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曹操攻打荆州时,刘备带着十万百姓逃离新野,结果一日只行进二十里,最后被虎豹骑追击,死伤惨重。如果曹操带着酸枣百姓撤离,很有可能会提前上演长坂坡那一幕溃败。

可是,曹朋还是希望曹操能够接纳他的意见。

当初在白马时,他曾感慨颜良对白马的屠城,并感到无比愤怒。

所以,他实在是不忍心,酸枣再出现白马的那一幕惨剧。哪怕是明知不可为,他还是想争取一下。

“主公,朋也知道,这样做会很危险。

可主公有没有想过,当主公入驻酸枣之后,就等于是把酸枣三万余百姓生生拖进了这场战事。而且,自开战以来,酸枣百姓给予主公诸多支持。难道说,主公现在退兵,就要放弃那些百姓吗?那些人,可都是主公的子民,是大汉的子民……主公不过费些手段,却能令三万百姓存活下去。他日传扬起来,世人必言主公仁义所以,朋斗胆,请主公三思。”

说罢,曹朋撩衣跪下。

曹操陷入两难。

不可否认,曹朋说的也有道理。

可自古以来,打仗就是这样……带着三万平民百姓撤离酸枣?那可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曹操的性格,是那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性子。

说穿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虚名。

他向荀攸看去,却见荀攸轻轻摇头。

很明显,荀攸并不赞成这样的行为……举城撤离?变数太大曹操也无法肯定,会是怎样结果。

但曹朋话语恳切,曹操也不知该如何拒绝。

沉吟良久,他苦笑一声道:“袁绍是否会屠城,尚在两说。可如果举城撤离,却非一件易事。别的不说,如今酸枣守军不过三万,根本无法确保他们的安全。弄不好,甚至会全军覆没。

友学,这件事情,我不能答应。”

“可是……”

“友学,你莫赘言,一切依计而行。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若带着三万酸枣人撤离,弄不好会暴露我的意图,这个责任,谁可担当?”

曹朋,也不禁沉默了!

但他并没有起身,依旧跪在衙堂,“请主公三思!”

“胡闹!”

曹操见曹朋仍是如此,不禁勃然大怒。

他站起身,甩袖离去。

荀攸等人纷纷起立,默然从曹朋身边行过。甚至有几人偷偷嗤笑,似乎是在笑曹朋的异想天开。

“阿福,别闹了!”

曹真走上前,想要搀扶起曹朋,哪知却被曹朋甩开。

“我没有胡闹,我只是想保住酸枣这三万生灵。”

“可你应该清楚,这不可能。”

曹朋大声道:“不是不可能,而是肯不肯……我听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我们也不能用得上时,便是‘民为重,君为轻’,用不上时,便弃之如敝履。

主公,我知道你在听。

我只是希望,主公能为那些一直归附于主公的苦哈哈们想一想,给他们一个可以看到的希望。”

曹真站在曹朋身边,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了!

……

天色已晚,曹操站在花厅的门廊上,负手不语。

他思绪有些混乱,曹朋的呼喊声,犹自在他耳边回响不止。

用得上时,‘民为重,君为轻’,用不上时,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何等刺耳的言语,令曹操的心,也不由得一阵阵抽搐。举城撤离?亦或者是单独撤走?这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曹操深吸一口气,在回廊上徘徊,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友学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不知道,这妇人之仁要不得吗?这是在打仗,可不是在游戏……

但耳边又有一个声音,在不断的嘶喊:答应他,答应他!

自入仕以来,曹操从未似现在这样的为难。

原本已经下定的决心,在此刻却变得有些犹豫……这该死的阿福,分明是给我出了道难题。

“文质。”

“喏!”

“友学他……”

“曹校尉还跪在衙堂上。”

曹彬轻声道:“我阿兄怎么劝他,他也不肯起来。”

“这孩子,这是怎么了?”曹操突然有些暴怒,“在下邳时他放走了吕布家小;如今又这样固执,他这是在逼我啊。”

曹彬吓得闭上了嘴巴,低下了头。

曹操看了他一眼,“文质,你以为,我该不该答应?”

“这个,侄儿不知。”

曹操心中的烦躁感,越来越强烈。

他轻声道:“你不是不知,你是不敢说……”

曹彬,更噤若寒蝉。

停下脚步,曹操站在门廊上,用力呼出一口浊气。良久后,他轻声道:“立刻请公达前来!”

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

曹朋仍跪在衙堂上,腿已经没了知觉。

这次恐怕玩儿的有点大了不知道老曹会不会生气?亦或者,会因为此事,而对我有看法?

曹朋心里有些忐忑。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

只是那天在白马城头,看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让他产生出许多感慨。

阴错阳差,重生于这一个时代,也是汉人最辉煌的时代。盛唐?在曹朋心里,或许算得上伟大,荣耀,可不知为什么,总有些疏离。前世他的身份证上标注的民族,是汉族所以也让他对汉,更感亲近。他实在不希望,汉人再去经历那个狗屎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

可他还是希望能做点什么,能让汉人在这个动荡的三国岁月,多活下来一些。

今天能保住酸枣三万……哪怕只有一万人,也是一种胜利。也许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我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朝着他原有的轨迹行进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狭隘了,似乎偏执了……

不过那又怎样?

