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家意志-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米。
在突击炮后方集结的,使用同样8X8底盘的122毫米榴弹炮,将根据计划,在15分钟后向敌人进行一次射击,而他的突击炮必须在相当精确的时间点抢占指定的制高点,然后利用直射火力收拾那些2公里外受惊乱窜的敌人单位,如果有可能,优先消灭指挥部。
王镇北通过电台向他耳授机宜,遭遇炮击时,人民自卫军的指挥官和车辆都会保持不动,当然这也是从巴基斯坦军官那里听来的。
2个连的突击炮开始行动,他们利用跑道上横七竖八的波音和空客飞机的残骸,以及迫击炮发射的烟雾,悄然向敌人东面移动,目前机场上的主要交战已经暂停,但是躲藏地下的印度敢死队经常冒出来,而双方狙击手也还在互相较劲。大量的废墟给狙击手提供了不错的掩护,印度方目前处于6比0的下风,中国无人机有时候还可以看到趴在瓦砾后面的敌人狙击手,并为己方炮火指示位置。
李秀林提醒所有车长,不要把头伸出炮塔,以免挨枪子儿。印度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一些口径很大的反器材武器,以及速成训练,这是以往战斗中不曾遭遇到的复杂情况。有经验的印度射手可以在半分钟内,打坏突击炮一侧的所有4个轮子,如果战车停下来,他们会照着炮塔上的光学瞄准设备打,虽然这些伤害不至于摧毁突击炮,但是足够把战车打回出发阵地修理。
不过人民自卫军仍然缺乏专业能力,他们宁可在空旷的跑道上等待短兵相接的攻防,也没有派几个连去占据跑道尽头的制高点,这是任何看得懂地图的指挥官都不应该犯的错误,他们犯了。
突击炮在跑道尽头悄悄转向北面,没有引起敌人的注意,李秀林短暂地将头伸出炮塔,用望远镜侦察了前方,10秒钟后,他确认前方高地确实没有人后,才钻进炮塔。他拖着一股烟迅速冲上高坡,其余战车纷纷跟了上来,现在那些自以为躲在纵深的敌人尽收眼底了。这辆战车上的105毫米炮有— 5°俯角的射界,略逊于日军的13式,不过目标远在2公里外,可以应付。
来自榴弹炮的炮击分秒不差展开,二线几千名敌人迅速遭到了炮击。
李秀林转动观察镜,观看远处敌人的混乱处境。如无人机观察到的一样,敌人没有坦克,只有安装武器的路虎和BTR90装甲车,后者的30毫米机关炮对中国突击炮可能构成威胁,是优先打击目标,而装备榴弹发射器的路虎是稍微次要的威胁。
突击炮的激光告警探测到危险,激光方向来自于侧面几座航站楼废墟,李秀林不为所动,他禁止部下放烟雾掩护,那样会迷住炮手的眼,但是他指示一个排进行警戒,如果对手使用反坦克导弹,他有大约10多秒钟可以采取措施。
残破航站楼里的印度狙击手,最先看到了抢占高地后迟迟没有开火的中国突击炮,测距激光正是他们发射的,他们从1。5公里外向这些突击炮开枪。李秀林耐心搜索主要目标,并不理会这些蚊子叮咬,当然这些武器在远距离上仍然对突击炮存在威胁。
这些经过短期培训的人民自卫军狙击手,胆大心粗,并不专业,他们不善于寻找阵地,也没什么耐性等待机会,但是他们的一项优势是使用了新式的光点注入式辅助瞄准系统,这使得这些火力仍然十分致命。不过,当这些武器开火后,腾起的烟雾非常大,容易被观察到。
正面遭到炮击的敌人开始向各个方向乱窜,几百辆各式车辆一起启动,他们甚至没有专门的指挥或者通讯车辆,没有特殊的天线或者旗帜。李秀林耐心搜索前方,没有轻易开火,他终于注意到了远处树林里有一名戴着红色贝雷帽的家伙,他缩小视场放大倍率,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他见过头上插着鸟毛的印度民族部队,但是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会在战场上见过带红帽子的家伙。
