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都门禁军一定是要整练了,承担这个重责的,除了三衙,就是枢府最为要紧。能任其事者,非有德才资望无一不缺者方可,朕还要慢慢详查一番,先虚悬罢…………蔡老卿家说得也是正理,枢府自然是不能长久无人的,朕也会早早做出决断。先就如此罢!”

赵佶一口将蔡京挡了回去,梁师成顿时就松了一口气。紧紧盯着蔡京,看他还会说什么话。蔡京却是一声不吭,行礼表示领命,慢腾腾的又退了回去。

这老狐狸,难道真的是老了不成,这么容易就放弃了?只求在死前守住富贵尊荣就罢了?梁师成一边疑惑,一边突然就想到枢府虚悬赵佶可能的用意。至少在枢密院中,这个时候就没有人能骑在萧言这个副都承旨头上了,他要做什么事情,至少在枢府就无人掣肘。赵佶是决定畀以萧言行事的便利了…………这行事便利为何,还不就是将他差遣名义落到实处,让他真正的行整练这无底洞一般吞噬了大量大宋财政资源的两路驻泊禁军经费财计事!

这个可能,是梁师成与旧党清流一系早就预料到的。原因无他,赵佶太需要钱了。禁军也必须要整练了。此前让萧言先试试水,成了最好,不成牺牲一个萧言也不至于动摇国本。这也是梁师成他们所欢迎的。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定局。今日一切,都在料中,顺利无比。连蔡京都没有生出任何事端出来。可是不知道怎么的,梁师成总觉得一阵无端的心虚。这整练禁军经费财计事,谁都知道是个陷人坑。萧言为什么就这么义无反顾的准备朝下跳?他是真的有这么傻,还是别有怀抱?

转瞬之间,梁师成就已经收敛心神。大宋立国百余年,这冗兵冗费多少有大智慧,大本事的名臣都未曾能触动分毫。萧言又不是神仙,岂有回天的本事?大家静静的坐等就好!就算萧言没有闹出什么大麻烦来,大家也要给他生出麻烦来!就在这个上头,一劳永逸的将这个怎么也看不顺眼的南来子,彻底踩在脚下!

果然如梁师成所料,这个时候赵佶迟疑的笑了一下,语意当中带着点试探的味道,环顾群臣,缓缓开言:“…………国家财计之事,如今是窘迫到了极处。两军出外,中枢都拿不出什么钱来。就是朕的内库,也差不多已经见底…………国家万事,乏钱不成。再这般下去,稍稍再有什么变动,都应对不了…………这是现在最要紧之事,朕日夜忧心,都是为此,辗转反复,难以入眠。眼前景况,实在是触目惊心!”

国家财计,就是三司使的事情,高屐闻声即起,下拜告罪:“臣有负所效,其罪也深。臣自请避位出外,请圣人拣选能臣,充臣之位,为圣人分忧!”

赵佶长叹一声,让高屐起身,难得神色沉重的道:“这如何能怪罪高卿?高卿已经尽心竭力,为朕分忧解难。实则是这几年事情连连,没个断绝的时候。江南本是财赋重地,方腊菜魔之乱,现在江南尚元气未复。辽国衰败,北伐平燕,这是还开国先祖心愿,虽是正办,然则一场战事下来,兵连祸结,河北诸路又是残破。收入锐减,而开支一日多过一日。岂能没有窘迫的道理?既然窘迫,就得要着手应对…………此次北伐战事,朕与诸臣,都看出来了,现在都门驻泊禁军,实不堪用!拣选两万精锐,随同北伐,却未经一仗,未发一矢。在河间府闻得辽人兵锋进抵雄州,就自家大溃。这还是拣选出来的精锐,其他未被拣选上的呢?难道还指望他们为朕效力疆场么?国家养其百数十年,却是这般无用!更不用说都门驻泊禁军号称六十余万,真正实数,有一半否?这一半,经整练否?能上阵否?国家有数财赋掷于这无用之地,长此以往,如何了得?这禁军事,是非整练不可了!”

