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为何不回家?”

李其,沉默了!

良久,他轻声道:“北中郎将,哪里还有家啊!

卑职的父母早就死了,家里的田地,也被人夺走。若非如此,卑职又焉能从军?”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的风气极为严重。

也正是因为大量的土地被豪强占居,造成了各地方出现大量流民。有的从军讨个出身,有的则成了山贼盗匪,为祸地方。曹朋倒也听人说过这些情况,但具体是什么状况,却不太清楚。他上前两步,伸手将李其搀扶起来,上上下下打量。

半晌,他沉声道:“曹某奉朝廷之名,重治河西。

李其,过往的事情我不想再说,我只问你,可愿重为朝廷效力?”

“卑职做梦,都期盼着朝廷大军,重回河西。”

李其神情激动,紧握着曹朋的手,颤声回答。

“北中郎将,你们远途而来,何不到我部落中休息一下?”

“这个……我正欲前往红水集。”

“红水集?”

李其不由得笑道:“将军欲往红水集容易,待用过了酒水,卑职愿随将军同行。”

有这么一个向导在,曹朋自然愿意。

然而,就在他准备点头答应的时候,李其身后的青年突然开口道:“将军,你此来红泽,有多少兵马?”

“嗯?”

曹朋一怔,向那青年看去。

李其怒喝道:“李丁,休得胡言乱语,此军机大事,你怎能擅自开口询问?”

“爷爷,孙儿当然要问清楚。

这些年来,汉家朝廷总说要收复河西,从前的董卓,后来又有李傕郭汜,可一个个得了好处之后,然后便再也没有声息。为了这汉家朝廷,我红泽三十六部落损失何等惨重?当年汉家朝廷说走就走,把咱们抛在红泽不闻不问;有需要时,便喊着要收复河西的口号,得了好处便不见踪影,可咱们还要在这里和那些羌胡打交道啊。”

“李丁,你再不住嘴,就给我滚回去。”

李其厉声喝骂,却见李丁恶狠狠看了曹朋一眼后,拨马就走。

他这一走,几十个青年犹豫一下,也随着李丁走了。曹朋负手而立,看着那些远去的青年,不由得眉头紧蹙。

尹奉说,红泽汉民心向朝廷。

可看这情况,似乎并不是尹奉所说的那么简单……

李其有些尴尬的说:“北中郎将休怪,我这孙儿……”

“李校尉,你是入赘来的?”

“这个……倒也不是入赘,只是当年我在这里养伤时,丈人看我勇武,便把女儿许配给我。本来我想带着妻儿前往雒阳,哪知奉义军……我便留在了族中。”

“那李丁刚才说的红泽三十六部落,又是怎么回事?”

李其苦笑一声道:“永初年间,朝廷撤离红泽,留守在红泽的汉家儿郎,为了抵抗那些羌人和鲜卑人,自行组成的部落。大家根据远近亲疏,形成了一个个部落,相互间彼此扶持,与那些胡人相争……若非如此,这红泽恐怕已归了羌胡。”

红泽三十六部落?

似乎有些复杂啊……

曹朋突然觉得,他有必要留下来,再详细的了解一下红泽的状况。

否则,见到梁元碧时,他若是连红泽的情况都不清楚,岂不是被梁元碧占了上风?

“北中郎将,请到我帐篷中歇息。”

曹朋微微欠身,一手攫住了李其的手臂,“李校尉,请!”

