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贼-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尚未延伸到整个大汉。”
  “目前唯一分歧是度量衡的改良,比如重量定制,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继续延续1斤16两的定制,一种是采用1斤10两的新定制。后一种是琅琊农工商学院早几年实施的教学习惯,也是咱们旗下各大工坊统一使用的标准,也就是1斤=10两=250克=500铢,更利于计算。”
  “如今最大的麻烦在于新的1铢重量,要比现有的1铢重量少13%左右,需要重新更换现有量具。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意见,但目前看来难以在短期内实施,所以民间还是保持不变。”
  糜竺明白了:“那么增发银币具体如何实施?”
  刘存回答:“初步意见是,今后琅琊钱行的1两金币,依然兑换600五铢钱,只增加1两银币的发行,兑换60五铢钱即可。另外,自今年六月初一起,为大商户办理异地结算,就是之前我和提到过的金票和银票。”
  糜竺惊喜不已:“你说的那几种专用印刷纸造出来了?”
  刘存笑了,点点头不再解释,边上谁也听不懂糜竺和刘存说的金票和银票是什么,为何这么高兴?但是看见糜竺欣喜若狂的样子,就知道这里面绝对有巨大好处。
  精通钱币与钱行业务操作的糜竺比谁都清楚,只要金票、银票能够流通开来,琅琊钱行依靠垄断在手的铸币权和票证发行权,很容易就能占据周边五个州的金融统治地位,周边各州的农工商百业必将遭到琅琊钱行的逐步控制,这绝对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
  ps:谢谢金沐灿尘大大的元宵,谢谢豆天传奇、anitahehui、金沐灿尘大大的月票,谢谢大侠0007、水中的沙石大大的打赏!谢谢所有订阅和推荐票支持巨火的书友!继续求订阅、月票和全赞!拜谢!(未完待续。。)


第一五二章 天下雄城(上)

  刘存和一群心腹谋士在为庞大的经济侵略计划日夜印证谋划的时候,各路诸侯也没闲着,都在紧锣密鼓地为壮大自身实力、打破目前的僵局而全力以赴。
  三月中旬,东郡在太守曹操的苦心经营下,重新恢复的四十余万亩土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成千上万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东郡百姓获得了安宁,一双双苍凉麻木的眼睛里逐渐散发出希望之光。
  三月下旬,袁绍在无法树立傀儡皇帝与董卓抗衡的情况下,毅然以讨董联军盟主的名义,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取代之前在征剿豫南黄巾战斗中被乱军砍死的孔伷,并派出心腹逢纪前往鲁阳(今河南鲁山县),说服家兄袁术恢复孙坚部的粮草供应,极力安抚心有怨恨的孙坚。
  孙坚获得豫州刺史的宝座和足够粮草,心满意足之下再也不提之前的任何不愉快,爽快地委托逢纪转告袁绍:
  随时等候消息,他将在一个月内完成战备,再次出兵攻打董贼的西凉军,希望盟主袁绍率北路大军牵制董贼囤积在洛阳的兵力。
  孙坚是个说干就干的雄才,送走了逢纪,立刻派遣麾下将领韩当率两千精锐,押送一年来从各郡县抢掠而得的诸多马蹄金、银块、铜料、生铁和九千余万五铢钱,前往下邳与糜家商行和琅琊商会徐州总号接洽,购买两千匹战马、三千套琅琊骑兵盔甲、两万把琅琊横刀和五十万支利箭等军需物资。
  接到徐州急报的刘存,对于孙坚的坚韧和顽强叹服不已,此时也正是青州急需资金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关键时候。刘存毫不犹豫命令军需署以最快速度满足孙坚的要求,马匹不够先从城阳郡驻军中调用。
