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西凉-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膊皇遣豢梢裕灰芴羝鹇硖诤吐啦颊耍还苡檬裁词侄味夹小W詈媚苋寐硖诤吐啦枷却蚱鹄矗窘涂勺沼胬!
  成英拱手道:“在下遵命。”
  荀彧接上道:“主公所言极是,吕布的确可以利用一下。不过吕布乃虎狼耳,援助其一些军粮也不是不可以,但绝对不宜过多。只要让其麾下两万并州大军不致饿死便可。否则若是吕布没了粮草之忧,再转过头来举兵攻打主公,反而坏事。”
  罗征点头道:“不错,具体的细节,文若先与公英商定细节,再报于本将军。”
  荀彧答应一声,又道:“若先拿马腾开刀,还可联络汉中太守张鲁出兵。”
  罗征道:“文若所言甚合本将军之意,张鲁这个盟友不出点力怎么能行。不过指望张鲁派兵助战估计没戏。最多也就扯扯马腾后腿,牵扯马腾的部分兵力而已。”
  荀彧道:“只要能牵扯住马腾部分兵力,我军的压力就会减轻一些。”
  罗征道:“具体如何安排,文若去操办便是了。”
  荀彧应下。又道:“欲下陇西、汉阳、武都三郡,光有骑兵可不行。我军多骑兵而少精锐步兵,连番恶战之后。眼下我军只有万余步卒,若遇到攻坚怕是力有未逮。高顺将军虽然颇能练兵。但短短数月之内,两万屯田兵怕也难抵大用。”
  罗征揉着眉心道:“这个急不来。只能等平定凉州再慢慢练兵了。”
  荀彧点点头,精兵不是一天练成的,的确急不来。
  就在这时,有亲兵来报,府外有荀府家将有急事求见。
  荀彧出去了下,很快就满面喜色的疾步奔了进来。
  “主公,好消息!”
  荀彧神色振奋,朗声道:“金米终于出芽了。”
  “发芽了?”
  罗征也是精神一振,奋然道:“好,太好了,快去看看。”
  荀彧连忙侧身让路,罗征大步出了偏厅,连成英也跟了上去。
  出了平狄将军府左转,紧挨着将军府左首第一座宅院,就是荀府。
  罗征大步前行,早有亲兵上前敲开了荀府大门。
  门房一看这阵势,连施礼也忙了,连忙闪到一边。
  荀彧这时快步到了前面,引着罗征和成英来到西院的一间厢房。
  屋子里燃起了好几个火盆,柴火烧的正旺。
  屋子中间的一个大木盆里,几株翠绿的嫩芽破山而土,看着就喜人。
  虽然只露出了个尖角,但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好,能发芽就好!”
  罗征击节道:“原来果真是土质的问题。”
  荀彧喜道:“不知主公这土来自何处,在下明日就组织民夫担土。”
  “呃!”
  罗征顿时噎了下,有些无言以对。
  土是菜园子里的,到哪里去担土。
  而且菜园子里只有百亩地,就算深挖百丈,也取不了多少土。
  换土不是办法,看来还得想其他的办法。
  罗征来回踱了几步,道:“这样,换土终究不是办法,让本将军再想想,最好能想个万全之计出来。就算组织上万民夫,又能担多少土。”
  荀彧急道:“主公,眼下年关将至,就算金米种的晚,四月也得下地,最多只剩下三个来月的时间了,委实拖不得啊!金米能否大规模种植,事关重大,请主公三思。”
  罗征摆摆手道:“再等上几天吧,让本将军好生想想再说!”
  荀彧无奈,只得道:“主公可千万别拖的太久,以免误了春耕。”
  罗征点头道:“放心吧,本将军心中有数。”
  荀彧这才叫来家丁,再三嘱咐,务必要好生照料盆子里的玉米苗。
  罗征回到府中后,当即在内院的花盆里种下了一把玉米种子,又从菜园子里取了两碗水出来,一碗水灌进了种下玉米籽的花盆,另一碗水里丢了一把玉米进去,泡了半天才种进了另外一个花盆,最后嘱咐围上来观看的妻妾们好生照料。
  甘倩不解地道:“夫君,听说这金米产量奇高,亩产能有六百斤,不知是真是假?”