在场诸人,又齐齐起身,表示赞同,心下却各有想头。这禁军冗兵冗费之事,已经喊了百余年了。不管换了哪一朝,都要拿出来说个几遍,都要说必须整练。减了少许,马上就增回来更多。谁也没有能料理下来。这弊端谁都看在眼里,可谁都也没法子。而且有可能的话,尽量绕着这件事情走。而且这些年都门禁军烂成这个样子,你这个官家责任也不浅。原来三衙领军,好歹用的还是久经军伍的宿将。都门禁军再烂,好歹还能凑出几万得用军将士卒。自从官家任用既无本事,又无经验,只知道奉迎官家的高俅之后,都门禁军就堕落得彻底不可收拾了。

官家现今是穷疯了的,又为萧某人带来的大利所获,是准备下定决心要碰一碰这个了。你官家轻易,萧某人又是惯常不按牌理出牌的。你们要做这个,尽管做去。我辈口中赞同,冷眼旁观就是。说不得还趁机下手,捞取更大的好处。

群臣对赵佶心意心知肚明,却都并未宣之于口。颂圣之余,就等着赵佶自己说下去。果然赵佶就将自家心意源源本本的摊了出来:“…………现在枢密院副都承旨萧言,谙熟兵事。然则更难得的,似乎还精通财计之事。朕的意思,就是让他好好检查一下现在都门驻泊禁军的经费财计事,看其间冒滥有多少,情弊有几何。查点明白,次第革除。朝廷财计之事,也可稍缓一口气。再以重臣实领整练禁军事,以有用之饷练可用之兵。都门禁军若强,则强干弱枝之势可复。天下之事,尚有何忧?”

至此赵佶算是将自己要大用萧言,先从禁军财计事下手的心思全部说了出来。心中还颇为忐忑,生怕群臣反对,说萧言资望不够,簧缘幸进,无以行此要紧之军国大事。让赵佶没有想到的是,延福殿中大宋的这些执政们连同一位隐相,谁都一声不吭。互相回顾之后,都行礼下去,蔡京为首进言:“一场平燕战事,的确表明都门禁军绝不足用!圣人此意,正逢其时,由财计事下手,也正如其份。可谓圣明也…………萧言南来之人,虽有资望不足之虑。然则尚能勇于任事,在财计事上似也差有所长。让他先试一试,也没什么。若有什么意外,圣人再随时补正就是…………对于此事,老臣并无异议。”

赵佶看看蔡京,又转头看看梁师成。给萧言尊崇差遣,已经够下梁师成面子了。赵佶一时也不想太过,却要看看梁师成对萧言一下掌如此重权,又没有什么愤懑之意。却没想到梁师成没有半点不满,在身侧行礼道:“圣人有所措置,定然是极精当的。我辈只恨匡时无力,惶恐之余,还能有什么意见?只求能在圣人之旁,拾遗补阙,少有进益,就是我辈的用处了。圣人要以萧言先行检查禁军费用财计事,臣除了全力配合之外,并无什么说得。”

赵佶心下大定,自觉自己平时垂拱而治。这帮臣子却是勾心斗角,将朝局败坏得甚难收拾了。最后还得自己出马,一一安排诸事。群臣也只能恭服圣明,等着他来收拾河山。自己做这个大宋官家,本事威权都是足够的,只是未免太辛苦了一些罢!当下很是自信的一笑:“既然如此,就早发明旨,让萧言在枢府内设临时司署,辟属吏,领印信。行检查禁军经费财计事!三衙以下,京畿路京西南路驻泊禁军各部,不得设词阻挠,随萧言行事。若有人想生什么事情,朕就给他寻个地方监酒税去!”

今日大事议到此处,已经是都有了说法。随侍承旨已经将要颁发的旨意大略记了一肚子。只等时候走笔如飞拟好,赵佶认可用宝,交政事堂副署,便成定案。赵佶今日难得勤劳,这个时候也大敢疲倦,挥手让群臣退下安置去,自己就要找个安静地方养静去。平白拿出五十万贯的心痛也得消散消散才能少点心疼。

蔡京与高屐陛辞之后,退出延福宫。内使在前引路,蔡京年老尊荣,有肩舆抬着。高屐也不顾身份了,紧紧跟在蔡京旁边,仰着脸就轻声发问:“太师,这般任他们施为,看着萧某人跳这火坑。他的地位必然不保,到时候也一定会牵连到太师这里。到时该如何是好?”

