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瞿营长硬是推开他的拉扯,在大家面前立下誓约:“诸位放心,我瞿杰若是贪污了张承业与诸位兄弟们的卖命钱,天诛地灭,叫我不得好死!若是检点不批这笔钱,我便从自己腰包拿钱出来填这个亏空!”

有这么有力的保证,张承业只能暂时放开瞿杰,心中暗暗叫一声可惜。

瞿杰不知道张承业已经收了五百银圆的订金,不然从他这里拿到两千银圆,就是两千五百银圆的报酬,何况他从龙枪营这里拿一回报酬,回头赶紧趁着柳绝户还不知情,还可以跑到柳畅那边再要一遍,搞得好的话,能到手三四千银圆。

只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决定跑一趟柳绝户那边,试试柳畅能不能开出更高的价码。

而此时的黄岩县城已经是一片混乱场景,知县高梁材与总兵陈世忠都被败兵裹胁着退后了半个县城才稳住了阵脚,陈世忠大声骂道:“可恨,张承业这狗贼太可恨了,我这就收集亲兵剁了他的狗头!”

他把临阵反水的张承业恨得骨子里去了:“到底是谁招募这狗贼充当民团头目的,我若是查出来的,一定一并剁碎了他的狗头!”

高梁材只觉得自己的颈部有一丝凉意,陈世忠不知道自己骂的就是高知县,继续说道:“县尊,你退回县衙坚守,我马上统带亲兵把城头夺回来!现在入城的红贼为数不多,即使夺不回城头,咱们凭据县衙坚守,怎么也能坚持几日!”

“好!”高梁材答应下来了:“镇台,保重了!”

两个人各自分手,高梁材带着自己招募来的一队广勇就退回了县衙。

这队广勇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高梁材的顺德同乡,是高梁材最信得过的一支力量,因此一见到这队广勇进了衙门,整个一片哭声的县衙一下子稳下来了。

“今日贼至黄岩,本县生长粤东,本为草莽间一匹夫……”

后院的高家家人都已经跪在地上,高梁材向他们口诉着最后的遗愿:“蒙先皇天恩深重,赏识我于草野,提拔浙江知县,今日柳绝户至黄岩,本县固然要玉碎以全名节,你们亦不免城门之殃,但是千年之后,英名长存!”

整个后院都是哭声一片,高梁材却是冷静下来:“听闻太平李知县与城同殉,浩气永存,本县亦决心附其骥尾,与红贼玉石俱焚!”

几个八九品的小官员连杂役见到高知县一脸浩气,已经做好了与黄岩城共存亡的准备,当即心中景仰:“愿随县尊共进退!”

“国朝养士两百载,今日是你我报国之时!”

“县尊一身正气,千年之后仍旧是英名长亡!”

高梁材又检查了一下县衙内的防卫力量,共有他带来的广勇六十名,退入衙门之内的土勇三四十名,以及衙门之内的官员、杂役、捕快等二三百名,眷属、家丁数十名,并备有鸟枪百余杆,抬枪十六杆,其余各式冷兵器百余件,似乎尚堪一战:“今日之局,便是玉石俱焚之局,也让柳绝户知我高梁材英名!”

过了一会,城中喊杀声已经惊天震地,高梁材背后抄着手,已经准备做好与柳绝户一战,而是突然有人抱住了他:“老县尊,事已至极,你又何必如此固执,何必如此!”

抱住他的正是柳畅的说客陆平,陆平也不顾忌旁边有一大群清军兵勇:“弃明投明,便在此时,即使做不成范阳徐公,做胡元炜也好!”

“胡元炜?”高梁材却是摇头道:“我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忠义故事,今日从贼,百年之后修缮清史,我非得列贰巨传不可!”

陆平却是劝道:“何必玉石俱焚,莫说夫人、诸位公子千金,便是同来乡党,您又何必让白白送命!”

正说着,城中喊杀声已经寂静了许多,高梁材却是摇摇头:“本县一身正气,万无从贼之理!”