  罗征道:“自然是真的,不过这一茬的金米收下来之后,一直无法作种。荀彧为此想遍了办法,今日终于能出苗了。不过为夫还要再试试,才能心中有数。”
  甘倩笑道:“这金米产量如此之高,若百姓都能耕种,则天下再无饥荒矣!”
  罗征道:“想要杜绝饥荒,哪有那么容易。就算能大规模种植,为夫也只能让治下的百姓耕种。这些事情你们妇人就不要操心了,照顾好腹中孩子便是。”
  甘倩叹了口气,不禁为那些吃不饱肚子的百姓神伤。
  然而这种事情,又岂是她一个妇人能解决的,只好答应一声。
  旁边真保好奇的问道:“这金米你从哪弄来的,怎的以前从未听人说过?”
  甘倩、任妍、吴贞也都好奇的望着罗征,想要听个明白。
  需知天下之粮,皆不出五谷。
  这金米却不在五谷之内,然而却是地地道道的粮食。
  不但是粮食,而且产量还高的吓人。
  若真能让天下百姓耕种,又怎会还有百姓饿死。
  而第一个发现这金米之人,绝对当得起功在千秋这个评价。
  罗征摆摆手,道:“这金米乃为夫无意中发现的,你们就不要多问了。”
  众妇人不敢再问,只好又问起种植金米的细节,待出苗好方便照料。
  腊月二十二这天,阴云散尽,天气终于放晴了。
  荀彧忙的脚不沾地,亲自到周边查看了一趟农田和河道的情况,若有淤积严重的河道则立刻组织民夫清理河床,修缮水渠,甚至还跑了一趟令居,查看水库修建情况。
  岁除一过,天气就会迅速转暖。
  今年的惊蛰比较早,到了二月,小麦就要种下去了。
  一年之季在于春,农耕乃国之大计,半点都马虎不得。这个时候,天下各地官府的要务都要围绕春种展开,秋上能否大获丰收,春种是关键。
  罗征则忙着整编军队,除保留三千旧部外,其余羌胡骑兵全部重新整编。
  同时召集一众将领,亲自给手下的所有武将上了一堂现代化的军事课程。
  这个年代的军事战争理论太过简单,远不及后世那般精细入微。
  就比如两军交锋,一旦己方大将被斩,则会被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
  对于一支职业战征的军队来说,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统兵将领固然军队的核心,但并不是一支军队的全部。
  要知道,一场战争的胜利,是靠所有的士兵拼命流血换来的,而不是统兵大将一个人的功劳。在完善的战争体系里,就算统兵大将战死,军队也不应该崩溃。
  影响绝对会有,但绝不应该兵败如山倒。
  就算统兵大将战死,也应该有下级将领按照职务高低顺位临时接掌指挥权,统领军队继续作战,这才是更加完善的军事理论,才能真正养出一支打不垮的铁血之师。
  现有的军队也就罢了,烤熟的饼子不好搓,没有多少可塑性。
  罗征打算把这些超出这个年代的全新的军事思想应用的即将组织的新军上,培养出一批更加富有军事思想,战争思维更加灵活的底层军官,从而带出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未完待续。。)


第188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距离岁除还有三天,土地已经开始解冻。
  勤劳的农民们顾不上置办年货,全都忙着整地,准备在惊蛰前将麦子种下。
  平西将军府,内院。
  “大姐,金米长出来了!”
  甘倩刚刚起来,就听到隔壁吴贞在大叫。
  不顾丫鬟连声叫慢点慢点,疾步走到门口时,吴贞已经俏脸通红的跑了过来。
  虽然已为人妇,但实际上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吴贞兴奋的俏脸通红,连声道:“大姐,夫君种下的金米出芽了。”
  甘倩喜道:“听到了,快过去看看去。”
  进了隔壁的厢房时,任妍、真保、麋环腿快,已经先赶了过来。
  “大姐来了!”
