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温酒斩三国-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畿之力,尤为重要。不过即使华雄奇袭成功,我等也必要有长安京畿之防。”

对此,士孙瑞心中明白,万一华雄奇袭成功的话,皇统自然得正,但朝中权臣属谁,却是未知之数,华雄与王允必然成二虎相争之势,王允要是手里依然没有稳固的兵权,那就必然败在华雄手里。此时他不禁庆幸自己把女儿许给了华雄,即便是王允斗败了,自己也可保得一条性命,继续做大汉朝地官。

而万一是华雄输了,那自己只需要与华雄划清界线,以自己对大汉朝之忠心,与王允之交情,必然也是相安无事。

他地这番心思当然是没有人知道地,只是以金伊为首的其他人却一脸疑惑,金伊问道:“司徒大人何出此言?华雄既是忠于汉室,若他奇袭郿坞成功,则薰卓可灭,圣上将重掌朝政,长安京畿之防谁属,便可由圣上定夺。”

王允眼神一凛,说道:“华雄此人,虽自言忠于汉室,但依允观之,此人野心不在董卓之下,其与我等相交甚短,又是西凉嫡系,对我大汉之忠心实在难料!况且此人之心机深不可测,所行所为素来出人意料,是以他奇袭郿坞若是成功,则我大汉江山只会更形危难!圣上初掌朝政,加之年龄尚小,实难与之相抗,为防患于未然,我等拿下长安城防至关重要。再则华雄今日之举如果是谋划已久,万一成功,极有很可能直取长安!”

众人闻言各自点了点头,似是被说服了,王允才继续说道:“要拿下长安城防并不难,难在要安定军心,不过如今我等只要操长安城防一夜之工夫,华雄袭郿坞之战一有结果,长安军心可定!金伊将军,赵宵将军,你们需选帐下精锐,分往四大城门与守城军营处,先与各大将密谈此事,若是他们听之,则一切好办,若是不听,当要设法软禁之,以待天明!天明一见分晓,他们四位必顺应天命,归心汉室!切记,莫要伤他们性命,否则军心难定!以我等与他们的关系,要软禁他们一夜,应该不难!你二人可愿去做?”

金伊和赵宵互望一眼,同时领命而去。

平静无波的长安,因为王允的命令而起了一丝暗涌,只是受这暗涌所影响的人数并不多,真正影响长安的却是在天明之后地事情。

金伊和赵宵接了命令,当即去调兵进行计划,在他们来看,大可将那守城大将杀了,王允却让他们软禁,这实在比杀了还有点难度,不过最终他们还是照办了,只软禁一晚上这并不困难。

夜深人静,不知不觉中已经快要天亮,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城东大门外远远地出现无数火把,火把光亮更被什么东西映照,在夜色下显得格外明亮,看上去有种如真似幻的样子。

城门上的守兵见此情形,不由凝神等待着这光亮的接近,等到光亮有些近了,却也更加耀眼了,隐约见到一支军队,这军队中的士兵全都穿着会发光的铠甲,黑夜中望去,竟有如传说中的天兵天将,试问哪有人能穿着能发光的铠甲地。

随着这支军队地接近,守兵们的瞳孔也逐渐地放大起来,不少人张开口却忘了合上,大睁的双目中透出难以形容地惊恐。

“神仙——神仙啊!天兵,这一定是天兵,天兵袭城啊!”

不知是谁喊了这么一句,登时让平静的长安城东门沸腾了起来。

“天兵攻城了!天兵攻城了!”

