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一战胜国-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缅铁路的通车,使中华帝国西南各省份的货物直接从铁路运往缅甸沿海港口,从而装船出港。

或者在进口原材料时,直接在果敢郡国沿海港口卸货,然后从铁路运到西南各省份。

同时这两个省份,也是中国资本投资最多的两个成员国,其中南阳共和国排在第一,果敢郡国则排在第二,俄国只能排在第三。

中华帝国在在俄国的投资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首轮,即将俄国的大量资源以低廉的价格圈买了下来。

此时俄国的投资建设,主要交给俄国人进行,华东集团控股的银行正在大量放款给俄国人。

反正俄国人先透支消费着,然后产生大量的建设活动,等经济崩溃了,中华帝国就让俄国人再次投入到建设之中。

之前建设的东西到时候属于华东银行的控股银行,而经济崩溃后组织的建设活动,则是华东银行所有,因为这些钱花出去,是能够收回来的,因为俄国人在经济崩溃前欠下了华东银行大量的钱。

至于让俄国发动战争,目前来看不太可能,毕竟自《杭州协议》签订后,十几年内不太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世界大战。

南洋共和国和果敢郡国的发展如此快速,自然是离不开巨大的投资,而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投资,自然又与这两个国家实际上等同于中华帝国的两个省有关。

发展本国的省份,不出钱出力还能出什么?

同时暹罗的经济也大有起色,在中华帝国的指导下,暹罗也进行了内部改革,这是一种巩固统治者权益,同时又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

第三世界联盟内部成员国的改革,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不管是暹罗还是波兰,在改革之后迅速有了巨大的改变,其改变可以表现为,民生上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

民生提高之后,这些成员国内部的统治也就非常稳固了。

同时改革之后的第三世界成员国,在经济上有了很明显的飞跃性发展,这使得税收大大增加。

并且在军事上有了很显著的发展和提高。

作为第三世界联盟高级成员国,他们在军事上可以购买中华帝国的各种新式武器,加上中华帝国会排出人员进行指导,或者直接帮助各成员国训练军队,因此军事上提高的速度非常明显。

作为一个统治者,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很多统治者,并不关心能否向外扩张等等,他们只要维持好自己的统治就行了,很多时候他们出卖掉一点利益都是非常豪爽的。

中华帝国为首的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发展,大大刺激着那些落后国家的神经,首先是统治者们很动心,毕竟那些国家的内部矛盾在改革和发展下逐渐消除,人民开始拥护统治者,同时军事上有所发展,加上中华帝国对其的政治保护,基本上不用怕被其他国家入侵。

除了统治者,很多落后国家的国民看到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的发展之后,也一个个非常羡慕,都想要让本国也加入到第三世界联盟之中。

至于怎么把这种变化传达给那些落后国家的人民,中华帝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最主要的是靠电影。

同时目前也增加了电视。

电视有时候比电影更有效果,因为电视一天到晚都在放着,当然电视也能放电影。

自电视机被中华帝国研制出来并推向市场后,首先在中华帝国内部有了飞快的发展。

中华帝国首先在国内的各个广场上都安装了巨大的黑白电视,以方面国民在各地广场集会时能够看到政府播放的内容。

同时中华帝国快速的建立了三个电视台,并且建立起了黑白电视生产线,迅速将电视推向市场,将电视这种东西带入千千万万的国民的家庭生活之中。

这个时期的电视机由于产量还不高,因此价格偏贵,还属于一种奢侈品,因为刚出来,因此非常新鲜。

很多商家只要在店铺或者商场内摆上一台电视,每天都能招揽不少客人关顾。很多时候客人还不走,很多商家图个热闹也不赶人。有人来店里,这是人气啊能赶吗?

不过随着产量的增加,电视机的价格下降是必然的,但在未下降时,可让华东集团在这方面赚了不少钱。

产量上去了,虽然价格降低了,但数量变大会使利润更高许多倍。

一些电视也出口其他国家。

一些落后国家也开始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建立了其本国的电视台。

一些小国没那个能力建立那么丰富的电视台怎么办?那就接收中华帝国的电视台吧

正如后世的非洲很多国家接收中国的电视台一般,目前中华帝国也是这么做的,而且范围更广。

进入1923年,中华帝国的黑白电视产量从原本的10万台,迅速增加到了200万台,增长率为2000。

不过200万台显然也无法满足需求,中华帝国在黑白电视上的产量还在不断的猛增。

同时中华帝国的电视产业迅速完善,中华帝国迅速出台了有关电视播放内容的种种限制。

不能播放暴力镜头,不能播放犯罪情节,不能播放损害传统lun理道德的内容,不能播放虚假广告,广告不能超出多少时间等等。

电视这种东西,是好是坏,有不同说法。

后世的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引入电视的国家,引入电视之前社会风气比较好,引入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些从未听闻过的犯罪行为。

