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舻娜展庹赵谙校ü饬哿郏鹤乓荒ㄑ墓狻

一头好像野猪似地动物,倒在血泊中。

想必,是魏延所杀……

“现在是什么时辰?”

“马上就到酉时……这里距离夕阳聚有些路程,周围也没什么人家,我们基本上没有危险。”

我怎么会在这里?

曹朋逐渐清醒过来,突然暴怒的吼道:“我要回去找我姐夫!”

“你姐夫,已经死了。”

魏延抬起头,白净的脸上,还沾着粘稠发黑的血污。一双眸光,显得格外阴冷,在阳光的照映下,透出一丝寒意。

“你回去能干什么?回去送死吗?”

“可是我答应过我姐姐……我要回去,我姐夫不会死!”

曹朋说着,扭头就要走。

魏延伸手抓刀,从篝火中挑起一根木炭,呼的砸向曹朋。曹朋根本来不及躲闪,被那木炭砸中,扑通一声就摔倒在地上。

“你干什么!”

“我答应过邓节从,会好好照顾你。

所以,我绝不会让你回去送死……”

曹朋一下子怒了。

他爬起来,手指魏延骂道:“你这个胆小鬼,口口声声说什么袍泽之情,手足之情。可你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袍泽兄弟被杀,却连回去的勇气都没有。义阳武卒,你配的这称号吗?”

“住嘴!”

魏延猛然抬起头,厉声喝道。旋即,他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仿佛自言自语道:“义阳武卒,已经没了……”

曹朋清楚的看到,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顺着魏延那张沾满血污的脸上滑落,无声的滴在篝火中……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魏延一死又有何妨?可我若死了,谁又为我那些兄弟报仇?他们不能白死,我不能让他们白死!”

说着话,他猛然抬起头,凝视着曹朋。

“阿福,我们去投曹公吧。”

“啊?”

“唯有曹公,才能助我报仇雪恨;也唯有曹公,才有能力对刘表施压,让他交出那黄射来。”

魏延的脸上,突然多出一抹绚烂光彩。

“对,我去投曹公……他如今就在宛城,说不定会即刻出兵荆州。到时候,我愿为马前卒,踏破荆襄九郡,为我那些兄弟,讨回公道!阿福,你和我一起去吧,咱们去投奔曹操!”

投奔曹操?

魏延不是仰慕刘大耳已久,怎么突然要投奔曹操?

当然了,此时的刘大耳名声尚不显赫,还没有挂上刘皇叔的头衔。他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徐州地区……哦,可能涿郡那边也能有些根基。不过要说到名扬天下,似乎还远远达不到。

反倒是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声名正响。

魏延生出投奔曹操的想法,似乎也不算太过分……

曹朋却犹豫了!

好半天,他抬起头看着魏延,轻声道:“魏大哥,我要回家。”

第046章 宛城之选择

魏延沉默了。

他低下头,继续专心的烧烤,没有再和曹朋纠缠。

野猪肉被烤的焦黄,一滴滴猪油滴落在篝火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小溪上空,浓香四溢。

“先吃饱肚子。”

魏延切下一块烤肉,递给曹朋。

快一天没吃东西,曹朋也确实有些饿了。也不再客气,伸手接过烤肉,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天快黑了,你现在走,也不安全。”魏延看着曹朋吃东西的样子,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容。不过那笑容,旋即消失。他低着头,食不知味的咬了两口烤肉,而后轻声说道:“等明天天亮,我送你一程。从这里到老河口,大概半天的路程。你到了老河口之后,可以坐船走,也可以直接向南行。沿着大路,别走小路,差不多后日凌晨,就能抵达棘阳。”

要说起对南阳郡的了解,魏延还真是熟门熟路。

曹朋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

魏延说的倒没错,此时宛城虽然尚在风平浪静,但还不算安全。曹朋也不清楚,曹操有没有抵达宛城,更不知道,是否已经上了张绣的婶子。但不管怎样,魏延愿意送他一程,也算是够意思了。