那边他最信得过的长随高沃跪在地上:“东主,如若不想从贼,亦可随我等一同突破!”

高知县口口声声讲气节,但是他们这些同僚、杂役、家眷、乡党都不想跟着高梁材一同玉石俱焚,倒是打着突围去临海府城的主意。

只是刑名师爷却是出口反对:“东主,这万万不可,若突围了去了府城,必然沦落为南冠囚,东主,不如从了义师便是!想必柳绝户正是初起之时,东主从龙必得大用。”

他已经不说“从贼”,只是刚一开口,高梁材勃然大怒,却是从一名亲兵夺过一把单刀,就要挥刀砍向自己平时最信得过的刑名师爷:“胡说,胡说!本县虽无功名,捐班出身,但是深沐皇恩,世代受大清两百隆恩,岂能从贼!岂能从贼!”

只是他刚刚夺过单刀,已经被一群长随、家眷拉住了,陆平连声说道:“老县尊何必如此固执,纵然自己想保全名节,但是几位公子、千金何其辜也,不若我让我家检点放开一条生路,老县尊……”

“放开!放开!”高梁材又是勃然大怒:“本县是知道廉耻的,陆平你再胡说八道,本县立即将你格毙!”

正说着,外面已经有人通报:“红贼龙枪营已经围住了县衙!”

“围得好,想必百年之后,我高梁材英名长存!”高梁材已经下了殉节之念:“都给我放开手!”

他的长随、家眷这才松开了手,高梁材手握单刀,对准前门,随时准备与出现的虹军决一死战:“本县……”

他却是找不到什么词,只是后头有人又报来了讯息:“大事不好,县尊,陈镇台已经率众从西城突围而出?”

“他没率亲兵收复被红寇收复的城门?”高梁材却是笑道:“武将多是负心人,国难之际还得靠我等文臣,今日我高梁材与黄岩共存亡。”

“镇台他直接带了亲兵出了北城,哪都没去!”

“陈镇台负我,我不负大清!”高梁材当即拿起单刀,往脖子上一划,身边的家眷、长随反应不及,却听得他大声叫道:“我不负大清,不负皇恩,不负……”

下一刻大家都看到高知县只是脖子上划破了一层皮而已,单刀多了一滴血丝,高梁材却是把单刀扔在一边,直接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旁人都左望右望,都不知道高梁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县尊!”陆平现在也坐了下去:“此时投诚我家检点,正是从龙之臣,范阳徐公旧事……”

高梁材却是把顶戴往地上一扔,不理陆平的劝降,又哭了一会,最后说道:“求生容易求死难,今日方知水太凉……”

水太凉,在场众人都觉得一头雾水,就连陆平都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高梁材却是直接把朝服都脱下来:“难道我高梁材要学钱谦益,连一个贰臣传正编都上不了……”

水太凉正是钱谦益的掌故,乾隆时编明史,钱谦益原本位列贰臣传甲编,可是乾隆御笔把他踢到乙编去,因此高梁材一开口,陆平就明白过来,赶紧给大家打了一个眼色,接着就过去牵起了高梁材的手:“老县尊,弃暗投明,此是大喜之事!这就随我去见柳检点,想必我家检点必定言听计从,胜过国初范文程……”

他不说范文程也罢,高梁材一听当即神情一滞,当即去找自己刚刚扔下的单刀:“刀在哪里?刀在哪里?”

只是他的家人早已经把高梁材丢下的单刀藏好了,高沃更是精明:“东主见检点找刀子干什么?此去一步登步,必得大用,以东方才学,何不替检点好好筹划如何收取全台,到时候必有封侯拜相之侯!”

“刀子在哪里?刀子在哪里!把刀子给我找来!”高梁材又哭了一阵,却是把广勇手中的刀枪都视若不见:“我本有心以死殉城,与黄岩城共存亡,实在是你们这些同僚、下属、乡党贪生怕死,却把我拖累了,我本有心,奈何你们……你们!”