电视会给国民很多犯罪行为启示,例如后世很多劫匪,都学着港片里的模式,带个头套什么的,甚至学着港片的内容,套个丝袜在头上当头套。

应该说,电视这种东西,如同一个双刃剑。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因此政策不能畸形,电视这种东西肯定是要有的。所以要做的就是把不良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广告的问题,夏钧做出了重点批示。

来自后世的夏钧,最无语就是后世的那些广告了。

很多虚假广告也堂而皇之的搬上电视,全国十三亿人都看着的东西,难道广电局是瞎子看不见?

或者说是广电局上上下下的智商约等于零?

有的广告只是夸大一点效果,这还算是好的了。那种一放就是十几分钟的那些广告,则完全是坑钱的。一会什么美国高端科技产品,一会什么美国太空技术产品,各种虚假概念信手拈来。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判断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缺陷的,否则那些广告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此时中华帝国要称霸世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电视广告就更不能乱搞了,必须给世界各国做出个楷模来。

中华帝国必须在各个行业都做出最好的成绩出来,这样世界人民就说:看吧中国人在某某某领域做得多好。

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连中国的屁其他国家的民众都会以为是香的。

因此广告首先不能搞虚假概念,任何概念都得通过了审查才能登上广告,同时不能夸大产品功能和效果。而且电视广告不能超过一分三十秒,一个小时只允许出现两次。

当前电视产业,主要还是新闻,以及一些有关农业、生活、军事等方面的节目,娱乐性的节目也要有的,因此有一些歌舞节目,一些才艺比拼节目。并且中华帝国之前拍摄的电影都将在电视上播放,中华帝国迅速把现有的电影进行了重新的审核,制定了反应标准。

很多时候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在电视上放的,一些电影里面带着的可能会影响社会风气的内容,全都被挡在门槛之外。

像那些动物纪录片,以及其他一些纪录片,这就很健康的东西。

此时中华帝国作为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并非太快。

若是如同后世的中国,在民生发展起来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有了,一下全都涌入。

而此时中华帝国,则是慢慢的涌入,毕竟这个年代的科技还不是那么发达。

这种不是太快的变化,是有很大好处的,使得国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能够积累起很丰富的经验。

1923年,中华帝国在航空制造领域与美国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美国的航空制造公司由于有了大量资金的投入,加上对中华帝国的飞机发动机、结构进行分析模仿,很快就追了上来,同样推出了一款与华东002型客机极为相似的客机,航程达到了1400公里的程度。

华东集团面对美国航空制造商的追赶,于1923年推出了华东003型客机,这是一种全新的大客机。

这种客机体形比华东002型客机大出两倍,航程达到了1800公里,同时载客量增加到了五十名乘客,并且能够装载一吨重的货物的华东003型客机。

事实上,华东003型客机是一款未用全力的客机,华东飞机制造公司随时能够将华东003型客机进行升级,升级后的华东004型客机,航程将达到2500公里,并且能够装载三吨重的货物。

在竞争的初期就出尽全力,这是不明智的。

华东003型客机的推出,彻底扭转了航空公司需要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生存的局面,由于载客量和航程的增加,使得世界各国航空公司都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使盈利有所提升。

因此华东003型客机出现后,迅速受到了世界各国航空公司的热捧,大量的订单又发到了华东飞机制造公司。

就连美国的航空公司,也都采购了一些华东003型客机。

而在《杭州协议》签订后,华东003型客机,是第一款打入美国市场的飞机型号,因为航程达到1800公里的客机美国造不了,而且载客量是五十人,而不是十人,美国也造不了。美国作为一个资本国家,一切都是向钱看的。

购买华东003型客机能够将盈利空间扩大数倍,傻子才不买。

至于关税问题,虽然关税在这方面比较高,但《杭州协议》签订后,关税并非是高到离谱。

很多优秀的商品,还是能够打入美国市场。

同时在燃油领域,由于华东石油公司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竞争趋于激烈,使得国际油价变得非常低。

这也给了那些航空公司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自华东飞机制造公司推出001型客机以来,航空领域算是真正开始走上发展路线。累计下来,华东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出口了三千架001型与002型客机,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的95的客机销售市场。

而在中华帝国以及第三世界高级成员国内部,买的全是华东飞机制造公司的生产的飞机。

目前累计已经卖出了近八千架001型和002型客机。

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航空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直接上制造全金属大客机的国家也就只有中国和美国。

