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太后沉默了片刻,方徐徐说道:“哀家已经为此事乱了方寸,心头一片茫然,相国说说看,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

崔圆深深看了她一眼,淡淡一笑道:“现在是大唐非常时期,可某些朝臣还在为一己之私争权夺利,实在令人气愤,老臣特请太后下旨,无限期冻结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大家齐心协力,以共渡难关!”

半晌,张太后轻轻地点了点头,“相国说得有理,哀家照办就是,不知相国还有何事?”

“老臣还有一事也想请太后下旨。”

崔圆取出一本奏折,递给张太后道:“近来朝野要求立新君的呼吁颇多,老臣虽不赞成如此急切,但也认为应防患于未然,皇上无子,至今尚未立太子,所以老臣想请太后下旨,先立太子。”

张太后接过奏折,她略略一翻,却在奏折的最后,发现写了一行小小的字:‘建议立原庆王李琮之孙李邈为太子。’

张太后心中突地一跳,‘李邈’,她记得那似乎只是一个才刚刚三岁的孩子。

……

五月中,大唐天子被围困于西受降城,为防止大唐内部纷争,太后下旨,宣布此时为非常时期,无限期推延三品以上官员的人事变动,号召百官精诚团结、共渡难关,大义之下,五年一次的换相事宜便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与此同时,回纥登利可汗的使者也来到长安,要求大唐割让凤翔以西的土地换取对大唐皇帝围困的解除。

这个无理的要求激起了大唐臣民的愤慨,大唐内阁当即拒绝,重立新君的呼声终于占据了上风,就在这时,太后再一次下旨,立原庆王李琮之孙李邈为太子,但这一决定却遭到了以左相裴俊为首的近百名重臣的强烈反对。

……

第六十八章 射胡月(一)

三千骑兵马不停蹄地在星夜中疾驰飞奔,黑咕隆咚的世界从他们眼前飞掠而过,风呼呼地在耳畔轰响,当又一天晨曦初露,当张焕看到第一抹淡淡的金光时,他们已经深入回纥境内三千余里。

行军的速度渐渐放缓,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宽阔而平静的河面宛如一条金色玉带,蜿蜒向北流去,在河的尽头,一轮初升的朝阳正冉冉升起。

一名向导指向西方的隐隐山峦道:“将军,这里是独乐河的上游,从这里向正西再行三百里便是回纥都城翰耳朵八里。”

从代郡走直线到回纥都城约二千四百里,但张焕为避开回纥巡哨,特地绕道云州郡,周旋了一个大弧线到此,已经行了四千余里。

向导是代郡的一名商人,姓高,他常年往来于回纥和大唐之间,对沿途情况极为熟悉,也正因为他的指引,三千唐军一路都能寻找到一些补给点,保证了高强度的行军。

“现在是五月,再加上要避兵灾,回纥牧民们大多去了牧草更丰美的小海(今贝加尔湖),不过从这里往西就是回纥的核心地区,有不少游哨巡防,将军要万分当心才是。”

“多谢高先生指路,此去回纥都城,还有许多麻烦高先生的地方,事成之后,我一定会重谢先生。”

张焕一指河边遂下令道:“大家就地歇息两个时辰。”

三千骑兵各自散开,一部分到周围担任警戒,而其他人则纷纷牵马来到河边饮水歇息,河边顿时热闹起来,有的人忙着给马匹梳理,有的人则取出干粮就着甘甜的河水大嚼,张焕也跳下马来到河边找一块空地坐下,两个亲卫跑去打来了几杯水。

张焕伸了个懒腰,他随手从背囊里取出一个干馍,咬了一口,又‘咕嘟!咕嘟!’连喝几大口水,河水冰凉透骨,爽得张焕长长地吐了口气。

“呵呵!张郎将真是不怕冷,我喝一口连肠子都差点冻住了。”

张焕的副将刘元庆笑着大步走来,他从军已有十几年,算是军中的老资格,张破天特地将他派去辅佐张焕,虽然只是个副将,但刘元庆心知肚明,只要跟紧张焕,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刘将军,来!坐这里。”

