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八六一-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攘夷。在此口号下,他们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进而发展为武装倒幕。

在英法列强的幕后支持下,倒幕派与幕府间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在1866年的第二次长州蕃战争中,幕府军遭到惨败,形势开始向倒幕派有利的方向发展。

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继位,旋即下达讨幕密,双方同年1月在京都附近展开激烈的战斗,德川庆喜败走江户。天皇军遂大举东征,兵临江户,德川幕府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历史上,明治政将在这一年完成日本事实与形式上的统一,重夺大权,并于次年颁布山寨版的《五条誓约》,拉开传说中的“明治维新”大幕。

这一场政治革命,无论对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受到影最大的自然就是中国自己。

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国力迅速上,仅仅在维新的六年之后,日本即开始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1874年出兵侵略台湾、1875年装入侵朝鲜、1879年并吞琉球……至80年代末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乃至其后的甲午战争,获得空前的成功。

日本实乃中国近代以来外地根源。

当然。曾纪泽已经改变了历史。他当然会允许这样地悲剧发生。

他不会坐看日本维新成功国力剧增。然后双方来一场决战。再以胜利者地姿态。逼迫日本割地赔款。这除了能获得灭红警电脑人地快感之外实是很愚蠢地作法。

与其放任敌人崛起。倒不如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早在一年之前。曾纪泽就派使者前往日本。秘密地与幕府首领德川庆喜进行谈判。表示大明愿出兵帮助幕府扫灭倒幕派为交换条件。大明将仿照美国日本签订一个《明日亲善条约》。

当时地幕府实力仍然强大。德川庆喜自以为有法国人地支持平定倒派幕那帮子泥腿子。

但日本乃弹丸小国,当时的列强也没怎么把它当回事国人所谓的支持,无非是走私点军火,派军官帮他们训练下军队,仅此而已。

何况,倒幕派后面也有英国人的支持,且受到全国大部分中下层人士的拥护,所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幕府军一败再败,德川庆喜只能龟缩回江户,巴巴的等着讨幕的大军前来抄他的老窝。

这个时候,大明本着友好的态度,旧事重提,德川庆喜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与大明合作,于是,双方经过短暂的谈判,以最快的速度在江户签订了《明日亲善条约》。

1868年5月中旬,一支由五千人明军组成的“志愿军”,在打着商船旗号的北海舰队护送下,由海参崴起航,几天之后登陆日本江户。

明军正规军的参战,彻底改变了日本内战双方的实力对比,这支武装着最先进枪炮,经过西式训练和明俄战争锤炼的军队,战斗力岂是日本这些还在用旧式火枪作战的泥腿子们可比的。

更何况,倒幕派总兵力也不过一万七千人,明军与幕府军总合起来也有一万三千多人,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倒幕军的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果不其然,5月十七日的江户东郊大战中,连战连捷的倒幕军突然遭遇到明军,只片刻之间,他们便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和诡异的作战方式给打蒙了。

二十分钟后,倒幕军全线溃退,明军在幕府军的配合下全线出击,倒幕军大败而归,死伤达一万之众。

江户大战之后,幕府重振声势,德川庆喜在明军的协助下,转守为攻,相继夺回了数座重镇,并在7月初,开始向天皇所在的京都采取战略包围。

对日本的干涉只是曾纪泽对外扩张的一个小小试探,只要打断了日本维新的脚步,使这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在幕府的腐朽统治之下,以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崛起时么,这个小小的岛国便不会对大明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在出兵日本的同时,曾纪泽的关注的重点首先还是国内的发展。

68年7月,经皇帝批准,国务院正式成立一个新的部属,名为“铁路规划部”,宣告曾纪泽大建铁路的决心。

伴随着铁路规划部的成立,一系列促进铁路发展的法案也相继出台,国家彻底放开修建铁路的限制,允许私人投资铁路,采用“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方式构建国家铁路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许多的富豪商人们都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或独自出资,或联合集资,大大小小的铁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尤以沿海沿江等省的商人们最为积极。

不久之后,铁路划局公布了国家鼓励建造的几条主干线。

正在建设中的京沪线,即北京,南及上海,途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等地。

京武线,起于京,终于武昌,途经安庆、九江等长江中下游城市。

同武线、起于大同,终于武昌,途经原、郑州等地。

沪广线,起于上海,终广州,途经杭州、金华、温州、福州、厦门、头等东南沿海城市。

京广线,起于南京,终于广州,经芜湖、安庆、九江等长江下游城市,再经南昌、株洲等市。

京海线、起于北京,终于海参崴、途经锦、沈阳,哈尔尔滨等地。

全国的铁路规划,大体上在南方是以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建立起南北、东西、沿海相贯穿的三角形主干铁路线。

