本发难,到时中国即可依靠列强之力取得抗战胜利。委员长,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中央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王旭有些意味深长地问道。

蒋介石猛地一抬头,直直地盯着王旭……

PS:拜求大家订阅支持,能力不足的订阅首章亦可。还几十订阅就破千了,希望大家帮帮忙,谢谢!(其实野狼是想以后也可以吹嘘一下:咱也订阅破千了!嘿嘿,别砸砖头哈。)

第一百三十三章 和平落幕 掀开历史

这一刻,蒋介石心里真是百般滋味,南京中央内部都没几个能真正理解他制定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用意,反而王旭这个地方军阀势力看得清清楚楚。

蒋介石楞了好半响,才说道:“果然是少年英杰,无怪呼你能带出卫**。既然你明白中央之策略,为何还要帮助张汉卿和杨虎城对抗中央?”

这么给自己戴高帽,难道老蒋想自己把他送回南京?这里可不是云南,怎么可能办得到。

“委员长,我卫**此番前来只是为了确保西安和谈的进行,具体的事情我是不会介入的。不过,我建议委员长还是先答应张司令和杨司令的请求,返回南京再做打算。”王旭劝说道。

说到这个,蒋介石就有点火气了,不耐烦地拒绝道:“就为了他们两人,打乱中央的全盘计划,这岂是救国,根本就是误国。如果今天我在胁迫之下答应这些条件,那我还有何面目当全国领袖,政府之威信何在?”

真是个固执的老头,王旭真想往他的光头上狠狠地敲下去。

“委员长,虽然说中国的国力远不如日本,但是日本若想让我们亡国恐怕还办不到。一旦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我相信全国各地必定会奋起反抗的。只要是抗日,我卫**就第一个站出来,在中央地指挥下抵抗日本入侵。可能初期我们的局面会非常不利。但是只要以空间换取时间,必定可以拖住日本,拖到他虚弱足以击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其致命的一击。”王旭努力分析道。

蒋介石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在那静静地思索着。

王旭继续劝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委员长,如果你执意拒绝张司令和杨司令,逼得他们做【奇】出非常之举。如果你因此【书】出什么意外,导致全国【网】陷入混乱,日军趁虚而入。那这样更是……更是误国之举。”

虽然这话带有责怪的意思。但是蒋介石却出奇地没有生气,只是挥挥手说道:“好了,不用多说了,这些我会考虑的。”

又经过众人一番时日的劝说,蒋介石终于在24日口头答应了六项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地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它具体地救国办法。

张学良见蒋介石接受了谈判条件。怕夜长梦多发生危及他性命地变故。即力排众议。决定无条件放蒋介石。并决定亲自护送到南京。

华清池枪声之后。纵然有天大地恩情也会烟消云散。张学良地部属和杨虎城、周恩来纷纷劝阻张学良前往南京。更别说知道其结局地王旭了。

“张司令。南京去不得啊。即便蒋委员长会原谅你地所为。但是南京那些人是不会放过你地。南京是万万去不得地!”王旭极力劝阻着张学良。因为他实在不愿再看到张学良过那长达半个多世纪地囚禁生活。而且他一走。东北军势必陷入内乱。使得中国地抗日力量又被削弱一分。

杨虎城也尽力劝阻道:“汉卿。你我做下此等事。委员长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可以想象得出他心里地疙瘩。你以前和他纵然情谊再厚也是没有用。去南京必有凶险。”

然而。张学良却是非常坚决:“兵谏蒋介石地祸是我闯地。做为一军统帅。我有义务为手下兵士负责。不应该由于他一个人地举动而牵连全军官兵。西安事变地后果责任。全由我个人承担。我亲自护送委员长回南京也是全了兄长地面子。维护了领袖地威信。领袖就是一个泥菩萨。如今我已经把他扳倒了。我要亲自把他扶起来。如果他有灵。我拿头给他叩。”

张学良如此坚持。王旭都急了。质问道:“糊涂。你去了南京不但没有丝毫作用。反而会让20万东北军将士无所适从。又如何能全力抗日。打回东北老家?”

“司令,你要是去了南京,那我们这些东北军的弟兄们该怎么办?南京去不得啊!”东北军的军官们纷纷喊了起来。

杨虎城也是非常忧虑地说道:“汉卿,俗话说蛇无头则不行,你这一去,抗日战争还没打响,20万东北军恐怕就要乱套了。”

张学良显然决心已下,并不会因为众人的劝说而改变主意,又说道:“学良没能带领东北军众位兄弟打回东北,是学良对不起众位兄弟。少帅,虎城兄,东北军20万将士学良就托付给你们二位了,一旦学良回不来,就让东北军众位兄弟跟着二位一起抗日吧。”

众人劝说多时,张学良却没有丝毫动摇,就连蒋介石也劝他不要去南京,说南京太多人不愿意放过你,张学良依然坚持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25日下午,张学良与杨虎城、王旭等人一道送蒋介石及宋氏兄妹上飞机,张学良自己随同护送蒋回南京。飞机抵达南京后,张学良即被特务控制和监视起来,自此开始了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

张学良这一去,东北军果然产生了分裂,少壮派和元老派发生了巨大分歧。少壮派认为应该跟随卫**打起抗日旗帜,元老派则认为应该暂时留在西安,表明上依然归属中央以待后图。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已经有动用武力火拼的苗头了,王旭和杨虎城两人紧急拉着双方坐下来商议。

“中央连我们张司令都软禁了,下一步就得对付我们东北军,傻子才坐着等死。如今这局面,我们东北军就应该跟随卫**去云南,等抗日战争一起,即刻上前线和小日本鬼子开战,打回东北老家!”孙鸣九刚坐下就先声夺人说道。

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立即反驳道:“谁告诉你张司令不能回来了吗?中央最忌惮的就是地方势力危害其统治地位,如果再和中央对着干,不但我们东北军会完蛋,张司令也可能真地就回不来了!”

少壮派苗剑秋又说道:“张司令留下地手令是要我们听从少帅和杨司令的命令,积极准备抗日,而不是无所作为。”

“我们是要抗日,但是不能不顾及中央地反应,一旦我们和本就很强大的卫**联合起来,会引起中央地高度警惕,这样只会害了我们东北军,也会给卫**添麻烦。”元老派宋学礼说道。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是当着王旭和杨虎城两个人,少壮派和元老派也都毫不顾忌地争吵。

“大家听我说几句!”王旭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你们的意思我大概都明白,无论如何都好,大家都是为了东北军着想,没必要伤了自家兄弟的感情。”

杨虎城也说道:“张司令看到你们这样的话,也会很痛心的。”

虽然众人争吵的火气减小了许多,但是孙鸣九依然说道:“就是张司令在,也必然不会愿意看着我们龟缩在西安无所作为。少帅,我们愿意跟着你一起打小日本鬼子,否则我宁愿脱下这身军装!”

孙鸣九这话一出,少壮派的东北军军官纷纷表示支持,愿意跟随卫**举旗抗日。

王旭说道:“承蒙各位错爱,各位愿意和我卫**一起抗日,我当然欢迎。不过,我也给各位交代一声,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