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8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电波在伦敦、华盛顿、巴黎来回穿梭的时候,在这一天,已经成功实现突破的阿拉斯加军队并没有停止攻势,事实上渡河成功后,阿拉斯加军队的强大攻击力才真正得以肆放。

4月2日上午九时,在劝降斋桑城苏联残军未果后,蔡锷果断下达了总攻命令,仅仅仅一个小时,两万苏联残军伤亡大半,弗拉斯科夫也被流弹击中身亡,残余三千多苏军向阿中联军投降。

而此时,阿拉斯加第三集团军斋桑湖一线所有部队包括装甲等重型部队也已经全部渡过额尔齐斯河,阿中联军会合一起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人。

上午十时,仅稍事休整,阿中联军就展开了快速突击。

第三方面军集结所属全部装甲部队配以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装甲突击集群,由习正保率领共三千多辆坦克,十万大军直扑阿亚古兹。

第十三集团军、特设第十九集团军在两个汽车机械化旅的突前下经额尔齐斯河西岸公路向上游东南方面军指挥中心恰尔斯克杀去。

第二骑兵师自成一路,扑向恰尔斯克和阿亚古兹中间的克里乌希镇,意图切断东南方面军主力与阿亚古兹以南巴尔喀什湖特别军区之间的联系。

而中国军队则在冯玉祥率领下再次转道南下,沿苏中边境横扫过去,当天下午,即攻击克苏军阿拉湖防线,随即切向阿拉山口对面苏军边境重镇德鲁日巴。下午十四时,德鲁日巴苏军被完全击溃,阿拉湖东岸和阿拉山口方向的近八万中国军队也成功的越过边境,与冯玉祥主力会师。

随后冯玉祥挟全军二十七万人的威势以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突击,铺天盖地一般向西杀向被当年的沙俄割走达近两百年之久的巴尔喀什湖地区。

而在北部,第一方面军同样没有任何迟疑,在当天上午完成对苏第十机械化军的包围后,即立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集结两千余辆坦克向苏军发起总攻,3000门重炮共十余万人对已经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的五万苏军的强攻,仅仅五个小时之后,苏军彻底崩溃。五万大军被歼灭三万七千余人,余者全被投降被俘,此役阿军收获巨大,不但攻占了整个沃尔库塔地区,彻底扫清了北乌拉尔极北区域的所有威胁,前锋直抵北乌拉尔山脉开始构筑防线外,还缴获大量物资,枪支弹药。

第一方面军如此狂猛的攻势,让北乌拉尔军区的增援部队根本来不及救援,最近的苏第六集团军的援兵距离沃尔库塔也还有两百公里以上。

当天傍晚,严石组织了十万国民卫队组成的预备队到达沃尔库塔,随即接过了北乌拉尔山脉的构筑防线任务,朗。帕多集中二十万野战大军滚滚踏雪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到4月4日,在因塔和廖左沃一线与北援的苏军第六集团军及谢尔金斯基北上的两个北援师遭遇,攻势方才放缓……

连续三天高强度的行军和战斗,即便是朗。帕多等人也是一脸的疲累。不过疲累当中也透露了一股兴奋,毕竟开战仅仅不到四天,他们已经占领了北乌拉尔三分之一的区域,推进数百公里,控制极北乌拉尔山脉防线,歼敌俘敌过十万,而己身伤亡却并不大。

“苏第六集团军不是满编集团军,整个集团军只有三个师六万余人,且基本上是纯步兵师,没有多少机械化力量,也没有骑兵力量,倒是从谢尔金斯基北上的两个师装备稍好,加起来也有四万余人,而且此前他们的北援动作非常慢,稳扎稳打,所以事实上他们在因塔和廖左沃一线已经布好防线,但这么长的防线,加上他们的兵力劣势是不可能真正抵挡我们的前进脚步的。”特设第十六集团军司令王家昌中将指着地图说道。

