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八六一-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祥道:“九门守备中有三门已经铁了心追随王爷。新军即可从此三门入城。另外。兵部侍郎于则。八旗统领舒尔翰、绿营提督习敬之都亦决心拥护王爷。除新军外。京城内外咱们可调动地兵马计有四千之众。”

奕䜣道:“八旗绿营有多少人马听调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新军能顺利入城。只要本王地这些装备了洋枪洋炮地人马进城。任他西边有多少兵马都不足为惧。”

文祥道:“王爷放心吧,这些人都是军里中下层的军官,王爷对他们许以重重的封赏,他们都巴不得能为荣华富贵搏一下命。”

话说到这里,奕䜣已然有了底。这+们大军攻入紫禁城,对西边那位是抓,还是……”文祥手掌往脖子上一抵,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奕䜣神色微变,沉吟半晌,道:“纵然她罪大极恶,但毕竟乃是先帝遗诏策封的皇太后,还是当今圣上的生母,杀了他,外人还不知道会怎么看本王。”

文祥道:“那既然如此,便废了她的太后名封,将其永远打入冷宫幽禁起来。”

奕䜣这才同意,宝鉴又道:“太后可废,那小皇帝该怎么处置?”

奕䜣又陷入了犹豫不决,时至此刻,他仍然决定不了,到底是应该废掉同治自立,还是将其变成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宝鉴道:“小皇帝无德无能,毫无威望可言,当今朝野,谁不知道这大清的江山是王爷一手撑起来的,王爷取而代之,也是人心所向,臣料想无人敢有非议。”

宝鉴是在替奕䜣宽慰,奕䜣当皇帝,他便有拥立之功,对于他是百利而无一害。奕䜣则不同,他这人是有雄心却无狠心,遇事果而不决,每每胸有千秋,做起来时却是几笔寥寥。

奕䜣犹豫半晌,叹了一声,道:“本王起事,本为大清,非为那宝鉴颇为失望,文祥却道:“此事不如等大事已成后在议,到时王爷权力在握,想怎么样谁又有阻拦。”

轰!

又是一声闷雷,狂风平地起,院中杨柳摇曳。天空之中,云卷云积,更显狰狞,正是一番山雨欲来之势。

奕䜣再一次仰视苍天,他深吸了一口气,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尔等依计而行吧。”

华灯初上,今夜,正是慈禧寿辰。白天,京城大街上都大摆戏台,免费令百姓观赏,以显太后与民同乐之恩。将近黄昏之时,慈禧又在宫中摆下数百桌宴席,王公大臣们尽皆赴宴,满汉全席,天下地下的美味无一不有。

王公大臣了为太后贺寿,焉能不,什么东海夜明珠,渤海赤珊瑚,长白山的千年何首是极以珍奇奢华。

尽管时下的大清朝是风雨飘摇,令不过黄河,但太后的这个寿礼却是办得奢侈无比,纵观世界列国,那是无人能及。

宴后,西太后又在御园湖边搭起了戏台,西太后与众王公大臣共赏佳剧。两宫太后与同治皇帝兴致勃勃的坐在第一排,恭亲王,醇亲王等则陪坐在第二排。

台上正演着一出《大闹天宫》,美猴王率领着大小猴儿们正与天兵天将大战,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慈禧看到乐处,忍不住拍手喝彩,群臣紧接着也跟着拍手叫好。

到得最后,齐天大圣被如来收复,众人皆觉遗憾,那慈禧却很满意,回头向奕䜣道:“六爷,你瞧那孙猴子是够能扑腾了吧,但最后还是逃不如佛祖的手掌心。这呀,就叫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慈禧分明是话中有话,奕䜣听着就不舒服,但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不重要,过了今夜,眼前这个趾高气扬的女人便将跪伏在自己的面前。

奕䜣恭谦的点了点头,道:“圣母皇太后所言极是,皇太后便是咱大清的佛祖,任宵小如何跳梁,最后还是逃不过皇太后的手掌心。”

