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治世-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泅渡过白洋河,他们面对的却是林毅所带领的骑兵,寒如秋水的马刀正对着他们。

“跪地不杀……”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十五章:明珠暗投

官军中的步骑比例一般都是马三步七,不过山东的兵马绝对达不到这个标准,首先饷银下发时就被扣了大半,再加上武官养家丁的惯例,马匹着实是少得可怜。

三千人的规模,骑兵也就一百多,全是吴安邦手下家丁的坐骑。战况不妙,吴安邦直接带着那一百多骑跑路了。

剩下的官军只能用两条腿逃跑,可这些官军哪里跑得过经常负重越野的赵家私军,往南北这两个方向逃跑的官军无一不是被追上俘虏。

泅渡过白洋河的官军迎头就撞到了林毅所率的骑兵,但浑身湿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官军撞到前方拦路的骑兵时,一些官军甚至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赵岩布置在东岸的那一百五十骑,见到吴安邦带着一队骑兵向南逃窜,也跟着追了上去,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

抓俘虏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夜幕降临,赵岩才将手下的人马收拢了回来。

一队队的俘虏被收缴了武器集中起来,粗略看上去不下一千多人。

张步云带着人清点完俘虏,禀告道:“此战,俘虏官兵一千八百三十五人,另发现尸首七百二十一具,有四百余官兵不知所踪。”

“那四百多人就算了,随他们去吧!”赵岩对于这个战果还是很满意的,这些官军虽然也是乌合之众,但登莱毕竟经过将近十任巡抚的经营,原来乃是海上牵制的战略要地,所以这些官兵大部分都是青壮。

“我军伤亡如何?”赵岩转头对赵勇和林毅问道。

“一营阵亡五人,伤十一人,多为弓弩所伤。”赵勇说着撇嘴道:“这些官兵还没上次剿灭的土匪厉害。”

“骑兵营暂无人员伤亡,就是不知去追吴安邦的那些兄弟如何了。”林毅说道。

“嗯!”赵岩点了点头,此战的伤亡还是出现了。毕竟官军虽然没带火炮,手上的火铳也没打到人,但毕竟还有装备一些弓弩的。

赵岩目前采用的是密集战术,这种阵形对上有火炮的官军比较危险。官军一般把火炮布置在最前面,这样的话一般只能轰击一次,但仅是一次就可能造成比较大的伤亡了。

这种野战的火炮使用战术,一开始是朱棣使用的,朱棣的战术就是先用火炮轰乱敌人的骑兵,然后再用己方的骑兵冲击对方。

这种战术也一直沿用了下来。

对于满清这种游猎民族来说,已经有些过时。

同时士兵也缺少防护,弓弩到横队中,很容易造成伤亡。

就在此时,营外传来马蹄声。

追击而去的骑兵回来了,很快前去追击吴安邦的骑兵营连长进了营帐,行了个军礼。

“追到了那个总兵没有?”林毅急忙问道。

连长报告道:“报告长官,没有追上。”

“先喝口水再说,没追上就算了。”赵岩不甚在意的说道,那个连长拿着递上的水囊狠狠灌了两口,这才开始叙说追击的过程。

总的来说,就是他们追上去后,一度咬上了吴安邦。但因为箭术不精,只截留下了二十多人。

目前骑兵营所用的远程杀伤手段是骑弓,这是一种复合弓。长弓在马上是不好使用的,所以还是用复合弓。

毕竟骑兵营成立不久,箭术上自然是上不去。

骑兵的远程杀伤装备也得考虑换了,弓箭早晚是要被淘汰的。在出现后装药步枪之前,骑兵用的一般是转轮手枪,以及火枪。

骑兵用的枪会短很多,重在轻便。

“不过下官抓到了吴安邦的谋士。”那连长说着,让人拖进一个二十五六岁的人,那人穿着一件儒衫,流着一些胡子,浑身被五花大绑。

张步云看到这人却是大吃一惊,使劲睁乐睁眼,愕然道:“仲平,你何故在此?”

