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常农家子弟,能有多少机会把书读下去?能送孩子进学堂,就已经是父母想尽办法,而中华向来又有读书至大的传统,所以这才辛苦几年,教孩子读书识几个字。

此时这些庄上的青年子弟,却是已经透露出与以往决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出来了。

别的不说,身上的衣服和头顶的毡帽,就是与以前的式样绝对不同,虽然样子怪,但看起来,十分的赏心悦目。

单个一件,都是十分漂亮,而一群青年男子走在一起,更加添了几分威武色彩。

青色红缨顶的圆毡帽,上身是崭新的对襟红袄,下身则是蓝色的裤子,到小腿以下有一个收束,显的紧绷漂亮,并不如普通的裤子那么直筒子一样垂落下来,在每个人的脚上,则是擦的黑光雪亮长到小腿的皮靴子,这么一身,用料作工都是不凡,一走近来,就已经有人估算银钱:整身衣服,从帽子到靴子,没有十两左右的银子,这一身衣服,绝下不来!

军服用布是上等的松江布,此外帽子和靴子都极费钱,做工也很费手工,光是腰间对襟袄子的那一个收束,十分显腰身,裤子也是,从裤腿到小腿处,也是一个紧绷的收束,把整个身形线条,都显的十分流畅漂亮。

再加上长过小腿的皮靴,怎么看这么一身,都是花下了血本。

“皇太子钱真是多的烧手啊,啧啧,这样穿着打扮,光是这个,得花多少钱?”一见是这么一群,领队的快班李班头就放下心来。适才一声吆喝,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过来,这几天办事,最怕的就是太子派诸司下来查察,不过好在太子似乎是因为扬州盐政的事给绊住了,几天不见人影,上头的诸司相公,似乎也不愿多事。

反正地方上的事,修路和种田是农工司,收厘金和捐官儿是劝捐局,军需司和军工诸司,有时候也要下头帮一帮手,别的事是不会多管的,至于军法司,管得了当兵的,地方的事,凭什么插手?

一见是群穷军汉,班头和帮役上下,也是都在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来。

有个本村帮闲向来在庄上横行惯了,更是瞧不起这些曾被自己欺负过的本庄青年,等众人近了,便是叉着腰骂道:“吕大雷,是你们几个混账行子,给皇太子当兵就去当兵,回来瞎搅什么?”

“莫非是逃回来了?”

“若是如此,扒了他们衣服,捆了送回去,衣服咱留着,还能领一笔赏银。”

这一身军服,也是着实漂亮,这些无赖混混,什么恶事没做过?当下看着眼红,就是真的惦记上了。

他们倒不曾注意,每个过来的新军腰间,都是一柄正经的明军制式腰刀佩在身上。

原本明军营伍之中,以长枪兵最贱,正经的铁枪长矛都不值几个钱,有时候就用木杆加铁矛头,往人手一塞,就算是正式束伍了。

这些兵不够资格当家丁,连营兵的中坚也不够格,就是一杆长枪,临阵向前就是。再上一等,才是刀牌手,弓箭手等需要武艺技术的兵种。

合格的枪手,走好队例就行,刀牌手好歹要懂得格挡挥架,要懂得几手刀法,不曾下过些功夫,是断然不成的。

而且制式腰刀,哪里能轻授?不是营兵中的健者,或是将领私军亲信,哪就能发给腰刀?

这些制式腰刀,全部是戚继光仿的倭刀所制,又叫柳叶刀,轻薄锐利,虽然不及倭刀那般锋利,不过,也算是不错的武器了。

“想要衣服,自己下本事来取。”

离的近了,当然也是听到对方的话,五六个军人之中,有人冷笑道:“就怕有胆子过来,却没命回去。”

“说什么?”

“找死是不?”

对面闲汉也都是刀头舔血的无赖,恶事做尽,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几个营兵,哪里就能吓住他们?