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弹之红水集

红泽,以红水集为中心,共有三十六个汉家部落。

这三十六个部落,是依照当初汉军编制所建,以留在河西的汉军为主体,招揽屯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平日里农耕游牧,自给自足;若遇到羌胡挑衅,三十六个部落齐出,共同抵御。从某种程度上说,红泽汉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很接近贾逵所言的军镇雏形。一旦遭遇危险,三十六部落汉民,全民皆兵。

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河西汉民早已经被羌胡吞并消灭。

曹朋喝着马奶酒,听着李其的介绍,对红泽的状况,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其实也怪不得那些孩子们,从永初元年开始,至今几近百年。

红泽三十六部从最初心向汉室朝廷,到如今……我听说,一开始,三十六部屯民期盼着朝廷大军重归河西。然而这一等,就是百年,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人了。

这百年来,朝廷一遇到麻烦,就会从红泽三十六部抽调兵员。

当年的奉义军中,就有三千人来自红泽;可是先零羌被灭之后,奉义军随之解散。三千子弟死伤殆尽,能活着回来的,不过寥寥。朝廷,着实寒了红泽人的心啊。”

李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眼中流露着一丝悲伤。

似他们这些人,才是真的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流离于边塞,胡人不愿意接受,朝廷甚至已经忘怀,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可怜虫。

“当年,段将军曾建议朝廷,征发十万大军,河西可定。

那时候红泽人何等的欢欣鼓舞,期盼着汉军重归。但到头来……先零羌虽然被消灭,却也使得红泽人受到了所有羌胡的敌视。从熹平年间到光和初年,红泽人与羌胡打了几十次,死伤极为惨重。再往后,边章和北宫伯玉造反,官军进驻凉州,才使得羌胡和红泽人休战……种暠走了,张温来了……这一来一去,每一次朝廷大军到来,都让红泽人看到了希望,但到了最后,还不是留下一片狼藉?

说句心里话,这第四代红泽人,对朝廷究竟有多少归属感,只怕连我们都说不清楚。

他们害怕啊!

北中郎将,你这次来,带了多少兵马?是不是和那些人一样,来了……又走了?”

曹朋沉默了。

李其的这一番话,让他颇受感触。

他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感情,只是觉得心里面,好一阵难言的刺痛。

“李校尉,我也不瞒你。

我这次来河西,若不能平靖河西,绝不会离开。只是,我手中的兵马并不算太多,只有四千人而已。年末,朝廷还会迁八千户屯民前来河西……你可能还不知道,如今中原混战,诸侯林立。曹司空奉天子以令不臣,如今正在河北征战,能抽调这许多人,已实属不易……我这次来红泽,目的就是想要在红泽建城。”

“四千人,八千户?”

李其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毫无疑问,在李其看来,朝廷依旧没有决心收回河西。

他沉吟片刻后轻声道:“北中郎将,恕我直言……若朝廷只这些兵马,想要平靖河西,非常困难。别的不说,红泽三十六部就不一定会愿意归附于北中郎将。”

“我知道……所以我来了!”

李其叹了口气,“若北中郎将想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红泽人,难度很大。红泽人如今可没有那么容易哄弄。若北中郎将没有令他们感到敬服的力量,他们万万不可能低头。特别是那些儿郎们,从出生便在河西长大,所接触的都是羌胡鲜卑。他们重的是勇士,几乎与那些羌胡没有区别……他们若不愿意归附,即便是做父母的,也无法令他们低头。北中郎将,这件事情,真的是很难。”

曹朋何尝不知道这事情的难度?

此前,他就考虑的很周详,只是没想到,这红泽竟然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

“红泽,今以何人为首?”

“红水集部落大人,窦兰。”

“此人是何来历?”

李其轻轻咳嗽一声,“这窦兰……实不相瞒,此人祖上原本是输作戍边的刑徒,对朝廷素来仇视。我曾听人说,这窦兰乃是当年大将军窦宪的后裔。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大获全胜。不想后来被朝廷赐死,窦家从此衰弱……窦兰的祖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流放河西。但没多久,羌胡作乱,朝廷大军退出河西,窦兰的祖父趁机崛起,凭窦大将军之名雄霸红水集,成为这三十六部落大人之首。

到窦兰这一代,更是厉害。

窦兰本就勇武,且性情豪爽,极有威望。

北中郎将想要治红水集,窦兰若肯归附,则三十六部落大人七成都会为将军效力。”

曹朋的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线。

到了河西,他才发现这局势似乎已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太多陌生的人物登场,太多陌生的事情发生……有许多,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

“李校尉,休屠各人,可了解?”