他已经哭出声来,对面陆平却是说道:“老县尊大义凛然,我等都看在眼里,只是现今还是先去看了检点为好,若是检点等得太久了,难免会生出什么波折!”

高梁材十分无奈地站起身来,却是把朝服脱去:“好!为了保全全城百姓,我勉为其难,随你去见柳畅柳检点,见检点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只是说完这句话之后,高梁材又沉吟了一回:“求生容易求死难,如今方知水太凉!”

第166章 归降

张承业找到柳畅追债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柳畅虽然下了马,却仍然是留在城外一个临时设置的指挥部里,金汤第二连暂时没有战斗任务的骑兵营在指挥部附近担当警卫任务,同时担任着整个战役的总预备队。

周秀英并不识得张承业,对于这个鼠头鼠脑带着一队台勇的家伙充满了怀疑,她在上海作战的时候,台勇就是她的老对手,咸丰四年的时候,她甚至还亲自率队大破过一队台勇。

因此张承业显然受到了周秀英的刁难,即使他反复表示就是自己里应外合打开了黄岩县城,但是周秀英还是不愿意相信他,还好还有不少瑞安战役的老人认得张承业。

但是最终还是把他统带的台勇留在外面,而张承业被解除了一切武装,才由周秀英带领去拜见柳畅:“检点,外面来了一个奸细!”

张承业这个鼠头鼠脑的模样,确实有些象奸细,不过柳畅当即笑了:“是自己人,这次就是张承业兄弟帮我打开了黄岩县城!”

张承业当即说道:“检点,你可是许过我赏格的,只是这次……”

他刚想开价,那边就有人大声叫道:“大清黄岩县七品知县高梁材投诚了,由陆平先生率领前来求见检点!”

“高知县?”张承业没想到那个满脸正气的高知县也从贼了,难道他发粮发饷克扣得那么厉害,原来是一开始就从贼了。

只是他肚里虽然有些气愤,却是得把钱到要手再说:“检点,你可是许了赏格!”

他想让柳畅快刀斩乱麻,只是柳畅真没有这个时间,这个七品知县可是奇货可居啊!

没错,这真是奇货可居!这是红巾军起事以来,第一个从贼,或者说是弃暗投明的知县。

清朝的这些地方官员一向将自己视为秩序的守护者,绝不投向他们心中的“长毛”、“乱党”,象胡元炜那样的例子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太平天国起事这么久,几乎只找出胡元炜这个非典型的例子。

即使是胡元炜其人,按照一些清人的记述,他似乎也是被迫“从贼”!

而红巾军在乐清起事以来,虽然有一些乐清的低级官员、杂役参与其中,但是真正官居要害的官员却是一个也没有,不但如此,即使抓获知县、县丞之类的官员,这些人宁死也不向红巾军投降,更多时候是全家自尽。

这样一来,这高梁材真是奇货可居,柳畅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太平天国起事以来第一个从贼的知县,或许在后世,他的名声可以与大明三百年第一个从贼的举人--牛金星相提并论。

何况高梁材的价值可不局限于象征意义,他是地方父母官,十几年宦海沉浮,一直在浙江沿海担任知县之职,远的不说,现在柳畅控制的两个县,太平与黄岩,他都担任过知县之职。

这样的人物,如果用得好了,那柳畅就能把太平与黄岩建设成自己的根据地,他一想到这一点就不理会张承业,而是对周秀英叫道:“快把高知县请进来,还有,你先把张承业先生安置下来,等会我再接见他!”

“好!”周秀英点点头:“我这就去把高知县请进来。”

旁边石汀兰说了一句:“奇货可居,正应礼贤下士,用好这位高知县。”

柳畅很是赞同这个意见:“可不要怠慢了这位高知县。”

而高知县也是同样的心理,他既然上了贼船,就知道自己下不了贼船,大清可不会饶过他这样的贰臣,因此他一路就是询问道:“检点可有什么喜好没有?我现在穿长袍过去见检点,检点会不会不高兴?”