  几个女人叫了声,立刻将甘倩簇拥到了窗边的花盆前。
  就连最不合群的真保,也稍稍让开了些。
  甘倩雍容大度,从不以势压人,小妾们自然领这个情。
  时间久了,就连真保这个刺平也被抚平了许多。
  甘倩凑到花盆前看了一阵,喜上眉梢道:“果真出芽了,真好!”
  吴贞激动的俏脸通红,忍不住想要唱歌。
  这个花盆里种下的金米,可一直是她在照看的。
  任妍道:“大姐,夫君说玉米出芽了要第一时间告诉他,要不要派人禀报一下。”
  甘倩想了想,道:“金米能否大规模种植,涉及国家农桑大计。影响国家根本,更是让千万百姓不再有饥荒的大事。半点怠慢不得,还是派人尽快告诉夫君吧!”
  吴贞忙道:“妾身这便去找人告之夫君!”
  甘倩道:“让府中亲卫去吧。妇人不宜前往公署及军营。”
  吴贞答应一声,立刻飞快的跑了出去。
  到了门口,跟一个亲兵说了声,亲兵立刻拔腿就跑。
  夫人有差,哪能不赶紧应命,跑的慢了都不行。
  罗征此刻却是不在允吾城中,而是城外的一座庄子里,给老马等一干铁匠讲解科技时代的一些钢铁冶金理论,虽然只是些皮毛。但一干匠人却是大受启发。
  从中原带来的三十余万斤精铁,全部都被运到了这里。
  老马带着数百名匠人,正在加班加点的打制兵器铠甲。
  罗征的思想和世界观形成于后世,非但不以匠人为鄙,反而将这些在士大夫眼里粗鄙不堪的将人十分优待,不但赏田赐地,甚至连虏来的羌胡女人每人赏了好几个。
  后世已经证明了一条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各种技术的进步,最直接的参与者就是这些地位低下的粗鄙匠人。
  罗征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又怎么可能不重视。
  这些匠人不用从事劳作。分到的田产全都雇了租种,而他们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去研究如何锻造出更加优良的兵器就行,同时对各种器械做出改良。
  如果干的好,还会有重赏。
  这么好的事情。就算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天下诸侯,又有哪一个会对匠人如此优待,舍此再无第二家。
  也就难怪这些匠人热情高涨。个个都拼了命的想着法子去创新,或是改良武器。或是研究如何锻打出更加质地优良的坚铁精钢,好得到主公的几句赞扬。
  至于田宅和金钱的赏赐。到还是次要的了。
  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同样很重要嘛!
  “开!”
  罗征大喝一声,双手握刀,狠狠劈了下去。
  哧啦!
  披着双层牛皮甲的木头人毫无悬念,被一刀劈成了两半。
  纵然是经过好几道工序,打磨晒凉,揉制而成的皮甲也抵不住一刀。
  罗征提起重十多斤,黝黑锃亮的环刀首,轻抚韧性十足的刀口,赞道:“不错,这批兵器比上一批要出色不少,破甲能力相当出色。就算是穿了重甲的士兵,全力一刀下去不死也得重伤。老马干的不错,记你大功一件,赏田百亩,奴仆十个。”
  “多谢主公!”
  老马连忙谢赏,却并没有多少兴奋。
  实在是自从到了凉州,领的赏赐着实不少了。
  如今不但娶了老几个婆娘,连宅子也置办了好几座,家中更是奴仆成群,已经有五六十个了,虽然都是些战败被抓来的羌胡人,但当牲口使唤,用来种地也不错。
  至于汉人百姓,主公可是下了禁令,汉人百姓是不准成为奴仆的。
  只要是纯种的汉人,就能入官府户籍,分到足够的田地,生计不成问题。
  如果勤快些的话,家有余粮,手有余钱也不是问题。
  只有那些胆敢不遵主公号令,愚昧野蛮的羌胡人,才会被戴上锁链,额头上刺上屈辱的金印,被打为终身没有自由和生养权力的奴仆,从事重体力劳动生产。
  罗征丢下环首刀,又道:“其余人也辛苦了,每人赏赐纹银十两。”
  “多谢将军!”
