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八六一-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你以为左宗棠是那么好对付吗,既然你这么自信,那就让你去尝尝楚军的洋枪洋炮吧。”曾纪泽心下暗笑,便道:“西军兵强马壮,士气正盛,王叔亦是用兵有方,那左宗棠怎能是敌手,父皇大可放手让王叔去打这一仗吧。”

曾皇见曾纪泽无心与曾国荃争功,便也放弃了两军夹击左宗棠的计划,令湘王即日起程,赴前线指挥征浙之战。

曾纪泽并非无心争功,只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在湘王离京不久,曾纪泽亦请求暂回江苏主持大局。江苏是大明唯一一个控制一省全境的省份,而江苏同为财赋重地,上海又是关税主要出处,亦是洋人势力聚集之地,曾皇有理由使江苏保持百分之百的稳定,故也准了曾纪泽离京。

曾纪泽得旨,迅速搭乘近海水师的炮舰回到上海。早先曾纪泽在南京之时,即摇控江苏“改朝换代”之事,等他回到上海之时,这里的易帜、剪辫等表示举措早已完成,其余官职改革,人事任免,也都在顺利之进行。

曾纪泽回到上海的第一件事,便是分别约见了英、法、美、德四国领事,向各国表示出大明的友好,依然会维护各国在华的利益,各国之前与满清签定的条约,在大明境内,依然有效。同时表示大明愿意与各国立刻建立外交关系,只要各国与满清断绝关系,便可立刻商定互派公使的事宜。

“吴王殿下,我大英帝国极力帮助你们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目的就是要恢复中国的稳定,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现在,你们公然与清廷绝裂,再度挑起战端,这无疑是将好不容易才换来的和平葬送,我大英帝国对此深表忧虑。”英国领事哈利的言辞中有几分指责之意。

“鬼才想信你是为中国人世的生命财产安全,你们无非是想为你们的殖民贸易维持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罢了,够假惺惺的啊。”

曾纪泽心中暗骂,但他深知中国如此落后羸弱的现实,使得英法这样的列强支持与否的态度,对中国任何一个政权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这个大明朝刚刚建立不久的时候,更是万不能与列强撕破脸皮。

唯有韬光隐晦,奋发图将,才有将来一朝腾飞,复仇血耻的机会。

不愿忍,却又不得不忍。

“阁下所指的稳定,并非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要知道满清天性落后保守,当初你们英帝国不是打了两场战争,才为你们的贸易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吗。说不定哪一天,这个顽固落后的政权,又会重新封闭她的大门,到时,你们不得不再靠战争来为你们的贸易保驾护航,领事先生不觉得这样其实很无奈吗。”

“我大明就不同了,我皇乃开明的君主,我大明亦是开放的国度,只要你们愿守我大明的法律,我们欢迎任何一位英国商人来我大明做生意,开矿、纺织、茶业、军火,只要符合我们两国共同的利益,我们可以在任何行业进行合作,英帝国赚取你们想要的利益,而我大明得到发展,互惠互利,领事先生不认这样的前景很美妙吗。”

哈利的态度缓和了几分,他耸了耸肩,笑道:“就我个人而言,我亲眼目睹了吴王殿下在江苏所推行的革新,我认为殿下是一个十分开明领导人,同样我也相信你们的皇帝和你们的国家都比清国要开明。不过恕我直言,在中国的前途还未能明确之前,我大英帝国是不会轻易介入贵国的这场内战纷争,保持中立,很可能是我国政府长期的对华政策。”

第一百五十章另类的美国

“那真的很遗憾,不过,贵国能保持中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说到中立,那贵国是否应公平对待我大明,所以是不是应该即刻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呢。我国皇帝已经在考虑在南京专门辟出一条使馆街,我们希望英帝国的公使能成为第一位入驻的贵宾。”

曾皇根本就拒绝了在南京开辟使馆街的奏议,他虽然是一名开明之士,但骨子里还存在着颇深的华夷之辨,中华上国,天子脚下,岂能容许蛮夷长驻。当然主动容许人家进驻,与被枪炮打得被迫同意进驻还是有区别的。曾纪泽这话是有点忽悠人。

“至于是否与贵国建交,我还须上报到北京的公使阁下,再由公使阁下上报我国政府。不过就我的经验而言,我国与贵国建交是不大可能的,当然,这也并不影响贵我两国之交的贸易交往,我国政府很可能在南京设立领事馆,进一步深入了解贵国开放的诚意,等到时机成熟以后,我国政府自然会做出明智的决策。”

哈利的回答很委婉,从他的话中可以听出,英国与大明目前只想进行经济上的效往,至于政治、军事上的交往,那还要看大明未来的形势而定。

曾纪泽深知列强之狡猾,本来就没有马上搞定建交的意图,建立领事级别的驻馆,其实也就意味着英国变相承认了大明的合法性,这也是他能够接受的。

“本王想信贵国政府的决定将是理性的,本王亦将会把贵我两国建立领事级外交关系之事上报给朝廷,同时期待着贵国尽快给予答复。”

