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种兵争霸在明清-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零一章

让高丽人所不曾想到的,就是成立起来的大清国,竟突然对其展开了突袭这件事这也无疑使得一直敬奉大明崇祯皇帝为天下正统的他们,对此深感危难之极朝鲜国的朝廷内部,顿时为之乱成了一团乱麻以朝中柳城以为首的大臣,建议如今大明朝都已然自顾不暇是无从顾怜到自己的这偏隅小国?当主动孝恭与大清国,方为延续国本之上策并且,应当还主动派出世子去为其人质

而以崔承赞为首的另一拨大臣,却是只赞成派出世子这件事情并对国君直言,此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应当还是设法乘船从海上去往大明朝,找寻那崇祯皇帝商谈为朝鲜国出兵一事就在此时,曹文诏派出来的东北军特使却是到了高丽的京都将其来意对其国君详细叙述一遍之后,到让其国君对此颇为好奇毕竟,东北军根基尚浅,名声也没有大得,足以让周边的小国闻风而生服顺之心

虽然是汉人的人马,但却并无任何正宗的名义以致让这位高丽国王对这位东北军的特使,显得并不是十分的热络且待其也并不是像多尔衮,所差来的信使那般的规格换句话说,对其态度是不冷不热以其相待东北军特使的态度上来看?竟似将东北军视作一群马匪一样而对于曹文诏所写的那封信函之中提及的,主动出兵帮其御敌一事,也明显不是十分响应的因为,对于大清八旗铁骑的战力,这些高丽人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说根本无从抵挡的住

而以自己这一倾国之力,都无法能遏制住八旗铁骑对于这么一群,现在仍然处在发展之中的东北军来说,是绝对不太可能的事情何况,其名不正则言不顺东北军又是以何等身份,前来与高丽谈联合的事宜的呢?若是东北军主动投效与朝鲜国,这位李皇帝倒是对此深表赞同

可曹文诏明显也早就想到了此处,只是让信使明面上带过来两件东西,把与那朝鲜国君去看因曹文诏当初本是大明的一方将领,有着自己的文印绶后来虽然投靠了东北军,甘愿在唐枫的手下听用,可这套大明的官印可始终都不曾丢掉这两件东西之中的一件就是曹文诏的官印,另一件,却是一个度牒,上面刻着一行精细的小字

等那国君看完这两件东西之后,却是对此惊异之极不由从那度牒上面,竟然连想起一件陈年旧案来当初大明皇帝朱元璋特别对那位太子朱标甚为看重,可自从朱标身染重病,不治而死之后便又将目光投射到了其子嗣朱允炆的身上,索性将其立为皇太子可却是没有想到其四子朱棣对此心怀不满,也就此埋下了一段祸事在朱元璋刚一蹬腿之际,建文帝矗立国朝之始,朱棣还是显得,对建文帝很是驯服直到其担心各地藩王作乱,大兴削藩之举措朱棣便开始起兵作乱,最终,建文帝不敌,在宫中放了一把大火而他自己的下落,却也就此成为一段谜案

因为,当初朱棣闯进宫中之后,立命手下将校将火扑灭开始逐个宫中,仔细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因为,南京城四座城门都已经被燕兵牢牢地守住别说能混出去一个皇帝?就连一只宫内的苍蝇,都休想顺利的能度过关卡去可即便如此,那位建文帝却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竟然在宫里宫外都根本不见其踪迹?

朱棣本来还以为是哪一位大胆的朝臣,将其私匿于自家之中?又在满朝文武的府宅之内,细细的搜捕过一回,依旧是不见其下落?最后,将宫内的宫女太监妃子们连带贵妃等,都统统集合到一块对这些人动用大刑之后,才从一个久随侍与建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

等他赶到了一个太监的屋内之时,却是只见在地上留有一件皇袍和帽子除此之外,就是还留有满地的头发不用问,这位建文帝一定是趁着宫内混乱之际,剃了头扮做和尚混出宫外?自这以后,朱棣虽然是登了基,也当上了皇帝却依旧在心里留有一块心病,便又将锦衣卫又重恢复起来在朝野上下,拉着大网来回的搜索了无数遍之多却还是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关于建文帝的消息