只是……前世的魏延,投奔了刘备,虽未有过独领一军的风光,但在蜀汉也算得上一个人物。而今,他却选择了曹操。曹朋这只小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之后,把蜀汉阵营中一等一的上将给推到了曹操的阵营当中。这效应,似乎有点大了……曹朋也开始糊涂,魏延的将来,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也许,魏延会比原来做的更好;也许,他将会从此泯没芸芸众生。

毕竟,曹操和刘备的情况不一样。

魏延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势力尚不算强横,所以能够迅速获得青睐;而今曹操麾下,兵强马壮,猛将无数,谋士如云。历史上曹操的五大谋士,如今也仅剩下贾诩还没有投奔。如果魏延加入曹军的话,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更大的挑战。曹营之中,竞争可是很激烈啊!

但这是魏延的选择……

曹朋也不知道,魏延这样做是正确,还是错误?

总之,魏延从此以后,将会走上一条与原来全不相同的道路。而造成这一改变的,正是曹朋。

如果没有曹朋,魏延也许会继续当他的兵王。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他可能会被文聘看重,成为千人督,牙将;然后,刘备会出现,刘表会病故,魏延会选择追随刘备,从此过关斩将,建立无数功勋……不过现在,都改变了!

当晚,曹朋躺在树下。

夜风很凉,他蜷缩成一团。

魏延仍坐在原处,抱着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里,叫做大王岗。

据说刘秀建立东汉的二十八元勋之一,冠军侯,执金吾,号称刘秀帐下第一猛将的贾复,曾在这里聚众为王,反抗新莽政权。归附刘秀之后,更每战争先,勇悍无敌。后因屡受重创,晚年身体羸弱。每每梦回当年的大王岗,与众兄弟相聚。于是请奏刘秀,将他当年聚义之所,赐名为大王岗。

距离曹朋和魏延休息的地方大约二十里,至今还留有当年大王寨的遗迹……

“阿福!”

“嗯?”

“我若投奔曹公,能否报仇雪恨?”

曹朋沉默良久,轻声道:“如果魏大哥你想马踏荆襄,也许能够实现。不过若想马上报仇,恐怕有些困难。”

“为什么?”

“刘荆州毕竟是汉室宗亲。

曹公虽说迎奉了天子,占居大义之名。可也正因为这样,他会遭受到无数嫉恨。如今曹公周遭尚有袁术、吕布和袁绍虎视眈眈。关中李傕郭汜,也还没有平定。如果他这时候对刘荆州用兵,势必会招来各方势力的联合打击。所以,魏大哥你若想报仇,北方不定,断无可能。”

魏延蓦地转身,凝视着曹朋,脸上流露出惊奇之色。

这番话,如果是出自那位名士之口,比如庞德公,比如司马徽,哪怕是出自文聘之口,魏延也不足为奇。可偏偏,这些话是从一个少年口中说出来,魏延若不惊奇,才真的怪异。

突然,他笑了!

曹朋坐起身,“你笑什么?”

“你来义阳屯的那天晚上,邓节从曾和我谈起你。

他对我说,阿福你文不通《诗》《论》,武不过泛泛。可若说起‘大局’二字,同龄人中绝无人能与你相提并论。我原本不太相信,可现在,我却信了。你这大局,当是老天赐予,的确不同凡俗。”

曹朋闻听,却没有高兴,反而露出一抹哀伤。

他想起了邓稷,想起了王买……

大局观再好又能怎样?就算他能掌握住天下大势,甚至于未来数百年的走向,又能如何?

他现在,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保护,连一个小小的承诺,都无法做到。

大局观……我呸!

想到这里,曹朋用双手捂着脸,许久没有说话。

而魏延也觉察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当下闭口不言,怔怔看向篝火。

那篝火,在夜风中噼啪作响。

远处小溪水潺潺,似合着那火焰燃烧的声音,奏响了一曲孤寂的歌……

……

宛城,帅府。

一个中年男子,咬牙切齿的抓起一方砚台,狠狠的拍在了桌上。

巨大的力量,透砚台而出,把张结实的黄梨木长案,砸的裂纹密布。而砚台也随之,四分五裂。

“曹贼,欺我太甚!”