“军法森严,抢夺军人物品者,斩!”带头的吕大雷曾是郭叔华的同学,腹中有点墨水,此时把军法森然说出,一时间,就是震住了场面。

再厉害的无赖,也是没有多大胆子去触犯皇太子手定的军法,扬州之事,士绅盐商伏诛者少,无赖混混杀的最多,扬州阖城无赖和苏州过去的,几乎一扫而空。

此种事在这些帮闲之中传的最快,又想到皇太子一到淮上,首先就是下敕令,不准官府雇佣帮闲,违者严罚,这样看来,这位殿下对帮闲无赖,最为痛恨。

要真犯了军法,恐怕大为不妙。

镇住众人,吕大雷便又冷然道:“我们是放假回来,有营管发的假条,大印就在上头,谁说咱们是逃回来的?到处都有军法司的巡兵,我们找死不成?况且一个月一两五的俸禄,转成骑兵一个月四两五,我们失心疯了往家跑?原说我们不该管你们的事,不过,你们也太过大胆了。太子殿下已经三令五申,赋税准百姓以新粮上缴,完粮纳税上交给大元帅府行营即可,地方使费,由大元帅府酌情下拨……正赋早缴完了,你们还敢再来收?”

“就是,国难当头,我们唱的劝兵歌里就说要保卫百姓,你们可好,在后头给咱们添乱!”

“东虏杀过来,你们这样的降的最快。”

众兵原本都是朴实木讷的农家青年,此时却一个个神思清明,口齿也十分伶俐,七嘴八舌,又是劝解,又是斥责,一时间,把几十人都说的目瞪口呆,动弹不得,人群之中,也颇有几个面露愧色的。

“呸,你唬咱们?东虏来不来,谁管他?就是东虏来了,也得叫人下来收杂派,也得叫百姓完粮纳税!”李班头经验丰富,知道不能被搅了局,当下便冷冷道:“你们当兵吃粮,我不来管你们是不是擅出军营的逃兵,你们也不要来管咱们的闲事,各人忙各人的,姓郭的,现在明告诉你,收的是县尊老爷叫征收的驿站杂费,这是朝廷也准了的,没有这银子,驿站开销哪来的钱?不要勒掯,你家刚得了新粮,没银子就发卖,要不然拿东西抵,这边粮行和钱庄的人都在,由得你随意选个办法。不过只一宗,若不肯交,管你会不会武,我这里只管替县大老爷办事,你要敢造反,也由得你。”

这人也真是奸滑,眼光也是十分准确,看出郭叔华有一拼之意,现在这么说,就是叫这些当兵的小心,莫要和造反的反贼卷在一起。而且点明了是县令的大令,军人自管吃粮,地方上的事,少管为妙。

这么一说,几个过来的军人都是有点迟疑,当下吕大雷想了一下,便是摇了摇头,退向一边。

第210章 收获(3)

“大雷,几天不见,你倒练的好口才。”

情势又转恶化,郭叔华倒是丝毫不惧。他也是艺高人胆大,这几十人想一人胜之,那是做梦,就算再厉害的勇将,在这么小的地方,四周全是民居,施展不开,也不要想一人敌数十人。

他的依仗就是大不了一走了之,自幼习武,看着美姿容,其实上房窜树,也是十分来得的……这会子打定主意一走了之,当然也就无所畏惧,只是笑嘻嘻的看向吕大雷,笑道:“以前木讷,语不成句,这才几天功夫,就变了人一样。”

“太子每天令人教我们读书,而且每天再累,还要讲评一天训练得失,从上官到自己,都要说。时间久了,也就能说几句了。”

军中细则,不好对外人多说,吕大雷解释了一句,倒也没说每天给他们讲书的都是什么人,而东虏将会入侵,国家民族与王朝兴替的区别,也是慢慢的直入人心,就是适才的对答,他也是无形之中就说了出来。

郭叔华想知道的,其实就是这些,见吕大雷沉吟着不肯尽数说出,当下也只是微微摇头,一笑就罢了。

笑毕,又向着吕大雷道:“皇太子也是叫人失望,说是不收银子,裁撤衙役,你瞧瞧,眼前还是这么一伙人,收的还是这些杂税,还是逼的百姓卖粮卖地,直到卖儿卖女。瞧吧,这样下去,再练兵也是白搭!”

