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明-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松江的战局活了!”
    这是他原本的计划,现在提前进行了,有好处,也有坏处,权衡之下,还是坏处更大些。战略意图提前暴露,让清廷高估浙东的实力,只会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左若兴奋道:“有了我带回来的这三万松江的百姓,松江府兵马调配虚实再逃不了我们的掌握。我看黄浦江水汹涌,战船可顺流进入松江府腹地,若能与太湖义军联合,可威胁苏州、无锡等地。”
    这里本是张名振的战场,看左若的话中的意思,很想留在这里。
    翟哲捻须沉思。
    左若作战常愿兵行险招,遇见险境时也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最合适这种突袭战,但是他在松江闹腾的越大,其实在战略上越危险。何况他要是把张名振调走,难免会在两人心中留下隔阂,让别人以为他只亲近自家人。而且张名振与王之仁有旧交,便于合作。
    “左若!”
    “末将在!”
    左若翘起头看着翟哲,眼中闪烁狂野的光芒,很期盼翟哲的命令。他要击败李成栋,就在松江。
    翟哲看见他神情,命令到嘴边,又吞了回去,细细的解释道:
    “松江战乱一起,你知道将发生结果吗?”
    “多铎必然会从杭州调集大军支援,可减轻杭州的威胁。”
    “这些都是无用的!”翟哲摇头,“我不担心清虏会攻下杭州,但若不能野战击溃清虏,你我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攻下松江城也会被围困住,甚至攻下了南京城,若阿济格率大军南下,我们也要退走。”
    “那该如何?”左若不解。
    “浙东偏隅之地无法与清虏集全国之力对抗!我现在只想让清虏陷入江南的泥潭,决战的日子还远。”
    翟哲叹息,他看比他大六岁的左若仍然充满了锐气和干劲,突然感觉自己的心是不是已经老了。曾经何时,他绝不会任由松江府拒绝剃发的百姓被清虏屠杀,若是十年前他一定会按照左若的说法把松江府搅得天翻地覆。
    但结果呢?结果就是他吸引了清廷所有的注意力,各地兵马会源源不断开进江南。而且只要清虏攻占了赣南,浙东的侧翼将将面临威胁,那比海上更直接。
    浙东要是把兵马全放在东线,那才是最愚蠢的战略。
    左若低下头。
    “崇明岛只是偏师,不是主力战场,崇明岛的战略意义在于让牵制李成栋,最关键的是……”
    翟哲干咳一声,“最关键的是我要截断江南的漕运!”
    收复杭州的兴奋劲已经过去了,人不能被兴奋冲昏头脑。

第406章 收服
    。5du
    一日欢乐,天色渐晚。
    崇明岛沉浸在一片黑暗中。
    左若和翟哲一直谈到掌灯才告辞而去。虽然他有些不开心,但是还是被翟哲说服了,至少从他结识翟哲起,这个人就一直在创造奇迹。现在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奇迹。
    拐出县衙外守备的的岗哨时,他见到了两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
    左若看的不是很清楚,尝试性的大声喝叫:“顾三!顾标!”
    那两人一哆嗦,几个步子到了眼前,顾三麻子走在前面,讪笑道:“左参将,大人在里面啊?”
    “在。”
    顾三挺起胸,说:“我想求见大人有些事要禀告。”
    左若会意一笑,指指里面的灯光,转身离去。
    翟哲来到这里后,崇明岛的各派势力要重新洗牌,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各自为战,他刚才的谈话只是预演。
    两人躬身目送左若离去:“多谢左参将!”