连续的喊叫让所有的守城兵都扔下他们的兵器,纷纷下城墙,向城内跑去,偶尔有几个不信邪的一边想要拦阻那些士兵,同时也备马准备去禀告守城大将。

可是喊叫声越来越大,惊慌的人越来越多,又岂是那么几个小将领能拦阻的。

不多时,东城门的守兵就跑得只剩那么十来个人,那些士兵还全都浑身颤抖,要不是受小将领的积威,他们恐怕也得跑个没影。

一群人全都站在城楼上胆颤心惊地看着“天兵”的接近,心中都存着一种想法,一旦“天兵”奔到近前要攻城,或者直接飞上城墙,那就赶快没命地跑!谁他妈傻了跟“天兵”打仗,死了怕是连地狱都没地方下。

不过随着“天兵”的接近,他们的心中也慢慢疑惑了起来,只见那些“天兵”并不跑到城门近处来,只是在稍远点的大道上停下,然后在道路中间开始搭建一个有点高的台子,越来越多的“天兵”陆续到达,却都不过来,只是在道路两边分散开来,后面还运来许多车子,似乎在准备些什么?

见“天兵”不过来,那些士兵们胆子就稍微大了点,全都在城楼上用他们可怜的目力想要看清楚这班会发光的奇怪“天兵”到底是在做什么。

那些“天兵”很快就搭好一个台子,然后将一个似乎很重的东西吊了上去,似乎是一个人,于是这些士兵极力地想要看清楚这个人。

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全城大乱

极目力,火把与“天兵”的互相辉映下,那个被吊起可见,肥肥大大的身体拼命挣扎着,张大嘴巴喊叫,却发出不出声音。

“是董卓!那个被吊起来的人是董卓!天兵把董卓抓到了!”

不知是哪个士兵的视力超好,清楚地看清董卓的模样,一句惊人的话语正式传扬开来。

很快这个消息自长安东城门传开,无数的士兵,无数的百姓都聚集在城门口,嚷嚷着要守城将开城,都要出去看看,昏黑的深夜中,长安城整个为之沸腾。

抵不住全城军民的强烈要求,守城将领最终还是打开侧门,让军民都能出城去,去看看那些在黑夜中穿着发光铠甲的“天兵”和董卓。

消息一点点地传开,不过这一切也还是需要时间的,在城门打开的时候,长安城内的一座小房子里依旧是一片漆黑。

忽然,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让房子里亮起了一丝烛光。

“谁啊?这么吵!”

透光的纸窗上映衬着一个似乎在披着外衣的黑影正朝房门走去。

“先生,先生出大事了!”门外的声音显得很急促。

这里正是贾诩的房子,敲门的是他门下的两名书童之一。

贾诩开门没好气地说道:“先生好得很!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说话都口不择言!”

书童见到贾诩后,连连喘气。手扶着胸口,一副哮喘发作回不过气的样子,说道:“大事不——不好!听——听说,丞——丞,不,是董卓,被‘天兵天将’给挂在了东城门!”

听到这个消息,贾诩还带着睡意地眼神忽然一凛。口中却疑惑地问道:“你说什么呢?什么天兵天将?什么董卓?什么东城门?”

书童此时也稍微缓过气来。说道:“先生。现在全长安都轰动了,所有人都朝东城门赶去,说是有一支穿着会发光铠甲的‘天兵天将’把董卓给吊在城外,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来告诉先生。”

贾诩似乎不太在意的样子说道:“既然是这样,你就快去东城门看看,那究竟是不是董卓啊!”

书童闻言一惊。忙不迭地向外跑去,随口说道:“是是,先生请稍等,我去去就来!”

待书童走后,贾诩眉头微微一蹙,嘀咕道:“竟如此之快!若是传言不假,当是华雄所为,但他会否接收朝廷军权呢?不管如何。长安必起纷争。看来此地不可久留,应当先去华雄那探听一番。”

想到这,贾诩返身回屋穿好衣服。开始收拾起东西来,嘴里赞不绝口地说道:“想不到华雄行事竟如此之快,倒是令人十分意外,只不知他是用何计?李儒病倒在家,长安周遭西凉军群龙无首,难成气候,李儒想来也难逃一死,若是华雄不取长安,则朝政大权必落于王允之手,届时我之性命也有危险,今夜务要见到华雄!这华雄,行事如此毫无征兆,倒是苦了我一回。不过,想不到他竟敢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董卓拿下,还成功了,我果然没看错人!”