  四周的匠人们面露脸色,纷纷谢赏。
  罗征又视察了一下其余作坊,勉励了匠人们一番,正准备离开,就见庄园大门口一骑快马旋风般的冲了进来,一路狂奔到近前,才猛的勒马停了下来。
  “主公,吴夫人有请!”
  亲兵翻下马背,跪地急禀报。
  罗征脸色就是一声,眉头也刹时蹙紧,喝道:“你说什么?”
  心里却想,吴贞该不会如此没有分寸,没那个胆子差谴府中亲兵来打搅自己。
  周边的匠人们则一个个脸色古怪,拼命憋着笑。
  “呃!”
  亲兵噎了下,忙道:“吴夫人命小人来请主以回府。说是金米出芽了。”
  “金米发芽了?”
  罗征顿时脸色一喜,当即把手一挥。大呼道:“走,回府!”
  早有亲兵将汗血宝马牵了过来。递上缰绳。
  罗征飞身上马,一夹马腹,胯下汗血宝马立刻长嘶一声,奔了出去。
  数百亲兵慌忙上马,尾随马后,旋风般的冲出庄子去了。
  一路纵马赶回城中,刚进将军府,荀彧已经听到消息赶了过来。
  “见过主公!”
  看到罗征飞马赶到,荀彧忙上前见礼。
  罗征跳下马背。摆手道:“文若不必多礼,走,进去看看!”
  荀彧身上落了不少灰尘,显然也是刚刚从外面赶回来的,一边快步跟着往里走,一边急问道:“主公,听说金米出芽了,可是主公又尝试出了新的法子?”
  罗征点头道:“文若所料不差,若果真出了芽。金米的种植就再不是问题了。”
  荀彧忙问道:“不知主公尝试的是何法子?”
  罗征却顾不上说,道:“一会文若就知道了,走,先进去看看再说!”
  进了内院。一众妻婢早候在了院子里。
  “拜见夫君(将军)!”
  妻妾和仆婢们忙上前几步,款款施礼。
  罗征摆了摆走,大步就先进了吴贞的闺房。
  荀彧却尴尬地站在门口。进去不是,不进去也不是。
  “文若进来看!”
  正犹豫呢。罗征的喊声从屋里响起。
  荀彧连忙向吴贞施了一礼,“僭越之处。还请夫人恕罪!”
  吴贞俏脸一红,慌手慌脚地道:“先生只管请便。”
  荀彧点点头,这才疾步冲了进去。
  一众妻妾仆婢,亲兵护卫则站在门口等。
  精致的闺房里,一个大号的花盆摆在靠近窗口的位置。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照在了盆子里的植物上面。
  罗征蹲在地上,正在仔细的观察花儿根部的新长出的十多根尖尖嫩芽。
  听到脚步声,立刻扭头道:“文若过来看看。”
  荀彧走了过去,也在旁边蹲下,盯着看了几眼,立刻就喜道:“果真是金米。”
  罗征道:“这芽是出来了,不过能长成什么样,现在还不好说。等再长高些,多出来的全部拔掉,只剩下一株金米看看,若能长到尺高,应该就没问题了。”
  荀彧连连点头,问道:“不知主公又用何法让金米生芽的?”
  罗征道:“这个,只要用一种水浸泡,这金米种子就可发牙。”
  荀彧立刻道:“不知是用何水浸泡,在下这便立刻命人去取水过来。”
  罗征苦笑道:“文若有所不知,这水只有本将军一人能取来,其他人都不信,否则本将军早让文若命人去取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这……”
  荀彧有些难以理解,究竟是什么水如此神异。
  罗征思忖片刻,道:“文若可命人于屯田大营内掘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