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西凉-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我军皆为步卒,彼军皆为骑兵,来去如风,纵然尽起大军,又如何能追得上。”
  “将军教训的是!”
  小校满头大汗,连忙俯首认错。(未完待续。。)


第309章 兵权君授

  五千骑兵在河水北岸休整了三日,罗征当即亲提大军汹涌南下,直扑许昌。
  若曹仁追上来,则寻机破敌。
  若曹仁不来,就直接杀奔许昌,抄了曹阿瞒的老巢。
  不过,实现这个目标貌似难度不小。
  但罗征和贾诩一致认为曹仁不敢赌,毕竟许昌失陷的后果实太严重。
  同样,若是曹操亲提大军奔袭长安,罗征也绝对不敢冒险,必然要率军回援。
  果不其然,大军才到酸枣,斥侯就回报,曹仁也率军追了上来。
  “曹仁大军多久能到?”
  罗征沉声问道。
  斥侯兵答道:“日落之前可到酸枣。”
  罗征略一思忖,便断然道:“走,先击破酸枣再说!”
  “主公且慢!”
  贾诩忙道:“我军此番出兵并不以攻城掠地为目的,只需将曹仁大军引开,甘宁将军的水军自可将附近的百姓虏走。诩以为我军应当继续南下,直扑许昌,如此曹仁必然星夜率军直追,疲于奔命。只需觅得战机,便可一战破敌。”
  罗征想了想,便从善如流道:“也罢,就依文和之见!”
  酸枣以北五十里,曹仁率领大军正在官道上一路疾行。
  “报——”
  正行间,前方的官道上,一骑斥侯探马飞奔而来,径直奔到曹仁身前,大声道:“禀报将军,西凉骑兵过酸枣而不留,径直南下。杀奔许昌去了!”
  “知道了,再探!”
  曹仁把手一挥。斥侯探子立刻应声去了。
  虽然表面上依旧十分镇定,但心里却已经急了。
  曹仁原本以为罗征的目标是劫掠兖州。然而在罗征直接率军南下酸枣时,就已经感到有些不对劲了,此时得知罗征根本就没有停留,而是绕过酸枣直扑许昌去了,哪还不知道罗征打的什么主意,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彻底明白了。
  正因为明白了,所以心里才着急。
  若但许昌有失,乐子可就大发了。
  曹仁心灵如焚。一刻也不敢耽搁,火速率军南下。
  不过,为了防止被西凉骑兵偷袭,曹仁把所有的斥侯都派了出去,每隔一柱香的时间斥侯就要回报一次军情,绝不能让罗征大军突进二十里之内。
  骑兵和步兵一旦在旷野上遭遇,吃亏的绝对是步兵而不是骑兵。
  二十里外,曹仁有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依靠牢固的防御阵型挡住骑兵的突击。然而若是被西凉骑兵摸到二十里之内。还能否来得及整军备战,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曹仁半点都不敢大意。
  特别是面对罗征这种身经百战的用兵大家,一旦稍有疏忽。便是万劫不覆的下场。
  就在罗征率领五千骑兵渡河南下,奔袭许昌时,赵云也率领五千西凉骑兵和三千胡骑击破了占据离石的两千余骑匈奴骑兵。成功的攻占了离石。
  匈奴人只善野战而不善守城和攻坚战,纵然占据坚城亦不习惯被动挨打。
  这种融入骨子里的民族习惯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即使南匈奴附汉后已经在汉套地区生活了数百年,亦曾学习汉人兵法。也没有学会汉人如何防守城池。
  因此,在赵云率军赶到离石后,占据离石的两千余匈奴骑兵就主动跑了出来,在旷野上和赵云来了一场生死大战决,结果可想而知。
  赵云甚至没有让三千胡骑打头阵,而是率领五千西凉骑兵以催枯拉朽之势从正面击破了两千余匈奴骑兵,除了逃散了三百余骑,余者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离石北门。