“休屠各?”

李其一怔,旋即笑了。

“将军是不是想要招揽休屠各人?”

“招揽倒说不上,只是……希望能与休屠各人达成同盟。”

这李其不愧是做过奉义军校尉的人,眼界和智慧都有。曹朋也知道,想要隐瞒不太可能,倒不如把姿态放低一些,说不定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毕竟,谎话说的再多,终有被揭穿的时候。李其很明显,对朝廷还有几分归属……他如今也算是一部大人,如果恶了他,弄不好会使这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休屠各如今大不如前,和当年相比,算是衰颓不少。

梁元碧嘛……一勇夫耳,否则以休屠各的力量,何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连家园都保不住?这个人贪婪好货,而且极为莽撞。但是,他和窦兰的关系非常好,当初他休屠各被蛾遮塞打得无容身处所,幸得窦兰收留,才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窦兰,又是窦兰!

这个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物,竟然有如此能量?

曹朋发现,西凉虽说是一处苦寒之地,却卧虎藏龙……此前,尹奉所说的阎行,据说是韩遂的女婿,曾险些杀了马超,此人武力可见一斑。但是,曹朋却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今,又有一个窦兰,雄霸红泽,连休屠各人也对他言听计从。

有这些人在,还真是一桩麻烦。

如果不能够与窦兰达成协议,恐怕这红泽之行,困难重重。

李其提起铜壶,满上了一碗马奶酒。

曹朋虽然不太习惯这马奶酒中酸涩腥膻的味道,却还是接过来,恭恭敬敬的饮下。

“还有一桩事,可能对将军有用处。”

“愿闻其详。”

李其坐下来,沉吟片刻后道:“我早前听人说,武威的马腾,似乎也在拉拢休屠各。

据说,马腾向梁元碧保证,若休屠各愿意归附,他可以通过唐蹄,让蛾遮塞让出半个休屠泽,供休屠各人居住。但这件事情被窦兰所阻,以至于马腾颇为不满。不久前,马腾长子马超,曾率部突袭红泽,并向窦兰发出警告……窦兰如今也正在为此事而头疼,似乎颇有些想要向马家低头之意,但具体的我却不清楚。”

马腾?

曹朋心里咯噔一下。

他敏锐的觉察到了这其中的玄妙,马腾这是想要扩张啊……

马腾盘踞河西走廊,与羌胡结交,颇有威望。而他的盟友韩遂,则雄霸凉州西南,使得凉州刺史韦康如今几乎被架空。凉州三分之二,被马腾韩遂所居,韦康只能治于陇西一郡。当初曹操命王猛父子出镇陇西,怕也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历史上,马超攻打陇西,甚至兵临长安。

这家伙也是个有野心的,而且极难对付……如果马家得了河西,必然是如虎添翼。

“那岂不是说,窦兰正在两难中?”

“不错!”

“李校尉和窦兰的关系如何?”

李其一笑,“我与窦兰嘛……呵呵,说不上关系有多好,但当年窦兰父亲,与我恩若兄弟,窦兰见我,还需唤一声伯父。若将军想要见他,我可代为引介。”

曹朋闻听大喜,“如此,就拜托李校尉。

若我能镇河西,则李校尉当为首功。到时候,我必会向朝廷,为李校尉请功。”

李其淡然一笑,“请不请功不重要,我只是希望,朝廷这一次,莫要再寒了汉家儿郎的心啊。”

曹朋正色道:“李校尉放心,不定河西,曹某绝不离开。”

“但愿如此!”