蔡京双眼似闭非闭,半晌才低低哼了一声:“是谁的火坑,现在还是论不定的事情。现在就说这个,还嫌太早!”

第二卷 汴梁误 第119章 秋潮暗生(七)

在离金水桥神武常胜军大营不远处的一间宅邸,此刻宅门紧锁。此处宅院,原来是荆湖南路一个贩茶商人的,在汴梁生发起来之后,还将家眷都接了过来,花了不少钱在汴梁落籍,准备做长久居。结果一次生意折了本钱,赔得血本无归,更要命的是不少本钱还是从汴梁有势力处以高利借来的。走投无路之下,这商人就将妻子送走,自己在院中大树上吊了颈,一帮破落户来要债的时候是趁夜上门,入门就看见这贩茶商人披头散发的吊在面前,当下就吓得四散而逃,一个破落户当场给吓得中了风,脸到现在都是歪的。以后几日许是巧合,当日上门的破落户有跌断腿的,有大病一场的。人人都说是这贩茶商人作祟。

他遗下的宅子发卖,既然成了鬼宅,少有人愿意接手。一直就慌在那里。直到不久之前,才有外地口音之人寻上门来,从牙人手里典下这个宅邸。只要能脱手这个鬼宅,牙人一切都马马虎虎,什么文书都是草草了事。

典下这个宅子,不过几日。今日这陆陆续续,就来了不少人,将这宅子看得死紧。不时还有运柴炭的骡车到这宅子后门处停下。汴梁百姓看到这个场面,看到那些在宅邸左近走动的壮健汉子,都远远的走避开。汴梁是个如此大的都市,灰色地带的那些勾当自然也是异常发达。这些好汉们行事,老汴梁都不会招惹这个麻烦。开封府的衙役,倒也过来询问了几句。领头汉子倒好说话,塞了一个小银锞子,说是今日收一些货,绝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也就罢休。

到了夜色将临之后,更不会有人靠近这里了。这宅邸之内就算是有什么勾当,也是针扎不进,水泼不透。所有一切,都隐藏在汴梁的夜色当中。

这个时候在宅邸内院一间厅堂之内,几点灯火,将这厅堂之内映照得半明半暗。厅堂之内,十几二十条汉子或坐或站。每人虽然都穿着便服,但身上那种百战淬炼出来的武将气度,却说什么都遮掩不住。这群汉子,正是神武常胜军中各级要紧的军将。最起码也是一营的指挥使与虞侯使主副两员将官。现在大家一身便服群集在这里,互相对视,都是觉得古怪。他们是今早便得到号令,用运柴炭的骡车作为遮掩,次第在这里集中。大家隐约知道是什么事情,却谁也不想先说出口。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自然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可是总还是觉得有点惶恐——这神武常胜军将来还能算是大宋的军队么,大家还能算得上大宋的军将么?

有到得早的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半天,却少有和这些日日见面的同僚答话。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待。

不知道等了多久,站的坐的,都觉得身上发麻的时候。就听见外间传来脚步响动之声。厅堂门被推开,就看见韩世忠和岳飞也换了便服,旁边还有一人正是萧言身边的亲卫头领张显,大步走了进来。

军中法度森严,两位将主到来,厅堂当中诸将全都起身,朝韩世忠和岳飞行礼。韩世忠和岳飞两人神色都很古怪,种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尤其是以岳飞为甚,这个年纪不大,在军中却以沉稳坚忍闻名的将主,这个时候脸上神色,罕见的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意味蕴含其间。

诸将早就等得焦躁了,对今日之事也预感得八九不离十。看到张显陪两人走进,更是确定了这个预感。韩世忠随和一些,和一些西军出身的军将交情也深。这些军将忍不住就纷纷低声动问。

“将主,是不是显谟终于要伸手了?”

