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托你们整出点新鲜东西;我已经在潜艇部队呆了五年;换过6艘潜艇;老是这一套;一点新鲜感都没有”杨靖文笑着说道。

三辆卡车载着全体艇员驶向了海军青岛造船厂的舾装码头;在船厂的潜艇码头;有5艘已经完成了海上试验的新型潜艇正系泊在封闭的潜艇码头;准备移交给海军接收。

从打头的数字就能看出这是一艘新型的4号潜艇;它的外表看起来很象一枚巨大的鱼雷;上部的甲板被收窄;只有大约不到四米的宽度;这样使整个艇身能够获得更好的整体流线线型。

432号艇属于新型的远洋攻击潜艇;它的排水量达到了1750吨/2620吨;差不多有两个之前装备的1型或是2型潜艇那么大;而且由于安装了水下通气管;它在水下能以柴油机为动力跑出23节以上的航速;反而要高于其21节的水面速度。

最早的潜艇水下通气管装置是1933年最早的通气管是一个名叫威克斯的荷兰海军军官在1933年发明的。

在潜艇上安装通气管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潜艇使用柴油机航行时的隐蔽性。

因为潜艇的水下动力能源——蓄电池的容量有限;在进行长距离航渡作战时;就要经常浮出水面利用柴油机航行和为蓄电池充电。但随着能发现浮出水面的潜艇的雷达反潜航空兵的出现;潜艇要浮出水面航行就很容易被发现;生存受到威胁。在没有通气管时;潜艇只有浮出水面靠水上进、排气装置使柴油机工作。当潜艇下潜时;水上进、排气装置关闭;潜艇就只能依靠蓄电池进行推进。

威克斯发明的通气管是两根固定在舰桥上;高度与潜望镜相当的高强度钢管;在潜艇下潜的深度小于金属的长度时;露出水面的两根金属管就可为潜艇的柴油机提拐气和排除废气。金属管上进、排气口套有一个橡胶做的舌状阀门;在风浪大和水面高于通气管时可防止海水灌入通气管。像潜望镜一样;通气管可由液压装置控制升降。这样;潜艇在利用柴油机智航行和为蓄电池充电时;就可以只露出通气管而将易于暴露的艇身隐藏在水下。

从1936年起;荷兰海军的潜艇大多都装上了这种装置。在1938年荷兰于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地陷落时;共和海军在爪哇缴获了数艘这种装有通气管装置的潜艇。在这之后;共和海军海军即开始研究在自己的潜艇上装备这种通气装置;以提高潜艇的隐蔽隐和生存能力。

在对现有潜艇进行改装的同时;共和海军即开始在新设计的潜艇中将水下通气装置列为必须装备的设施;并在其上还加装了潜望装置;使得其强度大国增强。

与之前共和海军潜艇稍有不同;4号潜艇只装备了一门可侧放于外层艇壳内的75毫米/l50甲板炮;另外在舰桥前后装备有两挺12。7毫米机枪;水面火力大为减弱;其主要的攻击武器为前6后2布置的8具鱼雷发射管。

“李家成、王涛、龚新民三名军官和另外16名士官是在潜艇上服役过的老艇员;而其余三名军官和32名水手都是刚进入潜艇部队的菜鸟;我的天啊”杨靖文看着自己手下的简历差点没哭出来。

他只能带领自己这帮手下迅速投入到训练之中;以免在海上因操作失误而丧身海底;那样岂不要冤死。可是战争的形势却不会给他太多的富裕时间;在仅仅进行了不到两个月的艇上训练后;他在回到基地的第三天;就接到了舰队潜艇指挥部的命令;432号潜艇被编入第12潜艇大队;这支由九艘潜艇组成的远洋攻击编队将前往日本外海;目标是一支从美国的一支日本运输编队。

