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种和姚古也已经翻身上马,跟在老种身后,就在这个时候,老种突然回头,以百倍的认真看着自己的兄弟和最心腹的手下:“刘延庆一旦不利,某等三军,将不能坐观成败,要以最快速度应援刘延庆他!环庆军也是陕西四路出来的子弟,祖辈百年,为大宋西土牺牲不知凡几,某不能坐观他们再如白沟河一般,尸骸铺满燕京城下!就算最后仍然是刘延庆打进燕京城,某等几人都下了台,西军被宣帅和刘延庆掌握,也只凭天意而已!某已古稀,去日无多,绝不能到了九泉之下,无颜去见西军的那么多前辈!”

老种的声音极低,语调极慢,语气也极为苍凉。小种姚古怔怔地听着,想反驳,却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最前面的老种,说完这番最后的话之后,再不回顾,打马就朝寨门外驰去。这位七十一岁的老将在马上的身影,在背后诸人看来,似乎将是这白发相公,最后一次驰马于战场之上的身影!

小种仰面朝天,再自顾自己花白的胡须,他虽然名为小种,却也六十三岁了,最后他也苦笑一声:“为子弟计,为身后计…………将来西军如何,但凭天命罢!”

□□□□□□□□□

在刘延庆的营盘之外,负气而去的赵良嗣,已经和自己的亲卫会合。在军帐之中受了刘延庆一肚子鸟气,在这营寨外面,那些追随诸位将领而来的各军亲卫们,也没给赵良嗣什么好脸色看,周围的风言风语一直说个不休,直传进赵良嗣的耳朵里面来。

赵良嗣脸气得越发的青了,他虽然心胸狭窄,但也没有和这些丘八亲卫计较的意思,只是让周围那些倒霉伺候他的神武常胜军亲卫们个个忐忑不安,不知道这位赵宣赞会不会将一肚子鸟气撒在他们的头上。

虽然满心思想离开这个地方,可是郭药师却迟迟不曾出来,赵良嗣也不好拂袖而去。现在刘延庆全然不配合他行事,将童贯的钧令也当作耳旁清风,偏偏赵良嗣还拿他没有办法。童贯反正只要燕京,如果刘延庆顺利将燕京拿下,对童贯而言,横竖都是一样。现在刘延庆大军北渡在即,在童贯面前,就连这场刁状都告不上!

现在赵良嗣可以依靠的,就只有这个才被他救出来的郭药师,还有谁都不放在眼里的神武常胜军!

至于到底可以依靠郭药师和这支又变了主将的神武常胜军干出些什么事情来,现在赵良嗣也全无把握!

烦躁之下,赵良嗣将手里马鞭无意识地挥舞得忽忽作响,让他马下的亲卫们个个汗毛直竖。眼见得营门突然大开,参加军议诸将蜂拥而出,各各召集亲卫如火离开,眼神投到在这里等候的赵良嗣这里,少不了又是一两声冷笑。

眼见如此,赵良嗣心中无名火发得更是高上十倍,低低咒骂:“叵那郭某,军帐之中,生受此辱,却还能在那里呆着!也不知道他还要等些什么,还不出来!某赵良嗣不能给他的,难道刘延庆就能给他了不成?”

正发火中,就看见郭药师单人独骑,施施然地从寨门口走了出来,目光还不住地在朝营寨之内回顾,仿佛要将这里所有的东西都看得再清楚不过一般。

赵良嗣冷着脸在那里等候,看着郭药师不紧不慢地来到他身边,还没等郭药师开口,赵良嗣就怒道:“郭都管,某已拂袖而去,你为何还在那里迁延?刘太尉已经摆明了要将某等撇在一旁,要独吞这场复燕大功!你以为就算向他卑躬屈膝,他北渡之际就会带上的你的神武常胜军?要知道,连老种小种他们如此地位,都不能从刘某人那里分到一杯羹!”

郭药师呵呵一笑,摇摇头:“某是赵宣赞一手造就而成,终于能重掌神武常胜军,为官家,为宣帅,为大宋出力。赵宣赞与某再生父母,也差相仿佛,某也是恩怨分明的汉子,怎么会屈膝去事刘太尉?”