那人也是一楞,惊愕的看着张步云,说道:“文龙,你……”

张步云愕然中,连忙反应过来,上前一步对赵岩说道:“主公,这是在下好友刘衡,字仲平,元年中举,颇懂兵事。”

“举人?”赵岩心中却是愕然,按理说一个举人应该比较傲气的,怎么会给一个总兵当谋士?

“仲平,这是我家主公赵岩,见世道动乱,遂勤练乡勇,志在平定天下。”张步云接着给刘衡引荐道。

“哼!说得好听,既然如此,为何敢袭击官军?”刘衡冷哼一声,将脸一歪,一副英勇不屈的神情。

“仲平此言可就错了,那吴安邦图谋我家主公家财引兵进犯,难道要我家主公束手待毙不成?”张步云摇头说道。

赵岩看着张步云的动作,对他的意思也是了然,无非是让赵岩招贤纳才,帮着刘衡一把。这个刘衡既是举人,文凭这么高定然也有些本事,招到手下做事也不错。

看上去这刘衡挺硬气的,不过赵岩却是丝毫不担心,这些文人无非是想要个台阶下,若没有一个体面的台阶给他们下,还真有可能倔到底。

一些文人,平时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为了在史书能留个好名声,在抗击异族入侵时也会死抗到底,这样人在明末依然有,只是相比宋朝少了很多,例如现今山东巡抚朱大典就是其中之一。

但这刘衡也是个小人物罢了,就算是倔到底英勇就义,史书上也不会留下任何字迹。

既然张步云与他认识,这台阶自然好摆。

“呵呵!不说这些吧!既然是文龙好友,快给他松绑。”赵岩对左右说道,赵岩身边的亲卫马上将刘衡身上的绳索解开。

刘衡依旧一副死硬的模样,他什么心态,赵岩和张步云都看得一清二楚。张步云上前将他拉了起来,问道:“仲平怎会跑到吴安邦那儿当了谋士?”

“山东不靖,所以到吴安邦那某了个职位。”刘衡语气僵硬的说道。

“那仲平可就找错人了,那吴安邦不过草包一个,治军无能,且鱼肉百姓,为祸地方,何以辅之?”张步云叹道,“仲平你平日钻研兵事,你看我家主公之兵马,较之吴安邦如何?”

“火器犀利,阵仗严密,较之吴安邦更胜一筹。”刘衡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那便是了,我家主公操练乡勇不过半年之久,即可以寡击众并完胜之,天下何人可比?仲平你这是明珠暗投啊!”

——————

上三江了,大家多来点票票。打赏和评价票也来点啊!不然现在这样很难看的。

另外回答一下几个读者诟病的问题。

第一是一亩地施几千斤农家肥的问题。

有的读者说一亩地放不下那么多肥料,也可能把庄稼给弄死。

但这个数量是红薯种植视频里的专家给的,不是菜鸟乱写的。一亩地挺大的,几千斤怎么会弄不下去,那么上万斤的红薯又是怎么长到地里头去的。

另外农家肥不止是一些家畜的粪便,还有草木灰,或者直接把秸秆、杂草堆到土里。

第二个,有读者说,那个修城墙的工匠一个月给十两银子的工钱太多了。

高薪养廉这个概念大家知道吧?朱元璋就是因为小气,结果官员为了增加收入,贪污不断。

修城墙的工匠,可以说技术性人才吧!给十两银子有何不可?

再说阵亡给300两恤银方面,毕竟那是动乱的明末,军人的地位应该抬高一些,高额的阵亡补偿,可以提高很多战斗力的。

另外主角走的是精兵路线,不是动不动就拉起几十万人的那种,军饷给高一点又怎么了?

何况这些阵亡的抚恤,可以用不动产折算的嘛!