这几月来,奕䜣对慈禧的态度颇为恶劣,她早就记恨于心,今天说这番话也只是想变相的警告他不要太嚣张罢了,没想到奕䜣还挺识抬举的,这几句话回得令慈禧颇为满意,她便得意一笑,道:“六爷,你这话不会是哄我这寿星老吧。”

“臣岂敢。

”奕䜣:慈禧心满意足,先前对奕䜣的怨气削减不少,便回头接着看戏,边道:“咱今一家人许久没一块看戏了,今后就得多聚一聚,这才像一家人嘛。姐姐你说是也不是。”

慈安一直为他二人的紧张关系所担忧,这时见他们有缓和的迹象,心里顿松了口气,笑道:“妹妹说得是,六爷啊,哀家和妹妹两个人呆这宫里也怪闷得慌的,往后你没事就多来走动走动,咱一家人看看戏,聊聊家常里短的,那多有意思。”

奕䜣忙道:“是是,臣谨记母后皇太后叮咛。”

奕䜣将两宫太后哄得兴致越发的高,天色已晚仍不见困,看完一出戏接着又点一出。奕䜣抬头望天,原本希望能下一场,好让他借口离去,但偏偏这几日一直是干打雷不下雨。

眼看三更将至,奕䜣暗暗咬牙,突然间捂起了肚子喊痛,这顿时惊动了两宫太后。慈安太后关切道:“六爷,你身体不舒服么?”

奕䜣苦着脸道:“臣这几日偶有受凉,这肚子时常会不舒服。”

慈禧便道:“六爷身子要紧,就不用陪哀家看戏了。安德海呀,你速速送六爷回府,顺便再传了太医去王爷,一定要给六爷瞧好了。”

奕䜣脱身心急,也不好拒绝,便由着那死太监扶着匆匆的离去。出去皇宫,安德海执意要[文]亲送他回府,奕䜣便不得不一[人]直装肚子疼,直挨了一盏茶功[书]夫才回到王府,而此时的[屋]王府之外,已是戒备森严。

安德海见了这阵势,心里边已有些不对味,但仍未猜到什么,边扶着奕䜣入内,便笑着说道:“王爷乃我大清擎天之柱,府中自该戒备严些,若是让他歹人的诡计得逞,咱大清的天还不大塌了。”

奕䜣冷笑一声,不予理睬。他不再准肚子疼,昂首大步走入了内厅。安德海一奇,下意识的也跟了进去,所过之处,皆是全副武装的士兵,他的心里愈加的紧张害怕。

跟入大堂之后,安德海见宝鉴、文祥等皆在,不由吃了一惊,说道:“宝大人呐,你不是被朝廷派去山东督战了,怎的还在这里呀。”

众人不睬他一眼,奕䜣直言道:“新军人到了吗?”

宝鉴道:“人马已由德胜门悄悄入京,正赶往各处集结地点装弹药,估讨这会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王爷一声下令。”

安德海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他预感到这不是什么好事,便颤声道:“王爷既有事,那奴才就先告辞了。”

刚走到门口,两马大刀横来,将他拦了下来。安德海吓了一跳,回过头来,看到的却是一双双鄙夷,却又充满杀机的眼睛,看着他,仿佛在看一头待宰的死猪一样。

“王爷,你这是……”安德海舌头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

奕䜣冷笑一声,喝道:“来人啊,将这狗奴才给本王斩了,今夜就用他的人头来祭旗!”(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誓师

州。

曾纪泽身穿着红色的军衣,腰悬配刀,手持马鞭立于厅堂之中,身后高悬的那张大地图,清楚的标明了北伐的进军路线,那一道道红色的箭头,最终都汇聚到了那座已沦陷近两百年的古都。

座下,刘铭传、程学启、吴宗敏、向望海等高级将领齐聚一堂,曾纪泽环视众人一眼,向一旁的杜聿光道:“差不多了,杜参谋,你就将次此北伐的进军路线向各位师长们宣布一遍吧。”

“是。”年轻的杜聿光腾的起身,手执细棒,一处处的比划向那大地图,口中道:“此次我大明北伐,计有东西两路,西军由四川攻入清境,西取甘肃、青海,北取山西内蒙。而我东军进攻首要目标则为北京。”