  赵云手扶女墙,肃立城头远眺北方。
  那里有崇山峻岭,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而南匈奴的单于庭美稷城就在西河郡的北部,从采桑津渡过河水,便可以直接穿过长城北上,骑兵轻装疾行,不到一日便可杀到单于庭。
  率虎贲数千,逐胡虏于塞外,一直是赵云的一个梦想。
  无论如何,也要赶在主公回到关中之前,彻底扫平河套。
  吉安、巴都站在一边,看向赵云的目光中有浓逍的忌惮。
  数日前的那一战,还在他们的脑海中不停的交织。
  虽然早就听说过赵云的威名,能和武勇无双的吕布战成平手。
  吕布是谁,生活在河套地区的胡人可是一清二楚,当年吕布在丁原手下时,就没少和河套地区的胡人打交道,在吉安和巴都眼里,吕布那厮绝对是非人类。
  赵云能和吕布战成平手,绝对也是猛人中的猛人。
  但耳闻就是耳闻,远不如亲眼目睹来的震撼。
  数日前的那一战,终于让这两个胡人首领见识到了赵云的神威。
  不论是羌人还是月氏人,敬畏强者是一种本能,无论是赵云的盖世武勇,还是五千西凉骑兵展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都狠狠的震摄住了吉安和巴都。
  这样的神将,率领这样的一支虎狼之骑,还能谁人能抵挡。
  和这支西凉骑兵比起来,自己部族的这些骑兵实在拿不出手来。
  统一的装备,优良的武器铠甲,上等的军马,精熟的战阵,惊人的杀人效率,匈奴人的骑兵在这支精锐骑兵的面前,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反抗之力。
  只是一个冲锋,匈奴骑兵就被杀的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这里面固然有兵力上的差距,但这支西凉骑兵犀利的进攻和彪悍的战斗力,依旧狠狠的震摄住了羌人和月氏人的心灵,心里再也不敢有半点其他的念头。
  吉安和巴都更是抛弃了心里的那一点侥幸,再不敢有半点异心。
  对于接下来赵云的几项军事安排,更是不敢有半点异议。
  匆匆脚步声中,成英快步奔上了城头。
  “赵云将军!”
  成英向赵云拱了拱手。
  “成英大人!”
  赵云回了一礼,道:“上郡诸胡如何了?”
  成英道:“氐、戎、狄等部皆已送来降书,愿无条件投降主公,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能保留族地,使族人安居,唯有秦胡在肤施集结兵马,看样子并不打算投降。”
  赵云道:“大人有何高见?”
  成英道:“氐、戎、狄等部既然愿降,那就尽征其后,集结诸侯之兵,先后击破负隅顽抗的秦胡人,等时机成熟,再与匈奴人决一死战,则河套可定!”
  赵云沉思了半晌,忽然道:“如果把调开匈奴人的主力骑兵,再谴一支小股骑兵出上郡北上,出谷罗城,绕到美稷侧后突然杀出,能否一举击破单于庭,彻底平定河套呢?”
  “这……”
  成英神色一凛,略一思忖,便击节道:“只要能引开匈奴人的主力大军,这个办法到是可以一试。只是,还有个问题,何人可统兵前往?”
  赵云叹道:“这的确是个问题,某愿率小股骑兵前往,却无人统兵。”
  成英连连点头道:“将军身为主将,岂有扔下大军,率小股骑兵千里奔袭之理。若此行由主公亲统大军,赵云将军自可率小股骑兵,迂回侧后奔袭单于庭。但眼下主公已经去了中原,将军身为主将,万不可轻离,以免羌胡之众再起异心!”
  赵云点了点头,也知道这个想法虽好,但却不好实施。
  成英想了想,道:“在下到是有个办法!”
  赵云道:“大人请讲!”
  成英道:“眼下河东无战事,高顺将军就在安邑,距离石不过三百余里。若能请得高顺将军代为统兵,赵云将军可率一支小股骑兵,迂回侧后奔袭单于庭。”
  赵云色变道:“兵权君授,岂可私相授受,此乃为人臣者大忌,如何能行!”
