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一战胜国-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军在逃跑中纷纷跑不动而被俘,反抗者非常少,那些土著士兵基本不反抗,大部分都跪地投降。

那些英军本土士兵更不会有什么以死相搏的意志,被追上也一个个乖乖投降。

查理带着一个连先行逃跑,由于他坐着马,因此一点也不累,然而查理跑了一个多小时,跑了大概二十公里,直接迎面撞见了正在修堑壕的果敢国防军第一师,当他看到那黑洞洞的重机枪枪口时,顿时感觉整个明媚的天空都暗淡了,布满了浓密的乌云。

“嗯?怎么搞的,那家伙不是……”果敢国防军第一师师长周展鹏楞了楞,随即喊道:“参谋长,你看那家伙是不是英军那个指挥官……”

第一师参谋长王金铭连忙翻出一张照片看了看,指着远处的查理说道:“就是那个家伙,叫什么查理。”

“哈哈这么说大鱼自己撞上门来了?”周展鹏大喜道,挥手下令道:“给我生擒此夷。”

“是”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查理欲哭无泪的举起了双手,投降了

远处那些叛军,看上去一个个虽然没有什么正规的军装,然而手上的武器装备却是极好,查理这才明白,自己是彻彻底底的中了这些叛军的圈套。

傻蛋查理

这个名号也许将跟随他一辈子。

第一师抓了查理,马上拖下去审问。

一问之下第一师才知道,英军已经溃败了,这个查理只是先逃了而已。

左等右等,第一师始终没等到什么东西,当第一师发电报去询问第三师的时候,第三师发回电报,声称英军已经被他们歼灭,只有少数漏网之鱼,不过也不用第一师来堵了,因为那些英军根本没有体力跑多远,这中间的二十里路跑下来,早被第三师给抓了。

这把周展鹏气的,按照计划,第一师才是主力啊第三师怎么就把英军给干掉了,早知道第一师也不用南下了。

不过这闷亏还真没地方找回来,周展鹏只能郁闷的下令前进,抓俘虏去。

也不知道能抓到几个。

……

两万三千名英军的完蛋,预示着缅甸英军彻底无人可用了,八千本土士兵折损了六千,现在只剩下用来守城的两千。

这两千名英军还真是不能动用,一动用缅甸人就弹压不住了。

然而空虚下的缅甸,对于果敢国防军来说,绝对是一个绝佳的练兵场。

果敢国防军第一师、第三师各自开始招募土著士兵,然后到处打家劫舍,又用抢到的粮食分给那些缅甸穷人。

这叫劫富济贫

团结多数人,宰掉那富裕的少数人。

果敢国防军第一师沿着丽江一路南下,专门劫掠商业城市,攻破那些商业城市后,把城内的华商集中起来保护,然后再开抢。

除了防御工事坚固的仰光第一师、第三师没有去骚扰以外,其他南部的沿江商业城镇一律遭到了第一师和第三师的骚扰。

整个缅甸顿时一片大乱,社会秩序被果敢国防军扰乱得一塌糊涂,什么交通、通讯、商业都陷于瘫痪状态。

英国的援军一时半会又到不了,缅甸总督急得在仰光上串下跳,却丝毫没有任何办法。

果敢王国的行政也暂时伸到了南部,不过考虑到英军援军到达之后肯定会发动反攻,因此行政人员只是去缅甸南部招兵和宣传的。

缅甸**党就这样成立了,**党专门吸纳那些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缅甸知识分子,**党的宗旨在于效忠缅甸王族——果敢族。

对于这个什么皇族,缅甸人从来都不是以果敢族为皇族的,但缅甸**党大力宣传对英战斗的胜利,宣扬只有在果敢王族的带领下,才能解放缅甸人民,让缅甸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由于英国长期以来的掠夺性统治,缅甸人对英国人的仇恨比较大,此番一朝翻身,马上坚决拥护果敢王国。

果敢王国首先获得了国内的武器弹药支援,其次又缴获了英国人的枪械、火炮,可以组织起一支比较庞大的土著大军了。

这些土著也不是说给他们武器就可以派上战场的,那样太乌合之众了,因此还是要在后方进行一定事件的训练再派遣到前线去作战的。

国内还调派了不少指导员来,这些指导员主要负责指挥与英军的战斗。

之前果敢国防军训练的那些土著是比较有战斗力的,首先这些土著是北部土著,比较好勇斗狠,其次有连坐制度和思想教育双重役使之下,这些土著作战起来悍不畏死,第三师在与英军作战时也未损失多少北部土著士兵。

收编土著士兵来与英军作战,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与此同时,果敢王国则在动员土著大修道路,北部的交通环境不好,中国的物资不好运到缅甸。