而在北方,则以北京作为铁路枢纽,重点着眼于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中部则以武昌为枢纽,以加强北方与南方,以及中东部的连接。

至于西部等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复杂,对铁路修建的难度要求很高,故暂时未能纳入第一期的铁路网构建中。

这几条大的主干铁路建设工程,政府将对中标的公司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对于沿途所经过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政府将无偿的转让。需要征用的土地,政府将补贴所支出的征地补偿金。

同时,国家将发行铁路债,以国家的名义做担保,筹集公共资金,对于资金不足的公司,适情况给予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政府投资,但在铁路建成之后,铁路公司仍将拥有铁路的所有权,政府的投资将以股份的形式,返还给债拥有者,使之可以从铁路公司的盈利中得到分红。

在公布建设主干线路的同时,铁道规划部也表明,凡私人的铁路公司,无论想在任何一地修建铁路,国家都将在给予宽松的审批,这使得更多的小规模公司参与到二三线城市的支线铁路建设中来。

而那些愿意在规划部倡导的线路上投资的公司,政府还将给予更多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帮助。

经过多年开化教育,尤其是以报纸的宣传之下,大明的子民们眼界已比几年之前有了飞跃,稍有点见识的人便知道,修铁路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铁路计划一出,民间投资的热情是空前的高涨。

但各家铁路公司不缺修铁路的资金,缺的却是修铁路的技术与人才,尽管在修建京沪线的这两年间培养了不少本人才,但要进行如此规模宏大的铁路网建设,光凭这些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时候,大明只有将目光投向国外。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各铁路公司都开始向全世界招标,邀请外国的工程队参与进来。

大明要修铁路的消息传出,欧美国家都想从中获利,他们曾数度请求与明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修建铁路,并参与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中来,但却被曾纪泽坚决的拒绝了。

作为国家的将来的生命大动脉,曾纪泽是绝不会允许外国人掌握控制权的,所以他宁肯大明自己勒紧腰带凑钱修,也不稀罕国外的资本。

不过,外国人投资不允许,参与修建却是大大的欢迎,其中巨大的利益,诱使许多国家的铁路工程公司前来竞标。

英国人对大明政府施加了不少压力,而为了感谢当初明俄战争时英国人的支持,曾纪泽只好将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招标份额给了英商。剩下的则为美、德瓜分,而为了报复法国人对台湾的支持,法商连一点残渣都没有分到。

1869年初,继京沪铁路之后,沪广线动工,2月,京海线动工,大明铁路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升级

~年的2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月份,这一个月将是大明的一个分水岭。

2月9日这天,曾纪泽在长江舰队的护送下,前往湖北大冶矿务局考察。

八年之前,在曾纪泽的组织下,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的金属矿山在大冶投入生产,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这座最早的矿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身的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

矿务局下设一座大冶有色冶炼厂、铜录山露天矿两个主要企业,年产铜2000~:左右,占大明现在的铜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天下午,曾纪泽的御船抵达大冶码头,接着便乘坐专为运输铜产品而修建的短程铁路抵达铜录山矿,在对企业的主管们进行了短暂的慰问之后,便直接前往了露天矿坑。

在那里,将要进一次不同寻常的现场试验,这也是曾纪泽专此番前来视察的主要目的。

露天坑的东面边坡上,十个工人正在一名外国人的指挥下,紧张而麻利的装填炮孔,二十分钟之后,装填结束,工人撤离。

“走吧,过去看。”

曾纪泽在企主管和亲兵们的陪同保护下,前往了最近的避炮点,在那里,曾纪泽又一次见到了那名外国主持实验的外国人。

“诺贝尔先生,我们又见了。”曾纪泽微笑着说道。

眼前地这个外国人是大名鼎鼎地炸药之王阿尔费雷德恩哈德诺贝尔。

采矿业所用地药。本世纪初还一直是采用传统地黑色火药。这种火药虽然稳定。但缺陷却是爆炸力较弱。生产效率低。

随着工业革命地完成。西方国家对矿石地需求量剧增。采矿业急需一种新型地高爆力炸药来代替黑火药。

而这小子在1862年之时。发明了传说中地硝化甘油。这是一种极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发生剧烈爆炸。

历史上经过一系列地试验与改进。诺贝尔才会发明出安全地硝化炸药。并凭借他地发明专利。迅速形成他地炸药帝国。聚敛无数地财富。

这样一位有钱地科学家。本来是不好请来中国地在1864年地一次事故中。诺贝尔家地弟弟和另外被炸死。由于危险性太大。瑞典政府禁止诺贝尔在陆地上再建这种工厂。

而曾纪泽就是在诺贝尔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及时的派人远赴瑞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痴迷于炸药研究的诺贝尔,想也没想就来到了愿意为他提供任何研究条件的中国。

