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明-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军的向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些人是左若专门从荆州军中招揽而来。
    陕西流贼曾经流窜中原五省;柳随风曾经就被挟裹在郧阳周边的深山中藏身;李过麾下七成士卒来自陕西;对郧阳丛林中小道了如指掌。
    跟在左若身边的向导一路讲述当年在这里流窜发生的战事;一路上倒也是不无聊。
    “十几年前;小人曾在这里流浪;当时蝎子块留在郧阳未走;朝廷命卢督师南下郧阳平乱;小人随随闯王……闯贼离开郧阳;向汉中进发;恰逢天降大雨;三万人被官兵堵在车厢峡中;因陈总督受了贿赂;我等才侥幸逃脱。”
    正前方的大山似乎永无止境;翻过一座还有一座;预想中的郧阳城迟迟没有出现。先锋官李虎不问其他;只听左若的军令随向导一路向北。
    这支兵马不敢违抗左若的命令;或者说是对左若盲从。
    又走了七八日;兵丁们劳苦不堪;也就是左若营中兵士才能支撑住如此长途跋涉。路上所过;深山峡谷;崎岖险道;有些地方只堪让一人通行。
    军中粮食将尽;直到有一日;在前开路的李虎眼前的景象大变;茂密的峻岭变成一片高低起伏的地平线。
    向导口中念念有词;“好了;终于进入陕西地界”
    左若走出群山;扶着瘦了一圈的战马;眺望片刻;突然仰天长叹一声;“陕西;我终于回来了”他二十四岁在榆林卫担任千总;恰逢陕西饥荒;朝廷克扣军饷;在不可渡日时随义兄萧之言出塞;二十年后重返陕西。
    隆武五年;在阿济格分兵驻守郧阳等候左若;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与八旗骑兵在汉中城下鏖战时。大明岳州将军率麾下两万步卒跋涉千里山林;进入清廷守卫最薄弱的陕西。
    左若他扭头看自己跋涉过的一座座山脉;想起一路上的辛苦;心中感慨;道:“当年诸葛武侯不敢兵出子午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一路处处是险道;只要清廷有数千兵马在险要处拦截;他们便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疲惫的士卒靠在路边;满面尘土之色;有人倒下便发出轻微的鼾声。那些沿途被抓捕壮丁;能坚持到陕西的十人中仅有一二;其他人的下落将成为永久的秘密。
    传令兵行走奔高:“将军有令;全军休整两个时辰后再出发”
    左若正啃着于饼;亲兵前来禀告;先锋官李虎命人送来了一个和尚。在江北若不想留鼠尾辫的汉人只能出家;或为和尚;或为道士。
    那和尚被带到中军;浓眉大眼;满脸横肉;一看便不是良善之辈;见到左若后跪拜再地;行礼道:“贫僧圆觉拜见左将军”
    “你是赵志成的属下?”
    圆觉脑袋触地;道:“贫僧不属东厂;只是与赵统领合作”
    他知道赵志成属于东厂;那与赵志成的关系不浅;应该是值得信任的人。左若的眉头垂下来;挡住半边眼睛;冷冷的问∶“与东厂合作?你口气不小?”
    “在下曾在闯王军中效力;闯王兵败后;小人出家为僧;一直期盼王师北上”
    “这么说;你是个假僧人了”
    圆觉神情恭敬;道:“见到将军;从此不是三宝弟子。”
    “既然不是三宝弟子;请用俗家名号;莫要污了佛祖的名声”
    圆觉顺从;道:“遵命;小人原叫梁成宝;这一个月来一直在西岳华山脚下寺庙挂单;借机打探清楚清虏在陕西各地的驻守兵马消息;特来禀告将军”
    左若目光从他秃头上扫过;见他发根发青。他不问军情;另问其他:“你曾在李自成麾下担任何职;为何没有随李过南下?”
    梁成宝道:“小人原是闯王侍卫千总;因见闯王已失军心;不愿再亡命天涯;所以出家当了和尚。”
    “你杀过人吗?”
