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温酒斩三国-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诚意?华大将军请说。”钱全说道。

华雄问道:“这匈奴王的四万兵是你们招来打配合的吧?”

钱全微微一怔,心中不由佩服,他们和匈奴王的配合十分隐秘,就是现在,相信大多数人只会以为匈奴王是来趁乱摸鱼的,可华雄却一语道破他们的关系,足见华雄也有很强的不为人知的实力。

想及此,钱全心中有些庆幸了,只要能投靠华雄,他们的性命也就可保,不过对于匈奴军的事,钱全有些犹豫,想要否认,可看看华雄的表情,似乎已经非常确定,当下钱全说道:“这个不瞒华将军,确实是的!我家主公行事也非鲁莽之人,当初举事时曾邀匈奴王与杨奉同成大事,当然华将军也在其中,可奈何——”

说到这,钱全叹了口气,原本按照他们的计划,只要华雄不帮朝廷,他们是二十万大军,纵使比朝廷大军加曹操袁绍的四十万大军少了一倍,却也可以拼上一拼,可杨奉却不守信用,按兵不动,华雄更是在其中不知道做了些什么,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从表面上看,他们等于是十四万军队对上了近五十万大军,要不败那实在有些白日做梦,至少他们是没信心取胜的。

不过严格来说还是只有十万,因为匈奴王的军队始终按兵不动,观望着形势的变化。

一时的情绪过后,华雄对钱全的回答还算满意,匈奴王和西凉军的勾结是任何人所不知的,因为原本的他们是会师长安,而现在还是各自行动,华雄知道也全凭着他对三国的了解。

要是钱全对他有所隐瞒,他大概就会当场让人把钱全拖下去砍了,不过钱全既然说了实话,华雄便继续说道:“这诚意也简单,本将军接受你们的投降,但你们必须做两件事,不然一切免谈。第一件,西凉军混编入朝廷军队,你家的两位主公嘛!我得另行处置,当然我肯定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钱全当即说道:“这是自然,既是投降,自当将兵权等交于朝廷,小的前来之时,我家主公也有所商量,曾交代过,只要华将军能保证我家主公两家安全,其余一切都没有问题。”

华雄点头道:“有此觉悟那就好说了!这第二件事,我要匈奴军!不管是让他们效忠于大汉,在此地遵我朝廷号令,又或是让他们去进攻袁绍和曹操都可以,总之我要四万匈奴军为朝廷办事。”

钱全闻言顿时犹豫起来,说道:“华将军,这——这第二件事,恐怕非我家主公所能办到,匈奴王与我家主公并无从属,而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他们为朝廷卖命,怕是极之为难。”

华雄伸食指摆了几摆说道:“这我可不管,我只知道我接受你们投降,肯定会惹来袁绍的不满,光是得你们不曾为朝廷驯服的近四万西凉军就得罪袁绍,那可不值得,但如果加上四万匈奴军,那还算值得,你说呢?”

钱全当即磕起头来,连声求华雄降低下要求,表示他们实在无能左右匈奴王的决定,求了几下不起作用,钱全忽然说道:“华将军,依小的看,匈奴军我家主公最多说服其依旧称臣,要指挥他们实在困难!不过小的有另一个消息,相信华将军一定会感兴趣。”

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二章 意外之事

雄当即有些好奇起来,钱全嘴里还能有什么事是他所不禁问道:“说来听听。”

钱全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根据我方的消息,就在小的出发前,曹操派人秘密会见袁绍,打算联合袁绍声讨华将军,并称华将军所侍奉的汉帝为伪帝。”

华雄眉头微微一皱,曹操派人会见袁绍这件事情他怎么会不知道?当下有些怀疑地说道:“我如何相信你这个消息呢?”

钱全暗笑一声说道:“我知华将军在这块土地上有着一定的情报来源,尤其是那两郡之地,听说是可保任何消息不外泄,不过这件事华将军却似乎未有耳闻,这个消息我军得到也是机缘巧合。”

华雄有些不耐地说道:“在本将军面前卖关子,你倒是能耐啊!”