  成英凝声道:“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主公远在中原,我等无法请命,唯有行权宜之计。况且主公雄才大略,明察而善断,我等所为一切皆为公,并无私心,只要能击破匈奴人,扫平河套,届时我等再陈明缘由,谅主公亦不致怪罪!”
  赵云凝思半晌,始缓缓点头道:“若有高顺将军代为统兵,则羌胡人不足虑,某亦可放心的率一支小股骑兵迂回侧后,奔袭单于庭。只是,高顺将军未必就会答应。”
  “事在人为!”
  成英道:“赵云将军若无异议,在下这就亲自走一趟河东!”
  赵云道:“也罢,如此便有劳大人了。”
  “分内之事耳,将军不客气!”
  成英拱了拱手,当即转身奔下城头去了。
  赵云目送成英远去,直到值令官来报,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才下了城楼。
  次日,赵云亲率大军出离石,经蔺县,渡过河水西进,兵进上郡,屯于桥兵,命准备投降的氐、戎、狄等部召集可战之兵,十日之内赶到桥门集结。
  除匈奴人外,上郡实力最为强大的秦胡则集节了近万兵马,准备死守肤施。
  而这个时候的匈奴贵族内部,也已经吵翻了天。
  新继任的单于呼厨泉急于一场战功来稳固自己的王位,力主与罗征决一死战,而左贤王去卑在法正的游说了挑唆下,则认为匈奴既然已经归附了大汉,就不能出耳反耳,以免招来罗征最为猛烈的打击,以南匈奴的实力,绝对挡不住罗征的西凉军。(未完待续。。)


第310章 高顺的为难

  安邑,高顺官邸。
  “将军,成英大人求见!”
  高顺刚刚回到府中,就有亲兵前来禀报。
  “成英?”
  高顺怔了下,吩咐道:“快快有请!”
  “遵命!”
  亲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带着成英大步走了进来。
  成英风尘满面,进了大厅便向高顺拱了拱手,“高顺将军!”
  “成英大人!”
  高顺回了一礼,请成英落座后,才道:“大人何以来了河东?”
  成英道:“不瞒将军,在下与赵云将军商议,若能引开匈奴人的主力大军,再由赵云将军率一支小股骑兵,迂回绕到美稷侧后,只需袭破单于庭,可匈奴可破,河套可定。然赵云将军若率军奔袭单于庭,则无人统兵,特来请高顺将军相助。”
  高顺色变道:“私授兵权乃为人臣者忌,如何使得!”
  成英忙道:“我等只为公事,并无私心,纵然偶有僭越也是为主公大业计。只因主公去了中原,无法及时请命,我等才行此权宜之计。主公明善察断,谅不致降罪!”
  高顺深吟道:“此举大为不妥,让某好生想想!”
  成英又道:“若是主公怪罪下来,在下一力担之便是!”
  高顺勃然作色道:“某非怕事之人,又岂会怕担责任,只是不想坏了法度罢了。”
  成英干笑一声,情知不小心说错了话,忙道:“高顺将军忠义无双。在下自然清楚将军的为人。不过法度是死的,我等理当随机应变。主公亦不止一次说过,事急需从权。只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就不该拘泥于死规矩,高顺将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高顺沉吟了半天,才道:“大人先说说详细情况吧!”
  成英只好把详细情况,事无俱细都讲了一遍,极力说服高顺。
  高顺左右为难,这法子的确可行,但私授兵权实乃为人臣子者大忌,不得不慎。
  主公虽然明善善断。但这种事情也不能轻易为之。
  就算主公事后不会怪罪,其他的统兵将领和谋臣未必就会这么样。
  别人看到的只会是自己和赵云私相授受兵权,而不看结果。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开了这个头,日后统兵将领岂不是要争相效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三考虑,还是觉得不能开这个头。
  然而却耐不住成英苦劝,最终只好无奈的应了下来。
  不过。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两人都写下了自罪书,谴快马送往中原上呈罗征,准备在事后自请处罚。以免大涨此风,令其他统兵将领也争相效仿。
  既然有了决定,高顺就再不犹豫。
  将河东诸事稍作安排后。便带着百余亲名,与成英离了安邑直奔上郡。
  开封北门。城门洞开,西凉骑兵正在汹涌进城。
  罗征只是率军杀到开封城下。只是命五千骑兵绕城遛了一圈,喊了几嗓子,就将开封城中的官僚士绅吓胆了胆子,屁滚尿流的开城投降了。
  大军进城后,第一时间将开封城内的数百兵卒赶到军营看押起来。
  罗征在许褚的护卫下,大步登上城头,遥望这壮丽山河,不觉豪情顿生。
  急促脚步声中,贾诩快步登上了城头,向罗征拱手一揖,“主公!”