  仅六天时间。镇东将军府军需署便从小珠山马场和珠山、东武两个武库中凑齐孙坚所需的马匹和军械,带上刘存赠送给孙坚的十套琅琊军都尉铠甲和两把名贵的百炼长刀。一并急送下邳交予韩当。
  四月二十日,袁绍如约抽调三万官兵,再度开赴洛阳北面的黄河北岸河阳津,调集百余艘大小木船集结于河阳津渡口,同时命令冀州从事赵浮、上将程涣率一万水军,驾驶两百余艘船只进驻孟津河段(今河南孟县以南),严防西凉军再次北渡偷袭。
  袁绍北路军的大规模调动,立即引起董卓和西凉军将领的高度重视,看到百折不挠的孙坚再次纠集起三万大军。缓缓逼向南线的太谷(今河南临汝县西),董卓随即做出积极应对,急调驻守函谷关的李傕率部前往增援,决心一举击溃孙坚这个顽敌。
  董卓的心腹谋士李儒非常了得,他敏锐地发现孙坚此次非常谨慎,三万将士分成前中后三军,步步为营,交替前进,袁术亲率两万大军徐徐跟进。护卫孙坚部的侧翼和背后,显然是担心遭到占据地理优势的西凉军偷袭。
  李儒反复测算之后,立刻向董卓建议:
  南线吕布、胡轸和华雄三部继续对孙坚和袁术实施压力,频繁派出小股部队佯装疑兵。尽力阻延孙坚部的行进速度,与此同时,派洛阳一万守军裹挟两万民夫迅速北上。做出强行渡河迎击袁绍之势,密令正在开来的李傕一万五千将士不要进入洛阳。趁夜色转向东北方的黄河南岸,绕到孟津河段的冀州一万水军身后。天色微亮立刻发起攻击,只要歼灭这一万冀州水军,定能对袁绍的北路军形成重大威慑,从而能放心地集中力量,歼灭南路的孙坚所部。
  董卓欣然采纳李儒的建议,于下午时分亲率一万五千官兵,裹挟两万余民夫,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冀州从事赵浮和上将程涣接到急报,立刻命令船队尽数靠向孟津河北岸,架起船上的强弩和四千余张弓弩,严阵以待,下定决心把董卓大军尽数挡在百余步宽的孟津河南岸。
  董卓见状不紧不慢地下令扎营,派遣使者去向冀州军下战书,约定明日决一死战。
  赵浮和程涣均被迷惑,急报前往黄河以北河阳津视察大军的袁绍,同时命令麾下五千官兵把船上所有强弩搬上北岸,在北岸沿河四里紧急构筑防御阵地,喊出了誓将董贼大军埋葬在孟津河中的口号。
  哪知天色刚亮,累了大半夜的一万冀州水军尚未醒来,李傕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兵突然从身后杀来,董卓亲率一万弓弩手冲到南岸,点燃火箭,向惊慌失措的冀州军船队展开密集射击。
  两面夹击的战斗毫无悬念。
  不到半个时辰,一万余冀州水军全军覆没,从事赵浮和上将程涣在十余亲卫的舍命保护下,拼死抢夺一艘着火小船,冒着如同飞蝗般的箭雨冲向下游,最后仅剩赵浮和程涣等将士七人逃过一劫。
  袁绍闻讯大惊失色,严令不得传播冀州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严防死守黄河北岸各渡口,自己在两千甲士的护卫下,匆匆返回怀县大营,与麾下众谋士急商对策。
  孟津河段的战斗过程很快传到刘存手上,刘存和众心腹商讨过后一致认为:
  两次遭受重创的袁绍北路军士气大跌,短期内必定不堪再战,更不敢派遣军队渡过黄河南岸,没有后顾之忧的董卓大军已经彻底挽回劣势,战局再次回到有利于西凉军的状态。
  刘存放心地前往平原郡视察,与青州军副帅太史慈、副将傅辏Ш驼培A、水军副都督兼渤海舰队统领司马俱、都尉管承等将领汇合,一同巡视水陆防务,随后马不停蹄南下历城,视察开工已近一年半的济南城建设情况。
  由于周边各州经济状况日趋恶劣,大面积田地失收导致商贸急剧萎缩,三年之内绝无复苏的可能,迫使刚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期的青州,不得不做出非常冒险的两大决定:
