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死博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导人也一样,有个关系比较亲近、比较熟悉、比较了解的市级干部,也很正常。我林松涛不也有很多私人关系比较亲近的基层干部甚至乡镇干部吗?有很多基层真实情况正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但要警惕的是,不要因这层关系而影响处理问题的原则。从社会交往角度来看,柳王明同一个告层领导比较熟悉也未必是假的。如果真是这样,省委今后在处理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时也要多长一个心眼。就柳王明而言,身为领导干部,企图以这样一种关系来为个人谋私,则是极为错误的。
  “我也不清楚。可我认为,无论真假都不应不分场合地渲染这样的关系、示院一支烟,猛吸了一口。陵武上往陵武来的那俩出租车只早他几属深。”
  “你说得对。另外,我们还必须相信,就是柳王明同这位领导有很亲近的个人关系,也不妨碍我们按照原则实事求实处理问题。党的高级干部是治党理国的政治家,对干部、对工作要求是有原则的,决不会因为有什么特别关系而放弃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会有什么顾虑。请林书记放心,我也不会因此而放松对柳王明的要求。” 
  “你是班长,在工作上对班子成员放手放心是应该的。但作为一把手,还有带好一班人、教育、帮助、监督班子成员的责任。要加强市委班子的政治建设,省委对党风廉政责任制已经有明确规定,要按规定落实。”
  “我找个机会同柳王明同志再谈一次心,我估计效果不一定好。”李树生说。
  “对,一起聊聊,坦诚地交换一些不同的看法,有好处。”
  李树生离开林书记办公室,快十点钟了。他一直琢磨,林书记今天找他谈话,主要是听省委发展战略调整的意见,还是想听他对新阳市委换届的想法,还是纯粹是找他侃大山。按理,一个臣民六千万的省委书记,晚上把他找去,决不是为了侃大山。
  边走边想,车就到了家门口,家里厅堂的灯还亮着,有人在说话。进门一看,云坊县委书记李宜德从沙发上站起来。看来他已坐了很长时间了。
  “书记,回家了还闲不住。”李宜德伸过手来。
  “我们是有言在先的,你忘了?坐吧。”
  李树生的爱人给李宜德的茶杯加水,又给李树生端来一杯,然后退到里间卧室。
  李树生和李宜德年龄不相上下,到新阳之前都在省政府工作。李宜德任省经委纪检组处长,在省政府大楼二层办公。老家又都是一个县的。平时接触就比较多,两家常常走动。李宜德是学水产专业的,同经贸委的业务风马牛不相及。在经贸委呆得很别扭。六年前,省委加强农业,从省直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到县里工作,李宜德想报名下去,又打不定注意,征求李树生的意见,李树生全力主张他报名。
  “你看看,从秦始皇设郡县制开始,两千多年。县这个层次非常重要,也是个干事业的平台。干得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县级是中国政治构架、统治运作的基层。同市、省乃
  
生死博弈 三(6)
至中央机关的运作大同小异,能搞好一个县,就能搞好一个市,乃至一个省。你看看,现在活跃在市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县委书记出身。”
  这番话,坚定了李宜德下去的决心。他笑笑说,“我到没那么大的野心,只是想干点事实。机关太无聊,实在是耗费生命。再说,经贸委的业务我一点也插不上手。”
  就这样,李宜德报名要求去基层工作的要求获得批准,来到云坊县任县委副书记。后面带个括号,正处级。干了四年,李树生任新阳市委书记后才转正任县委书记。在公开场合,互称官名。私下则互相直呼其名。
  “听说省委全会部署了地市委换届的事?”李宜德问。
  “你消息很灵通嘛,宜德。”
  “现在是信息社会嘛,连十六大的人事安排都先几个月传开了,何况这?”
  “你对换届有什么看法?”
  “说不上什么看法,我倒是建议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换届工作上来,不能满脑子经济工作。”
  李宜德把柳王明今晚到云坊的过程,前前后后同李树生说了一遍,加进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李树生认真地听着,并不时点点头。
  “下面干部中有不少议论,说柳王明很有来头。他自己也在一些公开场合说,自己到北京一位首长家里可以随便进出。听他的口气,新阳市委书记的位子非他莫属。你得注意!”
  以李树生的感觉,柳王明急于当新阳市委书记的心愿一直存在,但这么快的动作,是李树生没想到。而且如此赤裸裸的拉选票,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干部中的思想混乱。云坊县财政分成问题,反映多年,李树生也有过多次批示。柳王明压了两年,就是不办。甚至在外面说,财政是二次分配,要公平,不能寻私情。弦外之音是李树生照顾李宜德,寻私情。联系到今晚林书记找他谈话,并征求他个人工作安排的意见,还说到北京有领导同志问起柳王明的工作。李树生感到市委换届的复杂性不可低估,面对一个可以置荣辱和廉耻于不顾,把追逐个人升迁放大到疯狂程度的政治对手,李树生感到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大意。
  这时茶几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李树生拿起话筒。看看挂在客厅正面的时钟,已经十点十分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树生吗,我老林呵。晚上陵溪县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你知道吗?”
