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1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我不否认斯拉夫人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种族,但他们应该服从雅利安人和汉人,意大利人的优越地位……我不允许各种民族混乱造成的无政府主义以及邪恶的共产主义漫延……”

尼玛……还好,在这个世界,因为阿拉斯加的崛起,因为中国提前结束战乱,使得汉人甚至整个黄种人的地位都大大上升,否则眼前这个小胡子的话就不会那么说了,在他的嘴里,会跟历史上一样,认为只有雅利安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了。

与这样一个人谈结盟,叶枫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不过叶枫倒是对希特勒的作为早有了解还能保持冷静。

看看蒋光头的表情吧。那叫一个惊彩,似乎锃亮的大光头都皱起了一层皮,脸上阵青阵红,有时还忍不住憋笑,有时手托下巴似打嗑睡。时而张大了嘴,看着像在演讲一番讲到激情处手舞足蹈的希特勒无语。

墨索里尼也许是习惯了希特勒的风格,或者说因为他本人的思想与希特勒有一定共鸣,所以倒是听得兴致盎然,听到精彩处还不时应和两声或大点其头。

叶枫则只能无语的靠在椅背上看着希特勒在那发表演讲,连话也插不上一句了。

不过在他的心里,他此时不免为未来德国控制区内的苏联人民默哀了。希特勒的性格相比历史上没有任何改变,即便有阿拉斯加入,即便德国人现在很需要阿拉斯加的帮助对付英美,希特勒也没有因此改变在政治观点、民族观点上的态度。那么可以想像,历史上曾发生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占领地的残酷统治在这个世界也不会得到改变了。

不过这样也好,越是这样,与德国人结盟也许才是阿拉斯加最有益的选择。因为这样一个德国他可能强盛一时,但不能强盛太久,因为时日越久,当他的思想开始危及到越来越多的民族时,所有人都会对他避如蛇蝎,他所统治的地区总有一日会群起反抗。德国统治崩溃绝不会太远。

就像历史上苏德战后时的乌克兰一样,最开始许多乌克兰人民列队夹道欢迎德军的入侵,只因为他们受够了苏联的残酷统治,受够了清洗,受够民族镇压。只是没过多久,当初欢迎德国人的乌克兰人民就开始反抗德国人了,因为他们发现,德国人的到来,不但没有帮助他们独立,获得幸福生活,甚至连民族自治权都没有获得,而且对占领区的统治比苏联统治时还要残酷。

这还是因为希特勒本人对斯拉夫人并不如世人想像中那样排斥,若未来德国人控制更多其他民族时,那些黑人,闪米特人等等岂非会受到更残暴的镇压?这样的统治又能维持多久?

所以叶枫敢肯定,就算未来德阿两国翻脸,阿拉斯加也有更大把握取得最后的胜利。阿拉斯加不用担心德国的强大。

这样的会开起来没有意思,叶枫已经不打算多浪费时间了,希特勒愿意怎么办,由他去好了,他要自掘坟墓,叶枫没必要去阻拦。甚至于还应该举手赞扬才是。

不过既然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态度,那么也就不能让希特勒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做事方法。

雅尔塔在克里木半岛南端,黑海沿岸的港口,自然是有许多船只,还有几艘游艇,初次会谈后的第二天,即10月6日,叶枫直接把希特勒单独约到了游艇之上。

在游艇附近有几艘阿拉斯加地中海舰队的战舰在游戈,旁边还有海军陆战队五师的战士驾驶着几般巡逻艇保护。叶枫还知道,在水下,应该还有至少三四艘潜艇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当中。

克里木半岛拿下来不过半个多月,肯定还是有一些反抗分子存在的,而且这一带海域以前遍布水雷,半个多月的清理也不能保证彻底的安全。对军方的安排,叶枫并没有反对,希特勒这个狂人自然也不会因为四周有阿拉斯加军队而拒绝上游艇。看他远眺远方那般庞大的新西伯利亚号航母的羡慕眼神,估计正在琢磨着怎么让德国也拥有这样的战舰吧,毕竟解决苏联后,他即将面对的将会是英国,有着英吉利海峡这个巨大的障碍,可能还会有美国,总之都是没有直接的陆地相连的海军强国。

而现在的海军是德国人最薄弱的一环。

“以德国现在的实力,拥有这样的航母并不是办不到,只是一直以来,显然德国对海军的投入远不如陆军和空军,但未来的敌人不是苏联,德国需要更强大的海军。”

叶枫倒了两杯红酒,递了一杯给希特勒,也看着远方的新西伯利亚号说道。

“我们有能力拥有,但我很清楚,短期内我们自己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技术水平的航母,但我想你们会提供帮助,对吗?”希特勒小胡子翘了翘,转身看着叶枫道。

叶枫撇了撇嘴:“如果我们是朋友,当然愿意,但朋友有很多种,只有最好的朋友,我们才会愿意提供最大的最好的帮助。”

“那么我们现在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希特勒愣了一下说道。

叶枫微微一笑道:“如果这次会谈我们双方能达成最完美的合作协议,当然会是最好的朋友,不过嘛,现在看来这并不容易。”