狭隘就狭隘了,偏执就偏执了!

曹朋深吸一口气,重又直起腰,挺起胸膛。

“阿福,咱们走吧,你这么跪着,没有用。”

曹真很无奈的看着曹朋,轻声劝说。虽然他也知道,他的劝说没什么用,可总不能不管不问。

其实,他也不太明白,平时挺好说话的曹朋,今天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而曹朋却不能说出原因。

难道告诉曹真,我自后世穿越而来,百年后,汉人将十不存一?

如果真的说了这些,那么曹真说不定会把他当成疯子,直接拔剑砍杀在这小小的衙堂之上。

已经子时了!

衙堂外漆黑一片,衙堂里灯火熄灭。

曹真坐在曹朋旁边,仍低声的劝说不止。一阵脚步声传来,曹真抬起头,向衙堂外看过去。

荀攸手持一支灯笼,慢慢走近衙堂。

“子丹,你先回去吧。”

“荀先生……”

“我有些话,要和阿福说,你回去歇息,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听荀攸的口气,曹真立刻醒悟过来。

只怕荀攸此来,是受了曹操所托。至于要和曹朋说些什么?曹真却不敢猜测站起身,与荀攸拱手一礼,而后又看了看曹朋,默默退出衙堂。走出衙堂,就看见典满许仪带着人,守在衙堂三十步之外。曹真心里一怔,而后好像想到了什么,转身诧异的向衙堂里看去……

荀攸点上了烛火,衙堂上又恢复了光亮。

他拿起一副蒲团,摆在曹朋身前,而后坐下来,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曹朋,一句话也不说。

那目光很锐利,好像利剑,穿透曹朋的身体。

曹朋愕然看着荀攸,有些不太明白,荀攸究竟是什么意思。

“阿福,你何苦这般固执?”

听到荀攸的称呼,曹朋又呆愣了……

在他的印象里,自己和荀攸并不是太熟悉,甚至只见过三四次,说过的话加起来不超过十句。

似‘阿福’这种带有极其亲切之意的称呼,从没有从荀攸口中说出来过。

也许是因为他和曹朋不熟?

所以一直以来,荀攸或是称呼曹朋的名字,或是直呼他官位,甚至连曹朋的表字也极少出口。

曹朋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荀攸笑了!

“那你认为举城撤退,可为否?”

“这个?”

“其实你也知道,这样做的凶险之处,可你还在坚持。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如此坚持,想来有你的原因吧……我也不想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现在坐在这里,只问你一句话,你可有对策?”

“这个……”

曹朋低下了头。

这个真没有!

不过是一时冲动,可冲动过后,却并没有后悔。

荀攸轻声道:“十日后,主公将率部撤往圃田泽,渎亭乃必经之路。

主公率部通过浮桥之后,你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令酸枣百姓通过浮桥。一个时辰之后,浮桥必须斩断。否则袁军追击上来,必然会对主公造成巨大的威胁……你,可曾听清楚了?”

曹操同意了?

曹朋吃惊的睁大眼睛。

这的确是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一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人,居然会同意这样的请求?

老曹,可从来都不是感情用事之人啊。

“主公会抽调伯仁和子羽,各领一部兵马协助你。

记住,一个时辰!”荀攸沉声道:“一个时辰后,浮桥必须斩断,否则……我想你能明白。”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能不能令三万人通过呢?

曹朋也不知道。

不过他还是感到非常欢喜,“我明白。”

说着话,他就要站起来。可双腿都快失去知觉,当他起身的一刹那,身体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上。荀攸伸手把他扶住,看着曹朋那一脸欢喜的模样,叹了口气,笑着轻轻摇头。

“去吧,伯仁和子羽带人在外面等候呢。”

曹朋搓了搓两腿,待回复了些知觉后,便站起身来。

“荀先生,朋多谢你了!”

“不用谢我,此主公决断……主公并非是那种无义之人,他比你更加清楚‘民为重’的道理。”

荀攸笑着,和曹朋一起走出衙堂。

曹朋又躬身向他施礼,而后快步向府门外跑去。

站在衙堂门阶上,荀攸摇了摇头……

明公这一次的决断,却似乎有些儿戏了!

……

曹朋在酸枣城门口,遇到了夏侯尚和夏侯恩两兄弟。

两人各带五百兵卒,正等候曹朋。

“友学,你可真是给自己招惹麻烦。”

夏侯恩见到曹朋的第一句话,便责怪起来。夏侯尚呢?只是静静看着曹朋,一言不发。

“走吧,咱们先回渎亭去。”

曹朋也没有辩解,嘿嘿一笑,领着飞眊冲出城门。

“这家伙,分明就是自己寻不自在。”

夏侯恩苦笑着看了一眼夏侯尚,低声的嘀咕。

夏侯尚犹豫一下,“阿福倒是个有情义的人……至少他比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要强百倍。”

“哈,你们两个,还真是……”

夏侯恩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只大笑两声,便催马跟上了曹朋。

回到渎亭之后,曹朋先把夏侯尚夏侯恩两人安顿好,然后便把阚泽等人都唤到了军帐之中。

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阚泽不由得目瞪口呆。

好半晌,他苦笑着说:“公子,您这不是给自己招惹麻烦吗?”