由于炸药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性,曾纪泽当时非常低调的为诺贝尔建立了一座与爱迪生类似的“纪泽-诺贝尔化学实验室”,并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多年以来,鲜有人知道有这座实验室的存在,而西方的媒体也以为诺贝尔这个“疯子科学家”失踪了,把他给渐渐遗忘。

近5年的辛苦研究,再加上曾纪泽的某些“灵感”提醒,诺贝尔已经在炸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发明,某些发明甚至在诺贝尔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大明投入生产当中。

诺贝尔见到曾纪泽既意外又很高兴,当然,他身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见到本国皇帝时的那种激动与紧张的情绪,他只是略显兴奋。

“皇帝陛下你好,几年不见,你更加精神了。”

曾纪泽笑了笑,指着对面的边坡道:“要是今天的试爆成功才是真正的精神。”

“那皇帝陛下你就要精神百倍了,这次的改进型炸药是根据你提供的灵感,将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胶以及少量的樟脑混和在一起前的小规模试验都很成功,这次的用量比较大我相信一定也会成功。”诺贝尔很有信心的说道。

曾纪泽微点了点头:“成功不成功,还要看结果如何,开始爆破试验吧。”

下达命令之后,诺贝尔指挥助手点燃了导火索,几秒钟之后,随着一声巨响,碎石冲天而起,那道长达二十米的边坡,生生的被爆下了一米多厚。

在场的工人们无不欢呼雀跃,他们在露天矿工作了多年,一直使用黑色火药进行爆破,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威力如此巨大的炸药,兴奋之余,无不感到惊奇。

技术人员们也纷纷的向诺贝尔表示祝贺,曾纪泽虽不懂得炸药知识,但从这些专业人士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诺贝尔的发明是成功的。

“皇帝陛下,你看到了吗?我的新型炸药是多么的成功,不但安全、爆炸力强,烟雾还非常少,完全可以称之为无烟炸药。”诺贝尔得意的向曾纪泽夸的成果。

“无烟炸药,嗯确实名符其实。不过,如果只用于矿山开采的话,你发明的胶质炸药就应该够了,这无烟炸药,似乎在军事上更有实用性。”

诺贝尔所发明的胶质炸药,其实就是硝化甘油与爆胶的混合物,爆胶又是由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制,其中并掺入了一定量的硝酸~等添加剂,这种胶质炸药拥有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等特点。

尽管胶质炸药并不是后世主流的矿用炸药,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新型的炸药,对于采矿业来说,却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发明。

当然,曾纪泽让诺贝尔开发硝化炸药,而没有走硝~炸药的方向,却是因为根据硝化炸药所衍生出来的无烟火药,是可以利用于军事用途的一种极佳炸药。

“皇帝陛下,我苦研制炸药,为的是促进人类发展,消除战争,我可不愿意看到我发明的东西出现在战场上,我希望仁慈的皇帝你和我,也是抱有同样想法的。”

诺贝尔装起了仁慈,曾纪才不信他这一套,他要是真的仁慈,就不会在当初的历史中,将他生产出来的炸药,大批大批的卖给世界各国的军方。

不过,为了安这位对大明十分重要的发明家,曾纪泽还是有必要说点瞎话的。

“诺贝尔先生愿望也是朕之本意,我大明是世界上最期望和平的国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侵略。你的发明,朕是绝不会用于侵略战争的。”

曾纪泽这话还是留有地的,诺贝尔只是个发明家,并不是政客,当然也听不出说话的技巧。

在结束了冶有色之行回京之后,曾纪泽旋即下旨,由军方出资,建立若干家新的炸药工厂,大批量的生产雷管、胶质炸药等爆破器材。

曾纪泽有理由当,当硝化炸药广泛的应用于大明的采矿业时,将使各矿山的年产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尽管在机械方面的技术还落后于西方,但凭着爆破方面的领先,必可以使大明的矿产资源年产量迅速的追赶上西方。

“安庆军工厂的新生产车间运行的怎么样了?”曾纪泽对工商总长丁日昌问道。

“第一条新车间已经投入运营,大约能年产TNTT一千斤左右,第二和第三条生产线也在建设之中。”

TNT,汉名又叫梯恩梯,这也是在曾纪泽的引导下,由诺贝尔发明的另一种型号的炸药,这种炸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

这种炸药即使是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超爆,历史上,它将于20纪初开始广泛的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炸,因其综合性能最好,故被称为“炸药之王”。

曾纪泽在这个时候启动了TNT的量产,自然是准备为大明军队中的克虏伯钢炮进行升级,使其所用之炮弹,逐渐改为TNT装填,从而使其爆炸力更上一个台阶,再次拉开大明炮兵与西方的差距。

同样,这种TNT炸药还可以应用于飞艇炸弹、水雷等多种军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