  “哦,林书记,我还没接到报告呢。”
  “这是一件恶性事故,国务院领导作了严肃的批示,我是刚刚看到报告,我和候省长都在上面作了批示,你要赶快组织力量把这件事处理好。”
  “你放心,林书记,我马上就回去!处理完了立即向省委报告。”
  李树生放下电话,愣了一下。
  红色电话机再次刺耳地响了起来。李树生的爱人也从里屋走了出来。
  “李书记吗,我是市政府黄世槐。”
  “哦,老黄,你说。”
  “这么晚打扰你很对不起,有个急事必须向你报告。”
  “没事,你说。”
  “市政府办公室刚刚接到报告,今天下午七点四十分,陵溪县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从县城开往清水乡一辆公共汽车翻到悬岩下,报告已经有十九人死亡,另有二十多人受伤。柳市长正往现场赶,县里也已经在组织抢救,处理善后。柳市长要我先向你报告。”
  “哦,哦,死伤是报告时的人数还是现在的人数?”
  “报告时的人数是十二人,抢救过程中又死亡七人。”
  “抢救工作都是县里在组织吗?”
  “目前主要是县里,刚才按柳市长的意见,市卫生局正在组织医务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赶往现场。”
  “你在哪里?”
  “市政府值班室。”
  “柳市长和谁一同去陵溪县的,他在陵溪有哪些安排?”“柳市长是从云坊直接赶去的,没有人同他一道。他的安排简单给我说了一下,他准备直接赶到出事现场,然后看望一下死者家属,还要就这个事故在陵溪开会,部署当前安全生产的问题。”
  
生死博弈 三(7)
“哦,好!”李树生稍稍迟疑了一下说,“你这样吧,你代我给汪东晟同志挂个电话,转达我的意见。要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抢救伤员,技术力量和药品设备有困难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由市卫生局全力解决。同时要安排足够力量做好死者善后工作,安抚好家属。事故调查工作有安排吗?”
  “根据柳市长的交待,已经组织了一个十二个人参加的市、县联合调查组,刚才出发了。”
  “那好,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另外,你通知市委分管政法工作的温俊铭副书记,现在就赶往陵溪县事故现场,争取天亮前赶到。你告诉宣传部、办公室、公安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要24小时有人值班,保持上下联系畅通。”
  “好,我马上来落实。”
  “这么晚还去陵溪?明天去不也只差几个小时吗。这晚上开车――”李树生的老婆一边帮他收拾行李,一边忧心重重地看着他,眉宇间流露着几分担忧,几分哀怨。
  “要不我陪你去吧。”李宜德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市委书记亲临现场是义不应辞,这深夜人静,驱车几百公里,家人担心,也是情理之中,而自己又在场,出于私人感情,李宜德觉得自己应该有个态度,至于李树生同不同意,那就由他决定。
  “不必了,你明天还有工作,先回去早点休息吧。市里的事回去后我们找机会再聊。”
  凭心而论,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只身前往一个哭喊声乱成一片、血腥味汗味交织一起、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集中都摆到你面前,让你不能有更多时间思考,就要立即答复表态的场合,他的确需要帮手,他希望自己身后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在这种时候,多一个人,多一个声音,哪怕是不同的声音,都是力量。可是,他不能拉上李宜德。他知道李宜德纯属客套,都是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也都熟悉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检查工作、陪同考察的基本常识。一个市委书记到县里处理一起突发事件,身边却跟着另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什么意思?那不是公开告诉新阳人:他们之间有特殊私人关系,要不就是告诉人们,李树生出门时,李宜德在场。关于他们私人间关系,在李宜德提拔为县委书记时,社会上就有些议论。柳王明更是盯着他们的关系做文章,还是少让他找些口舌为好。
  李树生和爱人一同把李宜德送出门。
  李宜德上车后,借着车灯,看见一辆出租车刚刚启动开走。


  李树生回到屋里,跟秘书司机打过电话,让他们半个小时以内赶到家里来,立即赶往陵溪县。然后在沙发上坐下来,点上一支烟,猛吸了一口。
  陵溪县发生的交通事故,灌满了他的脑子,眉宇间皱起了一个清晰的“川”字,事故、国务院领导和省领导批示、换届、柳王明――。
  
生死博弈 四(1)
深夜人静,空旷的原野,浓罩着阴云的天空感觉不到一丝空气流动,夏夜显得异常的沉闷,世界也好像凝固了一般。黑黝黝的柏油路上,只有两束强烈的车灯和耳边“沙沙”车轮声,还勉强在表现着世间一份生机。
