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一战胜国-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口感上,三种档次的香烟也是不同的,烟叶在烤制、发酵的程度也都不同。同时印美女图案的飞马牌香烟抽起来非常轻,适合那些刚抽烟的人群,而流星牌香烟印的是猛男图案,自然是重口味了。

包装上夏钧可是下足了功夫,第一批卷烟很快便出厂了。

对烟草的烘烤、发酵的工艺在经过好几个月的尝试,已经趋于成熟,卷烟厂的工人已经能熟练的对烟草进行加工。

第六十章:码头

第六十章:码头(第八更)

第八更了,给不给力?

新的一周,冲榜急需票票、收藏

兄弟们也给点力

拜谢

————

李诗婧最近已经逐渐进入状态,夏钧开的那些工厂多交由她打理,这为夏钧省去了很多心力。

而且李诗婧是学工商管理系的,对工厂的运转管理上比夏钧熟练得多,夏钧以前经常是这个厂开起来,然后抓阄选厂长,接着就把厂子丢给厂长去管理。然后下一个指标下去,你得完成这个指标,其他我就不管了。

现在李诗婧帮他打理这些工厂,各工厂的管理优化了很多。

就一个工厂来说,人才和设备相比,人才更重要一些,此时夏钧办工厂,是用先进的设备硬堆出来的优势,但在管理上却并不优秀。

娶到这个夫人可谓是夏钧的最大助力,其他人才再好,也没自家夫人好,毕竟自家夫人不会乱来,他能绝对的放心。

此时秋收快要到了,夏钧也没太大的心思放在工厂的建设上。

9月6日,夏钧将编成的9个营划区调派了出去,同时夏钧召开了行政会议,要求各地行政人员抓好秋收工作。

夏钧编成的9个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也马马虎虎了,但要说十分有战斗力那还差得远,夏钧把他们调派出去,同样可以在地方上训练。

新纳入行政范围的乡镇挺多,所以这次秋收要进行武装抗税,所以必须将这9个营调派出去。同时夏钧也是为占据全福建做准备,一旦打响辛亥**,9个营立即占领区域内的各县城。

此时夏钧的发展虽说看起来很快速,但实际上夏钧的实力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就工业上来说,基础工业根本没有建设完全。

同时夏钧办工厂是靠兑换生产线,而自己则没有任何制造生产线的能力。

兵工厂更是没有一点着落,夏钧之前所投资的项目,一部分是基础工业,一部分则是赚钱用的。

实际上没有改变什么东西。

改变最大的就是基础设施,闽西北的道路今年年底之内基本上能够畅通,而他造了一个钢铁厂,却造不了第二个,除非是继续兑换。

现在夏钧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谓是进退维谷,建兵工厂显然不行,那东西太昂贵了,非常不划算,这必须靠购买列强的兵工厂。

而购买精密机床则更是昂贵,有的机床价格甚至是上百亿,就算有了这些机床,夏钧也缺少操作这些机床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夏钧目前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不过夏钧此时没有能力去解决,他现在只能解决低层次的东西,修修路,办几个厂。

这是夏钧感觉自己进退维谷的主要原因。

随后夏钧干脆不想了,既然暂时没办法办兵工厂什么的,那就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改善民生,当地盘扩大到一定程度,民生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些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夏钧手上还有720万点积分,够修好多条路了,此时夏钧手上已经有了六支工程队,这六支工程队无时无刻都有工程要修,根本修不过来,福建的基础设施基本上算是一穷二白。