第一方面军有四个集团军,第三和第十二集团军为常设集团军,第十六,十七集团军为特设集团军,而在实际战斗中,第一方面军又一分为二,第十二、十六集团军、装甲一师、炮一师、空军一师、空降一师随朗。帕多的指挥部行动,而第三、第十七集团军、空军二师则由巴斯图尔克带领在南面的曼西斯克牵制北乌拉尔的苏军主力。

不过渡河四天来,特设第十六集团还没有参加多少大型战斗,倒是第十二集团军已经连立两次大功,让曾在科雷马雷战役中,在时任营长的贺敏田麾下担任连长的王家昌好是羡慕。现在第十二集团军因为清剿沃尔库塔残军,落后第十六集团军约半天时间,这苏军北援军队这块肥肉王家昌可不愿意再等到第十二集团军上来再啃。

不过朗。帕多和国为民等人盯着地图却没有马上下令发起攻击。

“虽然第六集团军人数不多,装备也不算多好,但稳扎稳打,这个防线其实布置的还算不错了,而且不能忽略了这个集团军一直以来都是驻扎在北乌拉尔的,极擅长在这种天气和地理环境当中战斗,他们没有太多重武器,但却有不少雪撬等冰雪中战斗的工具。并是不那么好啃的骨头。就算我们有把握尽快摧毁他们仓促布置起来的防线,也需要付出不小代价”国为民摇了摇头道。

朗。帕多也点了点头,盯着地图看了半天,最后用手重重的指了廖左沃道:“不能跟他们纠缠,我们要的是速度,若一道防线一道防线打下去,时间所耗必然极多,苏军自然也来得及一步一步的加强防御,为他们的主力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所以集中全力,攻击廖左沃这一个点,驻守在这里是谢尔金斯金北上的两个师,虽有四万余人,看似实力最强,但也正因为这样,其附近却并没有多少其他部队,我们集中全力攻击这里,当可一鼓而下,其他因塔方向的第六集团军我们事实上可以先不管他,攻破廖左沃,我们快速南下,打谢尔金斯基,只要拿下谢尔金斯基,汉特和谢罗夫就暴露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了。”

“可是苏第六集团军有六万余人,如果我们只打廖左沃,那剩下第六集团军怎么办,将他们抛在我们后面,可是随时能威胁到我们安全的。”王家昌有些担心的道。

这时国为民却支持了朗。帕多的意见,对着王家昌笑道:“老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极,地方人稀,几乎是千里无人烟,只要我们拿下廖左沃,就等一下子掐断了位于廖左沃东北的因塔方向的补给,而且他们紧急北援,又缺乏大型运输工具,随身所带补给本就有限,我们掐断他们的补给线,他们六万余人怎么过,吃雪啃树皮吗?再说沃尔库塔一线还有十万战斗力其实并不差的国民卫队,他们这六万人往北是送死,留在原地是等死,往南吗,呵呵,我们掐住廖左沃和谢尔金斯基,他们如何威胁我们后背,同样是送死啊。我还怕他不来呢”

朗。帕多这时严肃的道:“不错,记住一点,这一次我们打的不是攻防战,不是一个城镇,一个村子去占领,也不是步步推进,一支敌军一支敌军的去剿灭,我们要的是快,争取的是时间。只要将他们的补给点和交通线掐断,尽量摧毁他们的主力部队,残余军队根本不足为虑,等解决了他们的主力,那些残余部队我们可以关起门来慢慢清剿。否则打成攻防线,苏军一个月内可能调来大批援军,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兵力优势了,而是严重的劣势,此前积累的所有优势都将化为乌有。”

王家昌这时也反应过来,快速消灭苏军主力,布防乌拉尔山,把苏联东欧援军关在门外才是他们最需要做到的。歼敌多少也不如达到战略目标更重要。

“总指挥,就由我们第十六集团军去攻打廖左沃吧,我保证一天内拿下廖左沃,绝不含糊。”

朗。帕多微微一笑道:“廖佐沃只是数千人的小镇,也不是什么坚城,虽有两个师的防守力量,但我相信难不倒你们第十六集团军,所以一天时间没有,十个小时,如果你保证十个小时可以拿下廖左沃,这次任务就交给你们,让第十二集团军给你们做侧翼掩护,防止因塔的苏军第六集团军回援。你有没有信心?”

