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震苦笑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觉得我应该进京一趟。放心吧,京城有上百万人口,李自成又不知道我在城中,他拿我没办法的。何况,甘剑锋不也在京城中么?至不济我也能带着他杀出一条血路来。”

李超涂、朱亮道:“那我们怎么办!”

朱震道:“你们打着我的旗号围住永清,在固安、东安一带活动,让李自成以为我还在战场上厮杀,便不会太在意京师了。”

朱亮、李超涂相互看了一眼,恭敬的说道:“王爷主意已定,末将便不再相劝。若是王爷有什么意外,我们该如何,请王爷示下。”

朱震见他们说得如此严肃,便正色说道:“如果我有意外,济王府便以夫人为首,一众文武官员以及大军可保护福王去南京,拥立他为新君。福王是神宗皇帝的嫡孙,有我们大军做后盾,应该没人敢说闲话。山东么,就留下你们两个,继续带兵镇守,不能让贼军或者金虏得到山东,最后谁能诛杀李自成,便可继承我的王位。朱亮、超涂,你们最后不论谁获胜,另一个人决不允许有什么歪心思。”

朱亮、李超涂听了,一齐轻轻的叫了一声:“大哥。”再想说话时,发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好半天,李超涂挤出一句话来:“这事和金虏有什么关系!”

朱震笑道:“中原剧变,金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进关来分一杯羹。李自成得到京师后,难免会骄奢,不一定斗得过金虏。而且我跟你们说过很多次了,别看贼军威风,只要让他们大败一场,就什么都不是了。”

朱亮、李超涂齐声说道:“谨遵王爷训示!”

万事安排妥当,朱震先率大军为了永清,还亲自到城下监督士兵攻了一回城。这才化了妆,秘密的带着十几个人快买加鞭往京师赶去。

次日下午,朱震赶到京城近郊的大兴城时,得知贼军先锋刘宗敏部已经到达外城西门彰义门外,现在正在攻城。而甘剑锋尚自驻扎在外城西南角处。

朱震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甘剑锋军中。甘剑锋见朱震赶来,高兴的说道:“王爷,您带大军来勤王了?太好了,京师有救了。”

朱震苦笑道:“甘将军,要让你失望了,本王带来的,就这十几个随从,任继荣驻兵永清,挡住我军去路,急切之下,大军赶不过来,本王不敢辜负皇恩,只好自己跑过来了。”

甘剑锋听了,突然跪下给朱震叩了三个响头,朱震心中甚是奇怪,甘剑锋这人脾气极倔,现在居然肯恭恭敬敬的跪在自己面前,他伸手扶起甘剑锋,笑着问道:“甘将军这是为何?”

甘剑锋道:“甘某叩拜王爷,并非王爷的爵位,而是王爷的忠义、胆识。面对贼军二十几万大军,王爷竟敢孤身前来京城救驾,这份忠义胆识天下几个人有?末将不才,愿意拼死保护王爷,只有王爷全身返回山东,我大明才有希望啊!”

朱震大笑道:“甘将军,李自成二十几万乌合之众很了不起么,我们便联手在他大军中杀他个七进七出。”

甘剑锋激动的说道:“愿意追随王爷左右。”

朱震道:“好,你现在通知兄弟们拔寨起营,大军开进城去,我倒要看看李自成有什么本是把这京城从我们手中夺过去!”

第227章 谁之过(二)

甘剑锋带领部下转至右安门,城墙上的守军见是官军,便大声问道:“城下是哪路军马,是进京勤王的么!“

甘剑锋得到朱震指示,对着城上说道:“末将乃济王麾下游击将军甘剑锋,奉济王殿下命令,率部进京勤王,这里有济王殿下颁发的公文。”说着,掏出弓箭,把那份朱震刚刚给他的文书附在箭上,向城墙上射去。

‘诤’的一声,那支羽箭正好射在那军官的盔缨上。那军官暗道好险,这济王麾下将士果然个个凶狠,难怪这么能打。他拔出羽箭,解下文书,仔细看了一下,正是济王颁发的令谕。

“把城门打开,城下是山东来的援军!”那军官大声喝道。

城门慢慢的打开,甘剑锋驱动士兵,赶进城去。正在士兵进了一般时,突然从西门那边跑来许多盔甲不整的士兵,一边跑一边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贼军进城了!贼军打进城了!”

