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西凉-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嘿嘿!”
  罗征干笑一声,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
  快活了三天,整日不是聚众饮酒,就是接受别人宴请。
  这样地日子虽好,却不能长久。
  罗征心里有很强的危机感,再这么在洛阳混下去,可实在不是办法。
  最理想的去处,莫过于一州刺史,或一郡太守,然后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可此番带兵出关东一番烧杀劫掠,已经把关东豪强给得罪死了,去了也无法立足。
  剩下的地方,更是没有一个好去处。
  就算有,想要外放当土皇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近关东诸侯都很安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唯一不和谐的,就是袁术以孙坚为大将,领军两万南下攻打扬州。
  历史上董卓败退迁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大汉数百年的威严还没有完全丧尽,天下诸侯虽渐渐起了异心,但也没人敢做出什么出格地事情。
  诸侯起兵讨董,还可以打着清君侧的名号。
  但领军攻伐别人可就是公然藐视朝廷,大逆不道了。
  各路诸侯都没有动,唯有袁术这厮是个异类,公然捅破了这层窗纸。
  也就是袁家四世三公,门望实在太过显赫,还有一帮子人肯为袁术效命。
  苦是换了其他的诸侯,怕是早就被口水给淹死了。
  夕阳西下。
  罗征在书房翻阅竹简,甘倩磨墨,貂蝉捏肩捶背。
  如此惬意地生活,后世哪能得见。
  匆匆脚步声中,许褚疾步奔了进来。
  罗征放下竹简,看着脸色不大对劲地许褚道:“仲康脸色有异,可有坏事?”
  许褚道:“主公,今日府中有人上街听到一条消息,市井中有人在传谣,说牛金和胡茂是被主公杀的,不知是何人在造谣。”
  “什么?”
  罗征吃了一惊,随即眉头大皱。
  挥了挥手,甘倩、貂蝉立刻起身退了出去。
  许褚问道:“主公,要不要把那些传谣的人抓起来?”
  罗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你这不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嘛!本来没事,只是有人造谣,想挑拔离间,你要抓了人,岂不告诉别人,胡茂和牛金就是我杀的。”
  “这……”
  许褚抓抓头,不知说什么好了。
  罗征皱着眉头沉吟,自言自语道:“会是谁呢?王允最有可能,也有这个动机。不过王允那老家伙是聪明人,就算恨我入骨,但他最想除掉的人是董卓,而不是我,这个时候招惹我对他诛杀董卓的计划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应该不是王允那老东西。”
  许褚忍不住道:“不是王允,还有谁会挑拨离间?”
  罗征道:“有这种动机地人多了,只要想想谁最想看到西凉军内乱,看到本将军和李儒等人闹翻,就知道造谣地是谁了。不过这个范围有点广,心怀叵测地朝中大臣和吕布等并州军将领,都是可疑地对象。至于真正造谣的是哪一个,那就不得而知了。”
  许褚再次无言,只好连忙退了出去。
  这种伤脑筋地事情,还是留给主公去头疼吧!
  自己只负责动粗或者杀人就行,动脑子可非自己所长。
  罗起起身在房中缓缓踱步,一边暗自猜测究竟是谁在挑拨离间,一边思索着消息传到牛金耳朵里面,牛金那个蠢货会有什么反应,一旦撕破脸皮,又如何应对。
  没有充分地证据时,有些事情只能在暗中进行。
  然而一旦见了光,撕破脸皮摆在明处,就会无所顾及。
  罗征不能不防,谁也不敢保证牛辅、李傕等人会不会真接杀上门来。
  擅杀军中大将乃是大罪,牛辅纵然是董卓的女婿,也不敢乱来。
  但如果这种谣言传到董卓耳里,彻底撕破脸皮,就算没有证据,牛辅也很有可能为了脸皮直接杀上门来,最多挨上几板子,董卓也不可能将他杀了。
  毕竟牛辅是董卓女婿,只要不背叛董卓,再大的罪也能掩过去。
  罗征换位思考,如果换了自己,真要撕破脸皮,还真有可能直接杀上门去。
  “到底是谁在煽风点火,别让老子知道,不然杀他全家。”
  罗征眉头紧皱,胸中有杀意在涌动。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个煽风点火地家伙不怀好意。
  更要命的是,这种谣言的杀伤力很大。
  黑刀子虽然难防,但毕竟见不得光,只要小心应付,问题就不大。
  但是如果撕破脸皮,就会逼的牛辅等人铤而走险。
  罗征在西凉诸将中只是个新丁,根基浅薄,在洛阳城里,董卓的眼皮子底下,一旦牛辅不顾及后果来硬的,应付起来还真有些吃力。
  就算能顶住,多半也会惹的董卓不喜,得不偿失。
  “仲康!”