希特勒一阵沉默,再次抬头看了看远方的阿拉斯加舰队,才缓缓的道:“我认为我们之间并没有多少问题。最大的问题只是在对待占领区的处理态度上,但原因我已经说过了,我不会容许在新占领区出现独立政权,即便自治也必须考验过这些民族的忠诚度之后,而不是现在。我不想在我们进攻英国的时候,被后方牵制太多的精力。”

“你怎么知道,允许自治,给予占领区宽松的环境不是有利于后方安定的举措呢?”叶枫轻抿了一口红酒摇头道。

“但谁能保证,一旦给予他们宽松环境,他们不会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要求更多呢?”希特勒针对相对的反问。

叶枫也只能沉默,这个问题谁也不能保证。叶枫也不能。毕竟有时候是这样的,历史上也有过很多次证明,对新占领区过分的压迫,可能会发展到群起反抗,但若给予宽松的环境则不能让占领区的人感到害怕,他们的确有可能要求越来越多,到最后同样可能因此而让这些民族受到鼓励干脆起兵光明正大的反抗,谋取更多的权益。

两个人两种态势,谁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叶枫知道,希特勒未来对占领区的作为绝对会极为残酷,所以他敢肯定,最后群起反抗是肯定的,而他呢,他知道他将会在新占领区如何做,宽松的环境会给,但只会是相对的,自治或独立并不代表就是完全放手。

就像对待中亚五国一样,五国现在是主权国家,可是事实上他们被阿、中两国牢牢的绑住了手脚,内在环境的宽松不代表他们就能为所欲为不听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中亚五国的领导人都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他们想要求更多,那么他们将是下一个哈桑诺夫和穆罕默多夫。如果全体人民都想要求更多,那么中亚五国就会成为下一个苏联。

想要完全控制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实方法有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向,相对宽松和相对残酷,而残酷的统治可以肯定百分百会不得人心,宽松的统治固然也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但肯定比残酷的统治更得人心。维持长久统治的几率绝对要比进行残酷统治高百倍。

当然如果是一个弱小的民族,那没有问题,更残酷一点直接抹除都行,不抹除那也可以直接吞并慢慢同化。

但对付一个苏联、俄罗斯、乌克兰等族这样强大而有历史底蕴的国家或人品众多的民族却不是轻易可以抹除或同化的。苏联全国人口近两亿,比阿德两国加起来的人口也相差不远了,面积数百万平方公里,远比不得阿拉斯加了,但却是德国的几倍,他的资源、经济基础也相当不错,论资源,德国还远比不得苏联,这样一个占领区哪是那么容易全盘控制的,一旦因为残酷的统治引得万民群起而攻之,即便强大如德国和阿拉斯加也会大受损害,毕竟那个时候,他们就绝不可能像现在攻打苏联一样势如破竹了。

毕竟现在的苏联说不上民心所向,甚至二十多年来的高压统治,苏联并不怎么得民心,否则在乌克兰等地,也不会出现人民夹道欢迎德军入侵的事情了。

也因为如此,所以阿、德两军的攻势才能如此顺利,但当未来人人都愿意付出生命来保卫自己的生存权利时,那将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这些话,叶枫知道即便他说出来,希特勒也不会接受,毕竟此人的思想简直异于常人,所以他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与希特勒争执了。

沉吟片刻,叶枫对着希特勒道:“看来我们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既然如此,那我提议搁置这个问题,在对各自控制区的处理方式上,我们各自采取各自的办法,谁也不干涉谁。当然这样一来,考虑到两大控制区截然不同的统治方式,可能在民众当中产生严重分化,所以在我们各自的控制区交界处怕是不得不竖起围墙、拉起铁丝网以隔绝两大控制区的自由联系了。至于对朱加什维利等苏G领导人的处置嘛,则交给他们自己选择,如果他们是向你们投降或被你们俘虏,则如何处理,由你们德国全权负责,我们不插手,反之如果他们最终选择向我们投降或被我们俘虏,则一切按我们的方式处理,你们德国也不能插手。当然不管他们最后是死是活,有一点我们双方都必须确定,就是他们绝不会再回到在这片大地上,这片大地上也绝不会再出现任何一个GC主义政权了。元首阁下认为如何?如果元首阁下认同,那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阻碍了。那么至少在战时,我们阿拉斯加与德国会是真正的朋友,嗯……最好的那种”

希特勒这次几乎没有再犹豫,脸上露出微笑,然后伸手与叶枫握在一起,点头道:“好我同意”

第七卷 二战之谁主沉浮 第721章 瓜分

第721章 瓜分

“该死的黄皮猴子,该死的奥地利猪猡,他们都应该下地狱。”

1940年10月8日,莫斯科东郊地铁站附近,在那栋独立小房子的办公室内,朱加什维利看着眼前的这叠报纸,还有那数份由阿、德双方空军散发的传单,怒发冲冠。

苏联还有数百万军队,还控制着好几个大城市,虽然都被包围了,但苏联还没有灭亡,他朱加什维利还没有死。可是看看,看看这些报纸,那些该死的家伙已经在雅尔塔商量好如何瓜分苏联了。

