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来到大唐的村官-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这就是李靖能成为军神的诀窍了吧!

抓住别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两人,这时安静了下来,然后静静地看着湖水,等着鱼儿上钩。

两柱香时间过去了,李承乾还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动。李靖欣赏的目光看了看他,从来不知道,李承乾的定力,还如此的高。真是个好人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水面动了,李承乾连忙把鱼钩一拉,一条肥鱼上来了。

冬天养的鱼,都是非常肥的。这样的鱼才能过冬。现在却肥了李承乾的胃口了。

一老一少,收拾好工具,向殿里走去,鱼已经交给了一个太监,让他拿去厨房,让厨房把这鱼给煮了。

李靖拍了拍脚,说道:“哎呀,殿下给泡的蛇酒,还真的好用,喝了这么久,现在在湖边坐了这么久,站起来竟然是行动自如,而且被风吹着还一点儿痛苦都没有。真是好东西啊!”

看来,对于这帮子老爷子来说,好东西就是能让他们不风湿的蛇酒。

回到了殿里,坐一起喝了一会儿茶,酒菜上来了,鱼也上来了,开动了起来。冬天钓到的鱼,果然是肥,美味!

吃饱喝足,李靖要离开了,拿出衣服里的绵手套,戴了上去。

这是工部做出来的手戴,是军用的。

因为之前的事情闹得很厉害,绵花收获的时候,李承乾根本没有来得及去管,或者是根本没法管,就给工部的管了。他们收了绵花后,就开始制作军用的手套了。现在已经先给长安的部队装配上了手套。

本来李靖是有皮制的手套的,但是他是军人出身,更喜欢戴一戴现在的军用品,于是就退而用其次了!

虽然工部给李承乾送来了十几床绵被,但是他还是觉得吃亏了,明年一定要把绵花给抓在手里。

军用的绵花提供了后,这绵花做起生意来,那可是不错的生意。

就跟现在的煤一样。

老曾已经从山西那边过来了,看到这个像非洲友人一样的老曾,李承乾都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虽然面目全非,但是老曾在山西那边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他带来的帐本,足以让李承乾现在的钱财给翻一倍了。

这要不是山东那边太冷,冬天里又不能做事情,他还是舍不得回来的。

现在他回来了,也马上发挥了作用。

这芙蓉苑里一直放着那些老老小小的纨绔进来玩,虽然花样繁多,但是却乱。

非常乱。要不是李承乾这里是逍遥王和太子的名头,可能早就出事了。

老曾回来后,就对这乱摊子开始整顿了起来。

不到十天,就把芙蓉苑里的玩乐的项目,给弄得条理了,场地的划分,更加细划了。

而且也完全和住宅区给分开了。这边住人不会受到那边娱乐的影响。

随着过年的到来,来这里玩的人也一下子暴涨了起来。到了最后十天,朝廷放假,大量的官员都要过来这边游玩一翻,于是就,芙蓉苑都快要人满为患了。

要不是老曾过来,整理了一次,只怕这一次芙蓉苑就要被人海给淹没了。

不过就算如此,好些已经开放出来的场地,还是不够那些人。特别是秦叔宝,李靖,李孝恭这些人都过来了,李承乾连忙请进了自己的后宅里,请他们喝酒。

过年到了,芙蓉苑里装饰得非常有年味,很华丽,还把前面部分给开放出来,给百姓们进来游玩。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皇家的园林很少对百姓开放的,李承乾这里开放了,那简直是开了先河了。大量的百姓都过来了。老曾的管理能力也一下子表现了出来。看来出去外面历练一番,能力更好了。他的截流办法,让芙蓉苑没有被百姓给淹没了。

晚上的时候,芙蓉苑大放烟花。

虽然老李也让长安各处放烟花。但是那些地方的烟花和芙蓉苑的比起来,就是星星之光,与日月争辉了。

而且长安各处的烟花,是只放了初一那一夜。

芙蓉苑的烟花,可是一连放了三晚,从除夕到初二,每次最少是一个小时,让来芙蓉苑的百姓,还有围在芙蓉苑外的百姓,看得那个过瘾。

初三,芙蓉苑里举办了诗会,邀请那些文人才子过来斗斗诗。

这事报纸上给刊了。

而且还表示,报纸的记者,将在现场记录每一首好诗,选最好的诗,刊在下一期的报纸上。

……

【第二卷:调教大唐】第925回:【芙蓉乐场】

……

上报纸!