不过对于夏钧来说,目前最紧迫的不是道路的问题,而是港口的问题。

9月8日,夏钧亲自赶往宁德考察,他要在宁德建一个走私港口,如此才能避过海关。

宁德港是个优良的深水港口,夏钧到这里考察了一圈,本来打算建一个集装箱码头,但考虑到其他国家没有使用集装箱,这东西貌似没用。

集装箱的好处就是降低运输成本,但其他港口必须有集装箱装卸的设施,否则会变得更不方便。

夏钧感觉很有必要在世界上推广一下集装箱,不过想想好是算了,目前中国是一个进口国,而不是一个出口国,推广集装箱对中国市场来说是不利的。

一旦集装箱推广开,外国商品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进一步冲击中国市场。应该在中国排挤掉洋货后,再推广集装箱,使中国的商品出口时降低价格。

既然集装箱码头没有建造的前提条件,夏钧只能建造一个散装码头。

散装码头不用什么成本,10万点积分就可以修一个很豪华的码头了,于是夏钧在宁德港修了两个散装码头。

走私船只自然要自己买,在系统中买货船,分好几种级别的货船,当当前这个时代的货船定价是排水量在1万吨及以下的货船30点积分1吨,购买一艘排水量为1万吨的货船需要30万点积分。

排水量2~5万吨的货船的价格则是40点积分一吨,5~7万吨的则需要50点积分一吨。

而兑换更先进的货船,吨位价格成倍往上翻。

越先进的越贵,越大的越贵。

大也有大的好处,因为船造得越大,前进所需的动力比例就越小,这一点夏钧隐约记得,好像是船只每扩大多少倍,所需扩大的动力小于船只扩大的倍数。

所以人们为了多运东西,把船越造越大,越大存放燃料的空间比例就会缩小,因此也就越划算。

……

看完不要忘了投票哦

第六十一章:秋收!

第六十一章:秋收!

既然系统都这么分级了,夏钧自然也就是兑换30万点积分一艘的1万吨级货船,毕竟1万吨比两艘5000吨的划算。

货船还是比较划算的,30万点积分换一艘1万吨级的货船的确不是太贵,主要原因就是夏钧兑换的是这个年代的货船,不是超时代的。

所以夏钧兑换了5艘1万吨级的货船,花掉了150万点积分。

随即夏钧发电报给在美国的陈家毅,让他办个运输公司,想办法弄几个牌照来,以后这些货船直接挂上美国牌照。

有了美国牌照,这些货船进入中国港口时的关税就十分优惠了。

5艘货船停在码头,夏钧派了一个连在码头驻守,便返回了建安。

“夫君,我们买的原材料已经运到福州了。”李诗婧见夏钧回来,连忙对他说道。

“运来了什么?”夏钧问道。

“1万吨棉花,还有2万吨铁矿石,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学材料,我已经让运输队去运了。”李诗婧说道。

“嗯钢铁厂必须马上开工。”夏钧点了点头,抱着李诗婧的腰肢,温言软语的说道:“夫人辛苦了。”

“你也别累着了。”李诗婧伸手温柔的帮夏钧擦拭额头的汗迹。

……

由于运来的原材料较多,夏钧一边让运输公司派拖拉机去运,一边购买机船,建溪的航道过两天就要通航了,30吨的机船必须到位。

这种30吨的机船极为便宜,这种东西比汽车还没有技术含量,就一个柴油机,后面装个螺旋桨,再装个船舵就OK的东西。

一艘排水量30吨的机船仅需100点积分便能购买到,十分的优惠,夏钧之前已经兑换了十几艘给那些船夫培训。

既然航道要通了,夏钧一口气兑换他500艘,也才花掉5万点积分,用河道运输果然划算。

此时建溪因为水坝的修建,水位已经上涨了许多,过两天便能通航,而水电站则没这么快建好,还要过半个月才行。

除了派遣拖拉机去运输外,那些原材料就先放在福州的仓库,等河道修建好了,再用这些机船进行运输。

海运方面需要水手,夏钧当天派人到福州、厦门等城市张贴告示,福建作为一个临海省份,海员是中国各省中数量最多的,为此夏钧丝毫不担心招募不到水手。

……

秋收如期而至,这年秋收闽西北的百姓无疑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的水田都种上了高产水稻。