  罗征烦躁地踱了一阵,忽然顿住脚步向门外喊了一声。
  “在!”
  许褚应声而入,立于堂下。
  罗征道:“你立刻谴人出城,将数百亲兵尽数召来,安排到府中住下,最近一段时间无我命令,一律不准出府。同时让子龙严加戒备,以防有人偷袭。”
  “遵命。”
  许褚答应一声,立刻出府安排人去召集亲兵。
  当初在谯县时,许氏共有三百乡勇追随许褚入军,暂时充作罗征的亲兵。
  到了洛阳后,有大半都被安排在城外军营,只有五十人跟着许褚住进了罗征府上。
  眼下既然要防备牛辅狗急跳墙,自然要把亲兵全部召进来,严加防卫,不然怕是晚上想睡个安心觉都不成,随时都会担心城卫军杀进来。
  现在洛阳的三万城卫军,可是全都掌握在牛辅手里,焉能不防。


第66章 西凉变故

  入夜,牛辅。
  牛辅烦躁地在堂下踱来踱去,脸色十分难看。
  李儒、李傕也坐在左右首,全都皱着眉头沉吟不语。
  街市传闻,牛金、胡茂是被罗征所杀。
  谣言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但效果显而易见,牛辅坐不住了。
  李儒等人是想除掉罗征,但却是准备等找到罪证,再名正言顺地杀下手。
  但这谣言传出来,却就有些变了味道。
  街巷更有人议论,说牛辅怕是罗征,不敢给族弟报仇。
  这谣言不可谓不毒,如果牛辅和罗征没有矛盾到也罢了。但牛辅本就想杀罗征,再听到这谣传,那可就真成了火上烧油,越浇越旺。
  “不行,本将军要杀了罗征小儿。”
  牛辅踱了一阵,猛地顿住脚步,似是下定了决心。
  李儒劝道:“将军切不可冲动啊,如此一来,岂不正中了鼠辈奸计。”
  牛辅怒道:“不杀罗征小儿,岂不叫满朝文武耻笑。”
  李傕也道:“我们暗中搜集罪证,居然找不到罗征小儿杀牛金将军地罪证,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依某看,不如就依牛辅将军之见,干脆派兵将罗征小儿捕杀算了。”
  牛辅‘哼’了声,道:“不错,就算事后主公怪罪下来,某亦可一并担之。区区一个罗征小儿,杀就杀了,最多被主公训斥两句,还会斩了某不成。”
  李傕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李儒道:“将军三思,罗征小儿虽不足道,就算将之杀了,主公最多斥责几句,也不会真个降罪将军。但眼下朝中局势十分微妙,并州军与我西凉旧部嫌隙日深,怕是就等着看好戏呢。若我西凉旧部一乱,朝中不乏有一些心怀叵测之辈,届时若趁机从旁煽风点火,怕是会惹出大乱子,我等皆为主公旧部,不能不顾大局。”
  “嘿!气煞某也!”