“有,请总指挥放心,十个小时保证拿下廖左沃,否则任凭处置。”王家昌马上立正敬礼拍下了胸脯。

朗。帕多看了一下表道:“好,我再将第一装甲师配属给你们,加强突击力量,就从现在开始,十个小时后,我希望可以再次提速南下,记住,这一次我们打的不是攻防战,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越快拿下目标越好。”

“这不是攻防战”就在南面,刚刚散尽硝烟的阿亚古兹小城内,蔡锷也对着习正保等人说出了同样一句话。

阿亚古兹的战斗不算激烈,在装甲突击集群面前,这里一个师的防守力量根本不够瞧,仅仅两轮攻击,苏军的防御便在钢铁力量面前被辗的粉碎。甚至在克里乌希,骑兵师的攻击也很顺利,仅仅半天时间便夺取了克里乌希,切断了东南方面军主力与巴尔喀什湖军区苏军的联系。

但在恰尔斯克方向是东南方面军主力所在,在这里,第八集团军、第十九集团军等地面主力部队却遭遇了库利克调集的近十万大军的狙击,一天的攻击未得寸进。而且库利克终究不愧是炮兵军官出身,对炮兵的运用还是非常不错的,第八集团军的攻击集群遭遇了不小的伤亡。直到后续过河的炮兵师赶到,才终于压制住了苏军炮火,但仍不足以让攻击集群突破防线。拿不下恰尔斯克,就无法威胁东南方面军布置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和乌斯季卡缅对岸的主力,就无法接应塞米巴拉金斯克方向的第十三集团军等其他第三方面军主力部队过河会师。

因此在阿亚古兹的临时指挥部里,习正保等将领就下一步行动发生了争执,伍靖松等人认为当由装甲突击集群去与第八集团军的攻击集群会合,攻破苏军恰尔斯克防线,而习正保等人则认为装甲集群完全可以不用去与苏军正面冲击,而应利用装甲部队的高机动速度迂回至萨雷扎尔一线,只要攻克萨雷扎尔,就能与攻击集群对恰尔斯克的苏军形成围歼态势,甚至威胁到整个敌东南方面军主力,与河对岸的阿拉斯加军队对敌西岸部队形成夹击。

“老习,萨雷扎尔也有五万多苏军,而且有坚固的要塞,距离东南方面军主力极近,倘若不能一鼓作气拿下这里,弄不好又会跟恰尔斯克方向一样形成僵持。所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集中全力,在恰尔斯克实现突破,恰尔斯克一破,苏军后背就完全洞开了。恰尔斯克虽有十万苏军,攻击集团有些吃力,但现在炮兵部队也到了,再加上你的突击集群,我想两天内足以攻破恰尔斯克。”伍靖松与习正保的观点完全相对立。

最后两人也只能看向蔡锷,李明泽此时去了塞米巴拉金斯克坐镇,所有决定也只有看蔡锷了。

没想到蔡锷将两人的观点都推翻了,跟朗。帕多说了一句几乎一样的话:“这一次我们打的不是攻防战。”

似乎跟伍靖松和习正保的争执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所以蔡锷话一出口,习正保和伍靖松都有些迷惑。

蔡锷这时右手抚着下巴,盯着地图看了好久了。见整个指挥部的将领都看向自己,他摇了摇道:“其实你们两人的观点都有利有弊,但都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毕竟库利克将东南方面军所有主力几乎都已经集中在恰尔斯克、萨雷扎尔和格奥尔吉耶夫卡这不过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这三地正成三角,可互相支援,前面又有大河相阻可以为他们防守李明泽部队减轻压力,可以说已经缩成一团刺猬,我们并不好下嘴,加然我们这里虽然加起来有三十万部队,但面对库利克这同样近三十万部队并没有占据多少优势,所以不管采用你们哪一种办法,在这里我们都至少会跟他们纠缠十天以上。在这里耽误十天,就可能为我们带来无法弥补的变化。我们必须换一种思维来考虑下一步行动。”