他反复询问着柳畅的一切细节,心底还警告自己,千万不要一时口快,柳绝户三个字脱口而出,结果自己的人头落地,问了陆平一遍又一遍。

而陆平则是回答他:“检点虽然是少年老成,但确是当世人杰,望之即有帝王相,老县尊必然能为从龙重臣!”

“我算得了什么从龙重臣!”高梁材是知道自己份量的:“我不过是个小知县罢了!”

“我望之老县尊,可有一比!”陆平很会说话:“堪比姜子牙之于周文王。”

高梁材还是很注重自己的脸面,他当即说道:“若不是为了这黄岩满城生灵,我绝不随你来见柳检点!”

只是他心中对于这个评语却是暗乐,没想到现在居然比作姜子牙,说不定自己这一辈子还真有机会封侯拜相。

正说着,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率着一队骑兵奔驰过来,马上的少女叫道:“骑兵营周秀英奉检点之令,前来迎接高知县!”

“好好好!”一看到有马队开道,高梁材心中大定:“陆先生,替我谢过检点了!”

只是他心底却是组织着语言,就准备一语惊人,到时候一口气震服了柳畅,自己说不定真成了柳检点的姜子牙,自己年纪虽然老了些,但是老当益壮。

“那便是柳检点了!”

高梁材当即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相貌甚是俊秀,若是亲眼所见,他还真不相信这人就是名动整个浙江的柳绝户,在他的想象,柳绝户怎么也该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猛张飞才是。

柳畅亲自带着石汀兰与杨长妹出门迎接,礼数做得十分周到,他恭着手说道:“高县尊来归,河海欢声,山岳带喜,这正是我虹军这一桩大喜事,我虽得黄岩一县,不若得高知县一人!”

这话让高梁材飘飘欲仙,这十数年宦海浮沉,尝尽了世间艰辛,哪有这样的评语,只是他还是知道自己的份量:“今日检点兵临黄岩,高某不知大义,公然抗拒义师,在危难之际得检点怜惜,不予杀害,实在感激不尽!”

柳畅也很配合,他给足了高知县面子:“那是高县尊忠于臣节,如今臣节已尽,高知县已入我虹军之中,我得高知县,如汉高祖得张子房,昭烈帝得诸葛亮,朱重八得刘伯温!”

这个评语比上面更重,还好高知县知道自己只是个降臣,却是知趣地在地上长跪不起:“不肖之臣迟迟来归,主公却是比作张子房、诸葛孔明、刘伯温,此恩大德,更胜于昭烈帝三顾之恩,臣安敢负主公,只敢尽心以报。”

这君臣一出戏演足了,柳畅当即问道:“不知高知县有何可以指教于我?”

高梁材知道这才是正戏,柳畅虽然把戏演足了,但自己不过是一降臣而已,手中又没有多少实力,而且乐清县内绿营旧兵将起事的事他也是有所耳闻,柳畅现在肯定对他十分犯忌,因此他必须拿出有份量的投名状来。

他哭了半天,又谢了半天,连声说道“主公恩重如山,高某岂敢当张子房、姜太公”,但是站起身来就拿出了有份量的材料:“现在县库已经让我封好,库中金银、财物、米谷可供大军三月之需。”

打进其它县城的时候,库中往往一空如洗,特别是金银财务遗失甚多,柳畅点点头,但这只算是个小小的收获,高知县若只能拿出这点东西,那是有负他的评语。

很快高梁材又拿出真材实料:“检点可是接下想图取全台?高某在台州任职多年,对于台属各县实际情形了解甚多,特别是各县防务、营汛分驻实在情形,可谓是了如指掌!”

这方面柳畅也是收集了一些材料,但是比起高梁材从官方渠道得来有所不足,特别是高梁材告诉柳畅,他手上就有黄岩镇近年才制作出来的驻军详图,不但台属各县的都有,甚至还有几份宁波地图的驻军详图。

这算是帮了柳畅大忙,只是柳畅额外客气:“先生还有什么请教柳某的?”

这话里的意思虽然客气,但是还带有一点不满意,要当柳畅的张子房岂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