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治世-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登州营的士兵戒备的逼近了过去。

“对面的兄弟,自己人,是自己人那些汉人清兵连忙大喊道。

“是汉人那个步兵连的军官判断道,询问之下才知道,那五百多人是清军的炮队,那名军官有些不悦。显然对这些对清军效力的汉人没什么好感,但想想这些汉人在给建奴当兵也大多身不由己,而且临阵反戈,也算是友军,于是派出几个人,把他们带到后方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赵岩在后方,不断的收到捷报,清军已经溃不成军,骑兵营与骑炮营、步兵营一路急进,歼灭清军大概六七千人,下午三时攻克贤庄,三千蒙古左营蒙古此时未编成八旗,称左营,右营士兵狼狈奔逃。

除了先锋营在继续追击外,疾风营返回追赶青州营,一同前去剿灭逃走的那三千清兵,登州营、莱州营、工兵营的士兵开始忙碌的打扫战场。

砍脑袋、录铠甲、掩埋尸体。屠宰死亡马匹。

铠甲、武器、旗帜很快便堆得像小山一般,那五百名反戈的汉人炮兵,也加入了清理战场的工作。

他们一个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遍地都是清兵尸体的战场,怔住了许久都说不出话来,他们刚才虽然从动静中猜测出清军大败,却不想败得如此凄惨。

打扫战场的工作足足持续了将近一天,这才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掩埋,清兵的脑袋数目也已清点了出来,一共四万六千颗。

死在火枪下的清军达到一万人左右,而被炸死的,将近两万六千人,之后的追击又砍了七千多名清兵,还有三千颜朵部的首级。

同时还缴获了一万八千余匹战马,其中一万匹是从贤庄那里缴获的,同时还在贤庄缴获了将近一百万两的财物,其余牲畜两万多头,救回百姓一万五千人。

“原本以为不可能全歼入寇建奴,想不到一仗便杀了四万三千人刘衡大叹道:,“火器果然犀利

“我们的伤亡如何?”赵岩问道。

“只在追击中伤亡了五十六人,十三人阵亡刘衡报告道,,“除了击毙的三万四千人,还俘虏了一百多名清兵,根据他们指认,我们只找到了阿巴泰的尸体,而他们的主将阿济格却不知所踪。”

“那肯定是从西边的小道跑了,传令吴永亮,让疾风营全力追击,务必将其歼于关内赵岩下令道。

“主公,那五百多名反戈的汉人清兵如何处置?”刘衡问道。

“编入新兵营崔练,以后可以补充到辽东特战大队。”赵岩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赵岩惦记的倒是那些马匹,这是最重要的一批缴获,“让军医尽量救治那些伤马。”

“那些伤马就算救活。很多也只能用来运输了。”刘衡说道,“不过建奴留在贤庄的一万多头战马倒是便宜了我们。”

第二天最后的清点结束,共毙清军四万三千名余,颜朵部叛军三千名,俘获仗甲、兵器若干,无损战马一万八千匹,伤马四千匹,运输用马骡五千余匹,财物将近二百万两,其余牲畜两万余头,你救回延庆百姓一万五千余人。

虽然只在贤庄缴获一百多万两的财物。但在清兵身上又搜出了几十万两财物,清兵劫掠都有一个习惯,那便是私藏。

不仅是将领私藏,士兵也会私藏,史料里记载的清兵掠取数量除了人口和牲畜数量外,其余并不正的,战后打扫战场时,经

另外再加上战马、牲畜、仗甲的价值。这次大战获利就超过四百万两,这还是因为那些仗甲在登莱军眼里很不值钱的缘故,登莱军自然不可能去装备这些仗甲,若是按照正常的价值计算,这次获利就能达到五六百万两。

四百万两的获利,砍了这么多的清兵,一颗脑袋五十两,需要支出的赏银就达到两百一十五万两。

这点赏银还是不能吝啬的,赵岩一直认为,士兵为国效力,理应受到优待,他们不仅在从事危险的事业,还牺牲了青春。

扣除赏银和伤亡抚恤,还是有盈余的,在后勤、消耗上的开支并不多,顶天也就五六十万两,这也是精兵政策的好处。

若是那种充数的军队,粮草的支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为了运粮,还要调征许多民夫,又破坏了生产,隐形的支出就更大了。