除了中美,其他国家航空业规模,也就三千多架飞机。

而中华帝国为首的第三世界联盟的航空业却售出了八千架大客机,这就是差距。在美国,目前也只有四千多架全金属客机,一些还是从中华帝国进口的。

美国航空制造公司面对华东飞机制造公司强势打压,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暴利空间。

这种行业竞争,出现在了各个领域,特别是关乎战争潜力的行业,竞争尤为激烈。

第386章:乌克兰自治,民族自由精神

第386章:乌克兰自治,民族自由精神

美国政府出台了许多补贴政策,这才将国内的市场牢牢保住,而中华帝国也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

补贴这种东西,就是说我以亏本的价格卖出去,所以有时候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价格会比国内还要低。

看似亏本了,实际上这个工钱我赚到了,这些工钱给国民提供了就业,使经济总量增加了,因此我还是赚了,我亏的也只是相关的税收而已,就算是免了税收,政府还能拿出一些钱来补贴,这都不算吃亏。

在补贴方面,美国怎么搞,中华帝国也就怎么搞,绝对毫不含糊,深谙出口之王道,手法绝对纯熟。

从国内的补贴,到出口退税补贴等等,处心积虑的为出口企业谋利益空间,以使那些出口企业能够将更多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

中美之间的出口竞争,在各自的补贴政策下,也变得异常激烈。

甚至是很多领域,陷入了恶性竞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双方可能都失去了利润空间,使这一行业陷入盈利冰点。

对于中美这样的经济强国来说,这是可以承受的。但却殃及池鱼,英法德日等国家基本上很难发展这些领域的产业。

但总的来说,中华帝国是占优的,因为中华帝国手上掌控着大量的专利,同时夏钧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月月大开金手指,对那些失去利润的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并强化管理等等。

在诸多手段之下,中国在出口上始终压制着美国。

同时由于美联储发行了太多的美元,导致美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商品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美国的很多商品失去了竞争优势。

在一些行业,中国的商品甚至在美国长驱直入,其中以轻工业为甚,重工业产品也有一些在美国销路较好,但数量不多。

而美国商品在中国卖得不是很好,卖还是能卖一些出去的,但很多时候无法完全卖出去,使进口美国商品的商人还要亏本。

中华帝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强力的民族贸易壁垒,加上关税的阻挡,基本上其他国家的成品商品在中国根本卖不动。

出口的繁荣,增加了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使黄金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实际上没太的意义。

毕竟要将这些黄金换成亚元,也就得增发亚元。

亚元多了,自然不值钱了,当然这是内部来说,不过黄金多了,亚元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却是非常坚挺的。

加上中国的内部生产不断增加,亚元贬值速度并不是很快,起码在内部购买力贬值上,比美元要慢得多。

而且由于中华帝国在农业生产上非常发达,更降低了亚元贬值的速度。

第三世界联盟高级成员国的农业在中华帝国的支援下,也都蓬勃发展,使民生大大改善,巩固了联盟成员国统治者的利益。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一个没有农业基础的工业国家,是不稳固的。

不过第三世界有中国为这些成员国提供农业产品,像拉希德阿拉伯王国那样的模式也是可行的。

拉希德家族此时很富有,一切以中华帝国马首是瞻,俄国在重建关税时,拉希德家族并未跟进,依旧与中华帝国保持着零关税的贸易关系。

1923年中华帝国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建交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拉希德家族在阿拉伯半岛上确立了最强阿拉伯国家的地位。

不过目前貌似也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是独立的,其他的都陷入英国的殖民之中。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内部的舆论时常赞颂中华帝国,认为如果不是当初中华帝国在华东政府期间对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进行援助,那么如今的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可能已经陷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也是一个正在认真学习汉文化的国家,中华帝国在拉希德阿拉伯国内建立了许多汉语***,加上大量影片不断输入阿拉伯拉希德王国,使得很多阿拉伯人都能说汉语了。

而在其他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也开始学习汉文化,在教育体系中,都有一门汉语课。

毕竟此时中华帝国作为联盟老大,不管是文化上还是科技技术上都最为发达,他们要向中华帝国学习,首先在语言上得通畅。

就算是联盟第二大国俄国,也到处都是汉语***。

而在1923年,在中俄的一致同意下,东乌克兰人成立了自治政府,宣布东乌克兰从此自治。

东乌克兰人自治,这成为了第三世界联盟重点用来宣传民族自由精神的题材。

东乌克兰自治前,这里一直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地区,乌克兰人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