“俺本来就是这个盘算,朝廷不管俺们,显谟总不会不管俺们。神武常胜军,还不是显谟一手一脚拉扯出来的?”

“将主,显谟何在?”

诸将一边问,一边眼神朝着张显乱瞟。张显也不吭声,板着脸肃立在门口。最后还是韩世忠喝骂一声:“你们这帮厮鸟,鸟乱什么!今日正是显谟知会俺们,在此处会集。俺们神武常胜军出镇河东,本是本分事情。可是要钱没有,要粮没有,要什么什么都没有!俺们是新军,底子又薄,一万大几千人马,不能一边为大宋拼命一边嘴吊起来喝风!显谟最后伸手,今日就是要交代一番如何将出镇河东事,措置好,准定让你们这帮厮鸟能踏实守边就是了!还不夹紧鸟嘴,乖乖等显谟到来!”

诸将这个时候才算是托了底,各各神色不一,虽然有几人神色迟疑,但是还是欢喜的居多。

神武常胜军入卫以来,朝廷说实在的就是不冷不热。作为一支新军,在都门这种地步,军将们都有一种茫无涯际的感觉。对未来如何,实在没有什么把握。还好他们的老统帅,一手将这支新军建立起来的萧言,还是拉了他们一把。用球市子这个方式,将都门禁军将门团体和神武常胜军联系起来。一个球市子,不仅让萧言稳住脚步,也让神武常胜军也稳住了脚步。军中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有此凭借,多些熟人,在汴梁总好安身了。萧显谟最后拉了大家一把,大家以后踏实在这汴梁过日子就是。该尽什么责任,便尽什么责任。萧言也仿佛就是这是帮神武常胜军最后一次,这段时日,和神武常胜军也断了音问。

却没想到,突然晴天霹雳一声,朝廷要将神武常胜军又出外开镇。大家辛辛苦苦的从燕地走回来,再走回去也索罢了。结果偏偏是出镇在河东!从人地相宜角度出发,神武常胜军最适合呆的地方就是燕地,其间半数都是燕地中人,还有不少现在燕地地方豪强子弟。朝廷这般安排,分明就是猜忌神武常胜军,不想给神武常胜军在外坐大的机会。

而且这些军将,也不是全然的消息不灵通。神武常胜军出外事,跟萧言得到要紧差遣,为官家所重要是分不开的。萧言越得重用,越是要加以限制。所以神武常胜军只能倒霉。这也让他们明白,神武常胜军不论如何,都再也脱不了萧言打下的烙印了。就是他们再加以撇清,朝中诸人,还是将他们和萧言看作一体!

若是朝中之人以怀柔手段加之,以更多恩信予之,神武常胜军说不定还想摆脱萧言打下的这个烙印。但是朝中这一点也做得极其失败。一万数千人去河东开镇如此大事,需要的资财,军资,器械,粮饷,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种各样的资源要准备无数。可是朝廷却是一副冷淡模样,要什么什么都没有,上门去追索也是推托。甚而当月粮饷在都扯皮搞不清是在汴梁支领还是在河东路支领。要不是有前段犒赏撑着,前几个月参与球市子经营事上上下下都有些津贴。韩世忠和岳飞等等又约束得严,神武常胜军又自有一种精锐的傲气未曾消减多少。说不定早就因为这个闹将起来了。

朝廷如此举动,只能让神武常胜军上下心寒。这摆明了是要将神武常胜军调出来,用各种手段加以削弱,好牢牢的控制住。大宋现在还有几支如神武常胜军这般能打的军马?就算不要你们珍若拱璧,也入娘的不要自毁长城!而且大家都是平燕有功,好容易才巴望到现在这个地位,神武常胜军都是年轻军将居多,谁不想着更进一步。朝廷这般削弱限制神武常胜军,大家还有什么前景可言?

既然如此,谁都指望不上,还不如指望萧显谟再能拉大家一把。萧显谟有鬼神莫测的本事,什么样的难关都带领大家闯过来了。现在更是天子身边信臣。只要萧显谟愿意出手保全,大家就奉萧显谟号令行事。将来把神武常胜军经营成西军的模样,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