救回的那一万五千多名延庆百姓,此刻正在抓紧时间加工马肉,拉去屠宰的死马就达到了三万多匹。

那些死马自然是不能浪费的。

于是这两天全军都吃上了马肉,到处都飘荡一股马肉的味道。

马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比牛肉、羊肉的营养价值都要高。马的脂肪更是近似植物油,不过味道就不遑多让了,一煮就会飘荡出一股恶臭味。

不过登莱军已经建立两年多,也摸索了两年多的战争经验,对军队可能会面对的情况都有假设,对马匹的食用上也是有过研究的。

军队一旦进入弹尽粮绝的状态,自然只能斩马为粮,消除马肉的恶臭味就成了研究的对象。

同时历次战争打死的马匹士兵都不爱食用,也暴露了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军中都带有足够的生姜等调味料。

因此味道还能让人接受,此刻战事基本上已成定局,打扫完战场后,赵岩还给全军发了些米酒。

士兵们煮好马肉,边喝着量不多的米酒,惬意的享受着战后的闲暇时光。

赵岩此刻正在时刻关注着先锋营和疾风营以及青州营的情况,先锋营自十六日向延庆方向追击蒙古左营后,到现在还未回来。

先锋营四千人追三千人,赵岩到是不怎么担心。

只是青州营以及疾风营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他们前去追击阿济格带领的三千残兵后,就失去了阿济格的确切方位。

阿济格的那三千人,斥候小队根本跟不住。

若是清兵在四处劫掠,那要找到他们的主力却是轻而易举,要想跟住也简单得很,但阿济格乃是一路逃窜,自然不是那么好跟的。

不过就在这时候,登州营传来捷报,他们竟生擒阿济格。

十六日昌平会战中,阿济格是不幸的,因为他大败亏输,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密集的轰炸中逃得了性命。

不过虽然逃出,但他也只收拢了三千溃兵,然后从西边的路口仓皇向南逃窜,阿济格知道那支来历不明的明军定然会向北追击,向南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阿济格为了摆脱登莱军的斥候,可谓想尽了办法,一边带人绕圈,一面在后面打扫痕迹,成功的甩掉了登莱军的斥候。

而阿济格也绕到了昌平以南,就在十六日清晨,阿济格遭遇到了运输粮草的抬重营三千名抬重兵。

辐重营的警慢性非常高,阿济格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早已发现了阿济格,早早的严阵以待。

阿济格的怨气顿时撒在了抬重营身上,按照常理,抬重兵都是非常好欺负的,阿济格直接命令三千清兵冲击辐重营。

阿济格已经输红了眼,一口气就让三千人全部冲上去。

辐重营早已结成了车阵,这些车阵可不是普通的车阵,铁皮车里可是有装滑膛小炮的,结果清兵一冲,马上遭到了散弹的打击。

这些滑膛小炮虽然没什么射程,但打出的散弹却是一炮就能攻击到一个扇面,近距离的威力绝对是摧枯拉朽,一炮就能干掉几十名清兵。

再加上抬重兵手持火枪、长枪在车阵内御敌,形成了一到牢不可破的防线,清兵面对这样的车阵根本无可奈何,折损了一千多人后只能无奈退去。

这种车阵是西方十三、十四世纪左右出现的战术,那时西方人用的是比较原始石炮,但这种车阵却发挥了强大的防守能力。

但也紧紧是防守能力,若是敌人不去进攻车阵的话,也就没用了,因此很快被淘汰。而到了明末,孙传庭剿贼时也使用了这种车阵,只不过战术思想有点错误,官军剿贼,应该是进攻方才对,却用了防守方的战术。流贼擅长游走作战,完全可以不去碰他的车阵,以车阵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而且地形复杂的地区,在敌人突然袭击之下,也无法及时布阵,所以这种战术并未给孙传庭带去多少好处。