报纸是克格勃特工搜集来的阿拉斯加、德国报纸,还有英国、美国报纸,当然也有苏联报纸(只能看到莫斯科当地的了),但除了苏联报纸,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无一例个都是关于阿德中意四国雅尔塔首脑会议的消息。

最上面这份目前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阿拉斯加淘金报的头版赫然就是一幅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德国元首希特勒、中国总统蒋介石、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举杯庆祝的大幅照片,而且是奢侈的全彩照片。四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在朱加什维利看来是那样的让人讨厌憎恨。

更让他愤怒的是这幅全彩照右侧就只有一行大字:“苏联从此后将迎来自由新生活”

“该死的,该死的自由”朱加什维利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抓起这份报纸一把撕成了两半,最后还不解气了,依着四人的头部处分开撕成了粉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他的怨气都发泄出来。似乎是在处决四个生死大敌一样,让他内心里微微涌起一丝快感。

但是这个快感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当他撕掉最上面的淘金报后,下面那一份正好是用俄文发行的新报纸,乌拉尔时报,这个报纸刚刚创刊不过两月,却已经成为了阿拉斯加最大的俄文报纸之一,乌拉尔地区目前大多数还是使用俄语的居民,所以这份报纸目前也是阿拉斯加夺走的乌拉尔地区家家必订的报纸。

这份报纸今天的头条没有图片,没有大字报,只有一行行的铅字,那些铅字都是俄文,朱加什维利不需要人翻译。

当他坐了下来,一眼就看到这份报纸的内容时,睛睛都没有眨一下,那些传单上所说的要他们投降之类的只是雅尔塔会议的部分内容,但这份报纸上的却是雅尔塔会议所达成的所有协定、协议,条约内容。

不过朱加什维利没有耐心一字一句的看完,他只关心那些重点。

而说到底雅尔塔会议只有四个重点,一就是如何瓜分苏联和如何处置他们这些苏G领导人。二就是将来对被瓜分苏联领土的处置。三就是阿拉斯加与意大利等其他国与国之间达成的一些协议。最后一个自然是瓜分苏联之后,对英美的态度。

这四个重点,很容易找到,因为都有大黑体字标了出来。

第一个和第二个重点,由一个雅尔塔协议做了解释。

根据这个协议,苏联将由阿拉斯加为首的海约国和由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分区占领,分区基础线为北起道加瓦河经西德维纳河、莫斯科河、奥卡河、顿河最后抵第聂伯河下游。以西属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控制,以东归阿拉斯国为首的海约国控制,至于各阵营之间未来如何划分占领区,则由各阵营自行协商解决。

但在此基础线外,另有多条明细规定。使得双方控制区有大半互相渗入了对方,海约国有部分控制区位于基础线以西,而轴心国同样有部分控制区位于基础线以东。

首先确定是道加瓦河以南及以西的拉脱维亚全部领土归属海约国控制。如此波罗的海三国当中,只有立陶宛全境归轴心国控制。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则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

其次是西德维纳河以东以北的白俄罗斯领土归由轴心国控制,这样也就代表着白俄罗斯全境将成为轴心国的控制区。

其三是针对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划分有详细规定,双方规定,以呈南北向穿越全城的莫斯科河划分,凡属河以西的莫斯科城区则归轴心国控制,以东则归海约国控制。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越过这条分界线干涉对方占领区的各项事务。

其四则是规定顿河中下游区域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此外第聂伯河下游也全部归属海约国控制,轴心国在顿河地区只能控制顿河上游及顿河支流北顿涅茨克河上游未明确归入海约国控制的地区。在第聂伯河,轴心国也只能控制未明确归入海约国控制范围的中上游地区。

为明析双方在此区域的一切权益,还对顿河、第聂伯河地区的归属作了详细地域解释。

该解释为顿河中下游的罗斯托夫州全境,干流上游的沃罗涅日州河以东部分属海约国控制区。干流上游的别尔哥罗德地区及沃罗涅日州河以西部分属轴心国控制区。

而顿河支流北顿涅茨克河和第聂伯河地区则有这样的解释,即凡属原乌克兰管辖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巴甫罗夫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共八个州全部范围及克里米亚半岛(克里木半岛)的全部,不管位于基础线以东还是以西皆归属海约国控制。除此外的乌克兰领土则全部归属轴心国控制。

除这些明确规定的地区外,其他原苏联所有领土皆以基础线的划分为准,以西即属轴心国控制,以东则属海约国控制,双方都不得借故再起争议。

瓜分,这就是彻底彻底底的瓜份,围绕这条以几条河流为界组成的弧形基础线,苏联已经在纸面上被瓜分的一干二净。从纸面上看似乎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一样。

这让朱加什维利愤怒之余,也不由的涌起一阵悲哀,曾几何时,苏联还是那样的强大,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国家,是欧洲甚至全世界有数的强大国家之一。可是短短不到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