蔡锷说到这里,在地图上指了一下道:“我认为老习的装甲集群下一步目标应该在这里。”

“卡拉干达?”看到蔡锷手指的地方,习正保和伍靖松等人都有些错愕。

“蔡帅,卡拉干达是哈萨克境内有数大城,虽然交通方便利于我们装甲部队行动,但苏联驻军超过七万军队,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恰尔斯克达上千公里,即便我们占领这里,对我们在恰尔斯克的行动也没有多少帮助。”伍靖松不住摇头道。

蔡锷却呵呵一笑道:“对我们来说,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地广人稀,且地势相对平坦,对我们的部队行动极为有利,也更容易保密。这上千公里之间几乎再没有多少可以阻碍装甲集群行动的力量了,至于作用,呵呵,就因为卡拉干达是大城,而且是哈萨克中北部第一大城,是交通枢纽中心,连接叶卡捷琳堡、库尔干,阿克莫拉的枢纽,也是北面苏军增援东南方面军必经之途。更是目前东南方面军最大的物资供应转运中心。拿下这里,你们再看看,东面方面军能撑过几天,他们周边连一个万人以上的小镇都没有,连一个大型的物资供应基地也没有了,平日的补给全靠从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经卡拉干达南下转运过来,以前他们可能还有存余,但现在经过数天大战,他们现存的粮食、特别是弹药军备能支持他们几天?可以说,拿下这里,物资断了,供应断了,弹药补也断了,而援军也断了,我们即便不发起攻击,也足以让他们自行崩溃。”

“而且我看掐住这里等于我们一下子将攻势推进到了实力最强的东方面军的侧背,更掐断了东方面军与东南方面军之间的联系通道。我想这样一来足以让布琼尼和库利克心惊肉跳了,不错,这才符合我们大纵深快速突击的要求。”习正保摸着下巴马上点头认可了这个战术。

蔡锷这才对着习正保道:“事不宜迟,转近千里,速度要快,否则一旦为布琼尼或库利克等人发觉提前加强卡拉干达的防御力量,就成了**烦了。老习,你马上带领装甲集群开始行动,所有物资补给优先补充给你们,我希望能尽快听到好消息。”

“好,我们马上行动”习正保立即便带着装甲集群的几个将领匆匆离开了总指挥部。

蔡锷这时考虑了一下又对着伍靖松道:“这附近已经没有什么大批苏军了,克里乌希的骑兵师可以自由攻击,这方圆千里万里,任何目标都在他们打击范围之内,最好能够将这附近的一些补给物资供应基地给摧毁。”

伍靖松刚刚离开,军情局长马上就冲了进来道:“蔡帅,朱加什维利已经发布全国动员令,目前正在大肆征召新兵,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这一次打算征召两百万人,可能都将用于东线。”

“两百万”蔡锷也咋了咋舌,最后皱眉道:“以他们的速度,大概多久可以完成征召,多久可以实现东调?”

“他们的效率还是很高的,若不经特别训练,我想最多一个月,就会开始有大量新兵调往东线,三个月内,两百万人就能全部完成征召。”

一个月蔡锷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摇头道:“看来我们的时间不多啊,必须再加快速度,梅森元帅的第二方面军现在情况如何?”

马天马上苦笑道:“完全是攻防战,他们这一线苏军兵力太多了,而且交通方便,到现在,库尔干,秋明甚至叶卡捷林堡一线的后方苏军部队差不多都已经集结到了西岸前线,足有九十余万人,分布在巴甫洛达尔至鄂木斯克对岸,梅帅虽有七十万大军,但却根本无法在任何一点突破过河,只怕仍然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南北两路可以快速前进,对西伯利亚铁路线一带的苏军实现夹击,动摇他们的防御基础,否则第二方面军只怕都难渡过额尔齐斯河。”

蔡锷微微点头,第二方面军是中路,是三大方面军中实力最强兵力最多的,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