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先不说芙蓉苑现在风头正盛,才子们都愿意去那里卖弄风骚。而写的好的诗,将会上报纸,那可就是要名扬长安,名扬天下了。

于是,初三晚上,芙蓉湖上,画船泛泛其间,码头有小船接送每一个有资格上船的人。

那画船,是今晚给才子们用的。只有受邀的才子,才能上船。而没有受邀,则需要拿出才学来,有才学才能上去。

当然了,才子佳人,游船美女,这两个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除了才子可以上去,也有美女可以上去。

而这美女的选择,则是派各个选美专家,在芙蓉苑里到处走,看到美女后,就上去邀请要不要上船。

好吧,这个邀请的用词太那猥琐了,在这一晚上就发生了不少的误会,这些儿选美专家被不少的美女抽了巴掌。但是,依然还是邀请了不少美女上船去。

有文化的东西,才是上档次的!

芙蓉苑是太子居住地,这已经够高贵了。开放给大家游玩,又透着一股子亲民,大众,现在举办诗词大会,这就是沾上了文化了,而且还是很高档的文化,这就给人印象,芙蓉苑不是一个纨绔之地,而是有文化的圣地。

从今晚起,芙蓉苑将在长安,还有天下的百姓间,竖立起了一个立体的品牌!

“没想到,这芙蓉苑,竟然是李兄的啊!”一个男子坐在李承乾的对面,忍不住兴奋地说道。

李承乾举起酒杯来,说道:“当日还要多谢杨兄把那院子让于了我,感激不尽!”

“呵呵,说笑了!”杨秀才连忙笑道。

这个杨秀才,就是武照以前的邻居。李承乾买了他的院子后,在里面发现了那一首《手妻》的诗句,知道这是一个闷骚的人。

没想到的是,刚才在岸上,会遇到他。

“当日卖于李兄,也是交易而已。没想到这一次重回长安,李兄就送给了某那么大的一座宅子。都不好意思收下了。武妹妹说了我好久,才暂时没地方住,住了下来,以后不管是回家,还是在长安里发展,都会感激于李兄!”

杨秀才说着,又忍不住激动起来:“从没想过,当日落魄时,遇到的竟然是太子殿下,今日风光时,遇到的贵人,已经是逍遥王!”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不准叫殿下之贵称,叫一声李兄就是最好。”

“呵呵,果然是逍遥恣肆!”杨秀才笑了起来。

他能这样高兴,不只是遇到了李承乾,而是他刚才在船上,一连做出了三首佳诗,受到了另一艘船上的孔颖达和于志宁两位大家的表扬。

他是经过了长安的落魄,回到家乡又鼓起勇气再来长安,这一番经历,使得他的心境和眼界都提高了不少,做出来的诗的意境,自然要比这些儿无病呻吟的才子们要更有亮点。所以,他一下子就脱颖而出。这己是出够了风头。

那两位大家的出现,更是一个惊喜。孔颖达的大名更不用说了,而于志宁听说也是受到了奸臣的排挤,差点儿回了老家养老了,最后又是一番际遇,成了太子手下的报纸的主编,掌管着报纸。得到他的赞赏,那么下一期的报纸,是不用担忧了,一定会出现他的诗的。