他转头又回望了刘延庆所在的大寨一眼,眼神闪亮,放低了声音:“某只不过,四下看了看这刘太尉立寨的规模,在军议结束,诸将离去的时候,细细看了看他们脸上形容罢了…………刘太尉立寨极稳,壕沟,寨栅,望楼,箭楼,守具,塞门刀车,鹿砦,无一不是齐备,却唯一没留出向来敌迎击的通路,士卒精神,虽然成伍却不严整…………环庆军,并非可在野战当中制胜千里的雄师!

…………西军诸将,环庆军中人,虽然面有喜色,却多少心怀惶恐。而其余诸军将领,人人俱有愤愤不平之色。环庆军对单独北进,独战萧干此举,虽然贪图复燕全功,却仍信心不足。而其余诸军将领,虽有死战之力,却被刘延庆调遣在外,各各怀愤。以战力不足之军独担决战之事,其余诸军各怀离心,西军十余万四分五裂,北渡高粱河,又何敢言稳操必胜?

…………再则萧干此人,某实深知。剽悍坚忍至极,更形容困顿,常示人以弱,一旦发作,却常如雷动电闪,世人目之为大辽双璧,诚非虚言!

以契丹豪杰耶律大石之雄,萧干雌伏其麾下良久,一朝就将大石林牙赶下全军统帅大位。某据万余胜卒于涿易二州,萧干敢孤身而往,突然发作,夺某涿州,溃某大军!此时萧干让出高粱河天堑,退保燕京城下,正是以骄刘太尉之志,引其冒进!萧干麾下,契丹奚人子弟,家族亲眷,全在燕京,人人有背城借一之心,一旦决战,环庆军若无西军诸路援应,必然败报!”

郭药师声音低低的,语调也很平淡,但是脸上神采飞扬之慨,还是当年大豪模样,燕地燕云,诸路英雄,仿佛都在他眼底看得清清楚楚。似乎他就想告诉赵良嗣,这燕地之雄,只有他郭药师,没有其他!

“萧干…………能击败刘延庆?”

赵良嗣眼睛也发出了利芒,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问了出来。

郭药师笑着竖起两个巴掌,再屈下一根手指:“九成!萧干纵横北地数十年,唯一败绩者,无非萧言而已…………”

提到萧言两个字,郭药师脸色一动,却很快平复了下去。

赵良嗣打断了郭药师的话:“萧言现在远在北面幽燕边地,还不知道死没死在女真人手里,可以不论!刘延庆既然必败,那某等又将作何打算?”

郭药师冷冷一笑:“刘延庆虽不堪,环庆军却仍有六万,萧干必然要以全师破之。

燕地山川地势,某实深知,在环庆军纠缠萧干之际,某当与赵宣赞间道而行,直扑燕京,趁其空虚,将燕京拿下,回报宣帅!刘延庆既败,也无力对付俺们,到时候,只要能据守住燕京城,等其余诸军赶至,此等奇功,就落在赵宣赞手中了!”

赵良嗣眼神闪亮,艰难地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刘延庆败绩,萧干回师,俺们守得住燕京城么?”

郭药师看了赵良嗣一眼,将情绪深深地藏在心里,淡淡笑道:“男儿大丈夫要成不世功业,哪里还能顾及到自身安危?赵宣赞,敢不敢陪某赌这一场?”

赵良嗣眼中光芒转个不住,沉吟着迟迟不说话。郭药师也不以为意,掉过头去。按照他对赵良嗣的了解,到了如此地步,赵良嗣也只有跟着他冒险这一途了。

在他身边,老种小种姚古他们呼啸掠过,西军相公威风,在鲜明旗号,和数十名全身贯甲的亲卫簇拥下就着得出来,他们经过,人人避道垂前行礼。

要是能占据幽燕之地,自己同样有这样的威风,做为北地一藩王,前景可恃!这威风,这权势,才是男儿大丈夫该孜救以求的东西!

郭药师又忍不住朝北看去。

萧言哪萧言,你现在又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在和女真苦战?真不知道你怎么就丢下了燕京城!郭某纵横天下半生,许为英雄者不多,你萧言稳居其一。默默无名,白手起家,一手搅动的燕地风云…………可是你仍然在紧要关头做错了决断,这燕京城,没你的份儿了!