刚刚进城的朱震大吃一惊,再看城墙上时,守城的军士大乱了起来。甘剑锋见状,大声喝道:“做什么,贼军有那么容易进城吗?肯定是妖言惑众,离间军心,来人拉,给我把这些散步妖言的人就地正法!”

那些逃跑的士兵大声叫道:“将军,您是外地赶来勤王的吧!小人不敢乱说,贼军真的进城了!是曹公公打开彰义门,放贼军进来的!”

原本在甘剑锋的喝止下士兵们慢慢稳定了下来,待听到是曹公公放贼军进城时,心中大惊,这献城投降的事就是他们也想过,只是贼军没到右安门来而已。一时间,他们再也不顾及什么,纷纷四处奔跑了起来,有些有家眷在城中,便往城里跑,有些了无牵挂的,干脆往城外逃。

甘剑锋喝止不住,便问朱震道:“王爷,这该怎么办?”

朱震果断的说道:“不要去管他们,我们直接去内城!”

皇宫,崇祯皇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走动着,时而手掌相击,时而拍打额头。他愤恨啊!今天早朝之时,居然只有聊聊十数人上朝,他当时就想派人去把那些官员全部抓来砍了,可是这个命令有谁执行了?只怕他真的这么一说,大家都会以为自己疯了,第一个提防的就是自己。

“皇上,其实您不必这么烦忧,奴婢有一策可保皇上无碍!”他身旁的一个小太监说道,此时,王承恩、曹化淳等都派出去督军守城了。

崇祯病急乱投医,听说有计策可保自己无碍,眼睛一亮,说道:“哦,你有什么妙计,快给朕说说。”

那小太监道:“贼军来时,皇上您投降不就得了,还有南方半壁江山未定,贼军断然不敢。。。”

还未等他把话说完,崇祯咻的一声,抽出挂在龙案上的宝剑,一剑便砍死了那个小太监。他发疯似的笑道:“投降,你他妈的叫朕投降,皇帝能投降么!”

这时,王承恩走了进来,看着崇祯的样子,大声说道:“皇上您这是为何?”

崇祯见是王承恩,连忙问道:“承恩,外面怎么样了,有援军来了么?朱震不是说要来救援的吗?”

王承恩哭道:“皇上,您快逃吧,奴才手里还有两千兵丁,能保护皇上杀出去的,现在外城已经落入贼军手里,这内城,守城的将士们也跑的差不多了。”

崇祯唰的一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的说道:“跑,朕往哪里跑!朕身为一国之君,自自然该陪着国家一起灭亡。”

皇宫里的内侍、宫女们似乎也知道贼军进了外城,都四处奔跑起来,许多人临走之前,还不忘了拿几样金银珠宝,万一有命逃出去,总得有点东西伴家底吧。

正巧,有几个宫女从殿前走过,崇祯怒从心起,大声喝道:“站住。”

迫于崇祯威势,那几个宫女停了下来,瑟瑟的看着崇祯,崇祯喝道:“你们慌乱什么太子呢!”

那几个宫女小声的说道:“不知道。”

崇祯怒道:“朕养着你们做什么的。”接着顺手挥动手中宝剑,便朝那几名宫女砍去。一下就砍死其中一人,其余的宫女大惊,连忙吓得四处奔跑开去,边跑边叫道:“不好了,皇上疯了,拿着宝剑乱砍人哩!”

崇祯怒极而笑,对着身边的王承恩道:“你去把皇后、贵妃和几位皇子、公主都叫来。”

过了半晌,周皇后、袁贵妃带着皇子、公主们哭哭滴滴的进入文渊阁。

崇祯见了,怒喝道:“哭什么,不许哭!”

几位皇子、公主都恐惧的看着父皇,看着他手中还在滴血的宝剑,眼中顿时流出泪水来。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朱慈烺也只有十五岁一群小孩子见到如此光景,怎能不惧?

