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天纵奇才,天纵奇才!”

如此夸赞,当然是很合众人心理,也是有不少人瞧着这个贵介公子,只是瞧着特别眼生,似乎也不是淮安和清江一带的士绅子弟。

淮上士绅原本就是势弱,论起读书来和江南差的老远,所以官绅子弟,也就有一点说不出来的土渣子气,眼前这公子哥儿,面如星月,十分俊俏,而且旁若无人的样子,本地生员和他一比,那是差的天上地下。

“我叫候方域,大元帅府新闻司副司正,劳你驾,给我开门。”

猜疑之时,那公子哥儿已经驰马向前,自报家门,叫守营门的值星营官开门。

“关防,新闻司开具的带印信的证明,还有,候大人,末将要提醒你,不穿官服进营,恐怕与你未便。”

“这……”

候方域大感窘迫,他也是今天刚赶到,远远的看到队伍尾巴,知道是太子在淮上各地招募的新军入营的好日子,当下也顾不得换上官服,什么印信关防的就更加甭提了,这么兴兴头头的赶来,料想自己报了名准定能进去,就算衣服仪制上有什么小小不言的缺陷,想来自己辛苦赶来效力,太子也不会说什么……不料想,连营门也进不去!

“没有就请回吧。”值星营官是正经的内操武官出身,在北京就授了六品的职份,现在是正经的一营管带,手底下小两千人的兵员额子,不论是品级还是身底里头的那份子傲气,都不会叫他对眼前这个贵公子哥儿网开一面。

见对方如此,原要有自暴家世身份的候方域也是打了顿儿,话到嘴边,也是说不出来了。

“太子这千好万好,不过似乎有一条,武人身份,渐渐爬到文官头上了啊……国朝向来以文制武,这么下去,将来谁来制衡这些骄兵悍将?”

这么一点功夫,候大公子倒是楞征住了。太子的营制,军中各司只是给军队打下手的,军政军令军需各司,全都如此,至多是彼此平行,谁也不必买谁的账,有什么争执,统统到朱慈烺跟前打官司分说清楚,然后决断下来,各自凛遵执行就是。

军需系统和武官互不统属,原本是件好事,将领贪污的可能性趋降于零,只有军法司掌在文官手中,但底下的兵又全是军中的,按律办事,监督营中不法情事,别的权力也就没有了。

这么着一来,虽然不怕军中哗变,将领也只是负责带兵,私兵家丁什么的也不复存在,不过,这营伍中事,也就没有文官们什么事了。

大明祖制,可是以文官和太监为监军来着!

候大公子,就带着这么一点迷茫,迷迷瞪瞪的转身掉头而去,这个难题,估计他一时半会的是想不明白了。

在他身边,有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行脚商人,从打扮到衣着,都是普通的无法再普通,扎在人堆里半天,估计也没几个人看他两眼。这会子见候大公子垂头丧气的离开,身上那点子名士气似乎也有点儿黯淡下来,这个青年商人微微一笑,眼神中的嘲弄之意,也是尽显无余。

候方域被拒,这个商人却仍然上前,从怀中掏出几样物件来,门前的值守营官顿时是眼前一亮,深深看了这个貌不惊人的青年一眼,便是挥手放行。

……

此时校场上,劝兵歌已经唱到最后,又有传骑飞快的传着皇太子朱慈烺的谕令:“各兵唱的不错,晚上加赏一顿肉菜。”

令声传过,自是欢声雷动,一时之间,新兵入营,皇太子已经数次传令,各大将以下,无不凛遵,大元帅之权威,在第一面时,就已经深扎于军士心中了。

唱完了歌,再就是脱下原本的各式各样的百姓衣服,接兵招兵时,都并没有叫他们换下衣服,此时此刻,魏岳以降,所有的大将武官都是骑马在各营之间驱驰,板着脸又是下令:“殿下有谕,各营换下旧服,全部穿上军服!”