  车内也异常的沉静,没有音乐,没有对话。司机和秘书都瞪着眼睛,注视着车灯所及路面上的一切。李树生闭着眼睛,沉思着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陵溪县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是一场意外危机。虽然并不对新阳大局稳定构成什么威胁,但影响却不能低估。已经惊动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而且发生在省委宣布地市换届的当口,不能不引起李树生的高度关注。李树生明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事件,不在乎它的大小,却常常是引发社会矛盾、决定民意走向、推动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造成政治格局变化的导火索。于是,利用危机处理,化险为夷,争取主动,为我所用,制肘对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常常是政治舞台上各色人物施展拳脚的基本功。把握得好坏,往往有战场上那种转败为胜、化险为夷或风云突变、土崩瓦解的功效。毫无疑问,柳王明会全力用好这次危机。李树生必须认真把握,运筹帷幄,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掌握主动权。所以,他在上车之前,特意要黄世槐报告柳王明在陵溪的活动安排。客观地说,处理这一类突发事件,对李树生来说是轻车熟路。当过村支部书记、公社干部的李树生,在农村处理过很多这样棘手的事,化解过很多一触即发的危机,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果敢,纵横捭阖,劝“刘”说“项”,避免了流血冲突。李树生被当时的公社领导誉为“处理复杂疑难问题高手”,甚至于李树生接到了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公社书记还同商量,是否还可以考虑放弃,因为公社党委已经呈报他为党委委员,只是县委还没来得及研究。李树生再次摇头,感谢书记的好意。
  “这样吧,你不要把后路堵死。先去试试,如果在学校觉得不习惯,还可以回来。位子给你留着,怎样?”书记最后说。
  说心里话,李树生还真为自己处理突发疑难问题表现的能力感到有些自负。他给新阳的干部作报告,几次讲到一个观点:一个干部,按程序办事,处理日常工作,念稿子作报告,连“同志们”到“(此时带头鼓掌)”都是秘书写好了的,那看不出什么本事。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没有准备突发事件处置,重大自然灾害中避险组织指挥,纷乱的公众场合组织生命财产抢救,能够镇定自如,指挥若定,趋利避害,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那才叫真本事。
  现在,李树生思考的是,处理陵溪交通事故,同柳王明使的这股暗劲从何处发力。柳王明是个爱出风头的人,特别是换届前夕,更不放过在公众场合显示自己的机会。黄树槐说他要去现场,要看死者家属,还要开会部署全市安全生产。那么,柳王明想通过这个事故来展示什么?是和老百姓的情感?还是自己的能力、责任心?还是显示他的为民亲政作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李树生必须以自己在事故处理中的活动,去淡化、虚化柳王明想要得到的东西。又不能使身边的人、县里的同志体会察觉出他们在事故处理中的不同意见、不同心思。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容忍人命关天的悲哀中还匿藏勾心斗角的把戏。有两点,李树生始终是坚定不移的,首先是事故处理的主动权必须抓在自己手里,再就是要充分展现作为市委书记在突发事件中的主心骨地位,以及处理问题艺术的高明之处,告诉人们:“书记”还只有李树生胜任。
  想到这里,李树生睁开了眼睛,斜躺着的身子坐了起来,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幕,然后不紧不慢的开了腔――
  “我看这样吧,小戚,你给柳市长挂个电话,我和他商量几个事。”话是商量的口气,却是一点也不容置疑。
  “好的,我来拨通。”坐在前排的小戚是李树生的秘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生死博弈 四(2)
“喂,你好,柳市长吗?我是小戚,李书记找你,请稍等。”小戚双手把移动电话捧给李树生。
  “喂,王明同志吗?我李树生,你辛苦了。”
  “哦,李书记,我没事。听说你也过来了?”电话那头传来柳王明沙哑的嗓音和嘈杂声。
  “我刚刚离开省城,可能要到天亮才能到。你在什么位置?”李树生问。
  “我看你不来也可以,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我们电话里商量也行。”柳王明说的是心里话,就这么个交通事故,还用得着书记、市长都出面?再说,柳王明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思路,前面加了个人,他不好拍板,心里也不舒服。
  “那不行。我已经上高速了,我得去看看。”
  “我正在出事现场。哎呀,真惨,真惨哪!”
  “现在死亡人数有没有增加?”
  “刚刚报告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又有两个伤势过重,不行了。”
  “我的意见是不是这样,你在现场同县里同志商量一下,组织三个专门小组,每个组都要有市、县领导负责,分头开展工作。一个组负责抢救伤员,把市、县的力量集中起来。技术力量、医疗器械、药品全市组织调配,市、县都要有领导参加指挥。尽可能减少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