经过简单的动员后;全部的艇员登艇;码头上除了几个执勤的水兵;没有人为他们送行;432号潜艇开始了它第一次的作战航程。

第六章潜航 二、拦截

在波涛汹涌的东海上;天还没有破晓;经过两天的航行;第12潜艇大队的9艘潜艇排成相隔约6海里的两列;在本州东南约120海里以15节的巡航速度向东北行驶着。艇与艇之间的前后距离大约在5海里左右;在黑沉沉的大海上悄无声息地前行;海面上空无一物;在舰桥上值勤的水兵们相互把自己的友艇假设成敌人;用这种方式来打发这漫长又无聊的时光。

东方吐出了鱼白色;杨靖文从指挥舱爬上了舰桥。432号艇内的环境比他原来所在的1型潜艇要大得多;这就能为艇员提供了稍微宽敞舒适一些的居住空间;而且艇内还装备有几个食品冷冻柜;这一点对于保持长时间作战巡航时的士气尤为重要。

“‘徐队’主张在六点钟就下潜;大家的距离要拉开一点;我们与421号和356号一起;每组间隔15海里”这时李家成从下面也钻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张电报纸。

“嗯;知道了给后面的421号和356号发信号;我们要把航速降到12。”杨靖文说道;通信兵拿了信号灯;爬到舰桥的上面;向跟在他们后面的两艘潜艇打着信号;过了一会儿;那两艘潜艇也发回信号;示意他们已经明白。

“保持航向;速度四节三。”杨靖文对着传声器向下面下达着指令。

天亮了起来;潜艇下潜到通气管的深度。

龚新民顺着爬梯下到了下层的驾驶舱;顺着摇椅晃的通道往前走;驾驶舱的舱壁上亮着一排的绿灯;显示着艇身上每一处密闭舱门的的封闭情况都完好。操舵手在手里握着如同水面船只一样的舵轮;若无其事地看着眼前的各种仪表;一切都很正常。

他穿过两道椭圆形的隔舱门;进到前部狭窄拥挤的鱼雷舱内;“大家要准备好;今天有可能就要用到它们”

“长官;我们已经检查过了;随时都能把它们装进发射管里。”鱼雷长站在一排灰色的弹头旁边;这些弹头已经被装上了引信;不过保险只有在发射时才会被拆除。

龚新民还是按照程序又进行了一次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这才返回到艇中央的餐厅;值夜班的人就是饿得快一些。

共和海军使用的潜艇绞杀战术对付日本还是显得卓有成效;在两年的时间里;被潜艇部队击沉的日本商船总吨位累计超过了200万吨;加之海军水面舰队在数次袭击战中击沉的近一百万吨的商船;日本国内的商船总吨位降至只有不到400万吨;运输能力在慢慢地丧失。由于原料的进口受到很大的困扰;日本全国的造船能力也从每年100万吨下降到50万吨;其造船能力远远跟不上消耗的数量。以目前的情况计算;这种状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不出三年;作为岛国的日本将损失掉其所有的商船;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就基本丧失了工业能力。

这是英美等国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英国人为此不顾自己的巨大损失;租借给日本政府120艘共80万吨的商船;而美国方面则加大了对日本的原材料和武器出口。

“在太平洋上的狩猎远不如朝鲜海峡;那里才是潜艇的天堂;而在这里;那些运输船队随便拐个弯都能甩开我们的伏击”在餐厅;李家成正和艇长聊着天。

“就是啊;之前我有两次来这里结果都是空手而归;有一次在三宅岛外面;我们被一艘驱逐舰攻击;差点就要完蛋”龚新民端着杯咖啡坐了过来。

“这次不一样;这支从美国出发的船队运送有大量的飞机制造材料;另外还有五百架作战飞机;特别是还有美国最新研制和雷达和反潜声纳;我们必需找到它们并击沉它们”杨靖文说道。

“美国人?他们为什么要插手我们与日本的战争?”李家成显得十分愤怒。

“因为他们不希望我们能赢;美国佬总是和英国佬穿同一条裤子。”杨靖文说道;随着共和军攻入印度;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如果船队挂美国旗呢;是不是会引起战争?”龚新民说道。

“不管是挂哪国国旗;这支船队都必须沉入海底;总部这次一共派出了四支潜艇大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杨靖文说道;“这些东西如果运到日本;我们海军会受到很在威胁;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这也是高层下决心要消灭它的主要因素。”

