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贼-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曹操的反应,却更让人吃惊。

只见他拿着书,站起来就向曹朋砸去……

“你这厮,如何不懂规矩?”

曹朋连忙闪躲,还从地上把书捡起来,看了一眼。

孟德新书,福纸楼刊印。

我就说嘛,老曹肯定是装模作样,那有人拿着自己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但脸上,还是流露出诚惶诚恐。

“叔父,这新年头一天,你怎能赠我‘输’呢?”

“你……”

曹操气得却笑了。

他摇着头,指着曹朋道:“你这阿福,去西北历练一载,惹得好大祸事不说,却不见长进。

既然来了,站在那里作甚?

来人,给他个作为,省的他出门,又说孤待他不好。”

说来也真是奇怪,曹操看到曹朋,心里欢喜的紧,是一点脾气都发不出来。

本来打算好好教训他一下,结果被他那嬉皮笑脸的模样一闹,却烟消云散。

内侍心里,暗自吃惊。

人常言,大王视武乡侯若亲子。

今日一见,这哪里是亲子,分明比亲子还亲!

若不是知道,还以为曹朋是曹操的亲儿子。至少在面对曹彰等人的时候,可从未见过曹操这副表情。还赐坐?那是什么待遇满朝文武当中,恐怕能得这种待遇的人,不超过十个。没想到,武乡侯竟受宠若斯?

回头却要警告一下那些小子们,莫得罪了这武乡侯,死都不晓得怎么死。

内侍极为惶恐的搬来了一个锦凳。

哪知道,曹朋看了一眼锦凳,却苦着脸说:“大王,你要骂我的话,先骂了再说。省的一会儿我坐下,大王你一发火,我还要站起来领罪。”

曹操,被气的乐了!

这混帐东西,简直是得寸进尺。

而今谁见了孤王,不是战战兢兢,偏他还是那痞赖模样,实在是,实在是……

人在高处不胜寒!

曹操而今称孤道寡,确是觉得寂寞许多。

荀彧虽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的抵触他,但自他封王之后,变得疏远许多,甚至不愿来邺城,依旧留守许都;而郭嘉呢?也表现的拘束不少。

再也没有当初那嬉笑怒骂的潇洒……

曹朋越如此,曹操就越是亲切。

曹朋算是号准了曹操的脉,人说曹操喜怒无常,其实他真是个性情中人。

“你曹阿福,曹阎王这么厉害,孤怎敢骂你?”

“大王,阿福永远是阿福,曹阎王三字,与我如浮云,不过谬赞而已。”

“谬赞?”

曹操哭笑不得,“你这混小子在河湟大开杀戒,可是让许多人指责……不少人在许都日报上,骂你杀人如麻,嗜杀成性,你居然还说谬赞?”

“虱子多了不怕痒,他们要骂,臣又能如何?”

曹操闻听,也不由得摇头苦笑。

话粗理不粗,说得倒是有理……不对,孤这是要责难他,怎地好像是为他叫屈?

曹操立刻收起笑容,冷哼一声。

“阿福,你好大的胆子!”

“是啊是啊,臣为了大王,胆子是极大的。”

“你……”

曹操哭笑不得,手指着曹朋,半晌后怒道:“那你且与孤说道说道,你收养孙策孤儿寡母,迎娶孙尚香,又如何是为了孤王?说得好,孤饶你一回。说不好,孤就让你滚回荥阳,做一辈子苦役,你听明白没有?”

苦役吗?

听到曹操这句话,曹朋这心里面,顿时松了一口气。

去荥阳做苦役?

岂不是和度假的性质,差不多吗?

他搔搔头,偷偷看了曹操一眼,按着昨晚想好的对策,躬身回答道:“大王,这件事,说起来的确话长。

非是臣不肯禀报大王知,实在是乔夫人叮咛,她对大王可是颇有顾虑。”

“嗯?”

曹朋正色道:“前年子建做铜雀台赋,大王可知?”

“孤当然记得。”

“可大王是否知道,有小人暗中作祟,将铜雀台赋的内容加以改动,弄的江东上上下下,尽人皆知,言大王对乔夫人姐妹二人,心怀不轨!