钱全一时把主次搞错了,闻言顿时干笑两声说道:“曹操这次也是秘密得很,让他的人着普通装束,不走官道,尽挑村间小道行进,若是不知道,只可能以为他们是普通村民,可那日我军刚好洗劫他们所在的村子,曹操所派之人有五,为首者乃曹洪,那曹洪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突围而走,其余三人都为我军所擒,故此才探得消息,那曹洪护送的乃是汉献帝!”

华雄眉头深锁,当即思忖起来,看来他的模式已经被曹操学了一些过去,开始隐秘地传递消息了,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把汉献帝送给袁绍,那代表什么?

钱全贼眉鼠眼地瞥了华雄一眼,心中也有些明白。

曹操把皇帝送给袁绍,目地不用想只有一个,逼华雄这边废帝,承认汉献帝的存在,华雄要是不撤,那袁绍肯定会不喜。袁绍不喜。五十万大军就要拿着口头上的正义。名正言顺地讨伐华雄。

以华雄的实力,这仗打起来也绝不会轻松,至于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种道理,那是在最终的情况,而且要得的是天下民心,华雄的名气在雍州是很大,但去到其他地方要淡上不少。人才积聚好了,真打起仗来,那还是得靠兵力和谋略,以及大将。

双方的名气都差不多,一边一个皇帝,谁也说不清谁是正统谁不是正统,在百姓眼中,那就好象一家兄弟吵架一样。没事还是别管好。

可事情也绝不会如此简单。曹操这样做,那绝对是有所准备地,这一招釜底抽薪恐怕贾诩在那边也不可能顶得住。毕竟一个汉献帝活生生地朝袁绍面前一站,曹操地人再煽风点火一下,加上华雄不撤皇已经有一段日子,那真是大战一场,曹操就在旁边打辅助。

华雄想到这,神色不禁微微一变,却随即正色道:“哼,汉献帝早已死了,何来汉献帝!你这消息未免也太胡扯了!再说退一万步讲,要真是如此,我就更需要匈奴王地军队了,两皇之争,迟早有一战,多些兵力自然是好的。”

钱全见了华雄的表情,顿时面现失望之色,事情的后果是很容易想象的,可华雄却像是毫不惧怕的样子,钱全为难道:“这个——实话跟华将军说了吧!这匈奴王所为者只不过是为了占些便宜,如今这情形,我军自不可再许他们什么,是以绝对不可能再利用他们,反倒是华将军本身可以朝廷名义许些事情,使其族人过得好些,可保他们为华将军暂时效力。”

华雄闻此言,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的确如此,打仗其实和商人有时候是相通地,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匈奴人过来不为别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愿意帮任何一方,相反地如果华雄派兵去打这种有如雇佣兵的家伙们,那实在有些浪费资源。

因为匈奴人自从被汉武帝赶了个千来里后,现在基本就是不可能再掀起什么大浪了,只要谁能给他们的族人以更好的生活,他们就是把命卖给谁都可以。

华雄略略点头,说道:“既然这样,我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回去回复你家将军,着其交出兵权,我会派人前去接收的,另外请你家二位将军亲自来长安递交降表,届时朝廷会诏告天下,为二位将军洗脱罪名!”

说完这些,钱全顿时喜悦起来,不过华雄并没有留他什么,迅速地让他离开后便着人去叫陈宫和貂禅,事实上这样地变化,不管贾诩是否顶地住,华雄也要做好完毕竟曹操也不是善与之辈。

此时在袁绍军营里,袁绍正独自接见曹洪送来的人。

大帐中,汉献帝活生生地站在袁绍地面前,顿时让袁绍神色微微一变,随即面露喜色,走下座位俯身拜倒:“臣袁绍参见皇上!”

见袁绍对自己还算恭敬,汉献帝才算放了点心,让袁绍起身,袁绍急忙奔上前来,恭敬地立在一旁说道:“皇上无恙,实在是天下之幸!”