    左若在松江府那一战虽然不能彻底改变战局,但打出了浙东兵马的名气,让清虏闻风丧胆,这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县衙里的灯火一直到午夜才熄去,崇明岛的夜晚很好睡。
    次日清晨,县衙前,兵丁叮叮当当敲个不停,把县衙原来的招牌换上平虏将军的府衙的招牌,正是宣布翟哲接管了崇明岛。
    亥时,将军府召集诸将议事,包括崇明岛县令荆本彻等文官也接到了命令,张煌言旁听记录。
    看诸人匆匆忙忙到场,翟哲脸色威严,一句寒暄的话也没有,直接下达命令。
    “奉鲁王命令节制江南各路抗清兵马,命顾三和顾标整顿崇明岛水师,负责崇明岛守备,本地战船皆归其节制。”
    “沈廷扬和陈虎威明日兵进长江口,在靖江岛设立水寨,截断江阴地段的长江航线,并与被围困的江阴城联络,并联系沿江的水寇共击清虏。”
    翟哲在向坐在右侧的王之仁拱手,说:“截断长江水路之事,还需请王总兵帮忙。”
    “应该!”王之仁大声回礼。
    翟哲柔声嘱咐道:“扬中岛和靖江岛都处在长江当中,虽然在江心,但长期驻守很危险,清虏很可能会乘舟偷袭。但是今年的漕运我们一定要截下来,先不要着急进军扬中岛,先打探漕运船只行走的时间,再有的放矢。”
    长江水路本是请郑氏水师来办,但眼下局势催人,郑氏水师还遥遥无期。没了张屠夫,也不能吃带毛猪。吴淞水师战力比不上郑氏,与清虏为战绰绰有余。
    王之仁与翟哲并没有隶属关系,他这个平虏将军虽然名义上有节制总兵的权力,但实际上现在各路兵马各自为战。王之仁之所以在崇明岛,是因为还存着驱走清虏的良心。也正因为如此,翟哲才要把左若调走,留下善于处理关系的张名振。这种局势下统兵将领若不能通力合作,一定会让清虏钻空子。
    眼下,翟哲是唯一能让江南诸众看见抗击清虏希望的人,散往各地反剃发令的檄文上都有翟哲的名字。
    这就是声望!
    夏允彝和徐孚远等文人再见到翟哲时,一个个也毕恭毕敬。张煌言安分守己站在一旁做军议记录。
    “武宁候要有在崇明岛上常驻的打算,张副将对松江的战事也要倚仗你的水师。夏粮就要上市了,你们可骚扰沿海及黄浦江两岸的村庄县城收集粮草,但不能进太湖,更不能深入江南腹地。”
    对王之仁说话,翟哲客气,也很随意,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王之仁投桃报李,拱手道:“遵命!”
    “王总兵、张副将,崇明岛就交给你们了,记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张名振也起身答应,他起兵进松江,被左若夺了首功,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翟哲转向忐忑不安的荆本彻,说:“鲁王在绍兴百废待兴,急需人才,崇明岛人丁太多,将逐步迁徙青壮往浙东,请荆县令也随行往监国府中效力。”
    按道理,翟哲没这个权力,但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在场没有一个人敢提出质疑。荆本彻的两千兵丁将交到顾三麻子手里,这个人在崇明岛经营多年,此次被剥夺了权力,只有把他调走才能让翟哲放心。
    张煌言一一记录,写成布告,盖上平虏将军的打印,往县衙门口张贴。
    荆本彻收拾细软,次日清晨上了战船,跟着第一批往浙东的百姓离去。夏允彝和徐孚远不愿远去,决定留在崇明联络松江各地乡绅。
    翟哲乘舟在崇明四岛巡视百姓,安定民心。
    陈虎威与沈廷扬率水师出发往靖江岛。
    沈廷扬是个文官,让陈虎威与他合兵进兵靖州岛,实际上就是让陈虎威慢慢吞并了他那两千漕运的兵丁,还有一百多艘漕运战船。顾三麻子和顾标掌管了原崇明岛的兵丁后有接近四千兵丁,驻守崇明岛。
    这两支水师都将完全归属平虏将军府下,唯翟哲之命是从。
    人在崇明,心在浙东。
    翟哲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浙东诸臣对唐鲁之争的真实看法,另外还要看看唐王究竟能拿出什么样的****。只有解决了唐鲁之争,大明才能有力往一块使。
    实际上,他已是在待价而沽了,就看唐王上不上路。
    鲁王能拿出来的东西就这么多,大明多地都已拥戴了唐王,江西总督受了唐王的诏令,皖南的义军也向唐王上了表,他现在甚至不敢擅自往那里进兵。再继续拥戴拥鲁王只会造成大局混乱。
    但是逼鲁王退监国位这件事不能由他出面,绍兴有内阁,文臣若能一条心,大明也不至于是眼下这般摸样。他人在崇明岛,恰巧可以避开这件事。再说,有了鲁王,他才好向唐王讨价还价。
    这就是朝政,彼此相互算计,把自己光鲜亮丽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翟哲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虚伪,从他利用卢象升的名望起,他就走上了这条路。
    但若不是如此,怎能逆转天下大局?多半的英雄都死在战场上了,只有卢公的赠予他的腰刀每刻在提醒他,莫忘初心,才能始终!