另外推荐一下朋友的书《美女监护人》

'bookid=1724419;bookname=《美女监护人》'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十六章:折损无算

“仲平既懂兵事,又是文龙挚友,可愿留下助我一臂之力?”赵岩当即向刘衡抛去了招纳之意。

“容我在思虑一番。”刘衡抱了抱拳,语气也不似之前那般硬了。

赵岩知道急不来,于是对张步云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做工作。

天色已暗,军营中的士兵吃过晚饭,然后开始在扎好的营地中休息。

张步云则拉着刘衡开始夜谈。

“那吴安邦何德何能,不过是一个鱼肉百姓,谋人家财的粗鄙武人罢了,若没官军身份,那便是土匪一个。我家主公乃是秀才出身,在黄县开粥棚济百姓,募流民垦荒地,练乡勇剿匪盗。怀有拳拳报国之心,平定天下动乱之志。且治军严谨,深谙兵事,又懂生财之道,实为千年不遇之良主也。”张步云滔滔不绝的说道。

刘衡摇头道:“文龙莫要诓我,天下哪有如此良主。”

“仲平只需到了赵家堡一看便知真假,我何须诓你。”张步云接着说道:“仲平你常说读死书无用,此番弃笔从戎定然是想做一番事业。就单说这兵事,你可能练出我家主公这般强军?”

“不能。”刘衡摇头道。

“那便是了,如今天下动乱,亦有鼎革之势。我家主公若得仲平辅佐,定是如虎添翼。再则我家主公待人甚厚,此番创业之初,仲平若投之,定能跻身高位,荣获重用。”张步云不断的鼓动着。

“这个……”刘衡对于张步云的鼎革理论一直不甚感冒,身为张步云的好友,也不是第一次听张步云说出如此言论,直接自动过滤了。

刘衡之前心里其实很想答应,只是文人骨气方面,必须做的样子还是得做的。此番张步云连连相劝,已是十分心动。

那吴安邦的确不是一个能辅佐之人,只是一摊烂泥巴,怎么地也扶不上墙。

“好吧!”刘衡叹息了一声,好似万般无奈才答应一般。做这戏码是为了不被人看轻,但这戏码却是不能做太过了,否则那便是不识好歹。

张步云随即带着刘衡去见了赵岩,赵岩见收了个举人,而且听张步云说这刘衡对兵事有些钻研,自然是心喜。

于是温言软语的抚慰了一番,将他聘为军中参谋,又开出了与张步云相同的待遇。

这方面很有讲究的,毕竟刘衡与张步云是好友,若是待遇比张步云低了,心里自然不舒服。

若是比张步云高了,张步云心里也不舒服。

张步云目前的月薪也不是很高,一个月只有五两银子,外加米粮一石。

这刘衡就先在参谋部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那个能力,有能力的话正好把参谋部完善起来。

虽然这个年代的战争还没有达到后世的那般复杂化,但有参谋部总的来说也更好一些。

……

第二日一早,进一步打扫完战场后,赵岩就带着部队,押着一千八百多名俘虏,开拔归返赵家堡。

赵家堡依旧如同往日一般,只是人们看着远处的军营有些奇怪,怎么这些天没有火枪射击的声音传出。

但赵岩带着大队人马回到赵家堡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那一千八百名官兵,则被拉去修路,美名劳改!

赵家村到黄县的路况比较差,急需修上一番。出了山区则是平原地带,交通就便利多了。

刘衡的意思是,这些官兵大多都是青壮,只要稍加训练便可成一支强军,完全可以将他们收编。

但赵岩并不这么认为,他要的士兵,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信仰和纪律,这些官兵要纪律没纪律,要信仰更没信仰。

抓去劳改最好,边劳改边洗脑。

击败了吴安邦的来犯,而且还把文登营打残。这消息是瞒不住的,外界必然会传开。所以回到赵家堡后,赵岩就开了高层会议。

这次会议商议的主要是如何应对朝廷接下来的动作,一般来说,只要赵岩不去进犯府县,又不烧杀抢掠,朝廷不会派多少兵马前来围剿。

当然也要做好坏差的打算,最坏的打算就是朝廷调集数万官兵前来围剿,但并不意味着他会输。

毕竟棱堡已经建成,到时候据堡而守,也不怕官军来剿,不过一些军备还是需要尽快解决。

“当今官僚**,若是官军进剿,主公只需行贿一番便可就抚,行之甚易。”刘衡深知官场**,对赵岩把文登营打残一事并未担心。

“有如此容易?”张步云难以置信的问道。

“自然。”刘衡点头说道,“不过主公宜当先到巡抚那里告上一状,主公又未焚戮良民,也未起兵造反,朝廷自然是能抚则抚。”