此时营中早就是有点令行禁止的味道了,在军官的严令之下,所有新兵都是脱下自己身上衣服,最后光赤条条站在场中。

四周围看的百姓,也早就被值星营官撵的远远儿的,军伍至阳之事,开头瞧点也就算了,再下来,也就是严肃营规,而底下的日子,绝对会叫这些普通的百姓看到之后就不寒而粟,为继续招兵计,还是保密的好。

到了此时,朱慈烺的脸上也是全无笑意,一指众人脱下的旧衣,令道:“把旧衣服,全都给我烧了。”

农家子弟,都是勤俭惯了的,一听说要烧衣服,就有不少双手伸下去捡自己的旧衣。

衣服还没有碰到,军棍就劈头盖脸的打了下来。

“你们当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朱慈烺骑在马上,面色如铁,声音也是有若金石交错:“烧掉这些衣服,过去的一切痕迹,都不复存在。你们的一切退步余地,也是不复存在,从此之后,你们就是大元帅府下镇标精锐,养着你们,教育你们,锻炼你们,使你们变强……这是我的责任,执枪向前,为我扫平强敌,北抗蛮夷,剿灭流贼,这都是你们的责任,归于我之麾下,为天下,为百姓,为了华夏气运,大元帅府平虏军,勇往直前!”

开始的时候,他尚且能以平和的嗓音喊出来,到了最后,也是声音嘶哑,三万余人的校场之上,众将凛然,新军悚然,唯有到最后时,喊出平虏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军的称号时,魏岳眼眉一挑,面上神色已经变的十分异样。

自他之下,李恭等人,亦是如此。

自内操以下,又是六率,又是元帅府下镇标,但这支军队虽有朱慈烺这样的灵魂人物,却没有正经的军号旗号。

太子如此叫出来,军号从此是有了。

“平虏军……”魏岳仰面看天,也是忍着不要太过动容,他这个骁骑镇的总兵大将,底下练兵,也要扮演活阎王般的角色,叫这些兵看见了,怕就是要事倍功半了。

自有戚家军以降,什么洪军、天雄军、关宁铁骑等,强兵强藩,都是各有旗号。而自今日始,皇太子大元帅府下各镇强兵,也是有了自己正式的称号。

李恭等人,又能如何不动容?各人都是强忍唏嘘,因此而大动感情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唯有王源呵呵大笑,搓手大乐道:“大元帅府平虏军,这名号十分的好,俺十分欢喜。”

天空蔚蓝,而火红色的火焰熊熊升腾而起,烟柱之下,是几万名精赤条条的青年,他们之中,有人面带迷茫,也有人无所谓的样子,更多的人,却是带着激动与欢喜之色。

人都是群体动物,皇太子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甚至燃烧起这些人身上所穿来的旧衣,种种举措,已经是告诉这些人,从此之后,他们就同属于一个集体,所有的荣誉与未来,就是在这个集体之中!

大元帅府平虏军下,所向无敌!

第171章 练兵(3)

所有的新军已经换上了合体漂亮的新军服,灰白色的有铜纽扣的上衣,束腰紧身,布质紧凑而舒服,用料讲究,十分的厚实。

裤子则是土黄色的长衫,到小腿间有一个收束,绑了束腿,就更显的体形漂亮矫健了。

再加上改良过的明军制式的笠帽,朵朵红缨在风中吹摆着,晃动着,如果在高处放眼看去,数万人的军营,犹如大片盛大的花田。

脚上则是黑色的皮靴,晚明之时,只有士大夫和家境好的生员,又或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太监,才会穿着白皮靴子,这也是种身份的象征。

一双用料考究,做工也过的去的靴子没有几两银子,甚至几十两银子是置办不来的。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新军将士都是换上了皮靴,一个个扭头摆身的,看样子,穿这么一身,倒是十足的不习惯了。

当时棉花在江南一带盛行,也是松江一府获利最丰的作物。

自南宋以后,棉花就推广开来,不过到现在为止,能穿这么一身布料的衣服,还有一身换洗的,再穿着皮靴,还有绑腿带,束腰的也是小牛皮卡簧带的小兵,恐怕放眼天下,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谢皇太子大恩!”