曾纪泽说完了正事,便将态度放得轻松很多,微笑着说道:“哈利先生,你们打交道也有数年了,抛开公事而言,本王觉得你是一个很值得交往的朋友。本王礼拜天在明珠大饭店办了一个舞会,邀请了租界内的政界、商界的朋友们聚一聚。还希望哈利先生能赏光光临。”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当然很愿意光临,希望到时有幸能见识一下殿下的舞技。”喉哈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忽然他地表情又变得很无奈,道:“恐怕到时我要抱歉无法参加舞会了,我的宅第最近正在装修,我需要抽出时间监督他们施工。你知道,那些工人们很狡猾。稍有机会就想方设法偷工减料,你不得不亲自在场。”

曾纪泽听出几分暗示,便笑道:“领事先生日理万机,怎么能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这种小事上呢。这样吧。本王在领事馆附近有一栋别墅,如果领事先生喜欢,本王就将它送给你了。”

哈利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很快就装作极为郑重,道:“吴王殿下,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要知道,我作为大英帝国的外交官员。代表的是大英帝国的形象。并受帝国法律的监督,任何收受贿赂地事。我都绝不会做的。”

“装,你就给老子装吧。”此时地西方国家虽然已在向法制国家迈进。但法律监督的影响力远没有今天的严格,哈利身为驻华领事。有很多“正当”的捞钱方式,曾纪泽根本不相信他会洁身自爱。

曾纪泽想了一想。又道:“领事先生误会了。本王怎么会贿赂你呢。其实本王只是想把这栋别墅转卖给领事先生。这完全是一场合法地交易。当然。这价钱嘛。自然是是好商量了。”

曾纪泽特意将后一句话说得比较重。哈利也是官场老手。顿时就会意。表情立时转喜。便道:“既然是公平地交易。那我怎么可能拒绝一个好朋友地好意呢。呵呵。礼拜天地舞会。我一定会去地。”

曾纪泽举办所谓舞会地目地。只不过是想安抚在华地洋商政要。向他们展示出与大明合作地美好前景。而英国领事地到场。无疑是给到场之人地一种暗示:大英帝国对大明是呈友好态度地。而以英帝国地国力。以及在华地老大地位。对其他各国地政策是有很大地影响力地。

曾纪泽在约见了英国领事之后。紧接着就约见了法国领事享利。法国是仅次于英国地世界强国。他地对华政策同样不可忽视。而法国领事地回答。几乎是与英国领事如出一辙。既不与满清断效。同样愿意与大明建立领事级外交关系。看来这些列强都狡猾地很。为了保证自己在华地利益。在中国地政权最终归谁尘埃落定之前。不会轻易地偏向任何一方。

美国新任驻上海领事巴拉克地回答与英法近似。不过。美国方面似乎对与大明地合作更为积极。

巴拉克表示。美国愿以雇佣地方式。向大明派遣大批地军事人员。以军事顾问团地形式。为明军地现代化发展提供帮助。同时。美国将以较为低廉地价格。向大明出售枪炮。以及兵工生产机器。同时鼓励军工机械师们来华为大明地军工事业服务。

一直以来,上海武器制造局人才不足,机器缺乏,生产能力低下等都是令曾纪泽头疼的问题。他的东军近有六万之众,但所能雇佣的外藉教官也仅仅不过数十名,靠这点人来训练东军数万之众,显然是不够的,更别提整个明军数十万的人马。

但是现在,美国方面的提议似乎为曾纪泽解决了军事方面的大难题,但曾纪泽兴奋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美国的提议之中,也是藏有自己的利益的。

如今美国内战已经到了收关阶段,联邦军在经过1863年的葛底斯堡大捷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此后,北方最高统帅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人线同时展开强大的攻势,连战连捷。

同时,北方海军封锁南方口岸,彻底断绝了南方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使南方粮食及日用品日益匮乏。随着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南方内战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从事反战活动,逃兵与日俱增。

至此,美国内战南方失败的大局已定。而在当初内战爆发之时,南北双方都大力发展军火工业,至1864年时,北方的军火生产已严重过剩。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政府订单势必急剧减少,这就必然使大部分的兵工厂倒闭,数以万计的工人、工程师将面临失业的威胁。

林肯政府此时已经在为战后如何安置这些失业者而犯愁,而有遥远的中国,持续不断的内战,刚刚兴起的对热武器有浓厚兴趣的大明国,正好为林肯政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呵呵,贵国总统真是一位英明的领袖,他把这些工厂机器买给了我国,把那些即将失业的军火工人和工程师打发到我国,不但赚了一笔钱,还顺便解决了失业问题,这真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提议呀。”曾纪泽笑着道破了美方的目的。

巴拉克刚刚上任,显然还不像他的前任那样目睹过曾纪泽眼光与见识,但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他的前任在离任时对他说的这样的话:曾纪泽是我在中国见到过的最有远见,最有才华的人物,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凡的领袖气质,在与他打交道时,你说的每一句,都可能轻易的被他看穿背后的目的,所以,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有话直说。