这些高产水稻长得非常茂盛,特别是下了化肥之后,可谓是长得枝繁叶茂,稻穗长得和其他水稻不同,其他水稻是稻穗上端才长稻子,而保安团发的高产水稻在中端依旧可以长稻谷。

今年的丰收十分不同,今年保安团发下了打谷机,同时乡镇的自治议会也成立了运输队,开始收割稻谷,自治议会的运输队就开来了,免费为他们运输稻谷。

不仅生产工具改善了,而且还不用交税了,只要交两百斤稻子就上去就行了,这高产水稻只要种得细心些,一亩地收个一千四百斤是最少的,交两百斤上去还有一千两百斤,相比以前增长一倍不止。

百姓对保安团的拥戴此时已经发自骨子里了,谁敢说保安团坏话,绝对跟谁急。

不过问题很快来了,前来闽西北收购粮食的粮商见今年闽西北的粮食产量这么多,纷纷压低收购价格。

一石大米的收购价降低到了一块银元。

林德宝向夏钧反应这个问题后,夏钧想了想,说道:“既然那些粮商要压低价格,那这生意我们自己做,你去和老百姓说,我们一石大米一块五收了,不过要先打条。”

“好,我马上去。”林德宝连忙跑了出去。

林德宝刚出去,电话就响了,夏钧拿起电话,“什么事?”

“团长,贸易小组发电过来,他们已经在美国旧金山找到了一家倒闭的运输公司,那家公司有5艘7000吨级的货船,对方开价300万美元。”

“发电回去,他们感觉可以的话,就把那家公司买下来。”夏钧直接说道,然后便挂了电话,接着打给李盛国那小子。

“姐夫,什么事?”李盛国接到夏钧的电话后连忙问道。

“工作的时候不要叫我姐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夏钧对李盛国训斥了一句,李盛国那连忙答应。

“现在银行能抽出多少资金?”夏钧问道。

“大概三百万银元吧不过再过些天就会多了,福州、厦门那边的银行运营状况很不错。”李盛国说道。

——————

冲上点击榜了兄弟们很给力还有票吗?

第六十二章:航道开通

第六十二章:航道开通

建州银行属于零售银行,能办理的业务较多,不过也仅限于福建境内,但利息开得比较高,因此存钱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都是存定期。

“你马上把这100万银元打到美国那边去,贸易公司那边有要用。”夏钧说道,陈家毅那边的资金还是够收购那家运输公司的,但收购了之后就没什么钱进口原材料了,夏钧此时正在搞进出口贸易,自然要有原材料。

“明白。”李盛国连忙应道。

“好了,就这样吧你小子那边别给我乱搞。”夏钧对李盛国交代了一句,然后挂了电话。

……

由于夏钧允许陈家毅自己做主,陈家毅在两天后就买下了那家贸易公司,那家贸易公司不仅有牌照,而且还有海图,以及一些船员和精通跨国运输的管理人员。

夏钧让陈家毅全都拉到福建来,那些管理人员全给高薪,并且让那七艘货船马上前来福建。

夏钧此时要搞进出口贸易,自己的运输公司得尽快办起来,运输这块要是跟不上,那就不好了。

塔娜那小妞发电报过来了,专利都给夏钧申请了,有几样已经通过了申请,有的则还在审核之中。

这几天塔娜发电报过来追问夏钧要多久才能把货物运到美国去,她这个经销商已经把公司都成立起来了。

塔娜指明要经销卫生棉、打火机、香烟,同时建安这边生产的棉布和纸张也要,显然这个富婆看到了商机,心里热切得很,天天给夏钧发电报。

为此夏钧只好天天给她回电报,说工厂才刚建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夏钧的那些工厂已经建好了,不过工人熟练生产还需要一点时间的,月底应该能全面开工。