眼前情形,也是叫刚回到村子里的一群军人感觉十分难过。

在营里再苦再累,但无形之中,也有一种独持的氛围在身边包围着。从吃饭到穿衣,甚至涮牙,都有人照顾,皇太子以下,各营军官到队官哨官棚长,都是对军士们照顾有加,有若新人。

吃饭永远是小兵先吃,哨官棚长们打饭,等所有小兵坐下了,军官们才先后坐下吃饭。

每天晚上查营房,看将士们睡的如何,衣服坏了破了,吃饭的家伙摔了,训练的器材坏了,也是有杂作局修理,不需自己操一点儿心。

种种关怀照顾,加上皇太子以身作则,军心早就聚集在一处了。

而赋税怎么收取,怎么打压那些黑心的粮商和炉房钱庄,也是皇太子几次巡营时,亲口所说。

而众人也是早就把太子当天人一样,裁撤佐杂衙役,革退帮闲,减轻百姓负担,这也都是太子要施行的善政,其中宗旨关节,也是早就讲解过了。

而今时今日,眼前竟是如此情形,刚刚回家,就是看到与宣传完全不同的做法,各人心里,当然也是十分的难过。

“叔华,你听我说。”

吕大雷也是十分难过的样子,不过,神色间也是十分坚毅。

看着郭叔华,他一字一顿的道:“其中具体情形,我也不大清楚。不过,皇太子向来鼓励人说话,营中有什么,直接就能反映到他那儿。你等我几天,我回清江去行营叩请太子殿下做主,此间情形,绝非太子的意思!”

“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听到这小军的话,李班头捧着肚皮,笑的全身都在发颤。

哪有这样幼稚的小军,一个最底层的普通军兵,居然要因为收赋税的事儿,求见皇太子?

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事么?

“吕大雷,你这黑厮当兵当迷糊了吧。”

“瞧你说的这昏话,传出去,你这一生人脸都丢尽了。”

“敢情这会子晚了,大雷你在做梦吧?”

这吕大雷在庄上原本也是有点威望的青年子弟,不善言辞,但行事果决,说什么就做什么,从不浮言虚夸,所以人都敬他几分。

就是庄上无赖,等闲也不来惹他这样得青年子弟们敬服的人物。

今日此时,可算是被这些人逮着机会,使劲的嘲讽起来了。不仅是这些人,便是那些被捆在地上蹲着的百姓,其中也颇有不少人笑出声来。

倒不是他们全无心肝,实在也是吕大雷的话,太过好笑了一些。

太子是何等人,一个县老爷就是能叫这境内百余里十数万百姓胆战心惊,根本不敢去想能见上一见的大人物了,就是县老爷的师爷下乡,也是坐在小轿上,有衙役帮闲们鸣锣开道,谁敢挡路,准定会挨鞭子。

至于皇太子,那不是天上的人,岂是凡俗的人能想见就见的?

众人都笑,吕大雷的脸也是涨的血红,他身边的几个伙伴也是面露不安之色。皇太子大伙儿其实常见,说给这些人也不懂。

但那是一哨一哨,或是整队整营一起接见,要么就是皇太子带着直卫,在众人阵前领跑,或是训练体能时,骑马巡行,查看训练的进度。

要不然,就是在厨房和饭堂巡查,或是检查众人浆洗的衣物是否穿着合身。

如此种种,见是常见,但要说太子殿下单独见一个小兵,恐怕自己也觉得不太可能,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

郭叔华也是哑然失笑,向着吕大雷道:“你这是帮他们哄我么?”

“叔华,你觉得是么?”