不知道是哪儿人,反正淮扬一带,口音相差仿佛,都是江淮官话的味道,先有一人,接下来十人百人,千人万人,最后啸聚成雷鸣一般的隆隆巨响,在蔚蓝色的天空,滚滚而过。

“这些混蛋,老子花了一百多万的银子才有现在这局面……老底都掏出来了,换不来这一声喊,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到此时此刻,朱慈烺的脸上才是露出一点疲惫之色来。

打从南京兵变前后,他就已经决定抛弃旧有的刘泽清的余部,路振飞的抚标兵也只挑出有限的老卒,打散使用。

再加上高起潜的扬州兵,也是如此。

加起来两千多的老兵,用来做一支近四万人的军队骨干,这些老兵的经验会帮助到新兵,而旧有的习气什么的,也会在这个新的大团体里,被荡涤的干干净净!

听着朱慈烺的话,郑元勋眉毛一皱,想说什么,又是喟然一叹,只能侍立在一边,并不出声。其余诸将,也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打从招兵安家使费,置装,兴建这军营,大元帅府行营,还有疏浚河道,兴修几条要紧官道,哪一样不要钱?

南京户部一则是真没钱,二来对太子所需,向来勒掯,与其和高弘图这老官僚打官司,还不如皇太子自己认了,所有银钱,都是打太子私库里头出!

全算起来,皇太子已经用了小二百万,别的不说,淮扬一带二十来个州县全部裁撤冗员衙役,由大元帅府派出人员,负责赋税征收,统计,入库,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税关和厘金卡子的设置,也是要银子的。

林林总总,可以说,在北京倒腾的那点银子,也是花的海落石出了。

“殿下莫愁,大不了,俺再去……”

别人不出声,只有王源大大咧咧,信嘴就要说话,朱慈烺瞪他一眼,喝道:“你什么,赶紧带你的营头去调整休息,他们一路过来,搞到现在也是累了,给一个时辰休息,然后就给我操练起来!”

“是,是,臣知道了。”

知道朱慈烺脾性不大好,王源也是再不敢吭声,悄没声的就退了下去。

朱慈烺也确实是一脑门子官司,南明的那点家底,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额兵四镇,加六万禁军,加左良玉额兵六万,中央财政支出就顶不住劲了,地方州县开支,还不算在内,光是军饷这一块,年入七百万,中央下属这几个军镇的军饷开支就去了六百万两银的折色收入……本色开支,还有各镇自己乱征乱收的,还不在内!

怪不得弘光年间,修几个殿来住就都惹动民怨,实在是穷的要当裤子了。

南明诸臣的算盘就是再加田赋,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各府县都是加赋,驻在地方的各镇自己也是弄的鸡飞狗走,荼毒百姓,祸害地方。

清军一来,没剃发之前,包括江南一带,湖北、湖南,特别是被何腾蛟祸害过的湖南,一直到李定国来,当地的百姓还是支持清军,反对明军。

由此可知,这些王八蛋祸害起来,是有多么不要脸和穷凶极恶!

现在这会儿,刘泽清这一镇的开销是给这些王八蛋省下来了,但银子一样不宽省,改革京营禁军,招收新军,充实侍卫处,这几件事都是当务之急,崇祯的眼光也盯在这上头,高弘图光是支应这一项就够头大了,指望他拨给几十万上百万的银子到江北来……还是不要做这种梦比较好些。

而今年江北一带,也是不再征收折色,所有田赋,一律按本色支收。

这一条,也是上报给了崇祯,对朱慈烺的决断,崇祯也无甚可说,他那里自顾不暇,实在也是顾不上朱慈烺是怎么个折腾法了。

支出是无底洞,收入在目前为止还等于零,厘金收入不宰大头,只收中小商人的,收入也就刚够维持开销,况且现在征收不久,所得也实在是有限。

养兵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头疼事,更何况朱慈烺现在手中有的,也就是淮扬两府罢了。