不过抬重营使用这种车阵却是再适合不过了,紧紧是需要牺牲一些运输能力罢了。

阿济格袭击抬重营后,抬重营将情报提供给了赶来的青州营,青州营一人双马,很快便追上了人困马乏的阿济格。

阿济格为了甩开斥候,连夜都在奔逃。这才成功甩开,再加上对抬重营又经历了一场大败,无论是体力,还是士气上都已经降低到了冰点。

李然带领登州营追踪而来,阿济格正在良山附近牧马造饭,见到登州营追来,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再次急匆匆的上马逃窜,不过很快就被李然追上。

最终被李然围在良山以南,见逃跑无望,早已被打掉任何骄傲的两千清兵竟主动投降,阿济格也随之被生擒。

赵岩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不久前去追击左营的先锋营也凯旋归来,林毅在追击中砍了两千多蒙古兵骑兵的脑袋,俘获战马一千多头。

自此入寇清军被全歼!

第二更!今天九千字搞定。

第七十一章



大捷,皇卫,大挂,一一“王承恩手卜拿着个奏章。向乾州;仙奔,此刻已经是夜晚,朱由检已经躺在床上,不过眼皮却跳个不停,让他无法睡下,马上被王承恩的声响惊动了。

“大捷?”朱由检猛的坐了起来,这时王承恩已经进来了,朱由检愣愣的问道:“什么大捷?”

“龙虎将军赵岩捷报,七月十六于万寿山以南与建虏浪战,毙建虏四万三千,毙颜朵叛军三千,毙建虏副将阿巴泰,救回被俘百姓一万五千人,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领溃兵三千南窜,蒙古左营三千人北逃,七月十七,登莱军先锋营毙蒙古左营两千,抬重营毙建虏一千,青州营生俘建虏两千及主将阿济格。入寇建虏除一千蒙古左营逃出关外,其余已全歼。”王承恩兴奋的高声念道。

朱由检听完后满脸惊愕,难以置信的侧着头,“啊?”

“皇上您看。”王承恩将捷报递给朱由检,然后对边上的宫女说道:“快掌灯。”

宫女连忙点上蜡烛,朱由检拿着那封捷报,挪了挪身子,换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深吸了口气,在蜡烛的火光下看起那封捷报。

“七月十六,我军于万寿山南与清寇主力野地阵战,我军火袍隐而不发以诱之上前,寇军镶白旗冲我军阵,发自生饶以击,镶白旗皆毙,清寇又驱颜朵叛军三千上前,我军复毙之。翌时,我军发火箭九千支、火袍八百门忽击,清军事先不察,阵甚密,我军火器谓如飞蝗,犹九天雷霆而下,毙敌二万六千余,副将阿巴泰即死,余寇大溃,我军乘胜追击,又毙清寇六千余。下贤庄,救回百姓一万五千,夺回牲畜二万余,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率三千残兵南窜”七月十七,青州营生俘阿济格”关内清寇已将近悉数肃清,登莱军勤王事毕,请旨班师回鲁。”

“好,好。”朱由检激动得浑身颤抖,看完了一遍,又从头再看了一遍,突然朱由检定住了,半响困惑的对王承恩问道:“这捷报可是真的?”

朱由检突然感觉这大捷来得太过突然了,同时想起了那些杀良冒功的将领,一时心中有有些疑虑。

“以老奴看,多半是真的。卢象升曾言此子作战悍勇,登莱军为大明各路官军第一,再则此子与建虏有杀父之仇,必定拼死以战。若是杀良冒功,也不敢报如此之多。另外建虏主将阿济格被生俘定然是真,否则他也不敢上报。这封捷报,最多也只是虚报一些。”王承恩推测道。

“让兵部马上前去查验。”朱由检急切的说道,然后又重复了一句:“是马上。”

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夜被召入宫内,看到那封捷报后,张凤翼呆滞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大捷?登莱军大胜清寇?