果敢王国起码征调了近二十万人来修路,反正修路管饭,饭管饱,果敢现在不缺粮食,还会发一些工钱,加上抗英口号的号召下,土著修起路来也比较卖力。

就算路再难修, 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修通个路算什么。

在二十多万人的抢修之下,道路迅速通畅,大批物资从中国运到了果敢王国。

中华帝国为了打这场战争,夏钧亲自批了五千万元,专门用来支援果敢王国,不够再批。

这次就算是不能打下整个缅甸,也要让果敢王国在缅甸能与英国分庭抗礼、划界而治,等于是在缅甸扎下一颗大钉子。

果敢王国在这种战争状态险隘,行政的效率非常高效,反正一切都是为了战争,其他的旁枝末节一律不管,做什么都可以不计成本,军事本身就是为了战胜敌人而不计成本的。

大量土著被武装了起来,到处都是一片练兵浪潮。

不过不可忽略的就是果敢王国此时的家底很薄,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才,就算是拉起了很多土著士兵,这些土著士兵也没有多少有战争经验的军官。

这个没关系,打仗死点人就有经验了。

经验就是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学习到的。

不过在丛林游击战方面,果敢王国却是已经比较成熟了,这要英军钻入山区,基本上没什么悬念就能战胜敌人。

……

与此同时,在国内,还是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时期,简直是百业俱兴。

国内的民族资本家们经过整合,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团体,凝聚力增强了,资本的合作性也增强了。

对于那些非民主资本家们来说,日子则越发不是那么好过起来。

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非常剧烈,这些民主资本家开始遇上越来越多的强大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多有先进的技术。

虽然在这个黄金时期他们还能生存,但实力的增强却被遏制住了。同时他们在贷款这一方面也被银行掐住了脖子,国内的银行基本上不对他们进行放款了,国际资本是支持他们的,但他们缺乏一个团体进行沟通。

同时国际资本就算是愿意给他们放款,这些民主资本家们未来也不好生存了,这些贷款很容易还不上。

相反,华夏会的那些商人,则是越混越好,资本实力在相互合作之下开始稳步增强,国际资本虽然在积极向中国渗透,但此时华夏会的成立,让中国的民族主义资本开始抱团,这和二战后英法德等国的民族资本抱团相类似,都是为了抗衡国际资本。

不过现在美国在国际上并非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也未完全开放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门槛。

因此国际资本在中国内部显然是吃不开。

中国的资本此时在金融上和国际资本相比差距很远, 中国的金融界人才显得十分稀少,因此在金融方面中国一直在扬长避短,以稳为主。

而在工业技术上,中国的轻工业技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各种先进技术纷纷出现,这些技术全在那些民族资本家手上。

在重工业方面,夏钧再次加强了对机械制造的投入,冯如在夏钧的要求下递交了一份需要更新换代的机械制造设备和技术。

夏钧为此花费了二十亿元砸在了机械制造上面,技术方面拔地而起,现在只是缺技工了,技术和设备都不缺了。

在机械制造上,夏钧陆陆续续砸进去那么多的积分,因此中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东集团旗下的机械制造公司开始把钱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之中,这也是夏钧寻求机械制造业脱离兑换平台依赖性的行为。

现在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是最先进的了,只要能够靠研究保持技术领先,那么中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就不需要他用兑换平台兑换了。

此时中国的轻工业逐渐走向发达,而重工业则受人才因素制约,规模受到了制衡,但重工业技术也是不差的。

不过很多重工业技术也就是与西方持平,其中以机械制造、船舶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化工制造等行业最为强大,而这些重工业又是与军事有关联的方面。

在一片安稳的环境当中,缅甸战争的爆发,让英国也对中国递交了一份抗议函,抗议中国将军火流入缅甸北部。

中国外交部立即回应英国:“中国不知道那些武器的来源,有可能是个人走私,但绝不是中国政府所做的行为。”

中英之间的扯皮,就此拉开序幕。

——————

第三更到兄弟们来点月票吧

第两百六十五章:英军反攻

第两百六十五章:英军反攻

英国人用脚底板都能想得到,这些武器是中国政府搞到缅甸去的,然而苦于没有证据,在与中国政府的扯皮中完全没有办法。

同时英国目前也不知道那个果敢族就是缅甸汉族,对中国政府的根本动机还不明了。

扯皮没有结果,英国也没有什么报复手段,毕竟如果报复了中国,中国同样可以通过增加对缅甸土著叛军的支持来报复英国。

对于正在欧洲大打出手的英国来说,暂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为了缅甸而去对付中国。

夏钧在中英发生扯皮之后,马上打电话要求国防部报告西藏公路的修建情况,国防部的工程建设是由段祺瑞管的。

段祺瑞接管国防工程建设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他接管下倒也没出什么大问题,而且根据下面报告,段祺瑞对工程要求极为严格。

“报告元首,我们通往西藏的公路已经修好了近一半的路程,还有一半没有修通。”段祺瑞打了个电话到夏钧的办公室报告道。

夏钧对段祺瑞吩咐道:“让下面加紧修路,争取在明年上半年结束之前把公路修到中印边境去。”

段祺瑞心中一惊,问道:“元首是要对英国动武?”