在不停的思考中,贾诩已经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妥当,随即至后院上马朝长安东城门而去。

长安东城门。

随着守城士兵打开侧门,无数的军民全都一股脑地涌向城外,甫一出城就看到远处的高台和一大群穿着发光铠甲地“天兵天将”,

当先地那些人见到这情形,不由有些畏惧起来,成千上万人将整个城门堵得死死地,偏就没人敢上前,前面有些视力好的人看清了被吊在高台上的董卓,大叫道:“真是董卓,真是董卓啊!天兵天将抓了董卓!”

有人这样一叫,成千上万的百姓中就有人开始下跪,连连向穿着明光甲的“天兵天将”磕起头来,嘴里喃喃地念叨着许多不同的话语。

“这是上天垂帘!派下天兵天将把董卓这恶魔给收拾了,感谢上天!”

“神仙啊!神仙显灵了!帮我们除掉董卓!快快,磕头,儿子,快磕头,那是神仙啊!”

“太好了!太好了!董卓伏诛了!”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我们以后的生活就要变好了!”

种种地言语,虽然听来有些可笑,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所有人的喜悦,面对远处那些除掉董卓的“天兵天将”,他们都抱着无比崇敬和感激的心情。

然而就在他们的磕头中,那些“天兵天将”中有一支小队奔了过来。

几根火把辉映下,明光甲显得格外璀璨,张辽一马当先地奔上前,没等他到近前,就听到一些让他不知该笑还是该汗颜一下的说话。

“天兵天将过来了!快,大家再磕头啊!要感谢天兵天将为我们除此恶贼。”

“啊!天兵天将不会是要杀我们吧!”

所有人带着敬畏,不停地向逐渐接近的张辽等人磕头,而张辽奔到近处,收起心中那被人叫“天兵天将”地怪异感,大声喝道:“诸位长安城地老百姓,请安静一下!”

天底下没有什么命令比这句话更有作用,张辽的声音只一起,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屏气凝神地听着眼前的“天将”说话。

偌大地长安东城门,浑黑的夜,四处并不明亮的火把,数以万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的长安军民,张辽的声音远远地传开,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头。

“我乃五官中郎将华雄帐下张辽是也!今夜,为了天下苍生的福,为了我大汉朝万世不拔的基业,我军在华雄将军的率领下攻破郿坞,成功擒获十恶不赦的董卓!我家将军决定将董卓交给长安百姓共同处置。同时,我家将军将郿坞中薰卓搜刮来地粮草分给长安城所有的贫苦百姓——”

简单地交代了一番前因后果,张辽的话还没说完,这城墙内外的军民就起了一阵阵的诧异。

“天兵天将”原是华雄之兵。

这个消息像是病毒一样迅速地蔓延开来,让所有的长安军民为之惊讶,然而另一个消息也随着某些想象力丰富的人传扬开来。

“是华雄将军!是华雄将军啊!传言中爱民如子的华雄



“原来就是那个穿着蓝色天服进长安地华雄将军,这些天兵天将竟是华雄将军地士兵!他们把董卓擒拿了下来,我们有救了!华雄将军简直就是上天降下来地神仙。专程来搭救我们的!”

“对。一定是这样。华雄将军是神将!我大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如今华雄将军带领这些犹如‘天兵天将’的士兵们擒拿董卓,他一定是天生神将!”

种种的言语很快就化成统一的口号,神将之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所有军民的呼唤声,大家对发粮草此时倒并不显得那么热心。

在他们地心中,能除掉董卓,他们以后的日子就一定会好过得多。所以对除掉董卓又有爱民如子之名的华雄充满着更多的感激和期盼。

张辽听到这个声浪,心中也觉高兴,有时候想想,主公所行虽然很多时候并不十分高明,但种种新奇的谋划,出人意表的行动,没有一处不显示着他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这个世上真有神明。或许主公真是某某神明派下来拯救苍生的也未可知。

没有人阻止下。百姓们地溢美之词是很简单地,很快就将他们心中觉得最尊敬的词语用在了华雄的身上。

“神将!华雄!万岁!神将!华雄!万岁!”