李其的言语中,透着淡淡的怀疑。

也许,朝廷一次次令他失望,使得他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他如今还愿意帮助曹朋,是因为他对朝廷还有一些期盼。所以,绝不能再使他失望。如果连李其这样的人也彻底失去了对汉室的归属感,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大言不惭……区区四千兵马,就要平靖河西。

爷爷,我早就说过,朝廷已经忘记了我们,你又何必再留恋牵挂?依我看,曹将军能渡过这个冬天,就算是了不得了。爷爷,我先说明白,我绝不为朝廷效力。”

厚重的帐帘一挑,李丁走进来,大声说道。

李其脸色一变,怒声喝道:“李丁,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还不给我滚出去。”

“滚就滚……不过我还是要说。

姓曹的,你骗得了我爷爷,却休想骗得了我。我红泽三十六部的男儿,绝不会再为朝廷效力。你想要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我们为你卖命?我告诉你,休想!”

李丁冲着曹朋喊罢,扭头便走了。

李其透出尴尬之色,想要开口解释了,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曹朋笑了笑,摆手示意无事。

可这心里,却没由来的,有一种沉甸甸的感受……

第387章 病虎与恶狼

红水集,约6平方公里,有人口623户,共四千七百人。

在红泽三十六部落中,红水集的人口最多。其余三十五个部落,大的也就是两三千人,小的不足千人,七八百人左右。李其所在的部落,属于中等,约一千多人。听上去,这每一个部落的人都不算太多。可红泽人贵在心齐,一旦发生事情,三十六部齐上阵,绝不会有一个部落踌躇不前。这也是他们能立足红泽的根本原因。三十六个部落,价钱来也有三四万人,而且学习了胡人的生活方式,可谓全民皆兵。即便是强横如羌王唐蹄,也不敢轻易的率兵来招惹红泽人。

红水集是在兵营的废墟上建立,有高耸的城墙,远看恰似一个堡垒。

这里不单单是一个汉人居住的集镇,同时也是河西一处极为重要商贸场所。

往来的行商坐贾,管你是做正经生意,还是干那掉头的买卖,都可以在红水集交易。当然了,这需要付出一些小代价……而这些代价,就是维持红水集正常运转的根本。至于红水集镇民,依旧保持农耕习俗,颇有些兵农合一的架势。

此时,红水集的府衙中,窦兰正招待远方而来的朋友。

他看着面前身着胡服的男子,沉声问道:“你刚才说,朝廷派人和你家大人联络?”

“正是。”

“哪儿来的朝廷?”

“据说……”胡服男子搔搔头,“好像是什么北中郎将。我家大人也没有说的太清楚,不过听他话中语气,似乎是朝廷那边派了兵马进入河西,想要重镇河西。

我家大人有点犹豫,无法拿定主意,所以命我前来,向窦大人请教。”

不管是窦兰,还是那胡服男子口中的‘大人’,并不是汉语中‘大人’的意思,而是特指部落大人。这胡服男子,赫然正是休屠各王梁元碧派来的信使。看他对窦兰的言谈举止,都显得极为恭敬,也显示出窦兰在红泽地区的威望不俗。

窦兰,身高八尺,膀阔腰圆。

他今年约四十出头,但也许是因为久居河西,受朔风洗礼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极为苍老,差不多有五十的模样。那一头花白的头发披散肩头,衬托出雄壮体魄。

他没有学匈奴人那样髡发结辫,也没有像李其那样保持汉人壮硕,挽发盘髻。头发就那么散着,活脱脱一副野人的样子。一双浓眉,虎目中闪烁着精亮光芒。鼻子看上去有点鹰钩鼻的样子,一张阔嘴,颌下生着一部恰似钢针似的浓密呼吸。

“朝廷什么时候派来了人马,我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这个嘛……我家大人也不是很清楚,只说是两个汉家勇士找上门去,他才知晓。”

“居然有这种事?”

窦兰露出沉思之态。

而坐在他下手的一个青年则紧蹙眉头,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