  第一、加快造船速度,增加青州与辽东、百济、邪马台之间的贸易量,责令水军渤海、东海两支舰队,协助琅琊商会和糜家商行全力开拓江东地区、建瓯(今福建及潮汕以北)地区、交州南海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的贸易市场,将青州生产的各种绸缎布匹、陶瓷器皿、先进农具、外销型武器装备等商品,尽可能多地销售出去,换取青州急需的粮食、珍稀木材、玉石珍珠、紧缺原料、高产农作物种子和金银铜铁,以保持青州工商业发展速度,保障就业和全民生活水平,进而刺激各大工坊改进技术,逐渐形成整套成熟的产业标准并扩大工商业规模。
  第二,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实施迫不得已的以工代赈策略,改善青州的交通状况,刺激青州和徐州东海郡的钢铁、焦煤、布匹、水泥建材的生产和矿山开采,解决数十万灾民的吃饭问题,进而促使货币改革的步步推进。
  第二项重大措施的实施期为五年,预算总投入高达八十亿钱,几乎等于青州两年半的税赋总收入。
  这个庞大计划既有明确的总体目标,也有细分的阶段性目标,其中最大的两个投资项目分别是:
  在现有官道基础上,用五年时间扩建改建两千里驰道,形成一横两纵贯穿青州境内的交通主干道。
  其次,在济南新城现有建设基础上,再投入二十亿钱,将济南新城及周边各县城建设成为北方五州的经济贸易、教育文化和政治中心。
  在如此重大决策推动下,济南城的建设不但没有因为大汉朝的经济局势急剧恶劣而停工,反而增加了近两倍的劳动力,建设规模和比大汉朝经济下滑前成倍扩大。
  *******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五三章 天下雄城(下)

  刘存在济南相管宁、大匠师霍坚、济南中尉兼青州军第三师主将秦义等文武官员陪同下,登上位于济水南岸二十余丈长高的卧牛山,俯瞰东南方向方圆数十里的巨大建设工地,凝望东西南北率先耸立起来的九座城楼,以及城中初具雏形的两横三纵方方正正的五条大街,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忐忑。
  激动的是,这座崭新城市的建设,不但是刘存和大匠师霍坚的平生夙愿,也将促使四州通衢的济南地区,逐渐成为大汉王朝北方的中心,进而达成刘存和麾下心腹埋藏心底的“巩固青州、虎视中原”的战略要求。
  更加重要的是,济南城的建设一举打碎了刘存麾下心腹文武的观念桎梏。
  令刘存忐忑不安的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如此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到头来是对是错,他虽然拥有超越任何人的先进观念与见识,但若论货币流通和经济领域的具体实施以及分析能力,他远不如麾下负责财政税赋的谋士韩柔和琅琊书院的山长郑玄,甚至比不上时常被他讥笑为“二把刀”的大舅哥糜竺,如果最后赌赢了,是他刘存和万民的幸运,若赌输了,他只有率领麾下弟兄如同受伤的恶狼一样出去拼命了。
  与刘存并肩站在山岗顶部的霍坚、管宁、秦义等人脸上,全都是自豪和憧憬,他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秦义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练兵打仗上,身上具有浓郁浪漫文人色彩的管宁作为济南相,看到自己治下筑起如此一座雄城。各界民众能够安居乐业收入大增,他心里就比任何人都高兴。
  大匠师霍坚的欢欣自豪更别提了。他本来就是历城人,生于斯长于斯。做梦都想把自己家乡建设成天下闻名的大都市,何况他还是墨家传人,身上承载墨家千年的思想理念和远大抱负,可以说,济南城建成之后,他霍坚的名字将和济南城一起屹立于大地之上,只要济南城存在下去,墨家精神和他霍坚的名字也会因此而不朽。