  牛辅刚刚回到案后落座,闻言气的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切齿道:“究竟是何人在暗中煽风点火,若叫某知晓,非剥了他地皮不可。”
  李傕也狞声道:“这煽风点火之人甚是可恨。”
  李儒道:“罗征小儿初到洛阳,在洛阳并没有什么仇人,除了我们,听说这厮迎娶王允义女貂蝉乃是强娶,却不知是何故,王允应该会对其怀恨在心。除此之外,这厮迎娶貂蝉时未延请吕布等并州将领,吕布等人多半也会记恨在心。这煽风点火之人,多半就是王允或者吕布等。当然,也不排除朝中一些隐藏颇深,心怀叵测地大臣暗中煽风点火。”
  牛辅怒道:“吕布不过三性家奴,他敢?”
  李儒正欲说话,忽有牛辅亲兵匆匆奔了进来,对牛辅附耳低语一阵。
  牛辅蹙眉道:“韩遂和马腾罢兵言和了?”
  亲兵连连点头道:“正是,小人得到消息后,就第一时间来报。”
  牛辅不解道:“马腾和韩遂不是火水不容吗,怎么会忽然罢兵言和?”
  “这个,小人就不知道了。”
  亲兵抓了抓头,连忙退了出去。
  李儒也是眉头大皱,问道:“马腾和韩遂罢兵,此事是否属实?”
  牛辅道:“应该不假,消息是从主公那里传出来的。”
  李儒凝声道:“马腾、韩遂罢兵言合,西凉局势有变,一旦这两人联手,主公想兵不血刃地控制凉州,怕是难上加难,儒要尽快进宫去见主公。”
  “某等同去。”
  牛辅、李傕也纷纷起身。
  发生这么大地事情,肯定要商议对策。
  果不其然,还没出府,董卓已经谴人来召。
  夜已深,德阳殿偏殿依旧灯火通明。
  董卓召集一众心腹大臣和统兵将领商议要事。方才从西凉传来消息,凉州最大地两股军阀马腾、韩遂罢兵言合,这对现在地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自中平元年黄巾起义以来,凉州就一直战乱不断。
  先是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举兵叛乱,入寇长安三辅。
  其后韩遂又杀北宫伯玉、李文侯拥众称雄。不久凉州刺史耿鄙被杀,扶风茂陵人马腾也联合韩遂反叛,多次率军入侵长安,战火数年不断。
  董卓虽然发于西凉,但实际上对凉州却并没有多少控制力。
  马腾拥兵五万,占据武都、汉阳、陇西三郡。
  韩遂拥众三万,控制了金城郡和武威郡南部。
  除了更加偏远的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凉州实际上被马腾和韩遂瓜分了。
  董卓进兵洛阳,控制了朝廷后,为了拉拢凉州军阀,集中兵力对付关东诸侯,加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又从中挑拔,令韩遂、马腾举兵相攻。
  西凉越乱,长安三辅自然会稳如泰山。
  马腾和韩遂罢兵言合,董卓可就坐不住了。
  众文武大臣和西凉众将纷纷各抒己见,出谋划策。
  其实说来说去,不过是从中挑拨,让凉州继续乱下去。
  可问题是,究竟如何挑拨,却拿不出个具体可行的办法来。
  马腾和韩遂打了好几年,一旦罢兵言合,那就是已经在某方面达成了一致,想要再挑拨离间,谈何容易,毕竟能成为割据一方地军阀,谁也不是傻子。
  至于武将,则大都提议在陈仓屯驻重兵,以防马腾、韩遂入寇三辅。
  甚至吕布更是主动请婴,欲率三万大军扫平马腾、韩遂,彻底平定凉州。
  董卓听了一阵,眉头越蹙越紧。
  彻底平定凉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西凉苦寒之地,自先秦以来民风便极其彪悍,而居住在凉州的羌人更是对死亡有着巨大的承受力,马腾和韩遂手下大军多是以羌人为主,加起来兵力更是达到了八万之众,战斗力之强不在董卓地西凉军之下,又岂是轻易能讨灭的。
  中平年间凉州叛军入寇三辅时,董卓随太尉张温迎击西凉叛军时就吃过败仗。
  别说三万大军,就算董卓亲提十万大军,也不敢说一定能扫灭凉州乱军。
  况且现在刚刚打退关东联军,洛阳百废待兴,大军久战已疲,急需休整,根本就拿不出来粮秣供大这出征,哪里还有余力去讨伐凉州。
  吕布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但被董卓拴在身边,实在也不是办法。
  一来急于立功,二来也想趁此机会摆脱董卓,才急急地主动请婴。
  岂料董卓还没说话,就招来了满朝文武和西凉众将地反对,牛辅、董越等西凉重将更是冷嘲热讽,直把个吕布气的肝火大盛,差点就当场翻脸。
  罗征坐在下首,静观大殿上吵的跟菜市场一样,不置一言。
  司徒王允道:“丞相,唯今之计,可派一能说会道之干吏出使西凉,一者为马腾、韩遂进爵,二者再许以重利安抚,使其坐领西凉,可免长安三辅再起兵灾。”
  董卓看了看李儒,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刚要点头,忽地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心生一计,道:“主公,凉州人口在大汉十三州本来就是最少的,这些年来又一直战乱不断。故此,儒以为马腾和韩遂罢兵言合,主要还是粮草短缺,进犯长安三辅地可能性不大。”
  董卓点头道:“文优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啊!”