    “小人在闯王麾下经历大小战斗不下百次”
    左若这才点头;道:“你且把打探的军情告诉我”
    “两个月前;蒙古人攻破榆林卫;一直没有南下;赵统领暗中联络各部义军起事。直到一个月前;蒙古骑兵突然杀入延安府;烧杀抢掠;掳走大批人口和财物;其中也有义军家人;因此与义军产生了裂痕;陕西的局势就这样僵持着。”
    “陕西义军有数十派;互不服气;蒙古人南下施暴后;他们对蒙古人的幻想也破灭了;难以成事。如今清虏大军半数在延安府抵挡南下清兵;西安城内只有三千守军”
    梁成宝抬头说完这些话后;又低头叩首;道:“陕西义军首领多数曾经是闯王的部下;与小人相识;小人愿意为将军招揽那些人”
    以左若的名望;率军突然杀入陕西;无需梁成宝;各部义军也会望风而降
    他稍作考虑;还是答应道:“好;你随我在军中效力;立下功劳后;我不会亏待你”他是陕西人;但离开家乡已有二十年;晋王命他经营陕西;他必须要利用本地人。这个梁成宝既然有心;他可暂时用之;若做事不得力;日后可再换人。
    梁成宝大喜;连用脑袋撞地;叩了几个响头;道:“愿为将军效力。”他随即献计道:“将军千里挺进陕西;陕西清虏尚未得到消息;兵贵神速;将军可速取西安。西安定;陕西则定。”
    左若微微点头;答应道:“我军稍作休整后即会出发;你可随军引路”
    左若岂会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他指挥作战一向喜欢斗狠;直指对手的心脏;即使没有梁成宝;他也会直攻西安。
    蒙古人突破榆林卫后;陕西成了最容易打开突破口的地方;但明廷在陕西没有大将掌控局面;翟哲深思熟虑;决定命左若千里挺近陕西。所谓调集骑兵北上在南阳发动攻势;又作势取郧阳不过是虚张声势。指望吴三桂与阿济格在汉中血拼;
    西进之将;实际将行陕西提督事。
    陕西提督不仅打仗;还要掌管民事;处理与蒙古人的关系;左若不是翟哲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但从承担千里北上的重任的能力;军中将领威望;没有人比左若更合适。

第632章 西安落
    李虎没有穿盔甲,他身后的士卒亦是如此。|经|典|小|说||
    跟在左若身边打了十几年仗,这不是最惊险一战,也不是最容易一战,但一定是让人最振奋一战。
    李虎身体疲倦,斗志昂扬。
    兵贵神速,他们脱下了背了十几天的盔甲,轻装前行。沿途几座大明原卫所守军不堪一击。每攻占一个地方,他只留下几十人看守,等候后续军到来。
    “快点,再快点!”
    李虎声色俱厉。
    左若军是大明最强悍的军队,他是左若军的先锋。
    过蓝田,前营斥候来报:“启禀大人,前方有清兵出现!”
    李虎爬上一座小山坡,伸手挡住刺眼的阳光向北方眺望,数百骑兵在地平线的高岗上朝他们观望。
    数百骑兵,已经足够对疲倦的三千步卒造成威胁,李虎犹豫片刻,毅然下令:“不用管他们,前进,向西安城前进!”