中年人发出野兽一样的咆哮,双手握成拳头,竭力抑制着自己的愤怒。

屋中坐着三个青年,一个个面沉似水,眼中闪动着怒火。

“父亲,曹贼如此欺辱我等,如若忍气吞声,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我父子靠女人求取荣华富贵?”

“不错,曹贼该死,我们和他拼了!”

说话的,是一个肤色古铜,相貌英武的少年。

“张信住口。”

中年人闭上眼睛,努力平息着胸中怒火,厉声呵斥。

这中年人,生的仪表不凡,颇有威严。一百八十多公分的体格,既不臃肿,也不单薄。举手投足间,莫不透出一种悍勇刚猛之气。与他儒雅的外表似有些不合,却更增添阳刚之美。

他,就是宛城之主,建忠将军张绣,张伯鸾。

张绣起于西凉,自幼父母双亡,随叔父张济长大,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投奔到西凉太守董卓帐下。西凉之地,羌汉混居,民风彪悍而狂野。张绣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不但枪马纯熟,还能左右开弓,甚得董卓所喜爱。后董卓入主雒阳,张绣随叔父张济,坐镇于关中。

而等到董卓迁都长安以后,张济张绣叔侄,又驻守函谷关……

时太师王允使计离间董卓吕布,吕布诛杀董卓,王允大肆屠戮西凉军。张济担心受到牵连,于是带着本部人马,和张绣一起来到了洛阳。李傕郭汜复夺长安后,谋主贾诩因看不惯二人作为,便找了个借口投奔段煨。不久后,贾诩又离开段煨,找到了张济叔侄,从此便留在张济身旁。作为西凉军中的谋主,贾诩声名不似李儒显赫,但论及手段,却为众人敬重。

贾诩认为,中原不久必乱。

洛阳是八方通衢,虽有关隘阻遏,却非休养生息之地。

于是,趁着中原混战之机,他建议张济叔侄离开洛阳,前往南阳郡,寻找立足之地。

张济叔侄,深以为然……

于是,这才有了西凉军进驻南阳,张济攻克宛城,在穰城外被流矢所杀,张绣接掌西凉军。

张济有一个儿子,不过早年间战死,只留下一个孙子,就是那面色古铜的少年,名叫张信。

而张绣自己呢,还有两个儿子。

长子张泉,次子张甦,与张信并称张门三虎,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之人。

曹操兵发南阳郡,贾诩认为,张绣不可以与之为敌。于是派人向曹操请降。曹操呢,当然也希望兵不刃血的结束战斗,于是便同意了张绣的请降。命族弟曹洪留守博望,大将于禁,河南尹夏侯惇二人驻扎于育水东岸,而曹操自带长子曹昂,次子曹丕,族侄曹安民,以及心腹爱将,折冲校尉典韦,过河来宛城受降。双方都不想打,所以受降也就一蹴而就。

只不过,张绣归降后,就必须要让出宛城,交由曹军接掌。

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成的事情,所以曹操临时驻扎于宛城城外,等待着和张绣换防。

有道是饱暖思淫欲。

不打仗了,天性好色的曹操,呆在城外的大营里无所事事,于是便让人寻找女子前来解闷。

族侄安民为他找来一个美貌女子,曹操一眼就看上了对方,并把那女子留在自家大营中,日夜欢愉。可不成想,这女子……竟然是张济的遗孀,也就是张绣的婶子。你曹操嬴就赢了,找女人也无所谓。可你这样子大模大样的把张绣的婶子带到军营里淫乐,张绣的脸,又该往哪里放?

所以,张绣便招来三个子侄,商议此事。

张门三虎,皆好勇斗狠之人,那受得了这种事?

特别是张信……张济的遗孀邹氏,虽然不是他亲祖母,可名义上总是他的祖母。曹操在宛城外面,搞了他的祖母,一旦传扬出去,他张信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所以,他的反应最强烈。

可张绣,还是有点犹豫。

毕竟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他刚投降曹操,立刻又反复……岂不是要被人说成反复无常之辈?