本来荆州之战,大王可轻取荆南。

何故江东一反常态,与大王交锋?这里面固然有孙权贪婪成性之缘故,但同时也是江东上下,对大王不满所致。特别是太史慈等一干孙策旧部,对大王是极其愤怒。臣为大王考虑,故而才隐瞒这件事情……”

曹操闻听,不由得一怔。

“江东流传什么?”

曹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子建做铜雀台赋,曾有‘连二桥于东西兮’之词句,大王可记得?”

曹操想了想,点头表示记得。

“可是在江东,这一词句却变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

“啊?”

“乔夫人在孙伯符死后,母子四人,受孙权迫害,日子过得极为艰苦。许多江东旧故,对此也心怀不满,却又碍于孙仲谋暴虐,不敢劝说。

有那开明之士,就是会稽太守贺齐,便通过陆逊找到臣。

哦,大王可还记得,当年荀衍先生出使江东,臣为书童随行前往,并在那时候,与江东华亭陆氏有所接触,还帮了一个小忙。陆逊后来便联系到臣,希望臣能够照顾乔夫人母子四人。只是没想到,小香也跟来。

臣就想,大王早晚,要对江东一战。

若孙绍在,将来大王也可以有一个借口,就说为孙绍夺回家业,征伐江东。如此一来,江东内部必然会出现分裂……如贺齐等一干孙策旧部,说不定会倾向孙绍。如此一来,大王征伐江东,便可以事半功倍。

叔父,你说我是不是为你考虑?”

曹操闻听,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若真的如此,倒也是一个方法。只是为孙氏讨伐孙氏?曹操心里,终究有些别扭。

但不可否认,若孙绍在,的确可以促使江东分裂。

只是这个度要把握好,既要控制好孙绍,又不能养虎为患……曹操考虑的,显然要比曹朋更加周详,也更加长远。他手指轻轻敲击书案,目光灼灼,凝视曹朋。

而曹朋,则坦然而立。

“孙绍,而今是你学生?”

“正是!”

“老师为学生出头,倒也能说得过去。

只是这个关系,还是有些疏远。阿福,你既然娶了孙尚香,何不与孙氏再亲近一些?这样子将来为孙绍出头时,想必江表上下更容易接受。”

更亲近?

曹朋愕然不解。

“呵呵,孤也知道,那二乔姿容甚美。

人言孤欲揽二乔,若真这么做了,反而称了某些人的心思。不过,孤虽不能揽得二乔,阿福你却为何不深闺锁大乔?岂不是能更加亲近一些?”

“啊?”

曹朋长大了嘴巴,有些懵了!

第709章 谁家江山

“大王的意思是……”

“嗯!”

曹操双目微合,沉吟一声,便站起身来。

也不理犹自发呆的曹朋,他径自往楼上去。荆州一场大病后,身子骨确是比不得从前。似在前年,商议一整日也未见疲乏。可现在,只一个早议,便让他感觉劳累。今日事情还有很多,且先上楼歇息一下再说。

“武乡侯,请回吧。”

内侍上前,恭敬说道。

曹朋这才反应过来,见曹操已经不见,不免心生诧异。

这老家伙把我一大早找来,莫非就是让我去泡乔夫人吗?若真如此,他也未免太清闲了。

“敢问,高姓大名?”

“啊……武乡侯客气,奴婢越般,贱名何足挂齿?”

“哦,越常侍……有件事想打听一下,大王最近睡眠如何,饮食可好?”