崇祯看着满眼畏惧的儿女么,心中一软,拉过三个儿子,给他们拭干眼泪,小声的说道:“以后父皇再也不能保护你们了,你们也不再是太子、皇子。逃出宫后,你们便隐藏在人群中,要隐姓埋名,看见年纪苍老满头白发的人,要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年纪和父皇一般大的要称呼叔叔伯伯。若是能逃出京师,便去济南找济王,他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至少或给你们一个万全。”

说道这里,崇祯眼中不知何时已经充满了泪水,他不记得前一次流泪是多少年前了。他叫过王承恩,让他找来三套破烂衣服,给三位皇子换上,吩咐送出宫去。

“父皇,您能不能把我也送走啊!”崇祯的小女儿昭仁公主瑟瑟的说道。

崇祯看了她一眼,轻声问道:“你怕死么?”

昭仁公主打着哭腔说道:“儿臣怕!”

崇祯笑道:“你闭上眼睛,就不怕了。”说着,他一剑朝昭仁公主刺去,昭仁公主年幼,哪里明白父皇的意思,他正依照父皇说得,把眼睛闭上之时,只感到胸前一疼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袁贵妃、长平公主等大吃一惊,大声哭道:“皇上,我们不想死!”

对于那几位贵妃,崇祯自然没什么好颜色,怒喝道:“连你们也要抛弃朕吗?朕给你们一个体面的死法,你们都自缢吧!”接着,他才轻轻的摸了摸长平公主的脑袋,柔声说道:“朕也希望你能长命百岁,可是,你为何要生在帝王家呢?帝王家的女儿在国破之时,理应殉国!”说着,便再次挥剑向她砍去,

‘铛’的一声,崇祯感到手中宝剑受到一股很大的力气碰撞,常年养尊处优的他竟然握不住剑柄,被撞飞了去。他怒喝道:“是谁!”

一个熟悉崇祯的声音响了起来:“臣将朱震,拜见皇上!”崇祯往门口看去,站在门口的,不是朱震还有谁?他宝刀只剩下刀鞘,想来刚才就是他飞出宝刀,打落自己手中宝剑的吧!

崇祯当真是喜出望外,他高兴的说道:“爱卿,你来得太好了,你带来多少兵马?”

朱震苦笑道:“启禀皇上,臣将是孤身一人进京,兵马么,在京城外面遇上了甘剑锋,把他手下五千人拉进宫来了。城是守不住了,皇上若想南迁图存,臣将倒能保护皇上杀出京城去!”

崇祯苦笑道:“南迁图存,南迁图存!朕还有脸面跑去南方么?”

朱震奇怪的说道:“皇上你怎么不问臣将为什么不带兵进京?依照您以前的脾气,肯定会大发脾气的问及此事的。”

崇祯笑道:“我以前生性多疑,手段狠辣,是么?人死到临头了,考虑问题总会全面一点。你的部队进不了京,肯定是贼头子李自成调集的大批军队对你进行围追堵截吧!毕竟现在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也只有你山东军了。若换了是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你进京的。”

朱震笑道:“皇上若是早些能用这种站在敌对方,站在臣下的位置上思考问题,我大明就不会有今日光景了。”

崇祯听了,把脸一板,冷声说道:“你是说朕以前做错了么?朱震,朕念在你不避艰险,孤身进京救驾,才和你说几句知心话,但也还轮不到你来编排朕的不是!”

朱震笑道:“皇上到让臣想起民间流传的一个笑话来!”

崇祯鼻子里哼哼两声,说道:“笑话!现在大家都在看朕的笑话,那个笑话也是关于朕的么?”

朱震道:“不是,是关于太祖皇帝和帝师刘基的,民间传说,刘基自负才学,每每使太祖难堪,有一次刘基称病,太祖私下里去看望他,并亲自为刘基把脉。刘基笑着对太祖说道‘陛下,您把脉把错地方了,人的脉搏在腕上,不在胳膊上!’太祖皇帝笑呵呵的说道‘伯温学识渊博,朕不如啊!’接着太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冷很冷,平淡的说道‘但是你也不能说朕错了,皇帝怎么会错呢?你要说皇上您对了,是微臣的脉搏长错地方了’。皇上,您爱面子臣将能理解,这是咱朱家的血统,臣将也好面子。可是,有时候,面子是要人性命的东西!该放下的时候还是要放下来,太祖皇帝还拉下面子给张士诚写过降书呢!”