“我知道……可我觉得,有些事情我必须要做。”

阚泽说:“可问题是,这件事已不是你能够承受的范围。三万人,想要通过浮桥,没有两个时辰,断然不可能。你到时候斩断了浮桥,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人流落这边,还不是……”

“可至少能救下三分之二。

哪怕只能救下三分之一,我也要尝试。总好过眼睁睁看着袁绍屠城,数万无辜百姓为之送命而无动于衷的强。”

“可是……”

“德润,我找你来,是让你帮我出主意。”

阚泽挠挠头,沉吟半晌后道:“大主意我倒是想不出来,不过小主意,倒是有几个。

渎亭河段的水流并不算湍急,我们有十天时间,这附近也不缺林木。如果所有人动起来的话,这十天时间里,我们可以搭建起两座到三座小浮桥。如此一来,曹公退兵时就可以加快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只不过,我们需要大批辎重,否则不一定能把浮桥搭好。”

搭建小浮桥?

曹朋眼睛不由得一亮。

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这个问题?

夏侯恩和夏侯尚手里还有一千兵马,到时候可以全部参与其中,说不定能搭建出更多浮桥。

“好办法,辎重方面的问题,我会向主公请求。”

“搭建浮桥是一方面,同时我们还可以多备木筏……公子还记得塔村吗?塔村背靠曲遇聚,可直抵阳武。修造木筏并非难事,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分出一部分人员,由曲遇聚乘木筏渡河,前往阳武。我不知道这两者同时进行,能为咱们争取多少时间,但想必总有些用处。”

曹朋连连点头,表示阚泽这两个主意不错。

田豫却有些担心,轻声道:“我最怕的是,当百姓渡河时,袁军追来,必然出现混乱局面。”

曹朋笑道:“怕什么,主公已有万全之策,料那些袁军,也讨不得好处。”

田豫说:“既然主公已有安排,那我就放心了。

咱们说干就干,最好马上通知两位夏侯将军行动……对了,曲遇聚那边,也需有人留守才是。”

曹朋想了想,“曲遇聚,就由兴霸看护,如何?”

甘宁起身,拱手道:“末将必不负公子之托。”

“你看,咱们这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郭奉孝。

接下来,大家就行动起来。我会命郝昭率黑眊接替韩德,暂时驻守小潭。”

众人齐声领命。

就这样,在曹朋的安排下,渎亭当晚便开始了行动。

甘宁率二百飞眊,在第二天一早,与从小潭赶来的韩德所部汇合,赶赴曲遇聚,营造木筏。

塔村在经过舒强的洗劫后,几乎名存实亡。

许多村民已逃离塔村,存活下来的老弱妇孺,被甘宁当天就送到了河对岸。如此一来,塔村留有许多物品,还有三艘渡船。在甘宁的指挥下,韩德带着人入驻塔村,开始营造木筏。

曹朋则命阚泽和田豫连夜写好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第二天一早送往酸枣。

曹操在看罢了撤退计划书之后,也没有发表反对意见,只是让董昭尽可能将辎重送往渎亭。

十天的时间,飞快过去。

在这十天之中,曹操又命人数次佯攻,做出反攻的态势。

不过,并没有给袁绍造成太大的麻烦。从黎阳渡河而来的袁军,已经增至十三万,袁绍的信心,也随之暴涨。

“明日,某将亲自督帅兵马,不取酸枣,誓不收兵。”

延津大营中,袁绍信誓旦旦。

他看着大帐里的众将,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不过,当他的目光从沮授身上扫过时,笑容顿时隐去。只见沮授面呈忧郁之色,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则从,何故不语?”

沮授蓦地惊醒,连忙起身道:“主公,授只是在思考一件事情,故而刚才有些走神。”

“则从所思何也?”

“这几日,曹操连续攻击,令我感到奇怪。

他明知主公兵力占居优势,理应加强守卫,领各地兵马前来。可他非但不如此,反而做出反攻之势,似乎非曹孟德所为。而且,自主公进驻延津以来,曹军兵力似乎并没有增加……他如此做,究竟是什么意思?授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莫非是那曹操,想要退兵吗?”

袁绍一怔,旋即露出沉思之状。

“则从所言,颇有道理。”

“而且,据探马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酸枣似乎很热闹,这也让我感到有些不太正常。”

袁绍想了想,“既然如此,那我立刻派人打探。”

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

在没有弄明白曹操的真实意图之前,即便是沮授也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不是公孙瓒,也不是袁绍以前的那些对手。这是一个真正的奸雄,必须要小心谨慎。

不过,斥候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