  众大臣和西凉众将也点头,李儒的这番分析,的确是一针见血。
  李儒又道:“既然马腾和韩遂根本就无力进犯三辅,主公也就没必要担心了。不过凉州的问题终究都要解决,主公何不趁此机会重建护羌校尉府,再谴能征善战之大将,统一军总督西凉羌胡之事,可牵制马腾和韩遂,如此可得数年喘息之机。”
  董卓闻言眼神就是一亮,“文优此言甚合吾意,诸位以为如何?”
  朝中众臣和西凉众将见他都点头了,哪还有什么意见,自然是纷纷附议。
  董卓又问,“不知谁可担此重任?”
  李儒连忙给牛辅打眼色,牛辅却一脸纳闷,不解其意。


第67章 抚镇西羌

  “蠢货。”
  李儒暗骂了一声,又向李傕打眼色。
  李傕琢磨了一下,才会过意来,当时就是一喜,连忙出列道:“主公,中郎将罗征能征善战,率军征讨关东时多有战功,可担此重任。”
  牛辅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附合道:“末将赞同此议。”
  攀附牛、李二人的西凉武将也会过意来,纷纷附议赞同。
  接着是朝中大臣,这些早就成了精地老狐狸哪敢不出其中的猫腻,也纷纷附议。不管是不是真的认可罗征的能力,只要能看到西凉军内斗,总是一件让他们愉快的事情。
  最后是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也表示赞同。
  去西凉是个苦差事,让罗征去,总比让自己去的好。
  郭汜、樊稠、张济等人虽与罗征无怨,但一来不想得罪牛辅、李傕等人,二来也怕这苦差事落到自己头上,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跟着落井下石了。
  唯有吕布脸色十分难看,觉得被人抢了立功的机会。
  在吕布看来,去凉州虽然是个苦差事,但同时也是立功的机会。
  马腾、韩遂虽然势大,但依吕布的性子,还的确不将马腾、韩遂之辈放在眼里。
  罗征面无表情,看向李儒、李傕、牛辅地眼神却冷地可怕。
  董卓怔了下,随即也明白过来了,看向一众大臣和西凉从将地眼神就有些异样。
  牛辅、李傕等趁机排挤罗征,要把罗征发配凉州,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
  毕竟现在西凉不太平,有马腾、韩遂两个大军阀割据一方,这个时候去凉州,绝对吃力不讨好,搞不好还会被马腾和韩遂给弄死在西凉。
  举荐罗征去凉州,用意不言而寓。
  但李儒的提议也没错,现在的确是西进凉州最好的机会。
  要是能在凉州站稳脚跟,对董卓日后平定凉州,是有莫大好处的。
  董卓看向罗征,问道:“升平意下如何?”
  罗征立刻就知道董卓已经认可了此议,自己再推脱或是找借口,除了让董卓不快外没有任何意义,只好起身道:“主公但有所命,末将无有不从。”
  “升平大将之才,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