最后,又名郑和下西洋,逐个国家的去拜访,并且每到一处,必先带着人马,去参拜那些寺庙可最终结果,建文帝还是杳无音信这个人,就好像当真不增在这世上存在过一般而当年,朱棣作乱之时,恰巧当时朝鲜国的一个世子,正作为人质待在南京也听说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待其回国之后,便将这件事情记述在朝鲜国的李朝实录上面故此,这些高丽国王对这件关于建文帝剃度的事情,都是听说过的

如今,这件度牒上就写着这么一段尘封往事将这个和尚的一生,详详细细的尽都记述再此上事情详细且精准的,容不得对此来上半点怀疑?随后,那个信使又与怀内,摸出一件小小的玉印出来这一回,这位高丽国王对此事深深信服不已,认可了曹文诏信上对其所述,关于现在的东北军的主帅唐枫,就是建文帝的后裔托名在此地也就由此决定下来,与冰雪城合兵一处,共同抵抗来犯之强敌,誓要将这只大清国的八旗铁骑,给他彻底的打残废了

这才命信使带着自己的两个世子,以为来往的信差和人质又特意修两封,一封便是与这位孤军深入其国内的,东北军大将军曹文诏的另一封,却是与那位素未谋面的东北军主帅唐枫的其上面之言辞恳切,且承认其身为正统甘愿将其奉为正朔,并将高丽主动归为其附属之国

而曹文诏再见到了回文之后,心中也是对此极为的高兴不由暗中赞叹,函可大师的这一计策照实是高妙的很只是不晓得他从那里,讨弄出来的这个度牒和玉印来的,竟然伪造的如此细腻,使得自己当初都分辨不出来?问题是他也不增见过建文帝的度牒和其玉印自然还有朝鲜的那两位贵使,昭显世子李澄以及李淏,还有随同其一起来的崔大臣关于这两位世子,曹文诏责令其心腹手下,统领一骠骑兵,将其连夜护送前往冰雪城,去见那位建文帝的后裔,如今的东北军主帅至于这位崔大臣,对于大明建文帝的后裔所属下的军队,感到十分的亲近

便由他牵头,将本来以溃散开的高丽军校聚拢到铁山调归曹文诏统一统辖,并且,又担心曹文诏粮草带来的不多?索性,又替曹文诏筹集到了足足的二十五大车的粮草又担心东北军驻扎在这帐篷之中,抵御不了这夜中的寒冷又发动起来当地的百姓连同高丽军校,没日没夜的给东北军的骑兵,连人带马的搭建起来一片暖暖和和的连营来至于当地的高丽姑娘们,一见到东北军的骑兵,无不是对其倾慕不已,恨不得再其回返冰雪城的时候,能将自己也一同打包带回去但凡因为出营有所公干的军校,无不是在其身前左右围着一些高丽姑娘主动相邀其到自家中去坐上一坐?自然,有一些胆量大的姑娘,索性就将一些有事出入营盘却落了单的军校,直接绑回家中成其好事而曹文诏也每每因为这桩风流公案,不得不对那位崔大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来抗诉只是崔大臣却是说得好,谁让你东北军被我们姑娘瞧上了?似这种郎情妾意的事情,崔大臣对此以为是多多益善

可以说,东北军在这领国的境内,受到了十分优越的款待曹文诏也果然不负那国王之厚望,竟然带着东北军和高丽兵,在于多尔衮见了两三次仗之后,便将多尔衮给打出了庆州府让多尔衮也是大吃一惊,不晓得这些高丽兵,因何缘故竟然如此的突然善战?且又谋略过人?迫不得已,多尔衮引兵退守昌城,派出信使又去与高丽国君协商迫其主动纳降与大清国,以免到时候玉石俱焚?并又呵斥其本为大清的属国,其竟胆敢犯上作乱?