先下手为强;共和军一直在奉行这样的主张。

第12潜艇大队潜伏到了东京湾外的大岛海区;这里是进入东京湾航道的必经之地;各艇相距约5海里埋伏在航道两侧;发动机关到了最小;以3节的航速保持着静音巡航;在水面上只露出排气管和潜望镜。

隔着薄薄的艇壳;艇员们能听到海浪翻腾的声音;大家说话的声调都降了下来;好像害怕让远处不见踪迹的敌人发现。

“它们来了”

在珍珠港至横滨的航线上这支船队曾遭受过一次拦截;其中有两艘货轮被击沉。在受到伏击后;它们转向北方;然后从温哥华过来的航线绕了回来;这样它躲过了中间的第6潜艇大队的拦截。

另外。第13潜艇大队埋伏在本州岛北部;以防止这支船队从青森或是仙台一带进港。

作战警报响了起来;艇员们迅速跑向自己的作战岗位。

“能看到什么吗?”李家成问正在操作着潜望镜的杨靖文。

“看不清;但我们的声纳探测到了这些玩意;大约的距离在9000米左右;正向我们这边过来。”杨靖文继续转动着潜望镜;在海面上搜索着。

“听声音来的还不少呢。”李家成说道。

“应该是这样;但现在还不能分辨出到底是些什么船。”杨靖文说道;突然高声叫了起来:“11点方向;天哪是驱逐舰鱼雷准备”

“你准备攻击它?”龚新民在驾驶舱里问道。

“是的;我们要先把这肖航舰干掉;它现在航速在12节左右;似乎没有戒心。”杨靖文说道。

“鱼雷准备好了;艇长”鱼雷长回答道。

“好;11点方向;定深3米”

“目标已经锁定;长官”

“好;1到4号;依次发射”

一阵沉默过后;扬声器中传来鱼雷室发出的劈啪声响。

“乒——乒——”

潜艇发出轻微的震动;鱼雷发射了出去。

第六章潜航 三、去欧洲的邮轮

这是1939年7月19日。

方明浩提着一只装满了便服和军服的沉重皮箱;出了江南造船厂为海军代表们准备的宿舍;刘永清大使派来接他的汽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他了。

一艘豪华的德国邮轮停泊在黄浦江对岸的汇山码头;海军方面派出了一艘快艇将他们一行13名派驻意大利的军事顾问团成员送到了江对面。那艘邮轮黑色的船体高高矗立在4号码头;船尾是横写的“沙恩霍斯特”一行镏金的德文大写。船头一面红色的旗帜在迎风飘动着;中央的白色圆圈里印着一个醒目的反“万”字符号。

他们一行人直到舷梯旁;冯·托马中校站在那里迎接着这些来自中国的同事;“欢迎大家到德国”

“嗨你好;可我们是去意大利”来自陆军的岳承宗上校看来与这位小个子的德官认识。

“啊;那也是一样的;我们和意大利人亲如一家;不是吗;两国的元首刚刚结成了‘钢铁同盟’。”冯·托马中校稍微楞了一下这才说道;“请跟我来;大使先生正在头等舱等着各位;元首特意命令我们把你们的二等船票调到了头等舱。”

“元首的命令;这是真的?”岳承宗说道:“不过怎么也要感谢你们的好意。”

一群人跟着这位德国中校顺着舷梯上到了三层甲板;船长特意陪着刘大使在甲板上迎接他们;并亲自安排着他们的住舱。

“哇;每人一间套房;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作为军工方面的专家;程辉觉得有些受宠若惊;“我从来还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一趟我感觉肯定不简单;搞不好麻烦还在后面。”方明浩随便说了一句;一边指挥着侍应生把行李搬进了房间。

一个小时后;邮船拉响了三声汽笛;码头上三座登船的高架舷梯从船身上移开;乐队在码头上奏起了共和国国歌和德国国歌;这艘满载排量超过20000吨的大型邮轮在两艘拖船的牵引下;缓缓离开了上海码头。

一道闪电透过天空中不断翻滚的黑云;把正在航行的“沙恩霍斯特号”上照得雪亮;随之滚滚的雷声在海面上炸响。在黑沉沉的海面上;暴雨如注;从半空中倾盆而下。轮船在快到舟山群岛时就遇上了一场大雨;不过风浪并不算很大;即使是这样也让那絮次乘船远行的旅客感到心悸。

有人在敲舱门;方明浩打开房门;看到岳承宗和两个陆军军官站在门口;“有事吗;上校?”