杨秀才不知道,他所想的那个排斥于志宁的所谓奸臣,就在他的面前。

他是在画船上风光至盛时,急流勇退,下了船来,把舞台留给了其他人。

这样的心胸,足以看出杨秀才这一年来的成长。

也就是他这时候下船来,才会遇到了李承乾。

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李承乾是太子,只是当成一个老熟人来打招呼。

李承乾聊了两句,心情好就把他给招到自己的院子里来。

武照端着酒菜进来,叫了一声杨大哥,他奇怪,问起来,才知道武照做了太子妾,现在成了逍遥王妃了。也就是这个芙蓉苑的女主人。而前面这位,就是原太子,现在是太子他爹,逍遥王。

就算是杨秀才一年来意志力练得宠辱不惊,也被吓了一跳,心弦大颤!

随后两人都喝起酒来,像两个知己一样,无话不说,李承乾也不要他叫什么王爷殿下,直接一句李兄就好。

喝完酒后,发现这个杨秀才的目光,已经跳过了名利,不由赞赏,心里想着以后,可以多找他来喝喝酒。

两天后,报纸出来了,杨秀才的诗果然是放在了上面。虽然不是头条,但是他的诗下面却有孔颖达与于志宁的点评,一时风头无二。

春节过去了,芙蓉苑里的人流也少了下来,大家又要为新的一年开始奔波了。

这个过节,芙蓉苑里的花销是非常巨大的,光是向军工厂买的烟花炮竹,就是一笔大数字,其他画船,装饰的大手脚,加起来能吓死人。

但是,老曾和小陈的团队经过结算后,发现竟然还赚了花出去的本钱的两倍回来!

“这是要逆天了么?”李承乾把自己的下巴给扶回去,说道。

不过他迅速想到,娱乐的东西,当然是赚钱了。

而且他的芙蓉苑里,里面有一半的娱乐项目,是赌钱,这可是赌场了啊,赌场还能不赚钱不成。

李承乾大叹:“我这是为祖国的经济繁荣做贡献啊!”

但是要是李承乾因此就觉得钱赚得多了,那真是眼界小了。

这个冬天过去了一半,小陈亲自算了一下煤生意,帐目给李承乾看了一下,那个数目,是芙蓉苑里赚到的五倍。

要是把长安里那帮子皇亲们赚的钱也加起来,只怕超过二十倍了。

已经关门了一年之久的贷款部门,这时候又开门了。

那些皇亲们有钱来还了。

一五一十的,给算清楚了,还清楚了,李承乾和皇后,又是收了不少的利息。高兴。

皇亲们想一想去年这时候,还穷得连年都过不好,现在腰包肥得流油了,还起钱来,还多付出了那么多的利息,一点儿都不心疼!

这种感觉,真好啊!

……

【第二卷:调教大唐】第926回:【富有了】

……

皇亲都 富了。

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对于皇室来说,这样大家都能过上风光的生活了,风风光光有什么不好!

但是在老李看来,不好。

虽然他老人家也是受惠的一员,但是他却知道这帮了猪一样的队友的皇亲,富起来了就是一个祸害!

富起来了,就会追求风光,就会奢侈起来。而一但奢侈起来,形成了风气,那么就会开始腐蚀掉皇室,接着腐蚀高层,然后是社会上流。一个奢侈的国家,必然不能长久,就如晋朝一般。

另外,有一些有野心的皇室,有了钱后,就会动心思做坏事,小的是做垄断生意,大的是造反。

所以,这就不好了。

那怎么办,难道还能抢了他们的钱不成?