    圆觉和尚跟在他身边为先锋军领路,不,现在应该叫梁成宝了。他身上仍然套着僧衣,但后背上已经多了一柄戚刀,那模样,活脱脱是一个翻版的鲁智深。
    “西安城内守军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不过城内守军只有三千人,估计他们不敢出城迎敌!”梁成宝尽力表现自己熟悉西安城内的局势,但李虎对他不屑一顾,也不对他的说法进行评论。
    左若的给李虎的命令是杀到西安城下,那便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清虏斥候骑兵观望片刻后,掉头离去,慢慢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李虎三千先锋军后方三十里外,是一眼看不见头的纵列的行军队伍。明军不设防,以散兵队列急速前进。如果此刻有一支骑兵突袭,以左若军的强悍,只怕也会陷入困境。
    李虎一路杀到西安城门外,清兵果然没敢出城迎敌。西安城外的百姓来不及逃跑,观望对这支突然出现的兵马。
    明军先锋到达西安南城门外,兵士们包围一座有近千间房屋的集镇。
    士卒们沿着街道奔走,用陕西话喊叫:“镇子里的百姓都出来,我们是从湖广北上的大明王师,奉命解救大明百姓。”
    陕西民众从崇祯两年起,对大明的官兵就不屑一顾了,他们对任何势力的兵马都是一样。
    士卒们抓了几个来不及躲藏的百姓,梁成宝出面审问。片刻之后,他们把镇子里的几个族老和乡绅抓出来。
    几个身穿蚕丝面料的老人被带到李虎面前。
    李虎衣袖半挽,衣襟半开,露出黑乎乎的一团胸毛,翘着一只脚,道:“你们是西安城外有些名望的人,这些年在清虏的压制下过的很艰难,如今王师北上,我等乃是荆州将军左若的麾下,你们速速集聚族中人为我大军提供粮草。”
    那个老头相互观望,不敢说话。这么会功夫,明军入屋驱赶一些青壮走出来。
    没有立刻得到答复,李虎色变,右手握在刀柄上,骂道:“怎么,你们还不愿意吗?难道尔等甘心为清虏奴才。”
    “清虏的奴才即是我大明的仇敌。”
    这几个人的日子显然过的不像李虎说的那么艰难。
    见李虎说的凶横,几人用眼神商量想法,一个年纪最长的人走出来,颤颤巍巍的问道:“左将军从湖广来吗?带来了多少人马?”
    李虎大怒,骂道:“你这个贼老头,难道来的王师人少,你们便想当缩头乌龟吗?”他指着老头的鼻子喝叫:“现在放你们回去,一刻钟后,若见不到钱粮,你们就去见阎王吧!”
    两个时辰后,左若大军赶到西安城下时。
    李虎已经集聚了一万多壮丁,粮草无数。
    半日间,西安三面城门外插满了明军的旗帜,聚集的百姓对着城头呼喊各种各样的口号。
    “大明的王师来了,有十几万大军,城内的汉人降了吧,王师只杀满人!”
    “大将军翟哲在淮南打败了多尔衮,阿济格战死在汉中了,清虏大势已去,速速投降!”
    明军突然出现在陕西,西安的守将猜到明军可能是穿越汉中的深山北上,但汉中有阿济格据守,明军敢从他们眼皮底下通过,确实让人惊疑不定。
    有身份的守将知道战况实情,普通士卒可不清楚,城中瞬间大乱,清虏守将不得不派兵镇压。清兵大部在延安府与蒙古人对峙,求救的信使昨天已经去了,只要西安能坚守两天,援军便可以到来。
    明军没有火炮,从百姓家中抢夺了一些木桌和推车组建成建议的盾车,又拆卸房屋夺取木料打造攻城车。
    左若不等大军做休整,下令攻城。
    李虎身披重甲,亲自上阵。
    明军分散向西安城门行进,城头炮声隆隆,三千清兵守御这么大的城池,兵力捉襟见肘。
    西安城头铁炮不少,轰击出来的气势吓人。
    明军冒死前行,有些盾车被铁炮击中,碎木腾飞而起,散架成一堆木屑落下。轰击出的铁球在坚硬的黄土地上跳跃,不时有明军士卒被击中压成肉泥。
    左若在后方督战,明军无人停下脚步,不断逼近南城门。
    当明军冒着箭雨把云梯退到城墙边,一座简易的冲车撞上南城门时,西安城内几处火起。
    李虎率军攀上城头,城头守军已无战意,抱头逃窜,城内清兵从北城门出城,往延安府方向逃去。
    “上城!”李虎举厚刀鼓舞士气,与城头少数负隅顽抗清兵厮杀,左若在远处观战,见明军势头凶猛,命后续兵马跟上支援。
    当李虎打开西安的南城门,当大明的旗帜再次插在西安的城头,四周那些被逼前来助阵的百姓发出由衷欢呼声。