第一卷 燕云乱 第121章 平手(上)

什么穿越以来的两世为人,什么军国大计,什么复燕大功,现在都被萧言忘记得一干二净。

他麾下的这跟着他孤军深入的近千轻骑,同样将其他所有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从萧言以降所有人都只关心着一件事情。

能不能在如此可怕的女真铁骑反复冲击下支撑到天黑!

此次和女真大队铁骑的突然遭遇,萧言麾下以胜捷军为主的轻骑,锐气可恃,而且在发现岳飞还活着,并且从古北口突出之后,更是士气大振,都舍死忘生地投入了冲击当中,誓死要将岳飞接应出来。

双方甫一交锋,宋军的冲击力让女真人都觉得惊讶!更不用说萧言麾下还占据了一定的数量优势。女真人阵型又不是很得力,双方一旦交战,女真军马不过略略抵挡了一阵。看不能击退宋军的冲击,就飞快地分成两翼且战且退。

这一交锋更是让宋军上下意气高昂,连在历史书上深知女真军马此刻到底有多么厉害的萧言,都在一瞬间泛起了女真全军不过如此的感觉!

但是接下来的事实,却是残酷的。

女真人马只是略略后退,在收拢了全军,将阵型展开,站稳了脚跟之后,立刻就发动了凶狠的反击。刚才的小败后退,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战斗力。第一次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差点就将宋军的阵脚冲动!

还是萧言立刻赶赴前军之中,稳住了局势,宋军也不愿在女真兵马面前堕了锐气,拼死而斗,终于再度将女真兵马击退。而这次女真军马,依托刚才据守住的丘陵,再不后退一步,反而在搜拢队列,随时准备再度反击!

而萧言在此刻也做出了决断,既然双方都是初次遭遇,那么在交锋当中,绝不能为女真人所迫退,只有坚持到天黑,等双方罢战,再次第而退,返回檀州,集合大军,再来和女真兵马决战!

但是这还有半个白天的坚持,其间的血腥酷烈,却是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

双方都是奔袭而来,萧言不用说,带着自己麾下,从檀州出发,在临近古北口几十里处,更是没有顾惜马力,疾驰几十里,直到在这里和女真兵马遭遇,正常情况下,这种绝不是会战的好时机,不论人马,都消耗很大。

而女真兵马境遇和萧言一样,他们是几乎才拿下古北口,就追袭岳飞至此。在古北口左近的这些日子血战,在岳飞大枪之下,实在有太多的女真亡魂,哪怕是临阵沉稳如银可术,也誓要将岳飞拿下而后快!

女真兵马是连夜血战夺古北口再追到这里来的,人力马力消耗之大,只会比萧言所部多,而不会比他们少。

而在此刻战阵当中,双方的耐战程度,却完全颠倒了过来!

在宋人军马眼中,这些矮壮而结实,脖子和脑袋一样宽的异族战士,仿佛从来不知道疲倦为何物也似,一波又一波,一次又一次地扑击而上。

马力不堪,披甲战士就将自己的战马让出给两翼轻骑,让他们可以不断换马,一次次地呼啸着从宋军军阵两翼掠过,不断用羽箭抛射。

而那些披甲战士,则弃马步战,身负重甲,一次次地杀上来。人人手中还多是重兵刃,长斧,狼牙棒,铁锤,铁锏。胜捷军是轻骑,很少携带这些笨重家伙。现在列阵而战,几乎就被这些重甲重兵刃的女真战士,冲得狼狈不堪!

披两层重甲,提重兵刃陷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体力消耗,更不用说还有可能受伤流血,更是加剧了这一层。

但是这些女真重甲战士,一次次地冲过来,身上重甲,已经被宋军刺砍得残破,更是挂满了箭镞,哪怕重甲遮护着,身上也有了不少伤势,却仍然不知道疲倦也似。这次被杀退,稍稍喘息一刻,接着又再度卷上,一次杀得比一次深,誓要将宋军阵线突破!

他们每次冲动宋军阵脚,当宋军从两翼抽调人马加厚当中阵列。女真在两翼呼啸席卷的轻骑就会逼近,试图趁着宋军阵型调动而从两翼突破进来,每一次逼近,宋军后殿的轻骑就迎上去,双方就是一阵长矛互刺,羽箭对射。每一离合,双方总有十几骑落下马来!