“首先,我东军分兵两路,东路刘铭传师、独立炮团由徐州出,先取州府、青州府,再取山东省城济南府,之后经德州进入直隶,直取天津。西路程学启师、向望海师、机枪营,先取兖州府,再取大名府,经顺德、正定、直取保定府。东西两路,约定于12月初会师于北京城下。

众将听了各自的任务,皆是兴奋不已,那吴宗敏见旁人俱有重任在身,唯独自己没有任务,忍不住道:“我的师人强马壮,为何没有我的任务。



杜聿光笑道:“吴师长稍安勿躁,王爷给你安排了更重要的任务。考虑到我大军北上,腐朽之满清自无力抵抗,故清廷极有可能弃却北京,退回关外老家。故,王爷特将吴师长所部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暗中返回上海待命,随时准备由海上登陆山海关一带,阻击满清逃窜关外。”

曾纪泽目光深远,自然知道如何合理发挥海军之优势,在平定左宗棠的战争之中,他的登陆战屡屡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这使得他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对付满清这样作战思想尚落后的敌人,灵活的利用海军机动,将使东军的优势更增先前曾纪泽为防满清有所注意,故将吴宗敏师也暂时调到了徐州前线,这时再暗中调回去,无非也是起了掩人耳目的作用罢了。

吴宗敏通过台州、福州的两次登陆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差不多已经是全中国最好的登陆指挥将领,这一次听到曾纪泽给他的任务时,已与从前的焦虑截然不同,他是一身的自信,欣然领命。

接着杜聿光又道:“除了西军之外。作为大明地盟友。太平天国亦将参加这次地北伐。其军将由河南发。渡黄河取运城。经平阳府。直取太原而后继续北上取太同府。经宣化与我军会师于北京。同时。太平军亦将分兵西进。配合西军攻取陕西内蒙等省。尽管我们与太平军是友军。但王爷却另有安排。”

这时。曾纪泽亲自起身。指着地图道:“按照大明与太平天国地协议。灭满清之后。太平天国将拥有外蒙新疆全境、内蒙、甘肃、陕西大部。山西及绥远全境再加上其现有地河南全境。安徽、湖北、山东、直隶一部。整个中国。将有三分之一以上地土地为太平天国所占有。”

众将一听。不满地表情顿显于脸。刘铭传一跃而起。叫道:“王爷。太平天国不过咱们手下败将而已。凭什么让他们占那么多地盘。这北伐咱们不要他参加便是。等咱们把满清灭了。回过头来再把这些狗贼一并扫了便是。”

曾纪泽示意他坐下。笑道:“大明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又岂会容纳任何地割据势力。皇上已经给了本王和湘王旨意。此番北伐名义上与太平军合作。但过程却不必拘泥于原定地计划。但凡能抢之地。定要先于太平军抢下。各军攻下北京之后。务必迅速往两国边界集结推进。本王同时会暗调人马。布于江苏、安徽与河南交界地带。只待灭了满清之后。数路大军立刻对太平天国展开围剿。”

听了这一番话。众人地心才安稳下来。布置已毕。曾纪泽遂宣布次日正式出师北伐。

当天。数万大军聚于徐州以北。军容整肃。枪炮威武。曾纪泽立于刚刚筑好地高台之上。向众军高声宣读了那篇《讨清檄文》。并按照中**队出师地传统。宰杀牲畜以祭旗。

仪式结束之后,曾纪泽走到台边,高声道:“我汉人受满奴压迫两百余年,今天,终于到了复仇之日。本王在此向你们立下誓约,谁第一个杀进北京城,朝廷封其为侯!尔等将士须当用命,不付皇上与本王之期望!”

纪泽豪言说罢,身边的刘铭传拔刀而出,挥舞着高声T|灭满清,复我汉土!扫灭满清,复我汉土!”

台下将士群情激奋,挥舞着手中的刀枪,齐声高呼着“扫灭满清!扫灭满清!”