“唔,你虽是当了兵,不过瞧你眉宇间正气不泄,应该还保有赤子之心。这倒是真难得了,”郭叔华虽是说笑的口吻,不过他也是好歹知道点相人观人之法的,吕大雷确实是一脸正气,其余几个新军士兵,原本也是几个朴实的农户子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现在看过去,都是英华内敛,一个个眼神中透着有灵气,而且,也是正气凛然的样子。随口一说,倒是叫他吃了惊,因此,到最后便是换了口吻,正色道:“以往当兵的人,都是有自甘下流的心思。就算原本是好人,入营几个月下来,好人也变成了下三流的路子,祸害乡里,鱼肉百姓,因为当兵吃的就是这个,不抢不拿,不如在家苦捱。我看你们,英华内敛,十分不凡,眸子中自有不移之正色,好,很好。”

“这般夸我也是不必。”吕大雷道:“且信我一回就是。”

“也罢了。”郭叔华洒然一笑,抛掉手中弓箭,对着发呆的李班头道:“银子我是一文没有,粮食我也全藏起来了,不信的话,只管搜。就算有,我也不卖。既然你们已经捆了不少人,不妨再加多我一个就是了。”

这般说法,就是要硬顶,李班头冷笑一声,将手一挥,几个帮闲立刻就进院房去,在正堂和偏厢一通乱翻,半响过后出来,都是摆手道:“除了几本破书烂笔,别的什么也没有。”

“没有就捆了带走,在这穷酸跟前耽搁这么久,老子肚子要打鼓了。”

眼前这事,其实对这群衙役帮闲来说,实在是小事。

当着他们面上吊投河的都不在少数,扒房牵牛也是随手施为。若不是顾忌那位近在清江的皇太子会闻信而震怒,何必弄的这么偷鸡摸狗的?

想来也是觉得好笑。

皇太子大约也是不谙世事,以为大伙儿一道教敕就能裁撤干净了,那可真真是笑话!

没有他们,漫说别的,县衙门的日常开销,就维持不下来。

驿站官舍开销,又怎么办?

衙门里县大老爷养那些师爷,从书启师爷,再到刑名、钱谷,哪一个不要一年百来两的俸禄开销?

光凭大老爷一年四十五两的折色收入,够干吗使的?

还有本县日常使费开销,又打哪儿来?

县里经制衙役几十个,帮闲一两千人,全裁撤了,他们除了这些事,别的一律不会,叫他们全家大小,全喝西北风去?

不必多想也知道了,太子殿下的敕令,完全是胡来,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儿。

现在是风头上,大家小心点,不要惹出大乱子来,别的事,也就是不相干了。等过二年,殿下回南京,怕不是一切照旧?

当下就有几人上前,把不停冷笑的郭叔华捆了,与其余各人都系在一起,接着众人都是打量了几个新军将士一眼,都是道:“这些厮们穿的真漂亮好看。”

“这衣服果然提气,穿着威风,赶明我们也做一身穿穿。”

“怕是要不少银子,我可舍不得。”

“这么热的天,裹的这么严实,老子可受不了。”

说来也是,这新军服纽扣一路到脖子,扣的严严实实,全身上下,纹丝不露。

吕大雷几个似乎是习惯了,这会子都是挺着腰站的笔直,丝毫没有什么不适的样子。众人议论声中,吕大雷等人都是纹丝不动,只是向着郭叔华一起点了点头,接着便是由着众人去了。

等火把逶迤从村落里出去,狗吠声也渐渐止了,这才又传来各家的哭声。

百姓一年不过两季庄稼,这年头肥料不够,地力不足,又不选种,更无水利,淮扬一带地少人多,田土有限,出得粮来勉强够吃,还得变卖一些换点钱留着使唤,衣服隔几年总得做一身,不然得光屁股出门了,盐是必须要买的,虽是靠着盐场,官盐一样不便宜。再加上一年修一修铁犁等器物,买些必要的工具什么的,不欠债的就少了。

此时正赋之外,今年的杂派又格外多了一些,正好是把正赋交粮省的粮价银子又给加倍弄了去,新粮刚下就是如此惨况,各家当然都是哀声四起。

“唉!”吕大雷面色铁青,在原地重重一跺脚,沉声道:“我们农人,实在是太苦了!”

第211章 收获(4)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有人道:“大雷,你说要请太子殿下出头管这件事,我来问你,怎么才能回说此事?”

“这岂不简单?”吕大雷咬着牙道:“咱们不要休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