“嗯!”赵岩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

吴安邦凄凄惨惨的回到宁海洲,肠子都霉青了,当他派人去收拢溃兵的时候,竟然只收拢了两百多人。

三百兵马。

一个总兵就剩三百人马!

何其悲哀的军力,就连一个小小的千户估计都稍显不如。

但吴安邦最紧迫的问题却不是这个,而是如何把白洋河之败蒙混过关,这消息吴安邦想瞒都瞒不住,毕竟将近两千多人未归,那些官兵的家属如何交代?加上溃败回宁海洲的官兵人多嘴杂,如何能瞒住白洋河大败的消息?

所以只能想办法蒙混过关。

吴安邦连夜找来一个秀才帮他写信,信中直接给赵家扣了一个赵家造反的屎盆子,然后称自己前去进剿,可那赵家图谋已久,在白洋河中自己不敌。

说到损失,吴安邦让人用“折损无算”,含糊其辞的一笔带过,然后让人快马送到济南,交给巡抚朱大典。

——————

另外小菜提到的那个‘天’的研究,只是个人观点,大家不用太认真,小菜不会写进正文中。。

票票!

&;lt;ahref=//p;gt;。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十七章:妖蛾子

赵岩自然不想把事情闹太大,当即写了一封信给郑世琏。郑世琏可谓是目前玻璃镜的最大的买家和受益者,和他是同一战车上的人。

然后发布了扩招令,这次扩招将招募700名火枪兵,400名长弓兵。扩招后,步兵营的火枪兵数量将达到600人,长弓兵达到300人。

长弓兵在几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不错的战斗力,最大的用处就是减轻长枪兵的压力,减少长枪兵的伤亡。

屯地的兵源已经不多,所以这次直接从那批招募来的流民中的选拔。王文岳的第二营还在外剿匪,赵岩并没有将王文岳召回,而是让他继续剿匪。

扩招是为了应对最坏的结果,除了扩招外,物资储备也是很重要的。赵岩到军器局巡视了一圈,却皱着眉头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火药不足,库存只有不到一万斤。这么点火药怎么够用。

这些天运送物资前来换取玻璃镜的商人高峰期一过,人又变得稀少了许多。毕竟商人运送物资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等他们运送下一批物资过来,估计还得过几个月。

赵岩查看了一下那些商人运来的物资单子,结果发现单子上没有一个运硝土来赵家堡的。

近一个月内来赵家堡的商人超过了二十波,运来的东西大多是粮食和铁料,以至于粮食积攒到了八万石,铁料四万多斤的地步。

马匹陆续贩运来了五千多匹,其中马驹达到三千多匹。

这些物资,全是用几两银子一面的镜子换的,其他的东西一点没有付出,绝对是暴利的存在。

美中不足便是没有硝土,那些商人好像对这贩运硝土没有一点兴致。

“硝土毕竟太重,一万斤才换一面镜子,运起来毕竟不够方便,再加上这是朝廷严禁之物,所以只能靠商行四处收购。”赵全向赵岩解释道。

“加大收购力度,派人到省外去买。另外看看能不能从官军的火药库里直接买。”赵岩想了想说道,几乎每个州县都有火药库,想要买到这些火药,自然是要塞点银子给那些仓大使,让他们盗卖火药。

“也只能如此了。”赵全点头说道,现在赵家财大气粗,虽然相比那些巨富来说还不算什么,但关键是银子能源源不断的进账。

除了购买外,赵岩决定动用土法制硝的方法,土法制硝就是除了在畜栏、厕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