“没什么事;您知道我们从来就没坐过船;这鬼天气让人心里发虚;所以就过来找你聊天;在走廊里又看见他们两个。”岳承宗说道。

“啊;请进来吧;敢于承认自己胆小的人一定是个勇士”方明浩笑道;把这几个人让进了房间;头等舱的套房里有一个小客厅;里面有一对沙发;还有三张意大利式的圆椅;能坐下好几个人聊天或是打牌。

“呵呵;您过奖了;我可不是什么勇士。”岳承宗坐到沙发上说道。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总统讲的。”方明浩说道;“当初为打响马来战役的潜艇部队颁奖;总统也来了;当时有记者问一名鱼雷长在水下发射鱼雷时的感受;那名鱼雷长倒是实话实说:‘非常害怕’;总统当时哈哈大笑;就说了那句话来表扬那名鱼雷长。”

“啊;谢谢你用总统的话来激励我。”岳承宗笑道;“说实在的;在战场上即使面对着敌人的炮火也没有胆小过;可是在水上;我们这些旱鸭子总感到有兄惧。”

“这很正常;在海军里;也有一多半的人在第一次出海时都会感到恐惧;特别是遇到辩雨时。”方明浩笑道;“你们这都是去意大利?”他转过了话题。

“啊;不;我们几个是去意大利帮他们组建装甲部队;但程中校他们却是去德国帮他们指导军工生产;另外还有些技术交流方面的合作。”岳承宗说道。

“高层是不是会与德国人结盟?”程辉说道;“今年国内已经往德国已经派出去好几批军事人员了。”

“谁知道呢;这都是高层的决策。不过我们现在正在战争之中;估计德国人是不会来趟这浑水吧;虽然我们目前是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要想全面获胜还为时尚早。德国人就是想捞好处;也不会是在这时候。”岳承宗说道;“不过我们的胜利倒是印证了总统在宣战广播里所说的那句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

“不过;我们还真是剥下了英国佬故作强大的伪装;把这个老牌帝国的衰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那头顶着皇冠的狮子老了;自从欧战后它实际上一直在衰退。”方明浩说道:“这嗅不会给希特勒以鼓舞;德国人在欧战后受到的许多强加到他们头上的不公正待遇;割让了许多土地。但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德国人却饱受欺辱;以希特勒的个性肯定是不能长期容忍这种状态持续下去。”

“但捷克人又有什么过错?现在德国毫无理由地吞并了这个国家。”岳承宗说道;实际上在共和军中有许多人对捷克人抱有同情的心理;毕竟在西伯利亚;有很多人与捷克军团曾在一起共同战斗过。

“那有什么办法?只能怨他们的国家太过弱小;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方明浩说道;“比如这次战争;如果我们失败;则很有可能就被这些列强们瓜分了。”

“说真的;在战争开始时我还真是担心;英法俄日四国;哪一个都不是善茬;我们居然同时惹了四个。”岳承宗说道;“在战前准备时;把苏俄红军想象的太过强大;没想到真打起来;不到一个月;几十万赤军就被打垮了;抓到了俘虏最后连战俘营都塞不下;就用铁丝网围了几下就圈了起来。”

“那个有朱亚什维利搞大清洗的因素;听说红军中有经验的军官都被关起来或是杀掉了;指挥作战的都是那些政工干部。”程辉说道。

“还有可笑的事;听说总参制定了一个在朝鲜登陆的作战计划;结果38军直接冲过了鸭绿江;搞得日本人全线后撤;这份作战计划也就泡了汤;气得林总长大骂”

几个人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