不行,皇后不答应,李承乾不答应,甚至连老李自己都不答应。前两者考虑的是经济体的问题,后者是考虑政治的问题,没犯法没有先没收钱财的道理。

李承乾给出了建议了。

不能没收,那么就是让他们的钱自己玩不了,让他们的钱在社会 上流动起来。

如何流动,那就是做投资,做生意,放银行。

前两者放后面再说,先说到这个银行,就是贷款部门,向大家收钱,并且不收大家的存钱利息,还给大家发利息,你的钱放到我的贷款部门里面,我会给你钱生钱。

以前也有钱庄,但是在钱庄里存钱,那是要向钱庄交管理费的。

所以,这个生钱的口号,还是能吸引人的。

李承乾说出来后,老李和皇后都觉得可以。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皇亲的钱抓到了手上了。不管什么利息不利息的,钱在自己手上,就OK了。

接着说投资的问题。

银行的吸引力,只怕不能吸收他们所有的钱。而且也有一部分皇亲 不会那么信任银行。那么就需要放另一个口吸钱了。

而要做这么多钱的投资,那就是大项目了。

大项目要做哪些?他们三个一时间都没想清楚,于是老李很会用苦力,让李承乾和他的各个团队去想去。

几天后,李承乾倒是弄出了几个项目了。

第一个当然是他的煤矿生意了。这是已经被证明了前途的生意,他们都会加大投资到里面。以后的煤矿生意,不怕做不大。

第二个是修路。这个并不算什么投资,而是让他们来捐路。他们要运煤,一直走泥路不好吧,再说那些儿路都是被你们的煤车给压坏了,应该修回来吧。那你们就来买水泥去修吧!

这就让他们出钱免费地修路了。不但扣了他们的钱,而且还给国家做了基础建设!

第三个是投资海商。现在海船还没有回来,但是第二次的海上商业,可以现在就先叫起来,先筹钱,然后准备船,等第一批回来了,那么应当可以准备着出第二批了。

虽然不知道海商的利益效益如何,但是他们手上都有了余钱,放在手上放生铸,放到船上是和皇后绑在同一条船上,就算赔了也是搭上了一条关系!

第四个是开发大西部。

这里说起来,是李承乾在怀妇那里得到的灵感。

话说李承乾在被退位前,因血戒的关系,桂娥的存在暴露在了高层圈里。也不知道哪一个缸德的,竟然散发到了市坊间了,让桂娥这个风光的桂夫人,成了一个偷汉子的寡妇,这都没法儿活了。

李承乾在紧张的时候,没有怎么来安慰桂娥,于是等到好久,他过来时,应当吃了闭门羹了。后来,李承乾的风险过去了,才到王家庄里哄好了她。

但是依然是受到她的白眼。

这可是把她的名声给搞臭了啊!

要不是现在那些儿王家原来的亲戚都是沾上了桂娥的复蛋,走上了小康的道路,不想失去了这个财神娘娘,所以不敢找桂娥翻脸。要不然的话,桂娥此时只怕被王家的人浸了不下十次猪笼了。

就是因为婆娘不待见他,所以他才要更勤快地来王家庄。

这过完年了,桂娥手头上的钱也足了,就想着投资田产,但是长安周围的田产,都有主了,要想再买大片的田产,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她在床上吹李承乾枕边风的时候,就说有没有什么好田,给她留意了。朝中有人,总得有点消息,自己家占了便宜再说。

于是这话头,引起了李承乾对大唐的田的调查。

查了后,发现陇西那边有大片可以开荒的地,而且是平原,要是开发起来,那将是大投资啊,而且期限还不短。

用来套住贵族们的钱,那是最好不过了。

于是,他就把这一条加进了他的大投资项目中。

开发大西部,是非常有利的,除了套钱,而且可以用来种绵花,还有种粮食。

粮食 和绵花,都成了明年的重中之重,老李最近在谋一个野心,需要把粮库给充肥了,要是把那么大的一片地给开发了,种出来的粮食,那可是足够全国人用好几年了。

所以老李第一个支持这个大西部开发。

拍案定下来后,李承乾和皇后就有得忙了。

在元宵过后,长安里就是各种招商,投资的消息,传得所有人都知道。

连报纸都为投资,开发在西部而做了广告宣传。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陇西。

长安及周边的地区的经济活动,一下子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

就在这一片繁忙中,李承乾得到了一个情报。

这个情报,李承乾知道是老李那里发过来给他的。

当初,李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