    在清虏和大明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
    阿济格南下汉中带走了陕西部分守军,庆阳府和平凉府一向是流贼最活跃的地带,清兵在两地各据守了一千多兵马,蒙古人南下后又在延安府牵制了陕西军主力。
    西安是成熟的果实,安然落在明军手中。
    明军不断入城,城内已无清兵的踪迹,乘火打劫的泼皮识时务的躲藏起来。
    李虎守在南城门口处,左若催马走进西安城,露出了进入陕西后的第一张笑脸。
    《+》

第633章 蒙明联
    左若攻下西安次日,梁成宝奉命离开西安城,前往平凉府和庆安府联络义军。{}
    无需三四日,西安陷落的消息会传遍陕西省。
    城内的骚乱很快被平息,左若命兵丁请来西安城内有些身份的乡绅,一共两百多人。
    总督府门外站了整齐的兵丁,眼神中充满杀气和蔑视。
    这些人都是有名望值得尊敬的乡绅,但在这些士卒眼里只有他们的将军才值得敬仰。
    中年人或者老年人,一个个衣着华贵,他们走进总督府的大门时心中虽然忐忑,但并不惊慌。无论西安城的主人换成谁,他们是永远不变的统治者,当然,西安城换一次主人,他们免不了破财消灾。
    李自成入西安城,阿济格入西安城,左若入西安城,皆是如此。
    总督府亲兵引路,把两百多个乡绅带入府后的校场。校场中间空旷,四周摆列了整齐的兵器架,斧钺刀枪,雪亮整齐。
    时值正午,白花花的太阳从头顶上直射下来,青砖地面上有扭曲的热浪在颤动。
    一位身穿千总武官服装的人高声宣布:“左将军有令,命诸位在此等候!”
    乡绅们面面相觑,挪步走到校场中间。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蚕丝绸缎服片刻后即被汗水湿透。
    兵丁们退到校场门口的阴凉处。
    一刻钟,两刻钟,有个中年人现出不耐烦的神色,走出队列,拱手向门口问:“各位军爷,左将军身在何处?烈日暴烈,能否让我到阴凉处等候?”
    那千总走过来,瞅了他几眼,突然道:“左将军有请!”
    中年人不知何意,站在那里不敢乱动,几个乡绅凑过来站在他身后。
    那千总眼神凶狠,喝叫:“将军只请他一人,其余人回到原地等候!”
    两个兵丁走过来,站在出头的那中年人的身后,押送他往校场门口走去,千总跟在身后离去。
    一刻钟之后,那千总走回来,厉声宣告:“郑才玉卖身顺贼,再勾结女真人残害百姓,提督大人已经查实罪证,郑家抄没家产,郑才玉已在总督府门口斩首示众。”
    郑才玉就是刚才那位被押出去的中年人,郑家是西安望族,三代出了两个进士,郑才玉自己就是其中之一。顺贼没来得急追郑家的罪责,清虏对大明的进士很优待,没想到等来自己人,他却丢掉了性命。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老头被晒得头晕眼花,骤然听见这个消息,一头栽倒在地晕过去了。
    那千总往人群中瞟了一眼,招手令两个兵士过来把他抬走。
    两百多乡绅大气也不敢出,眼睁睁看着那老头被抬走,不知道他的命运如何。
    一个时辰后,陆陆续续有七八个年老体弱的乡绅不经烈日暴晒,无论真晕或者假晕,摔倒在地面立刻被兵丁抬走。
    午时过去,校场门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一队兵丁簇拥一位明军将军走进来。
    左若遥遥拱手,道:“军务繁杂,有劳诸位久等了!”
    也许是因为期待了许久,见左若千呼万唤始出来,立刻又有几人紧绷的心弦一松,昏昏欲倒。
    左若道:“王师北上驱走清虏,陕西从今日起重归大明治下,眼下延安府还有些许清虏残兵败将,我需在西安募集士卒守城,缺些钱财粮食,诸位都是西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就不要让我再派人上门去取了!”
    在场诸位乡绅都长吁一口气,还是要钱要粮,不过这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
    不怪左若如此,李自成攻入西安时,他们被逼捐钱粮;阿济格入西安时,他们主动捐钱粮;左若今日要是不把他们请到府衙来,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