  罗征摆了摆手,问道:“文和免礼,曹仁大军今在何处?”
  贾诩道:“已到浚仪!”
  罗征精神一振,击节道:“曹仁这厮来的好快!”
  贾诩道:“据斥侯回报,曹仁虽然星夜南下,但却尽谴斥侯遍探方圆二十里地,对我军防范甚紧,主公若想率军突袭怕是不可能了。”
  罗征沉声道:“文和可有破敌妙策?”
  贾诩朗声道:“曹仁就算再如何谨慎,但彼为步卒,我军皆为骑兵,且占据主动,若还不能将之击破,未免有员主公威名。在下有一计,可破曹仁大军!”
  罗征欣然道:“文和请讲!”
  贾诩奸知道:“很简单,主公只需留下数百兵马,再于开封城头遍插旌旗,便可迷惑曹军斥侯。待入夜,主公可亲率主力大军出开封,绕到曹仁大军侧后。曹仁把斥侯全派到了前面,后方必防备军虚,只待其引军南下,主公便可趁势杀出!”
  罗征沉声道:“我军不动,曹仁未必就会率军南下。”
  贾诩略一思忖,便道:“这个容易,曹军大军皆为步卒,只要动起来,三千骑兵亦足可将之击破。主公可留下两千兵马,再挟裹降卒及城中百姓以充骑兵,待明日一早便出开封南下许昌。我军有马蹬之利,只要走的慢些,当不致有误!”
  罗征思忖片刻,断然道:“罢了,就依文和之见!”
  太阳很快落山,开封四门紧闭,有炊烟袅袅升起。
  曹军斥侯分成几拨,紧盯着开封四门,每隔半个时辰就换一拨,及时的将罗征大军的最新动向报到曹仁军中,以避免被西凉骑兵偷袭。
  天黑下来后,开封城头亮起了火把。
  十骑斥侯兵隔着一里,不时的在开封四门打转。
  就在这时,开封四门忽然洞开,各有五十骑兵杀了出来。
  “不好,西凉兵出来了,快走!”
  曹军斥侯骑兵见状,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这样的追逐战几乎每天都有,西凉军只要停下歇息,就会驱赶曹军斥侯,只不过曹军的斥侯兵十分机灵,始终远远的吊着,发现不对就会第一时间逃走。
  西凉军追了好几次,也只杀掉了十余骑曹军斥侯。
  一追一逃,曹军斥侯很快逃远了。
  很快,开封四门再次各冲出百余骑,对周边展开了地毡式的扫荡。开封四周皆是地势平坦的平原,曹军斥侯就算想埋设暗,也无处藏身。
  确定没有曹军细作后,王方立刻将消息报到了城中。
  不多时,三千西凉骑兵从南门冲了出来,很快遁入了夜色中。
  西凉骑兵追出十里后,就放弃了追击,回城去了。
  曹军斥侯也契而不舍的掉头跟了上来,远远的跟在后面。
  开封城头依旧火把通明,并没有异常,巡夜的士兵在城头上来回走动,不时的伸着脖子向城外喝骂几声,或者射几支箭,似乎对曹军斥侯的盯哨很不耐烦。
  “头,好像没什么问题!”
  有斥侯兵盯着看了一阵,扭头对带队的什长道。
  什长也没看出有何异常,把手一挥道:“走,离远些,免得西凉贼再追出来。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