双方都将战马集中在不多的二三百名轻骑那里,可以轮番换马而战,马不比人,人还可以凭借着一口气勉力支撑,但是战马乏力,怎么打也是冲击不动的。双方轻骑都靠着换马撑持下来,维持住了战场机动力,但是几番交手,宋军骑士退下来的时候累得都要抱着马脖子才能不落马,而那些女真骑士,犹有余力再向宋军阵列抛洒一阵箭雨!

战事最为酷烈的地方还是在宋军军阵正中,四五百名甲士都已经弃马,保持着整齐的战列,萧言大旗就在他们中间。他们操着骑兵用的小盾,还有长矛马槊长刀这些马战兵器,苦苦抵挡着女真甲士的一次次扑击。

每一次冲击,这阵列都要薄上一层,阵列当面,双方战死甲士的尸首已经到处都是。宋军将留在阵前的女真兵马尸首都堆起来当成鹿砦护墙,而女真兵马就毫不犹豫地推倒自家兵马尸首堆叠而成的护墙,再度踏进宋军阵列当中!

一排排的士卒,已经打得枪折剑断,身上伤痕累累。弃马步战,这些轻锐的胜捷军轻骑就不如这些女真重甲之士了。这些女真铁骑,上马来去如风,下马就能披上重甲扑击,难怪以女真部族数万男丁,就可以当作十几万大军使用,一举摧垮辽国!

在女真兵马反复扑击七八次之后,宋军阵列已经显出了疲态颓势。这些宋军甲士,等女真人每次扑击之间,就将前排的士卒换下来,伤号死者,也一并拖下,送到萧言大旗所在的中间,伤号不用说,就连那此换下来的完好士卒,都累得持矛跪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呕吐。有的甲士,累得已经脱力晕过去,将他们的甲叶摘下来,里面汗水顿时倾泻而出,顶着秋末中午以后的艳阳,披重甲而战,反复厮杀,几乎没有半点的喘息时刻,哪怕宋军当中精锐如胜捷军,也再难支撑得住!

这种披甲步战,在僵持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是遮护最严实的一面迎着对方,带伤的不少,战死的都不是太多。真正的巨大伤亡,是出现在一方崩溃之后,胜者追杀之际!

而宋军苦斗之余,似乎崩溃就在眼前!

□□□□□□□□□

萧言按着自己腰间佩剑,冷着脸站在大旗之下,为了表示不后退一步的决心,他自己的坐马都让给了后殿压阵的轻骑。要不是他的大旗在这里始终未动,恐怕成阵的宋军,早就崩溃下来了!

一个个伤号现在都躺在他的脚下,不少人身上倒没有什么伤,只是战得完全脱力,躺在地上再难爬起来。呻吟声高高低低响成一片,不算战死的,退下来难以再入战列的宋军轻骑就有二百余人了。自家立下的军阵,已经给女真人的七八次扑击压缩小了快一半。

在萧言身边,每个亲卫脸上都露出了一点仓皇的神色,望着前面犹自在苦斗的两军。而岳飞也站在萧言身边,全军当中,也许就他和萧言,脸上神色没有半点仓皇畏惧,只是冷冷地看着正在进行的激斗!

那些女真甲士,身上黑色的镔铁重甲,已经被鲜血染得通红。有的外面重甲,甲叶累累残破,露出了贴身的一身锁子甲。有的女真甲士举着大盾,顶着一排排刺过来的长矛马槊,拼命朝前推,他们掩护着身边的甲士,挥舞着重兵刃缓步逼近。

等这些举着重兵刃的女真甲士突入宋军阵列当中,兵刃挥舞,就看见矛杆折断,长刀离手,有的宋军甲士被铁锏铁锤重重敲在胸口,顿时就跪下来吐血。后列袍泽,拼命地将负创的战友拖下来,自己迎上去,一杆杆长矛吞吐,拼命前刺。有的长矛扎进了女真甲士的重甲之内,却被他们大吼着砸断了矛杆,一手铁锏,一手断矛矛柄,拼命挥舞,继续朝里面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