他下令炮手放弃一直在跟踪的一辆8轮装甲车,转向那几辆停在树林里的路虎。
一发122毫米榴弹落在树林不远处,当附近所有人趴下时,只有几个戴红色贝雷帽的家伙保持站立,有一个还漫不经心的抱起了手,似乎巴基斯坦人的传言确有其事,人民自卫军的军官勇猛到近乎蠢的地步。
于此同时,他一侧的2个轮胎已经被远处的12。7毫米反器材武器打坏,那名印度狙击手没有转移阵地,而是趴在原地又开了3枪,执着地在向一侧的空调换气口射击,也许他认为那是一个比较薄弱的位置。
几辆突击炮一起开火,将杀爆弹送到敌人指挥部咫尺的地面上,炮弹爆炸,将所有笔挺站立的一堆人杀死。李秀林这才转过周视镜,看到航站楼巨大的爆炸,是无人机投下了50公斤的炸弹,将不肯逃走的狙击小组炸上天。他想这些人简直就是怪物。
指挥部内的王镇北观察了好一会儿,他发现侧翼敌人果然没有出动,事实上右翼还偷偷后撤了一点儿距离脱离炮火,无论是否有意,客观上暴露自卫军侧翼。这让他有些轻敌,下令李秀林的轮式战车杀下山坡,低速向北推进500米,同时命令炮火延伸打击。而携带步兵的轮式战车还在路上,他原本应该等到步兵赶到,才出动单薄的突击炮。
20多辆突击炮在推进中,将可以看到的主要威胁全部摧毁,低速平稳行驶加上线膛炮的精度,使得它们弹无虚发。但是隐藏在地下工事内的敢死队员在偷偷钻了出来,这些人员已经失去了指挥,但是借助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向着炮声集中的地方运动,这是其他印度陆军锁缺少的主动求战意识。爬到地面的敢死队员们,携带着火箭筒趴在地上不动,等着视野不良的突击炮靠近。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战术素养寻找最佳的战机,不过恰好赶上了突击炮和后方运兵装甲车之间的空隙。
由于狙击手的威胁,驾驶员和车长都不能探出头来,这给伏在草丛中的敌人很好的机会。
敌人从一字排开的突击炮一侧展开行动,从不可能打偏的距离内发射RPG7,射流轻易击穿了侧面装甲,将一侧几辆突击炮打停。
几辆突击炮开始释放烟雾暂时遮挡住了敌人的视线。李秀林视野受限,只能看到燃烧的战车,以及被火箭筒尾焰点燃的茅草,却看不到人。最合理的办法是利用超高的倒车速度拉开距离,但是他不能丢下燃烧的几辆突击炮。他只能下令下一片模糊的前方开进。他不断地利用潜望镜观察四周,可以看到烟雾中影影绰绰的敌人已经到了四周,甚至可以听到叫喊声。一名敌人突然跃出,蹲在5米外准备发射火箭弹。
他按下榴散弹以及烟幕弹发射器按钮,炮塔向前方以及两侧扇形区域,发射出散弹以及白磷烟雾弹,外面立刻传来了痛苦的尖叫声。
“赶紧救人。”他大喊一声,然后揭开顶盖,操作机枪向远处草丛中抱着火箭筒的敌人射击,装填手推开侧门,带着一个灭火器下车,将附近着火的一辆突击炮后部火焰扑灭,然后用手枪将躺在地上痛苦挣扎的几名敌人射杀。

 
760 双座型枭龙

突击炮利用机枪射伤顽抗敌人的时候,后方122毫米火箭炮如同犁地一般,将向北退却的敌人再次覆盖,火箭弹如冰雹般落下,几乎没有装甲的人民自卫军部队在横飞的破片面前横七竖八地倒下。步兵战车赶到后,下车步兵立即用火箭筒发射的云爆弹封锁地道出口,然后再由工兵将出口炸塌,这是短时间内最有效的办法。
中国突击炮遭遇短暂袭击后,开始用精确的直射火力,对那些有价值的目标进行点名,105毫米线膛炮的精度,足够使之击中2公里外高速逃离的路虎,中国军队一时获得压倒性优势。
后方指挥部内的王镇北,一直在严密观察侧面敌人的动向。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后方就是新德里兵营,一个军一级的指挥部就在这里,但是那里的印度陆军只是紧张地调动,没有出动的迹象,倒是更远处的炮兵开始反击,但是因为缺乏观察,落点很糟,有一些还打到自己人头上。