这个名声,可不敢当。

吕布就是前车之鉴,虽有虓虎之名,可不管是谁提起,定然是一脸不屑。

“父亲,你倒是说句话啊。

难不成,咱们就忍了这口气,要让曹贼在咱这宛城为所欲为吗?父亲,你常教导孩儿,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咱们虽说起于微末,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就算翻脸,也未必会输。”

一边是跪着生,一边是站着死!

张绣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

“叔父,既然拿不定主意,何不请军师前来商议?”张信上前献策。

张绣愣了一下,顿时豁然开朗。

是啊,这种事情,应该和军师商议一下。想必军师一定能有好主意,为我来解除这烦恼。

当下,张绣就要命人去请贾诩。

没等他吩咐下去,就听门外有人道:“将军,军师来了!”

第047章 宛城之恶来

建安二年正月初六,阳光明媚。

初春的太阳,很温暖,也非常舒适。严冬过去,春季到来,人们纷纷卸下厚厚的冬装,走出户外,呼吸弥漫在空气中,那春的气息。许多宛城人表情轻松,嬉笑着在城里面行走。

春天来了,战争结束了!

这世上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值得令人庆祝吗?

而在宛城城外的曹军大营中,一个身高九尺,膀阔腰圆的大汉,正懒洋洋的站在空地上,享受着初春的阳光。他身穿一件绯红色短襦襜褕,外罩黑蓝色斜襟大袍。腰中系着一根巴掌宽的大带,上面扣着十支式样奇怪的小戟。在他身后,紧跟着两名侍卫。一个手持七尺龙雀,另一个则背负一对黑黝黝,沉甸甸的双铁戟。戟长140公分左右,盛载在一只虎皮兜囊中,戟身几乎全部没入兜囊,只露出一对长约三十公分左右的月牙手柄。在阳光下,手柄闪烁光毫,长刀吞吐冷芒……

大汉生的一副黑脸膛,环眼横眉,塌鼻梁,大嘴巴。

颌下一部钢针似的短须,更使得他看上去,显得有些狰狞,以至于他所在之处,周围除了两个亲兵之外,竟无一人敢靠近。

“典大哥,何故今日长吁短叹?”

亲兵和这大汉的关系,显然非常亲近,故而说起话来,也非常随意。

大汉叹了口气,“听说那张绣号称北地枪王,西凉军中,吕布之下第一人。好不容易从许老虎那里抢来差事,原本以为能打个痛快,哪晓得居然是这等状况。他娘的张伯鸾无卵子,打都还没有打,便举手投降。害得老子欠了许老虎一个人情不说,这身子骨憋得也很难受。”

亲兵一听,顿时笑了。

这满营之中,恐怕也就眼前这位会感到不快。

其他人,哪怕是于禁曹洪,莫不是暗自庆幸。毕竟这打仗就会死人,哪里是有什么值得高兴?

可眼前这大汉,是个打架狂。

从出道以来,就不断和人交锋。他斗过虓虎吕布,结果不分上下,和吕布的八健将交过手,同样是胜多负少。还有那个刘豫州手下的关羽、张飞,都是当下顶级的好汉,和他也有过交锋。就连自家军中的几名上将,如大汉口中的许老虎许褚,还有刚投奔曹公的徐晃……

包括曹公本家兄弟曹仁,以及和曹家关系极为密切的两位夏侯将军,夏侯渊、夏侯惇,都被他骚扰的不胜其烦。

偏偏曹公对他信任有加,封为武猛校尉,宿卫中军。

等同于是曹公的贴身侍卫,所以曹营众将见到此人,莫不是躲着走,以免被他给缠上……

本以为来宛城能大战一场,不成想三两下张绣便清洁溜溜。

这让这位典校尉,情何以堪呢?

“典大哥,您就别嘟囔了,否则让主公听到,少不了又是一顿责骂。再说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