    崇明岛上并非风平浪静。
    才过了三天,太阳才起山的时候,府衙门前吵吵闹闹。
    “我们要见将军,我们要见将军!”
    十几个人嚷嚷想冲进来,被门口的兵丁拦住道路。
    方进急匆匆进府禀告:“嘉定县的候峒领着一帮士绅在门口求见!”
    不用见他们,翟哲就知道这些人是为了何事,脑袋一阵发胀,一定是催他进军松江府。这些人不怕死,但正因为不怕死,现在反而很不好处置。
    “你去请各位先生往偏厅坐下,我等会就到。”
    方进出去没多久,外面安静下来。
    翟哲整点行装,深吸一口气,平缓心神,才往偏厅而去,跟上战场没什么区别。
    他才一进门,候峒几个大步走到他面前,“请将军进军松江府。”
    “诸位不要着急!”
    翟哲这句话没说完,候峒扑通跪下,叩头道:“李成栋在嘉定大肆捕杀百姓,那些人虽然不是我杀,却是因为我遭受灾难,请将军救救他们。”后面跟着十几人都跪了下来。
    早知道是这个局面,真碰见了翟哲也没什么好办法。
    “各位老先生,当我不想去救大明的百姓吗?”翟哲甩袖长叹。
    候峒双眼通红,愤怒责怪,“崇明岛上有四五万兵马,难道无与清虏一战的实力吗?将军难道畏贼如虎吗?”他又犯了文人瞧不起武将的老毛病,何况又在气头上。
    翟哲摇头无语,崇明岛上能野战的也只有左若和张名振合兵的一万五千人,且多半是新兵。王之仁的兵马在水里还能一战,放到岸上只能摇旗呐喊了,但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
    他正在问难的时候,士绅后面站出来一个精瘦的中年人,轻咳一声,叹息道:“候老先生休要再为难将军了,诸位知道松江现在有多少清虏吗?”
    那瘦子掰开手指头,算到:“博洛才率三万人马驰援松江,李成栋有两万多人,刘良佐率三万人正在围攻江阴城,苏州提督吴胜兆离松江也只有行军两天的距离,这个时候上岸岂不是飞蛾扑火吗?”
    候峒回头斥责:“赵玉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只看着那些同乡死在清虏刀下吗?”
    那瘦子垂泪到:“我也是松江人,我的妻子都还在松江生死未卜,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翟将军必然能领着我们驱走清虏,收复江南。”
    偏厅中鸦雀无声,乡绅们没想到自己的队伍中竟然出了个反对者。他们只是因为同乡受难,内心受到谴责,赵玉成以受害者的身份说话,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
    “候老先生,翟哲在这里承诺,三年之内必然驱走清虏,恢复江南!”翟哲慷慨激昂,与那瘦子呼应。
    那瘦子俯身跪倒在地,磕头道:“愿在大人帐下效力。”
    十几个乡绅相互打量,都占了起,又寒暄了一会,不好意思的离去。
    那瘦子随乡绅们离去不久,返回府衙求见,方进把他引入。
    那人见到翟哲,躬身行礼,道:“小生赵玉成,松江人,刚才说的那几部人马都是实话,不是诳言。”
    “你的消息很灵通!”