“吴王殿下,你真是一位目光深邃的人,能和你这样的智者打交道,实在是一种享受。”巴拉克感叹之余,不得不承认了事实。

“吴王殿下说得不错,这确实是我国政府考虑的一个方面。但我想对于急于想发展军工业的殿下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绝佳的良机吗!试想一下,当大批的机器进入你的工厂,当大批的技术人才被你聘用,短时间内,你们大明的军队,就可以全部更换先进的枪炮,再加上我**事顾问团的指导,我有理由相信,五年之内,整个中国都将遍布大明的旗帜。”

对于巴拉克描述的大好前景,曾纪泽只是付之一笑,道:“贵国的机器都是陈旧之物,只怕买来也用不了几天,至于贵国的技术人员,那些工程师我们还雇用得起,至于那些数以万计的工人,可不是我国现在财政所以承受得起的。

雇工程师可以帮助中国提高技术水平,雇工人却只能抢自己人的饭碗,从长久之计来看,培养本国的工人阶层才是王道。曾纪泽是在与巴拉讨价还价。

“呵呵,如果贵国买不起的话,我想北面的清国一定出得起价钱,我想殿下也不愿意看到我们的商人与清国合作吧。”巴拉克是在威胁。

曾纪泽不以为然:“中国的财富税皆在南方,中国的开放也皆在南方,如果领事先生认为满清会开化到与贵国合作,甚至是有钱买你的机器,雇你的工人的地步,那我真就拭目以待了。”

尽管江南屡遭战乱,但仍一直是满清财政和关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大明一成立,满清就立刻变成了穷光蛋。曾纪泽料定这笔生意满清即使有心,那也必是无力。更何况,那帮寄生在汉人身上的通古斯野猪,凭他们的智商,如果已开化到这种地步,那曾纪泽也不用费尽心机的逼他老子造反了。

曾纪泽三言两语揭穿了残酷的现实,巴拉克也是颇为沮丧,叹道:“吴王殿下,你赢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办报

根据曾纪泽与美国领事谈判达成的草案,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将鼓励本**工企业出售库存的武器弹药,产能剩余的生产机器,价格将按原价折旧百分之五十而定。

同时,大明将在美国设立领事馆,可以公开招聘美国技术人员赴华工作,美国政府将免费为大明宣传。

作为交换条件,大明将在近期内聘请不少于三百人的美军退役军官,以军事顾问团的形式加入明军,为明军的作战、指挥、训练等提供指导意见,而军事顾问团总代表将直接加入明军统帅总参谋部,对明军指挥机构给予指导。

黄浦军官学堂将与美国西点军校结成友好学校,黄浦军官学堂有权每年挑选最优秀的五十名军官,以留学的方式赴西点军校进修。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将帮助大明建立十五所高等学府,包括在江苏省建立五所高等学府,十五所学校优秀学生,将同样享受前往美国大学进修的机会。

而大明政府在进口采购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将优秀考虑美国企业。同时,大明在建立合资企业时,也应当优秀美国企业。

从谈判达成的意向中不难看出,美国正试图在各个方面加强对大明的影响力,这一点尤为突出在对大明未来人才的培养上。他们似乎很清楚,这些接受了西学教育的人才,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这个新生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而早年教育经历,将使他们自然而然的偏袒向美国。

虽然这是一个不足两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在输入美国精神方面,实在是体现出了他独特的远见与目光。

曾纪泽深知美国的用意,但他也并未将之视为一个国家阴谋,因为这个庞大的国家就像一头病重的老牛,依靠自己地努力。已经很难追上世界列强的脚步,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必须依靠外力方才能加快追赶的脚步。

在这个凡列强便欲欺凌中国地时代,能有一个大洋彼岸的先进国家愿意为这个古老国家的变革提供帮助。只此一点便足矣。

更何况,国与国之间本就是利益的关系,美国并不是慈善家,她之所以愿为大明提供帮助。那自然要从中谋取自己地好处,说到底,这还算是一个公平的交易,总比英法那些的列强,拿枪炮逼着你就范要好。

曾纪泽将谈判地结果上报给了朝廷。不出他所料。曾皇虽然同意美**事顾问团对明军进行训练。但拒绝他们参与到任何决策层中。而曾纪泽由于拥有“试点省”地特权。故经与美方交涉后。美**事顾问团将只参与到东军地决策中来。而这种权力也仅限于提供参谋意见。最终决定权。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中方手中。

曾纪泽在会晤完各国领事之后。做出了另外一个重要地决定。允许民间仿效欧美国家。创办报纸。凡报道之事。只要不违背大明律法。不抵毁大明政权。都可以登报。

曾纪泽地决定遭到了包括李鸿章、凌焕、周馥等各市市长地一致反对。李鸿章为此甚至还从苏州赶回上海。来与曾纪泽商讨此事。

“王爷要办报纸。官办即可。这样政府才能掌握喉舌。引导正确地舆论导向。这样才能使无论官民。都能统一朝廷地思想下。若是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