第228章 谁之过(三)

崇祯听了朱震说得笑话,苦思了良久,才徐徐说道:“好,朱震,今儿个咱两就抛开君臣礼仪,就用同是太祖皇帝血脉的关系,好好坐下来谈论一下朕这十七年的过失,说一说太祖皇帝传下的江山弄成这般田地,到底是谁的过错!”

朱震听到这里,大笑道:“妙极,妙极!太祖皇帝的江山是咱姓朱的,别人么,也没这个权力来插嘴,就让咱们两个朱氏子孙好好说说。依照我说,若把这责任分成十份,大侄子你应该负责六份!”话题说开,朱震再也没什么顾忌,连大侄子都叫出口了。

朱震的‘君’字辈高崇祯的‘由’字辈一代,这一句大大侄子,倒也没辱没崇祯。崇祯生气的说道:“朕怎么要负六分责任了,想朕登基十七年来,宵旰厉胆,苦心经营,若换了别个君主,这大明早就在十几年前便灭亡了。按朕所说,大明能延续到今天,朕功不可没。”

朱震不置否可的说道:“那依照你的意思,谁该负主要责任?你不会把责任推倒我头上来吧!三年前我还只是一个小兵呢!”

崇祯道:“你虽然不要负主要责任,但有二分。其余八分责任,先帝需要负三分,内外诸臣需要负五分。”

朱震笑道:“愿闻高见!”

崇祯叹息道:“先帝爷这三分责任是不要说了,他在位六年,酿出了我中华有史以来最大的阉党。那魏忠贤勾结客氏,擅弄专权,把个大好的江山弄得乌烟瘴气,关外的金虏就是在先帝爷手中壮大的,中原的流寇也是在先帝爷手中大规模的出现。魏忠贤那阉货手段残忍,不知道杀了多少忠君爱国之士,弄得百姓对朝廷失望,甚至许多官僚士族都对朝廷失望。你说这三分责任他该不该负?”

朱震笑道:“先帝生性懦弱,才被魏忠贤挟持,他在位期间许多矛盾都被激发了出来,负上一点责任是应该的,但这不是主要的,他的皇位,不还是传到皇上手中来了么?”

崇祯笑道:“你能替先帝辩解,我很高兴,那便来说说内外诸臣吧,你看看他们像话么?还有一点做臣子的觉悟么?文臣就想着怎么勾心斗角,怎么收刮财富,一旦到了问策之时,都无可对,朕出的主意,若数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就开口闭口皇上英明,若损害了他们丝毫利益,就一个个没话了。再观武将,就想着拥兵自重,就想着如何保住性命,保住官职。让他们去剿贼,就想着先伸手向朝廷要好处,稍稍失利,便先想着如何逃跑。岳飞有句话说的好,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天下何事不可定?”

朱震笑道:“不知道你听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么?你只想着去怪罪文武官员,怎么就不先想想自己呢!你说文官就想着勾心斗角,可是你知道太祖皇帝在位时,可是十分鼓励官员勾心斗角的,他还专门让刘基组建浙东党对抗李善长的淮西党。这说明党争只要用的好,对国家是有利的,你处心积虑打击结党营私,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几个首辅,换过来换过去的,换出个样来了么?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你的首辅的怕你了,他们想着的不是如何为国家出谋划策,而是想着如何讨好你。你说武官拥兵自重,这一点在先帝手中没有吧,是你自己弄出来的。那你就该想想他们为何要拥兵自重了。顺便说一句,我自己就是拥兵自重中最出色的一个。”

崇祯冷哼道:“还不是死?”

朱震笑道:“难道你不怕死?”

崇祯昂首说道:“当然不怕,这一回我就没打算活着出北京城了!”

朱震不置否可的说道:“你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