在帐外以贾诩为首,袁绍的文臣武将排了两排,而另一边却站着曹洪。

应曹洪的要求,他带来的人必须和袁绍单独见面,这使得所有人都好奇起来,袁绍手下见过献帝的人屈指可数,不过毫无疑问贾诩是见过的,此时的贾诩心中正转着各种想法,皇帝的到来,让他明白曹操到底要做什么了。

可是尽管明白,贾诩一时间也想不到任何的好办法,曹操舍弃皇帝,那就表示他除掉华雄的心有多坚决,因为即使他能联同袁绍除掉曹操,他也可能面对空前强大的袁绍,他是不可能坐收渔利的,这一点他清楚,华雄也清楚。

敌人舍弃了孩子,就算套不着狼,至少也得套条狗去,华雄想要避免大战的想法在此时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贾诩和几个武将一边聊着进去的人,一边思忖,这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和袁绍手下的几员大将混得有些熟了,独独不熟的是审配和沮授,倒不是他们二人拒绝和他交好,而是贾诩利用二人脾气上的缺陷,有意地去制造一些他们与自己不和的事情。

如果没有意外,再过得几个月,只要有那么几个机会,他就能直接让袁绍把他们给杀了。

只可惜这一切如今都将出现变化。

而在帐内,袁绍忽然喝道:“都进来参见皇上吧!”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步进帐内,只见帐中原本属于的袁绍的座位已经被先前那个十来岁的人占据,袁绍一旁作陪,见到众人进来,这才说道:“此乃当今圣上,也就是王允口中的汉献帝。”

众人随即倒身拜见,一番见礼后即摆酒设宴,袁绍首先对曹洪举杯说道:“曹将军,一路保护皇上辛苦了!这杯酒是绍敬你的!”

曹洪谦逊地喝罢,袁绍续道:“如今曹公将皇上护送到此,希望与我等一同正我汉家皇统,我已经答应皇上,若是华雄坚持不肯承认皇上,说不得只能与曹公联手讨伐华雄了。审配先生,速与我书信一封,命幽州之战暂时罢兵,调二十万大军回转并州,随时备战。”

“慢!”贾诩突然排众而出,阻止袁绍下令,其他人顿时面露疑惑地看着贾诩,想要听听贾诩有什么话说。

审配更是在一旁唏嘘道:“文和先生,你该不会是顾念旧情,要为华雄求情吧?”

贾诩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话好说,毕竟讨伐华雄看来是目前最合时宜的决定,贾诩说道:“主公,此事需当从长计议,事关重大,便是皇上在此,曹将军在此,诩也只得把事情说开些,现如今自中原至此间,唯主公势大,华雄与曹公基本是势均力敌,在此情况下,主公最好是两不相帮,以免成为别人的利剑,让第三家坐收渔利!”

听到这,曹洪顿时说道:“文和先生此言差矣!我家主公愿与袁公同进退,全力配合袁公,再说,此事乃是我等身为汉臣应为之事,华雄若是肯承认皇上,废除长安之帝,那便大战可免,不然,必叫他知道何为大逆不道。”

贾诩当即说道:“曹将军,贾某既然要把话说明白了,自然就不会这般虚套,正皇统当真对你们是那么重要么?那曹公何必要开疆拓土而自立?若是曹公真心效忠大汉,那只有一个说法可以让贾某相信曹公的忠心,那就是让曹公入我家主公帐下为将,其下所有文臣武将及兵勇全数入编我军,如此一来,打华雄则天下将一统,大汉江山也将恢复安定!不知曹公可有此心?但有此心,贾某必无二话。”

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备战

贾诩的一句话,顿时逼得曹洪无言以对,曹操舍弃皇帝这一手的确是很难应付,可贾诩却也抓住了曹操的一个软肋,最主要的是这个要求在袁绍来说那是求之不得。

尽管无言以对,曹洪还是不能保持沉默,说道:“文和先生此言未免过分!”