可无奈的是,所派出去得信使,亦是如同前两波的一样,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又因为当初自己在皇太极的跟前,夸下了大话,也不好就如此灰溜溜的,引着败兵回返盛京城?否则,自己在皇太极的跟前,也就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了多尔衮眼看事到如今,也不得不做出两手准备其一就是派出心腹潜回盛京城,寻到自己所预先留下的眼线之后待机行事其二,就是屯兵于昌城,静观事态变化,静等时机

【求个收藏求个订阅】

第七百零二章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地七百零二章

而在唐枫日夜兼程的赶回到了冰雪城之时,从朝鲜国所来的那两位特使,二位世子也是恰巧赶到了冰雪城内。()等这位冰雪城主连同董小宛,在天色刚一晴明之时,一同升做冰雪大殿之上,函可大师以及城内所留下的武将们,亦是都聚集到大殿之内。曹文诏所差回来的那个心腹,既入大殿之内,对其将曹文诏在高丽国内的事情,详细的对其一一禀奏完毕之后。这位东北军主帅听闻,两位世子到了自己的城内,急忙下令让二人进殿觐见。

守在大殿门口的校尉们,听见里面宣让高丽国的两位世子上殿觐见。急忙高声向站在大殿下面的,在此已等候多时的两个高丽国的世子传下城主的军令,责令其即刻进殿参见冰雪城主。那两个世子听到里面传下军令下来,想着随即便要见到那位建文帝的后裔,不由也是显得有些心潮澎湃,慌忙跟随在一个军校身后,一同走进大殿之内。

虽然这位冰雪城主的手下,主动帮助朝鲜国击退了八旗铁骑。可对于这位素未谋面过的冰雪城主,二人还是感到有些心惊胆战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就在心底深处,滋生出一种对其人颇为畏惧和敬畏的感觉。以致随着那个校尉走到了大殿正中央之后,那个校尉,随手对着一块方砖地上一指,对其吩咐道:“外臣都是立于此处,来参拜与城主的。你二人也站在这里吧。”说罢,对着上面的那位城主抱拳施礼过后,对其回禀道:“禀城主,高丽世子如今已然立在殿中。”其实,不用他来回禀,唐枫也早就看到了,那两个躲在那校尉身后,如今有些显得战战兢兢的,并且打扮得古里古怪的高丽国世子。校尉的手指刚朝着二人身上一指,还没有等坐在上面的冰雪城主开口呢?

这两个高丽世子实在是有些绷不住劲了,便连临来之际,那位朝鲜国王对其二人的那一番叮嘱,让其二人一定要显得有些骨气,莫要被那建文帝的后裔给看扁了。再因此,让对方更为瞧不上自己这个偏隅小国,也早被二人给抛掷脑后去了。唯恐自己旁边的那位老兄要比自己跪的早?那校尉手向后一指,二人不约而同的噗通噗通两声跪在地上,对着坐在铁王座上面的那位东北军主帅,用力的磕着响头。嘴中也对其回禀道:“外藩小臣,见过大王。愿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臣这里有一份两国诚交的国书和礼单,而礼单上的礼物,乃是我朝鲜国特为建文大皇帝陛下的后人特为敬献上来的。请大王不嫌其寒酸,能将其勉为其难的收下,以彰显我偏隅小国,对大皇帝陛下的后人,大王的一番景仰之情。”说完之后,其中的那个世子,双膝跪在地上,高举双手,将一份卷轴高高的捧在头顶。低垂着脑袋,根本就不敢,朝着上面坐着的那个人望上一眼过去。

这几句话,明显让上面坐着的这位东北军主帅大为惊异。不由向着,那位坐在自己的铁王座左下手,第一个位置的函可大师瞧了一眼。却见函可大师微微的对着他点了点头,又轻轻地挤了挤眼睛。便准知道这其中定是另有别的缘故?关于自己身为建文帝后裔的这件事情,自己可说还从来都不增主动的,当着众人的面提及过此事。而在函可大师刚来的那一段日子当中,他倒是也跟着自己探讨过这件事。建议自己当举起建文帝后裔的这面大旗,以此来招徕那些,生活在辽东境内的汉人百姓加入进来。和冰雪城一同来反抗抵御大清八旗,最终将其赶回其当初所来的地方。毕竟,在这辽东境内,对于这大明皇族,与那大清八旗相比较起来,更让人对其还是有一定的认同感。