40辆突击炮和步兵战车,缓缓平推,他们按照王镇北指令,推进了500米,迅速占据一条跑道,利用印度部队旧的掩体藏住自己的底盘,随后继续射击。一部分直喵火炮转向航站楼内打黑枪的射手。不知死活的自卫军仍然躲在那里对射,企图用12。7毫米子弹与105毫米榴弹对抗。而步兵战车的则用30毫米机关炮收拾来不及逃走的残敌。
如果王镇北有足够的弹药,他可以沿着一条机场连接市区的铁路,直接突进到新德里兵营,但是这会儿他必须先在这里站稳脚跟。他的无人机继续得寸进尺向北推进,可以看到浅近地区一直都有坦克调动,无人机最终撞上新德里兵营外的道尔防空战车被摧毁。
新德里国际机场有6根4公里长的跑道,这片巨大的区域被巨大的航站楼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0个小时内,双方在新德里近郊这片超过25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进行了反复的搏杀,中国军队出于避免伤亡,以及发挥炮火的考虑几次主动后撤,实际上王镇北有意将这里,作为磨练市区作战的试验场,他预计一旦进入更加狭窄的市区,目前面临的困难都将倍增,从瓦砾中的狙击手,到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对于中国军队而言,这些都是空白。在新装备到来之前,他必须深挖一下无人机与地面部队在这种战场环境下的配合,这里距离市中心还有20公里,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出每一步。
急于进攻的巴基斯坦空军战斗机,继续围绕新德里进行各种试探,他们在不断敲打敌人疲惫防空网的弱点,而每一名飞行员都急着将炸弹丢到市内,目标识别对他们不是太大的问题,唯一的难点是怎么突破。
一架从未在战场上出现过的双座型枭龙战机,在朱木拿河东岸东面飞行,飞行员小心控制距离和高度,避免掉进对面的防空武器的火网内。河对面是密集的高楼,以及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堡,大量的防空武器被印度军队装到了高楼和城堡上。
通常情况下,安装的是双联或者四联的23毫米高射炮,还有一些隐蔽的毒刺或者萨姆导弹,对付这些武器只需要保持距离即可,当然如果遭遇到轻剑2000导弹,则较难应付,卫星照片显示印度人可能在一些大楼上顶上安装了轻剑导弹。这种雷达制导的导弹远比毒刺致命,其集成度很高,使用多种攻击方式,包括很难被发现的光学跟踪模式,是低空战机的克星。
在民用建筑物上架设防空武器,可以使得防空部队获得了更好的无遮挡的视野,但是也使得这些建筑等同于放弃了被免于打击的平民建筑地位。
国防部长辛格曾经与总理就此事的得失进行过讨论,不过卡汗总理最终说服了辛格,对总理来说,他急需要整个西方的支援和同情,没有什么比民用建筑被摧毁的画面更具有说服力的了,他特意要求防空营将一些部分分散到外国记者集中的区域。中国军队似乎真的投鼠忌器,即使卫星能清楚看到这些目标,也一直没有展开打击。
不过巴基斯坦空军没有要求飞行员严格区分军用和民用目标,萨米唯一交代要留神的,是那些驻扎着外国记者的高级饭店,他要求飞行员记住任务区内这些建筑的特征,以免将楼顶的各种摄像设备误当做防空武器。
2名巴飞行员,隔着几公里俯瞰这片战场,小心选择他们的目标。飞行员看到了甘地纪念馆一侧的希尔顿酒店,想必不少西方记者正在那里等待着头条新闻。飞行员几乎跃跃欲试,想在这些镜头前前露一手。
将轻型的JF17改成双座,是巴基斯坦空军一直以来的愿望,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或许还会拖上几年,战争爆发后,这架双座机最终在中国完成设计制造。