贾诩不理曹洪,向袁绍恭身道:“主公,三方势力,诩在华雄身边待过,诚然华雄有着不容相辱的实力,但此中曹操必有算计,还请主公慎行之,莫要因小失大!若是曹操不愿入主公帐下,则必怀奸诈。”

其他人不由点起头来,可是没等他们又所表示,袁绍已经挥手说道:“文和先生,我知你意思,但我意已绝,只要华雄废帝,则一切无事,不然一战在所难免,此事不得再议!”

贾诩还想说什么,可见了袁绍的样子,又看看一旁汉献帝面现得色,他大略可以猜到定是曹操教汉献帝许给袁绍什么大的利益,这才使得袁绍一定要这样做下去,事已至此,看来是难以避免了,华雄是不可能废帝的。

贾诩当即装作神色黯然地退到一旁,心中想着该及早把事情报告给华雄知晓,同时也要找机会泄露这边的军情回去。

这边此时已经有了决定,而得到消息的华雄也同样地有他的举措。

当陈宫和郭嘉听说曹操把汉献帝送到袁绍身边时,他们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二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华雄也知道如今事态严重。并不直接询问什么。而是静静地等待二人的意见,同时也自己思索着各种关键。

废帝自然是最省事的方法,那样可以避免大战发生,毕竟以不到二十万地兵力面对五十万大军,基本是一场苦战,一不小心,之前地一切都得在这一战中完结。

不过一旦废帝。华雄的地位也相应要降低,一国二君的计划也随之废弃,袁绍的声势也会更形壮大。加上曹操在旁。情况也不容乐观。

良久之后,郭嘉忽然说道:“主公,卑职有一问欲问主公。敢问主公是否愿意废帝?”

华雄说道:“自然是不愿意的,废这么大工夫,就是为了消除皇统的威严和正派性,最好就是能让大汉朝变成多国,如此一来才方便日后的种种大事。”

郭嘉沉吟片刻。续道:“主公,原本我方计策已做好献帝见袁绍地准备。只是不想曹操把献帝送给袁绍,其必然有条件,袁绍要迎帝,这个条件也是不得不答应,此事棘手之处在于袁绍已在我方势力范围以内,但这也是不幸中大幸。”

道理很简单,敌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好对付点,华雄说道:“但照目前来看,这对我们与袁绍之战并无可利用之处。”

郭嘉说道:“不然!袁绍就算愿联合曹操向我方进攻,那也必然调大军前来,其大军居于幽州,长途跋涉而来必疲乏,而且所需时日甚长,倘若主公不愿废帝,那就唯有先发制人,在其援军到来之前,大败袁绍,若能败得袁绍如今军队,则一切可定。”

华雄略微明白,不过明白归明白,具体要怎么去做却是毫无头绪,好在华雄的脾性一向不差,不懂就问,当即问道:“奉孝说得很对,只是要大败袁绍却是谈何容易?”

这时,郭嘉和陈宫互相看了一眼,同时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郭嘉说道:“这大败之道,尽在文和先生之手。只要文和先生能及时传达敌方军情,我军要克敌制胜又有何难。”

华雄点点头,随即说道:“既然这样,你二人随后传我军令,除散布于四方野地村镇间地野兵外,其余军队全部在长安周遭会合,以便随时进攻。”

这时陈宫步出来说道:“主公,切不可如此!”

华雄疑惑道:“不可如此?难道不备战吗?”

陈宫说道:“备战自是要备地,当缓缓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必然打草惊蛇,此地非两郡之内,我军根基深厚,纵是大军调动也可保十日内不为人所知,两郡之外,但有大军调动都只会让曹操心中生疑,况且还有一方杨奉若知是大战,怕是又会阳奉阴违,甚至通风报信亦有可能。但让曹操等察觉有异,也就使他们有了防备,实非好事。”

华雄赞同道:“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又如何调动军队呢?大部分军队并没有受过潜藏匿迹的训练,要想将大军调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