现在夏钧在到处招工,那些被俘的绿营兵都不想回去了,很多都想继续留在建安,毕竟在这里有吃有喝的,过段时间放出去了,到工厂、工地上做事还有工钱拿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保安团管的地方,没有乱七八糟的税收,日子可好过得多。

纺织厂的运转倒没有问题,只是钢铁厂必须尽快运转起来。

航道也开通了,三十吨的机船开始在建溪行走,数量如此众多的机船来到福州,让福州码头的人纷纷吃惊。

500艘机船开始在闽江和建溪上日夜运输棉花和铁矿石,运往建安码头后卸货运往工厂。

这些机船的速度很快,由于用了柴油机,船夫只要把好舵就行了,运输起来也轻松得多了,运输效率比原来的麻雀船提高了几十倍。

如此高效率的运输,大大节约了成本,其成本比拖拉机运输要低出许多。

钢铁厂有了铁矿石,很快便运转了起来,这些铁矿石是进口的,所以都是纯度较高的富矿。

而钢铁厂原本就有,夏钧现在不缺钢铁厂的人手。

钢铁厂一运转,夏钧又兑换了一些轧钢机等机械,用来生产钢管、钢板、钢筋、钢条等商品。

自己以后要修铁路,还要有造钢轨的。

夏钧想到这里,又兑换了生产钢轨的设备,设备并不是太高档,产量也不是太大,只是满足内需用的而已,以后修铁路不用靠进口钢轨就行。

除此之外,夏钧的小五金制造厂则拥有制造菜刀、剪刀、钢锯、卷尺、螺丝、铁钉等小五金的设备。钢铁厂的刚才一部分直接出口钢材,一部分则送到小五金制造厂生产小五金器具。

此时中国每年需要进口22万吨钢铁,小五金除了汉口的比较出名,但汉口的小五金和其他地区的小五金一样,都无法抵挡洋货的侵袭。

同时夏钧又兑换了一些制造铁器的设备,如铁锅、铁锤、锄头、铲子,这些铁器是不能放过的。

既然有了钢铁,那便要将本土市场上有关于铁的洋货统统排挤掉。

……

此时半个福建已经纳入夏钧的行政范围,秋收一到,暴力抗税遍地开花,一些知县识相点,接到保安团的通告后就不派人去了,一些知县却还是存在侥幸心理,派人下乡去收税,结果被保安团乱棍打了回去。

一些地区甚至爆发了武装冲突,不过那些不识相的知县都死得很惨,不久就有两个知县被坐了‘飞机’,直接被炸死在衙门后面的庭院中。

夏钧的凶名传遍了全省官员,这场秋收正式确立了夏钧横行福建的地位,自此没有官员敢与夏钧抗争。

而夏钧在闽西北则忙着收购粮食,因为老百姓信任保安团,所以都把粮食卖给了夏钧,拿白条也愿意。

保安团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做出来的。

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谁对他们好,粮商来收粮才一块银元一石,保安团却以一块五收去,虽然是白条,但老百姓信得过,自然也是欢欣鼓舞。

不过没几天就闹出事来了。

警察局打来了一个报告电话,说有农民要求粮商退粮,结果那个粮商不退,还把人打伤了。

在本团长的地盘杀价,还敢打人,活腻了真是。

“先给我抓起来。”夏钧对电话那头喊道。

————

第二更到

兄弟们还有票吗?

第六十三章:走私

第六十三章:走私(第三更)

感谢“方甫合”、暧昧与你12、天天猪的一天、飞亚四位同学的打赏,以及YY我最牛同学的评价

第三更到,0点准时有一章

————

警察局很快就把那个粮商抓了起来,第二天就送到了法院去了,法院当天就给出了判决。

判处打人的粮商赔偿医药费五十元,所购粮食属于正常市场买卖,不予退回。不过打人就不对了,有什么可以向警察叔叔反应嘛因此还处于500块银元的治安罚款。

夏钧虽然要求严办,但也不能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