    赵玉成讪笑道:“小生前几日随岛上的兵丁上岸,打听的消息,松江府的三教九流,我多半都熟悉。”他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甚至甘愿冒险上岸,正是为了在翟哲面前表现。左若不懂的欣赏他,他只能投靠更大的主人。
    翟哲微微点头,问:“李成栋在嘉定杀了多少人?”
    “据我所知,至少有五六千人。”
    翟哲看着这个瘦骨嶙峋的秀才,眼睛中闪烁着眼镜蛇般的光芒。
    “你想为我效力?”

第407章 隆武
    。5du
    福州。
    街道上人声鼎沸,两侧店铺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有南洋的檀香、台湾的鹿皮、日本的倭刀、湖州的丝绸,甚至辽东的人参在这里也能见到。
    山西的商人把塞北和辽东的货物搬入大明,当人参、貂皮等物在江南士绅中流行开后,闽地的乡绅子弟也不惜重金购置。
    临街两排随便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座茶楼,闽人一日不可无茶。
    柳随风靠在二楼临窗的往下看,口中嘲讽般的嘀咕:“真热闹啊!”没有浙东在前抵御清兵,福建怎能如此安宁。
    他到这里两天了,没有赶上唐王的登基大典,他也没有急于去拜见唐王,先打听朝廷中内阁是那些人,郑氏究竟有做什么主张。
    独自坐在这里饮茶等了半个多时辰,外面的楼梯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一个身穿白丝上衫,黑绸缎裤子的中年矮胖子走上来。
    那人左顾右盼,目光从敞开的房门中穿过,落在柳随风身上,几个大步迈过门槛,反手把木门掩上,拱手道:“柳先生,让您久等了。”
    柳随风起身见礼:“张东家,久仰久仰!”
    两人简单寒暄几句,那矮胖子一脸讨好的笑容,说:“前日收到柳东家的信件,我就在等先生来福州。”他是商盟生意上的伙伴,家中的富贵都掌握在柳全手里,听说来的这人是柳全的兄弟,当然要尽情讨好。
    “我才到福州,可惜没赶上唐王登基!”柳随风微露惋惜之色。
    “那是可惜了!”
    张东家隐然有自豪之意,连市井小民也知道,唐王是闽人一手拥戴起来的。
    “听说陛下招揽诸多闽地的名士入阁!”
    “当然!”张东家愈发兴高采烈,“有黄道周、蒋德璟、苏观生、黄鸣俊……”他扳着手指头数,一直数了两只手,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一个是二十四个,怎么我只记得二十个。”
    招揽这么多人入阁,是大明从未有过的事情,唐王为了得到闽人的支持,真是煞费心机。
    “还真是多啊!”柳随风讥笑,“这么多人,怎么没有郑芝龙?”
    他这句话本是嘲笑唐王,没想到张东家没听出来,垂头压低声音说:“你没听说吗?前几日班朝时镇海候要排在众官之前,但被首席大学士黄道周斥责,大明自古无勋臣排列排列文官之前的惯例,当即在朝堂就炒了起来。”
    柳随风心中一动,问:“我听说陛下要北伐吗?”
    张东家连连点头,说话的声音更小了,“陛下要北伐,但镇海侯不愿发兵,听说大学士黄道周气的饭都吃不下,要自己率兵北伐。”
    听张东家的介绍,再结合这几日的传闻,柳随风心里有了数。
    两人谈了一个多时辰,柳随风事无巨细,把唐王登基前后福州发生的事情打听的清清楚楚。
    送走张东家,他悠哉悠哉从热闹的街道穿过,走向商盟的商号。福州现在不仅是福州,也叫天兴府,这是唐王登基后该的名字。
    就像南京叫应天府,北京叫顺天府。
    “天兴府?”柳随风一路小声念叨,嘴角弯出一道弧线。任谁看见他这个神态,都能立刻明白他对唐王的态度。
    柳随风是翟哲的密使,但不是前来朝觐唐王的,不可能大张旗鼓,以免消息惹得浙东,惹得人心惶惶。听了最近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