张焕连忙让刘元庆坐下,又从背囊里取出一个干馍扔给他笑道:“吃吧!吃饱了打仗才有力气。”

刘元庆接过亲兵递来的水,慢慢喝了两口,脸上的笑意慢慢消失,他沉吟一下便坦率说道:“我认为你围魏救赵的计划虽然大胆,但着实有些冒险了。”

张焕微笑着将干馍掰碎,放到水杯里,没有立刻反对,刘元庆看了他一眼,又叹口气继续道:“首先我们对敌情并不清楚,只听一些商人说回纥以举国之兵来围困西受降城,但事实呢?回纥人的都城难道真的只有几千老弱兵守卫吗?去病,我觉得应该谨慎才是。”

张焕却摇了摇头道:“正因为登利想不到竟有人敢偷袭他的都城,这才是我们制胜的关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不出奇兵,如何能解西受降城之围,再者我们都是骑兵,若回纥人防御严密,我们撤兵便是。”

“也罢!我说不过你。”刘元庆笑着站了起来,他拍拍身上的碎屑道:“你是主帅,自然要听你的,大不了我就把这条老命卖给你了。”

“哈!刘将军的命我可买不起。”张焕也跟着站了起来,打手帘向远方望去,远方碧空如洗,他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空,一点也没有被遮挡,仿佛一个饱满的天球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这时,远方忽然出现了几个小黑点,越来越近,张焕看清楚了,正是他派出去的斥候,从他们奔驰的速度便可判定有情况发生。

张焕当即翻身上马,对刘元庆道:“速去叫弟兄们整备!”

刘元庆也发现了情况,他立刻喝令道:“统统上马!”

命令迅速传遍军中,三千军雷厉风行地收拾物品,待斥候跑近,骑兵们已整军完毕。

“禀报将军,前方三十里外发现回纥的粮队,正向这边开来,有数百名护卫。”

“只有数百名护卫?”张焕与刘元庆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

一支由数百辆牛车组成的粮队缓缓在草原上行驶,在车队的前后左右,还有大群牛羊跟随,这是从回纥都城翰耳朵八里开往西受降城的一支补给队,有数百名回纥骑兵护卫,领军的千夫长叫悉扎莫达干。

由于有牛羊跟随,粮队行军缓慢,整整走了两日才行了三百余里,前方已隐隐看见了波光粼粼的独乐河。

“去河边休息一下!”

悉扎莫达干无奈地咒骂一声,象这样走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抵达目的地。

忽然,他隐隐听到了一丝轻微的响声,就仿佛他在酒肆里听过的胡旋舞的鼓点之声,短而紧促。

“将军,你看!”

一名士兵遥指南方,悉扎莫达干看见了,远方草原上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黑线。

‘是骑兵!’悉扎莫达干咧嘴大笑,“这帮王八羔子,知道我运粮就跑来了,做梦吧!”

骑兵越来越近,黑沉沉的盔甲俨如一块巨大的凝重的寒冰,回纥兵们已经看见了寒冰上闪烁着的一片星光,俨如夜空中横亘草原的银河,那是阳光下槊尖刀刃汇成的金光之海,马蹄声势如奔雷,漫天的杀气席卷而来。

“是……唐军!”悉扎莫达干终于看清楚了,是近二千唐军骑兵,他冲到队伍之前,嘶声大吼,“不要急,不准乱!”

但他的喊声却没太大的作用,运粮队一片混乱,赶粮车的车夫跳下牛车,拼命往回奔逃,羊群、牛群被惊乱,四散逃窜。

五百名回纥骑兵却不慌乱,他们迅速结成铁桶般的阵势,拔刀高呼一声,迎着唐军冲去……

“杀!”