  刘存眼前东西长八里、南北宽六里的济南城,分别在东、西、北三面城墙各设两座城门。南面濒临历下波(今大明湖)和五龙潭的城墙开设三座城门,九座城门都采取利于防御的内凹式设计,宽四丈、高七丈的城门洞距离城墙外的护城河九十步,无论从哪一座城门进城,都必须经过宽三十丈、高五丈的坚固甬道,城门内侧两两之间的宽阔空间都是戍卫部队的营区,最大程度地加强城市防卫。
  周长二十八里的城墙如今刚建好地基,预计要一年之后才能耸立起来,与已经建成的九座巍峨城门连在一起。城墙设计高度为五丈(汉制1丈=2。31米,5丈=11。55米),若算上五尺高的女墙,总高度为五丈五尺。城墙厚度为十二丈,除城门两侧和四角使用石条与钢筋混泥土浇筑结构之外,其余均为石砌基脚两面包砖的夯土城墙。登上城墙的斜道均设在城门内的左右军营之内,无论是寻常百姓或者文人骚客。若想登高远眺将会非常困难。
  城内所有街道、建筑布局、行政区、居民区、商业区的规划设计都由大匠师霍坚和他的数十弟子负责,严格遵循天象和风水地理原则。蕴含复杂的数理与五行八卦等玄学,而且经过幕府和军事会议的多次讨论方才通过。
  刘存提出的建议获得采纳的仅三个,一是刘存据理力争力排众议的城市地下排水排污设施;第二是位于城中央长一里半宽一里的中心广场;第三是城中各条主干道的宽度必须在十二丈以上。
  刘存提出的诸如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城内和城外尽可能多留下空地种植花草等意见,均被众文武集体批驳,都说这些不需要主公操心,而且主公这方面不比咱们懂得多,弄得刘存郁闷不已,好在最后的图纸设计基本均达到刘存的要求。
  但是位于中心广场正北方的高台式内城设计,让刘存有点儿心惊胆跳的感觉,为此他询问过三次,可众谋士的解释一律是:
  “主公,你想多了,这个与中心广场同样长宽的城中城并非是王宫,而是青州最高军政中枢所在,主公的府邸面积只占北面的四分之一,这四分之一里面,很有近半楼台属于公用的建筑。”
  此刻,站在山岗上的刘存忽然记起这事儿,连忙叫过与管宁、秦义热烈交谈的霍坚,遥指城中央广场北面近万工人修建的内城,颇为紧张地问道:“子毅先生,内城的城墙不需要建得和外墙一般高一般厚吧?”
  霍坚哈哈一笑:“高度必须一样,厚度适当减少,但城墙上方要修建长廊,四门和四角都要修建重檐式亭台,这是筑城的传统管理,也是大家一致通过的决定,主公之前不也看过图纸了吗?”
  刘存当即愣住了,想了好久似乎没什么印象,看到管宁在偷笑,心里顿时感觉不对劲,想了想指向城南大明湖区域:
  “可是……上次我来的时候,历下波和五龙潭之间还有十几户人家,如今都变成了石桥、各式亭台和石板道路,大湖周边也在用石头修砌,大湖南面的两个小山包和大片土地似乎已平整完毕,我想问问先生,那片地方到底用于民,还是用于官?”
  霍坚望向刘存所指的方向,久久无法回答,管宁见状连忙解释:“那片地方风景秀丽,平湖涌泉,古木参天,因此幕府再三商讨后决定,一半用来修建书院,另一半用来修建祭祀的亭台等建筑,这是历朝历代每座大城市都必须有的。”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刘存一听忍不住了:“从南面正阳门一直向南八里的大道两旁,必须全部用来修建书院、居民区和供民众游乐的园林……我决定了,书院就叫济南大学,作为我青州最高学府所在,除了必须的巡警衙门和医馆、学堂之外,决对不能修建任何官府衙门的设施,否则我宁愿停工!”
  周围数十文武官员惊愕不已,第一次看到好脾气的主公发火,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说话了。
  越想越恼火的刘存再指向脚下:“还有这儿……山岗下面这片五里长、两里宽的地方,绝对不能修建楼台水榭,更不能为那些世家贵族修建庭院,就建军营!”
  “把城中东、西两区的军营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