不约而同地呼喊,让张辽色为之变。“万岁”二字的意义可是非同寻常,虽然是出自百姓自发地呼喊,但传扬出去仍然会很招议论,虽然说华雄对此没什么概念,但张辽却急忙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好半晌,一众百姓才在张辽的手势和呼喊中安静下来,张辽大声地说道:“诸位,这万岁二字,乃是当今圣上之敬称,我家将军万不敢当,还请诸位莫要如此称呼,否则岂不教我家将军难以为臣!”

这样一说,百姓们也有些明白过来,纷纷告罪,不该让他们心中的英雄蒙上一个不臣之名,于是他们的欢呼声在一些人的讨论中就变成了:“神将!华雄!龙将!”

声势震天,每个人的心中都澎湃着一股热血,想起各自过去所受的种种苦难,董卓每一道命令带给自己的悲惨境遇,还有那许许多多被董卓的士兵抢劫过的村庄,寸草不生的土地,洛阳方圆两百里的荒凉。

在这齐声的呼唤中,大多数人眼中都喊出了泪水,无分老弱妇孺,无分男人女人,大家的目光在呼喊中逐渐地转向那被吊在远处的董卓,眼中泪光闪烁,随即全都泪如泉涌,为他们这些年来的凄凉而激动地落泪,可尽管是流着泪的脸,大家却不停地呼叫着华雄的名字。

这声音宏大而带着悲怆,远远地在夜色中传扬开去,震撼着每一个长安城内外的军民,也震撼着长安城周遭的每一寸土地,仿佛要传上天际,传进地底一般。

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过来,不仅长安城内,长安城外许多村镇的人们也都赶到附近,虽然在后面的人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从彼此的口耳相传中也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为这样的呐喊继续增添声势。

不少人甚至不顾道路外的崎岖,登高爬低想要离张辽大军的所在近上一些,希望能看到那被吊在高台上的董卓。

时间越来越长,可声势却并没有减弱,有的人最后哭得再也喊不出声来,但后面却还有更多的人赶到,仿佛接力一样接下那些喊没了声音的人的呼喊。

声传百里而不衰!

如果此时不是黑夜,张辽就不仅可以感受到这震撼无比的声音,还能看到那千年难得一见的情景。

除了张辽大军地所在,现在他们的四周可以说是围满了人。数以万计的人将他们包围在中间。

虽然还是与天下至尊沾上了边,但好歹后面多了个将字,张辽心中无奈,对此也只能默默地接受,甚至为百姓们的呼喊和哭声感到心情激越,在不多时后,连他的士兵们也全都加入了喊叫,就算今天是把嗓子喊哑了也没关系。薰卓的伏诛值得他们用任何的代价来庆祝。来高兴。来激动,来哭泣。

而在这个过程中,华雄带着貂禅和唐羽等几十个亲兵正在赶往长安东城门,远远地就听到这震惊百里的呼唤,这让华雄心中疑惑不已,没等其他人说话,就唏嘘道:“这声音——该不会是要讨伐我吧!”

貂禅笑道:“哪有可能!这一定是长安百姓们地呼喊。看来张辽将军很能领会将军地用意呢!”

唐羽也在一旁笑道:“是啊!这样地声势,恐怕我大汉朝立国数百年亦未尝一见。”

“什么用意?我只是把罪犯拿上去公审嘛!可没叫张辽给我搞这套,这声势太大了!这让我过去怎么应付啊?要不我们回去算了,让张辽独自处理得了!”

听到这样的声势,华雄心中倒有些害怕起来,这种喊叫,声音传得这么远,仿佛大地都在震动。少说也是数万人的嘶声厉吼。要华雄现在去面对这数万人,他还真有点紧张。

没错,华雄不敢说自己是圣人。不爱显摆,不喜欢享受所有人都对他称道叫好,但面对数以万计的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