两支军队猛烈地撞击在一起,仿佛两片巨浪拍击,霎时间人头滚滚落地,残躯断臂四散抛落,血雾蓬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之气。

……

一名回纥兵刀砍进马头镶住,拔不出来,随即数柄长槊穿体而入,将他高高挑起;一名唐军被砍断臂膀,他惨叫着跌下马去,群马践踏,瞬间便血肉模糊一团……

唐军两翼拉出,开始对回纥骑兵进行包围,这时远方也传来一阵呼喊惨叫声,另一支千人唐军从回纥人背后杀来,阻断了退路,逃跑的车夫被唐军赶杀,哭喊求饶声不断。

悉扎莫达干见眼前形势危急,他掉转马头便要从斜刺里逃走,就在这时,唐军中的张焕早已看见了他,他拉弓如满月,只听弓弦响起,一支透甲箭如闪电般射出,一箭射透悉扎莫达干的后颈。

悉扎莫达干抓住穿透咽喉的箭杆,喉咙‘咯!咯!’两声,回头望了一眼张焕,轰然倒下,一名唐军偏将飞驰而来,长槊一挑,将他尸体高高挑起,高声大吼,“胡酋已死!弟兄们杀敌立功啊!”

唐军士气大振,大举拥上,长槊森冷、横刀翻飞,片刻时间便将被包围的回纥军悉数杀死。

偏将拔出横刀,一刀剁下悉扎莫达干的头颅,飞奔回来,他翻身下马,跪在张焕面前献上头颅,“将军,这是你所射杀,末将不敢抢功!”

张焕伸手接过头颅,看了看敌将死不瞑目的眼睛,他傲然一笑,将头颅戳在刀尖高高举起,唐军之中顿时欢呼声一片。

……

“禀将军,这次战斗共杀敌兵五百零二人,我军阵亡八十九人,伤一百六十余人。”清点完战场,行军司马正向张焕汇报战况。

“功劳簿可记?”

“以人头为标准,皆一一记下。”

张焕点了点头,又对副将刘元庆道:“将战死的弟兄们记好名字,就地掩埋了吧!。”

“是!”刘元庆自去办理。

这时,另一名偏将上前禀报,他指着上百名被捉住的回纥军及马夫道:“将军,请问他们该如何处置?”

张焕瞥这些人一眼,冷冷地下令道:“带着是累赘,问完口供后统统杀掉!”

他翻身上马,遥遥向西望去,远方,他仿佛看见了草原上的明珠,回纥都城翰耳朵八里。

……

第六十九章 射胡月(二)

长安,左相府内,裴俊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崔圆继续为右相对他无害,他也能由此留住左相之位,在这件事上他保持了中立,所以当太后以稳定大局为借口,无限期地推迟崔圆右相之位时,他沉默了。

但立李邈为储,他却不能接受,李邈才三岁,崔圆必定会慢慢以增加皇权为手段,将内阁的权力逐一剥夺,转而捏到自己手中,必然是这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高啊!裴俊不得不佩服崔圆高超的布局,他现在甚至怀疑,皇上被困西受降城也是崔圆一手策划,否则,怎么会这么巧,皇上刚刚表现出的一点点雄心,便立刻被崔圆扼杀了。

断送了李系的前途,还因此延长了右相之位、再利用太后册立太子,真可谓一箭三雕,延长右相他不反对,崔氏毕竟有雄厚的实力作后盾,但立太子则不同了,他裴俊同样也有机会。

裴俊慢慢停住脚步,注视着桌案上的一个提案,这是他裴俊、张若镐、韦谔、楚行水四人的联名提案,提议永王李瑁的嫡长孙李遥为太子,并得到了诸如郭子仪、常衮、季广琛、颜真卿等一批老臣的支持。

但裴俊还是显得忧心忡忡,在对皇家事务的发言权上,太后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她强行立李邈为储,他们也无可奈何。

裴俊推开窗户,焦虑的目光投向北方,可有什么办法能将皇上救回来呢?

……

夜幕降临,草原上也渐渐阴暗下来,在天穹的尽头刮来狂风,狂风扯起漫天的黑云,它是冷峻的、沉重的,从它顶端分裂出许多小云片,在它的前面飞驰,把星星一颗颗都吞没了。

张焕立在一个低缓的山丘之上,在数里外,黑黝黝的乌德鞬山(今杭爱山)脚下,城墙轮廓在一道道闪电下映成了白色,清晰可见,那里就是草原明珠、回纥都城翰耳朵八里,现在只有五千守军。

张焕凝视着城池上空的乌云,仿佛黑压压的山峰压下来,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没有能撕碎浓厚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

一名英姿勃勃的少年偏将飞马赶到张焕身边,他跳下马,目光坚毅地向张焕行了一个军礼,“将军,我去了!”