越般送曹朋走出紫宸阁,在路上,曹朋低声询问。

一枚金饼子,悄然落入那越般手中,喜得越般眉开眼笑。

曹操对阉宦的提防很重,有早年十常侍为前车之鉴,也使得他对阉宦有莫名警觉。可身为魏王,却又少不得这些人。于是,曹操对他们的管理,也非常严格。那些朝中文武前来,对这些阉宦从没有过好脸色。

倒是曹朋,表现的极为亲切。

越般想了想,轻声道:“大王而今睡得警醒,往往一两个时辰就会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这段时间,大王多在紫宸阁歇息,饮食倒也正常,只是饭量极小。一餐不过一小碗饭食便够了,奴婢们也非常的上心。”

曹朋,不由得微微一蹙眉头。

曹操这样子,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烦劳常侍多费心,饮食一定要照顾好,更要让大王睡好,养足精神。”

“那是,这是奴婢的本份。”

走出王都,已经正午。

曹朋即忧虑重重,又有些茫然。

曹操的身体状况,看样子很不好……从他的睡眠和饮食,大致能看出端倪。

记得三国演义当中,有这么一段情节。

司马懿询问了诸葛亮的日常生活习惯之后,便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而事实上,诸葛亮最后也确是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操劳而亡。

当时诸葛亮的日常生活,和而今的曹操,何其相似。

曹朋思忖良久,突然转道,去了一趟张仲景的住所。而今张仲景虽无官职,但地位极为超脱。朝中本有三个名义,张机、华佗和脂习。不过脂习已经故去,也就使得张机华佗二人显得越发重要。不少朝中大臣,都会找他二人诊治,虽然没有官职,可是这府上,却依旧是车水马龙。

曹朋和张仲景也算旧识,突然登门拜访,也让张仲景非常激动。

两人在书房里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话题主要是集中在曹操的身体状况上。

张仲景是曹操的专职医生,有个头疼脑热的,曹操都会找他。

据张仲景说,曹操的身体状况不太乐观,主要是荆南一场大病,使得他身体虚弱。本来,若是好生调养也就罢了。偏偏曹操身为魏王,事务繁多。加之去年又主持匈奴河之战,更掏空了身子,颇有些让人担忧。

“先生若闲暇时,多走动一下,定期为大王检查身体,以免发生意外。”

“这个我省得!”

曹朋和张仲景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去。

本来,张仲景想要挽留曹朋吃饭,但曹朋心里有事,所以便推辞过去。

离开了张府后,曹朋心事重重的往家走。

不过他突然想到,这次觐见曹操,似乎都是家长里短的,也没说什么其他事情。按道理说,曹操至少会告诉他,接下来对他会做如何安排。可细想起来,在今天这次会谈中,似乎没有牵扯到这方面的事情……

难道说,曹操对他有了忌惮和提防?

不应该啊!

如果曹操真的对他有提防,也不会和他扯什么铜雀深闺锁二乔的事情。

亦或者说,曹操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安排?

嗯,这倒是很有可能。

要不然,去找郭嘉问问?

身为曹操谋主,军师中郎将,郭嘉想必能知道一些内幕。曹朋想到这里,刚准备下令改道,却见长街尽头,一骑飞驰而来,眨眼间就到了跟前。

“君侯,出事了!”

“嗯?”

曹朋低头看,认出来人正是府中管家。

武乡侯府而今不同当年,一个邓巨业便可以管理过来。整个侯府上上下下,加起来近千人,还不说城外的田庄,荥阳的别院,以及许都的家产。林林总总的算过来,曹朋在不知不觉中,已积蓄了惊人的财富。

这么多的财富,确需要不少人来打理。

比如邺城的武乡侯府,就有总管两人,大小管家数十人。

来人名叫曹亮,也是曹汲从荥阳带过来的一个亲信。

“曹亮,出了什么事,竟如此惊慌?”

“大夫人,大夫人她们在铜雀台游耍,却不知哪里来的轻浮子,拦住了夫人们的去路。小夫人出手教训了他们一顿,结果那些轻浮子,却招来了一群泼皮……大夫人见情况不妙,就让小人前来通知君侯,请君侯做主。”

曹朋一听,顿时就怒了!

他二话不说,一提缰绳,探手从一名家庭的手中,抢过一根白蜡杆子。

“给我带路。”

“喏!”