那是复仇的呼声,那是血与火的战歌,那声音咆哮,随着风儿向北传去,这一天,将永远铭刻于很多人的心头,作为痛苦的记忆,永恒的存在。

长剑,奋然出鞘,剑锋直指北方,曾纪泽放声高喝:“开战!”

而在距徐州不远的开封府,另一支大军亦在誓师北伐。

开封府南门外,赤旗飘扬,那“太平”二字随风摇曳。

“主上,臣的两万骑兵已经整装待发,只消主上下令,臣十天之便可取了运城。”西王赖文光好一番豪言壮语。

李秀成抚其肩,叮嘱道:“西王啊,此次北伐,满清那是必灭无疑。你这次明着是去伐清,其实却是在与明廷抢地盘,你要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北方各重镇险关,务必要尽可能抢于明军之前夺下。”

赖文光眉头一皱,道:“看来主上你心中早就有数了,明廷灭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咱们天国。”

李秀成叹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你看这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称王称雄者不知有多少,但哪一朝哪一代,最终还不是归于一国。哼,就算明廷不来惹朕,朕早晚也得去灭了他们。”

李秀成接着又道:“你拿下城池之后,朕的步军便会随后跟进,安抚民心,加固城池。对于那些投降的清军,你一定要善待,咱们要好好的利用这些有生力量,为对付明廷做准备。”

赖文光点头道:“臣谨记主上叮咛。”

李秀成接着又对蔡元隆道:“东王,你虽不是北伐的主力,但西取甘陕等省于我天国而言,亦是十分重要。陕西等地,自古以来是金城千里,易守难攻,图取之后,便可作为我天国的大后方。哪怕是与明廷交战之中失利,我等亦可全身退入陕中,徐图大计。”

蔡元隆长出了口气,道:“主上,容臣说一句实话,如此明廷国力如日中天,纵是合我国与清国之力亦有所不及。介时清国一灭,明廷掉转枪口转向我太平天国,凭我国现在的军力,是否能抵挡得住他们的进攻实在是个未知数呀。”

李秀成神色亦是凝重,但目光却是坚毅无比,道:“自古以来,未必强者便能夺天下,若是如此,三国之袁绍,隋末李密,元末之陈友谅岂非都已窃得帝位了吗?朕相信,只要我天国朝野齐心,必可扭转乾坤。”

自天京突围以来,李秀成还从未说过如此豪气干天的话,众将士听了,无不为之动容,士气都为之一振。

但那蔡元隆思量深远,心下仍是颇不放心,又道:“虽是如此,但咱们也不能坐待明廷来攻。依臣之见,如今三分天下,乃是满清、我天国弱,而明国强,咱们何不效仿三国之蜀吴,联合满清,共同对付明国呢。”

蔡元隆的这个建议倒是稀奇,包括李秀成在内的君臣们,均是为之一惊。一直以来,他们从心底都将满清视为天国最大的敌人,那是自金田起事之后,十数年来根深蒂固于心中的一种信念。

多少次的夜中沉思,回往过去的血与火的生涯,李秀成亦曾问过自己:我们的敌人,究竟是清妖?还是那些甘愿为清妖卖命的汉人走狗许,当天下大势发展到这个地步之时,满清已经并非我们的主要敌人,那江南的大明,才是我天国生存的最大隐患。

但最后,这些疑问都不攻自破,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难以磨灭的信念,那便是:无论我汉人如何争斗,那都是汉人内部的事,而那异族的清妖,无论如何都必须将他们消灭,将他们从华夏大地上抹去。

“绝无可能,无论如何时,清妖才是我们天国最大的敌人,只有消灭了他们,才对得起我天国十数年来战死的将士。”李秀成的回答无可置疑,蔡元隆见其心志甚坚,便不敢再多言。

李秀成忽然又一笑,泰然道:“你们放心吧,朕也不是没有准备。如今明廷北伐,必是倾国之力,其国内必然空虚。

待其大军离国之后,朕亦会暗统一军,屯于湖北、安徽一带,必要时候,朕会先发制人!”(未完待续,。(快捷键:←)

第一百八十五章大难临头各自飞

方发白,冯福康终于看到了那一座城池,低云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