他是张焕一手提拔起来的最年轻的一名军官,名叫贺娄无忌,是安西名将贺娄余润之孙,今年只有十八岁,但从军已经三年,他即将率领三百名乔装改扮成回纥士兵的勇士混入城池,以作内应。

张焕默默地点了点头,贺娄无忌翻身上马,手一挥,三百名勇士在马上一齐向张焕行了一礼,策马西行,他们神色冷峻,头盔上寒光点点,片刻便消失在浓厚的夜幕之中。

“高先生,一切就拜托你了。”张焕向随行的向导深深行了一礼,高先生仰头一笑,也随着三百勇士向翰耳朵八里疾驰而去。

直到他们都走远了,张焕才调转马头,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向西北方向奔去。

大颗的雨点一滴一滴落下来,一道明晃晃的闪电照亮整个天空,刹时间万籁俱寂,一声霹雳在头顶打响,倾盆大雨随之倾泻而下,整个草原笼罩在无边无际的狂风暴雨之中。

茫茫的草原上,近三千唐军矗立在疾风骤雨中,帐篷数量不够,他们索性一顶也不扎,无论官兵都一样地静立在雨中,仿佛在接受大战前苍天的考验。

……

翰耳朵八里在回纥语中就是帝王之城的意思,它位于今天鄂尔浑河上游河畔,自骨力裴罗在天宝三年统一九姓诸部,与拔悉蜜、葛逻禄等部联合破后突厥后便在此地建立回纥牙帐,安史之乱后期,回纥帝国开始壮大,登利可汗驱使数十万各国奴隶在这里修建城池。

这是草原上唯一的城池,里面住着回纥贵族,巨大的王宫里铺满了华贵的波斯地毯,来自撒马尔罕的珠宝和大唐的瓷器、丝绸充斥其中。

回纥的最高统治者登利可汗亲率三十万大军围困西受降城,他留下两万军护城,但催粮护粮已用去了一万余人,此刻城池里还有五千军马守护,连同政务一起都由宰相陆俱莫达干全权处理。

此刻,他目光忧郁地站在窗前,望着滂沱大雨陷入了沉思,可汗已领大军围困西受降城近二十天,却一直迟迟不拿下城池,他知道可汗是想借此与大唐讨价还价,赢取最大的利益。

但回纥的财政已日渐窘迫,去年一场干旱夺去回纥近七成的牲畜,现在正是牛羊产崽之际,可几乎所有的青壮都被抽走,一旦误了时节,今年将又是一个灾年。

陆俱莫达干主张重建丝绸之路,在中转贸易中赚取利益,以弥补去年旱灾的损失,他的观点得到了亲商的粟特人支持,却遭到传统畜牧业的回纥贵族以及摩尼教徒的坚决反对。

陆俱莫达干叹了口气,他的思路又回到筹措军粮上,最近刚刚募集到的五万头牛羊已分十批给可汗运去,可五万头牛羊对三十万大军依然是车水杯薪,陆俱莫达干心中十分焦急,他已派军队去西域各国那里讨要牛羊,却不知几时才有消息?

这时,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路,随即一名士兵在外禀报,“相国,城外传来消息,有人在东北方向二十里外发现了一支可疑军队!”

“什么?”陆俱莫达干霍地转过身,惊讶道:“有多少人?”

“听说有一千余人,装束颇似唐军。”

“一千余人!”陆俱莫达干微微放下心来,人数并不多,估计是唐军的游哨,他城中的军队足以应付。

忽然,他想起一事,脸色刷地变得惨白,大王子勒磨棳和一帮贵族子弟三天前出去行猎,算起来就是这两天回来,可千万不要遇到他们。

陆俱莫达干再也坐不住,他跳起来命道:“赶快派人出城去寻找,要阻止他们回城!”

……

雨下了一夜一日,第三日临近天明时,暴虐的雨终于累了,收回了肆无忌惮的放纵,又恢复了它温柔的一面,变得细细密密,天空的云层也变薄变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