“我们的路一通,就能威胁到印度了,就可以在缅甸方面取得主动权,不过动武也许只是迟早。”夏钧对段祺瑞说道。

印度号称是英国皇冠上的宝石,英国佬的宝石若被威胁了,自然说话也就硬不起来了。

段祺瑞挂了电话,拿起桌前的一堆工程文件看了起来,现在国防部很多国防工程正在修建。

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西部地区,主要就是交通设施、军用机场、防御工事群

其中以北部的国防工程最多,从东北到西北这一条线上,国防工程简直多如牛毛。

可以从这些国防工程的分布上看出,帝国军部未来防备的敌人主要是沙俄和日本。而帝国在西南地区,要对付的的则是英法,而在华南、东南地区,要防备的则是美国。

基本上,除了德国以外,此时中国已经处于英、法、俄、日、美五国形成的包围圈之中了。

这五个国家里,有四个是协约国成员。

美国和中国一样处于中立状态,但从近期美国的动向来看,对中国已经显露出了不少敌意。

日本是肯定会与中国为敌的,日本的仇华情绪高涨,已与中国成为死敌。

英法两国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帝国正在积极向中南半岛的英法殖民地扩张,未来也必然发生冲突。

至于沙俄,目前好似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但段祺瑞知道,这些正在修建的国防工程之中,大部分都是针对沙俄的,其规模远远大于对日的国防工程。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可能要单挑五大列强。

想到这里,段祺瑞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夏钧的勇气,也正是他那种让人感觉疯狂的勇气,让如今的中国打败了日本,收复了失地,还夺取了荷兰的殖民地,成立了南洋共和国。

如今缅甸又乱了,听说果敢王国的果敢族就是汉族,果敢国王已被帝国封为‘缅安王’,南方三大军区已向果敢王国派遣了三千尖兵。

从缅甸传回的消息,缅甸英军组织了两次进剿行动,结果两次进剿都全军覆没,此时缅甸空虚无比。

乘着英国在欧战期间谋取他们的殖民地,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手段,然而战后反扑的问题却是让人头疼的。

段祺瑞想不太清楚以后要如何应付的时候,夏钧打电话来让他加紧修筑西藏公路,显然是想用进攻印度来威胁英国妥协。

……

缅甸局势持续恶化的时候,英国从印度调遣的十万英军终于到达了缅甸丽江河口,这十万英军多为印度阿三组成,但英军本土士兵也占据了十分之一。

这支部队本来是要投入到欧洲战场的,但缅甸起火,只能调派到缅甸来灭火。

这支英军的到达,已经是十二月底了,此时缅甸已经乱得一塌糊涂,北部的果敢王国已经快骚扰到仰光去了。

仰光是英国在缅甸的行政军事中心,由于防御工事坚固,果敢王国在缺乏各种重武器的情况下,因此没有对仰光进行骚扰。

果敢国防军总司令刘博琛十二月二十六日下达了集结令,果敢国防军仓促训练出的近三十万土著士兵的乌合之众开始在缅甸河谷中部及北部集结。

中部地区集结了八个师的土著士兵,兵力达到十二万,北部则集结了十一个师,兵力达到十八万。

刘博琛向帝国元首递交了作战战略,缅甸十万英军的反攻,果敢国防军依旧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

整个作战计划即是以十九个土著师与英军在缅甸河谷进行正面作战,这些土著师的战斗力还很差,不过这些土著师因为精神支柱存在,因此战斗意志是有的,在这种作战意志以及军法的维持下,可以做到不溃败,勇敢向前冲锋。

但要想战胜英军显然不可能,因此战略上则是且战且退,在损失八到十个师的情况下退到北部山区边缘。

在且战且退的期间,果敢国防军再动员二十万土著参战,等待英军来到北部山区边缘时将其诱入山区。

如果能够成功将英军诱入山区,那么就很好打了。

如果英军不进入山区,则以四十万的兵力对英军进行合围,然后用人海战术围攻英军,把英军的弹药补给消耗得差不多之后,再由果敢国防军正规师进行突击,从而消灭这十万英军。

这个战术是刘博琛曾经在军校里学的,那时候正是元首给他们讲的作战方式,只适用于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

而且提前是必须是在采用人海战术的同时,士兵必须有精神信仰,同时在作战当中必须有其他大国的支持。

这种作战方式实际上只适用于亚洲的一些国家。

缅甸此时正好有一定程度上符合这样的要求,首先在精神信仰上是解放缅甸人民的旗帜,缅甸土著肯卖力作战。再则果敢王国背后就是中华帝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刘博琛因此选择这样的战略,而且选择这样的战略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消耗掉缅甸土著的人口,又让人家心甘情愿的上前线,等日后中国向缅甸移民后,汉人可以取得人口上的主导地位。

再则这样的战略基本上没有失败的可能,因为敌军在不断的胜利之下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且将敌军不断诱入深处,敌军的补给会出问题,到时候只要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