曹亮连忙上马,在前面领路。

曹朋则领着飞驼牙兵三十余人,一行人纵马疾驰,眨眼间便冲出邺城城门。

铜雀台,位于邺城十七里外。

一如铜雀台赋那般形容,瑰丽而壮观。

铜雀台,金虎台和玉龙台三台相连,成为邺城一处极为醒目的景观。

出邺城十里,曹朋就看到两队人马对峙于官道上。

一边,正是自己的妻儿家眷,孙尚香领着百名婢女组成的护队,手持刀枪,严阵以待。而在她们对面,则是一群庄丁打扮的人,约二三百之众,同样是手持棍棒,正大声的叫喊,口出各种污言秽语,颇为张狂。

曹朋一马当先,也不说话,眨眼间便到了近前。

手中那儿臂粗细的白蜡杆子扑棱棱一抖,抡起一朵棍花,啪的就戳在一个庄丁的胸口。巨大的力量,把那庄丁戳的一下子飞起来,噗通摔在地上,口吐鲜血。那白蜡杆子在曹朋手里,幻化出棍影重重,就听啪啪啪声响不断,待曹朋来到蔡琰等人身前上,身后已有数十人倒在地上哀嚎,一个个骨断筋折,再也无法站起来。

“夫君!”

“怎么回事……”

曹朋厉声喝问。

却见孙尚香指着那些庄丁,大声道:“我和姐姐们正准备回去,却不知哪里来的轻浮子,拦住了我们去路。本来姐姐们不想惹事,我也只小小的教训了他们一下。可不想,他们竟召集一帮人,要把我们带走。”

曹朋的脸色,腾地阴沉下来。

他拨转马头,向那些庄丁看去……

冷森森的目光,只让人感到心惊肉跳。

“我们是环中郎的人,你们打了我家公子,还想走不成?”

一个领头人打扮的家臣跳出来,手里拎着一口刀,大声叫嚣,“可知道我家环中郎是谁?乃世子舅父,拜左中郎将。识相的,就立刻下马就缚,到我家老爷面前请罪。否则的话,必让尔等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环中郎?

曹朋立刻想起来,这环中郎名叫环郎,据说是环夫人的族兄。

此前曾在海西效力,后来调回许都。去年曹操拜魏王之后,封这环郎为左中郎将。虽说只是虚职,但也是两千石俸禄,地位颇有些不低。

眉头微微一蹙,曹朋的眼睛眯起来。

他朝着外面的飞驼兵看了一眼,突然厉声道:“尔等站在那里作甚?还不给我把这群狗东西赶走,难道要本君侯亲自动手不成?”

话音未落,飞驼牙兵齐声呐喊,纵马便冲过来。

只不过,他们的手里可不只是白蜡杆子,大多是横刀出鞘。刀光闪闪,血肉横飞。这帮子飞驼牙兵,非但是训练有素,而且经历过河湟血战,也算得上是从尸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狠角色。他们这一出动手,那里还有个好?那些庄丁,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数虽多,怎抵得住那些飞驼牙兵?眨眼间,便被杀得抱头鼠窜,一个个连声叫喊饶命。

孙尚香跃跃欲试,想要过去参战。

却被乔夫人伸手,扯住了衣袖,朝她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铁骑疾驰而来。

“母亲,发生了何事?”

却是孙绍带着人,赶了过来。

曹朋一见孙绍,勃然大怒。待孙绍到跟前,手中白蜡杆子扑棱一个巨蟒翻身,啪的一下子把孙绍从马上打下来。孙绍武艺虽高,更得了马家枪真传。可是在曹朋跟前,却没有半点还手之力,只摔得头昏脑胀。

“老师……”

“混帐东西,让你陪着你母亲前来散心,你却去了何处?”

“我……”

“若不是你姑姑带人保护,你母亲亲就要被人抢走了……若真如此,你这混帐东西,还有何面目站在这里?真真个朽木不可雕,学了一身本事,却连你母亲都保护不得,还敢称要建功立业?那些人就在那里,我给你三十息,若还有一个人站着,你就自刎谢罪吧。”

孙绍被骂的面红耳赤,顺着曹朋手指的方向看去,二话不说,超前一根棍子就冲上去。

说实话,这种事真的也怪不得孙绍。

少年心性,让他陪着一群女人也不太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