对于这高句丽国对自己所敬献的礼物,这位冰雪城主到是不太放在心上。毕竟其可不仅仅是打算,让这高丽国就这么甘愿身为属国就算了的。自然,关于自己以后对其的打算,现在去想还是为时过早。便对着站在下面的校尉吩咐道:“将那高丽国书呈上来,与本城主把看。两位世子,请起来回话。来人呀,与这二位世子搭过两把椅子来。”随着一迭声的吩咐下去,早有校尉走过去,将那国书以及那份卷成卷轴的礼单,都呈递给上面坐着的冰雪城主的手中。

随后,又搬来两把寻常的条凳,就侧摆在大殿之上。那两个世子又朝着上面谢了恩之后,这才规规矩矩的坐下去。却依旧是低垂着头,并不敢抬起头,对着上面的人看上一眼过去。唐枫心中好奇,这朝鲜国王又会能与自己敬献何等东西?索性就先将那份卷轴打了开来,双手持着,从上到下浏览了一遍之后,不由点了点头。也并不对此多加品评,随手就将这份礼单交予董小宛的手中。董小宛接过来之后,却是扫了一眼,只见开头写着黄纻布十匹,白纻布、麻布各二十匹,满花席二十张,帘席二张,满花方席、黄席、彩色席各十张。一眼扫过去,却见到的是满满一张纸的各色席子。这让董小宛不由暗叹高丽国的穷困潦倒?再沿着往下看,却又是写着少女7人,执馔婢10人,女使16人,火者10。更是让其深感郁闷忧烦以及,不晓得那位城主大人,拿这些个朝鲜国的女人到底如何?最后,总算是不错,见到了一些能对冰雪城有用的东西。却是写着,贡马一百五十匹。却在下面,单独又注明了一行的小字,‘只是因最近大清国驻兵与领界之间,故马匹不得送往。待,击退所犯来敌之后,定要将其贡物一总补上’。让这位城主夫人看了之后,不仅莞尔。

唐枫将那封国书展开,却见上面写着,‘滋闻,建文大帝之后人,惊现身贼国之境内。属藩之国,闻之不由暗自窃辛。此乃天之命使然,初封朝鲜一国名之大帝,本听闻葬于建文之难中。如今,幸有后人现身。又解我属国之围困,属国甘愿自此,奉大帝之后人,为大明之唯一正溯。愿与其身后共同开疆裂土,重建新大明和新高句丽。’下书,属藩之国君李氏敬上。虽然看起这封国书写得倒是十分的客套,可唐枫分明在其中,嗅到了一丝的阴谋意味。

便将那书信,对着函可大师递了过去,对其言道:“请军师也来看看这封国书。”待函可大师将书信接过去之后,只是简单的看了一遍之后,却对此不置可否。反倒是笑着对着上面的唐枫言道:“城主,如今两位世子远道而来,想来已是十分的疲惫不堪?还请城主下令,让校尉们将两位世子带到馆驿之中,好好地歇息一阵。”说完对着这位东北军的主帅,就递过一个眼色过去。这位冰雪城主心中对此也十分明白,便也点了点头,对着下面的校尉吩咐道:“来人,请两位世子去馆驿里暂时休养几日。待日后在命人与他二人各自修起来一座房院之后,再让他二人搬过去居住。二位世子,在我冰雪城内只管安心的住下来。至于这回书,我自会命人给你父王带回去的。”说完这几句话之后,挥手命校尉们将这二人给带下去,好好地给其安顿好了。那两个世子来到冰雪城,本来就是为了充当人质来的,焉敢对那上面坐着的城主去反驳半句?只好对着上面又磕了几个头,便随在那校尉的身后一起走了下去。

只是对于那冰雪城主,到底长的是何等模样?根本就一直都不增看见过,便就此乖乖的下了大殿。等那两个人走了之后,却见函可大师,微微的蹙了蹙眉,这才对着这位冰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