相较于单座型,双座型还可以发射一些新的对地武器。现在,这架战机在一侧挂载了一颗500公斤电视制导滑翔炸弹,在另一侧,则挂载了指令吊舱,除此之外,就只能携带2枚格斗弹和副油箱升空了。今天他们的目的,就是来试验新兵器,以及萨米新的战术。由于新组建部队的重大伤亡,难免让老头子重新思考下一阶段战斗的方式,显然他面对着地球上设防最严密的城市,继续草率行动,只能将年轻人无谓地填进这个无底洞。巴基斯坦空军缺乏攻击机,缺乏精确打击能力,好在JF17双座型这个多面手及时出现,它正是萨米想要的。隼中队的一个机组在模拟器上草草练习了几次后,就直接投入到了本次实战中。
“堡垒,这里是战隼,已经到达指定区域,正在搜索目标。”
“战隼,必须先确认目标。”
预警机上有人提醒道。
“发现甘地纪念馆附近重炮阵地,我看到了他们开火烟雾,他们还在那里。请求发起攻击。”
“请求否决。”预警机果断否定了飞行员的请求,没有告知原因,真实原因是那里太过靠近凯宾斯基饭店,让一个没经过严格训练,年仅19岁的武器制导员去驾驭一枚重大500公斤的无动力炸弹,实在给人一种不牢靠的感觉。
“战隼,无人机探测到新德里展览馆顶部轻剑发射装置,建议你们袭击这个目标。”
预警机主动给这些好战的家伙指示了一个处于比较空旷地带的目标。飞行员从显示器上找到了目标,展览馆只有三层,被旁边的高大建筑遮挡,目前自己正处于目标侦察的死角内,而滑翔炸弹理论上可以借由控制,拐过去炸掉这个目标。
“明白了。”
飞行员兴奋地接受挑战,战机开始迅速爬升准备积攒高度投弹。它不能正面飞向目标,目标毕竟是防空导弹,能躲在敌人雷达看不到的遮蔽物后投弹自然是最佳方案,当然,能够控制蠢笨的炸弹,转过一个25°的弯,命中,即使老手也没有把握,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人指望他们能够投中,只不过这一带没有平民区。
大约同一时间,卡汗总理站在地下会议室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客人,他仅存的几名高官坐在会议室内抽烟,谈论着宝莱坞电影里的几个明星,除非逼不得已,他们最近总是尽量避免谈论战争,这种自欺欺人很快形成了默契。
会场另一侧,2名军官在收听敌人的广播,一名负责搜索频道,另一名则记录。
中国军队在城西高地上架设了天线,距离这里35公里。每天的策反节目从原来的18小时,演变成了24小时连轴。由于功率的增强,查曼的情报局已经没有办法,从技术上完全屏蔽这些通讯了,卡汗政府被迫开始适应,城市上空出现第二个声音向他的人民宣传,没有人能统计城里有多少人还在听政府的广播。
电台里一个熟悉的声音飘到谈论女明星的高官们的耳朵里,几个人张大嘴停了下来,农业部长杰米伦好像又回到了会议室。他曾经在这里侃侃而谈如何将战争进行到底,现在他正在要求印度人放弃抵抗。
“……我们呼吁仍然在新德里作战的印度士兵,立即停下毫无意义的抵抗,你们走出城,然后可以选择加入新印度的军队,或者回家。我们已经在门迪建立了新的政府,接管了北方领土,很快会回到新德里。
在新的印度军队中,我们不会再为大地主和商业托拉斯的贪婪效命。在新的军队中,我们不会用那些喂牲口的东西来给士兵吃。在新的军队中,不会因为你的姓氏,而注定遭到歧视。
……那些用宗教迷信和种姓制度控制你们,偷走你们自由和土地的人,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向旧时代决裂才是勇敢的行为,投降并没有什么可耻的,所谓的爱国主义才是卡汗之流蒙蔽世人的鬼话,觉醒吧,同胞们。”
“这个叛徒可真够恬不知耻的,”劳工部长吐了一口烟,愤愤说道,“但是必须承认很有煽动性。”
“也许很快他就会有自己的军队了,”部长会议主席神神叨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