张凤翼心怀怀疑,却也不敢怠慢,连夜派人前往昌平查验首级。

第二天上午,兵部的人就到了赵岩的军中,开始查验清军首级,一颗颗脑袋此刻已经用石灰保存了起来,并且堆成了一个又高又齐的京观,也就是人头塔。

这可把兵部的人吓了一大跳,但他们拿出首级上下查验,惊愕的发现这些首级竟然全是真虏。

还有那堆成十几座小山一般的仗甲,同样是假不了的。他们更是看到了阿济格等两千被俘清兵。

接着他们仔细把首级数了个遍,发现与上报之数一点不差,证实了捷报无误后,兵部来的几个人又急匆匆的回京去了。

张凤翼听到回报,脸色数变小有高兴。也有郁闷。

对敌大胜,张凤翼自然也是高兴的,但整不垮赵岩却也有些郁闷,内心实在是矛盾之极,颤颤巍巍的坐上轿子,连忙进宫。

张凤翼虽然敌视赵岩,却不敢在捷报真假上面作梗,毕竟事实摆在眼前,若是蒙骗圣上,别人只要一查便知。那赵岩在朝中可也是有党羽的,不是别人随随便便就能乱捏的货色。

朱由检得到消息,又连声叫了几声好,张凤翼那一双老眼昏花的眼睛,甚至隐约看到了朱由检眼中的泪花。

“王承恩,拟旨。”朱由检猛然转头对王承恩喝道,“诏令龙虎将军赵岩,即刻领军来京献俘。”

崇祯圣旨一下,朝中各大臣皆已收到消息,不出半天,赵岩昌平全歼清军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北京城内文武百官。

有欣喜者,有咒骂者,也有惊愕者,种种反应不一而足,一天内,便已全城皆知,许多百姓当天放起了鞭炮,兴高采烈的庆祝大胜。

而此时朱由检也下令京畿地区取消戒严,城门再次开放。

“进京献俘?”赵岩接到圣旨后,却是皱起了眉头,他原本打算直接返回山东,却不想朱由检喧他进京。

“主公无需担忧,主公立此功劳,朝中自是无人敢加害主公,朝廷若是加害主公,天下人必然心寒,登莱军也会失去控制,去一趟京师也无妨。”刘衡看出了赵岩忌惮的地方,“献俘也可,那些仗甲我军留之无用,一同献出去也无关系,只是那一万九千匹战马必须留下。”

赵岩此刻虽然表现得很乖,但难免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万一朱由检像袁崇焕砍毛文龙一般把赵岩给砍了,这实在不得不防啊!

不过听刘衡这么一解释,赵岩到是放心了下来,大军在侧,量他朱由检再是忌惮,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算是有除去他的动机,也不可能是眼下这个时候,因此可以大胆的进入京师。

“嗯!战马得留下,这个我们就不报了。”赵岩赞同道,这一万九千匹战马,可以拉起  口名骑兵,将目前的两个骑兵营再扩大一倍,有了骑兵,就拥有向西、向北远征的能力。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组建骑兵,打到贝加尔湖都不是问题。

“明日我们便开拔进京。”

第二日清晨,登莱军带着庞大的战利品,浩浩荡荡的向南而去,昌平百姓早已收到消息,涌向官道迎接大捷而来的登莱军。

当登莱军来到京城外时,百姓已经锣鼓喧天的在城外迎接。赵岩命令登莱军驻扎城外,自己带着一个连三百多人进入京城。旧用…座高大壮阔的古城,赵岩心中愕怅,若按照原井的历史,猛古城还要承受太多的灾难。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赵岩进了京城,马上看到了让他皱眉的环境,街道上到处都是尘土、垃圾,显得污浊不堪,有些地方甚至还有污水。

这样的环境,虽然不会爆发鼠瘦鼠瘦病毒源的位置一直是个疑团,几乎每百年便会大规模流行一次,但鼠瘦一旦从外地传入,就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

在百姓的热烈欢迎之中,赵岩骑马进入了紫禁城,然后下马步行,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朝着太和殿广场而去。

显然朱由检是要喧他上朝觐见,明代皇帝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