以两府养他心目中的数万雄兵,这赚钱的手腕,还真的得再强一些儿才成啊……

……

“臣李来福,叩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现在的燕息之地,实在不是什么光彩所在。墙壁上是光秃秃的,连裱糊功夫都还没做,床也是刚上过一遍桐油,还有一股子清漆味道,床上也就是几床被子,除此之外,就是一张超大的书案,墙壁之上,挂着军情司呈送来的各式的军用地图。

这样的地方,不要说清简寒酸,委实连这四个字也不配用上,也唯有说是别无长处来形容,比较适合了。

这样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对一个后世的光棍汉来说,缺乏的也就是网络和书籍等休闲的玩意儿,这个时代贵人士大夫享乐的东西,比如园林,家戏班子、清客相公、象棋马吊双陆什么的,再加上赏玩古董,上好的文房四宝,还有架子床、紫檀大书案、黄花梨的上等苏造官帽椅等等……这些玩意,一个穿越客是欣赏不来,或者说,是没有把这些当成享受来着。

在宫中时,崇祯爷儿几个都不是奢侈的人,不过好歹皇家的规矩还是要讲的,各种床、椅、案、家俱,多宝搁上的古董器具,多半还是摆放齐全,看着也不是太那啥,至于到了现在,朱慈烺身边除了一床一案,还有墙上的地图,悬挂的宝刀宝剑之外,连个放衣服的箱柜都没来得及造办!

进来叩头之后,李来福这个锦衣卫的总旗官,偷眼打量了一小会儿,眼眶就有点儿发红。

锦衣卫好歹是几百年下来的亲军,不少人家是打洪武年号都没有就侍奉皇明太祖了,几百年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下来,说他们是帝室的走狗,鹰犬,倒也是真没有冤枉他们。

这会子一见皇太子如此居处,李来福又是在北京时被提拔重用,打从一个总旗一路加到指挥佥事,这样的升迁,承平时节是不必想了,就算现在是乱世,也是不得了的恩典了!

由此而动一动感情,便是不足为怪了。

“你何必如此?”见这个亲军指挥佥事难得动感情的样子,朱慈烺也甚是感慨,适才他阅军时也是乏了,此时不拘形迹,半躺在椅上,安抚这个心腹武官道:“我对那些声色犬马的享乐,向来不怎么在意的……有张床供歇息,有屋子遮风挡雨,也就是了。”

说罢,就又坐直了一些,向着这个前锦衣卫鹰犬,现军情司的副司正问道:“怎么样,交给你办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他们对答之时,不仅是没有那些伺候的闲人,便是刘兆辉这样的直卫指挥也是闪避到了外头,尽管天气闷热,也是门窗紧闭,不由得人窥视打探。

关防如此严密,李来福还是情不自禁的四顾看了一眼,然后才又叩头答道:“臣是在井径以西,见着了殿下叫送信的人,臣装成了他的河南家人,说是家信,当然,信也是真的,托他家看家的老家人写的书子,递上书子后,他不疑有怪,私下召见,臣才把殿下的话一五一十托出,当时那人的样子也是十分的震惊,半天才回过神来。不过,后来也没有为难臣,第二天早晨,说是回书写好,交给了臣,就立刻打发臣离开了。”

“哦!”在李来福说的时候,朱慈烺很注意的听着,目光炯炯有神,显然是对他的办事经过十分注意。听到李来福安排见面的经过,特别是还在对方的河南老家带了真实书信过去,他这才满意一笑,夸奖道:“小李,你做事很谨慎小心,十分妥帖,办此事的经过我十分满意,十分高兴!”

第172章 李岩(1)

“可是殿下,那人可是一句回复的话也没有说……”

“不必,不必!”

朱慈烺心情大好的样子,站起身来,在原地转悠了一圈,面部表情也是松驰下来,他微笑道:“这人是绝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