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5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身后军汉面面相觑:“是殿下身边宿卫?”

一名亲卫笑道:“大事得成,俺们还窝着做什么?殿下遣俺们前来,求拜圣人。求圣人下诏,暂畀殿下监国之权,以清君侧,以安汴梁民心。现在殿下正在万军当中,就等着这诏书行事。俺们就来走这么一遭。多亏撞上自家人,要不然万一给当成奸贼拿了,岂不是活天冤枉?”

几人手一一翻,都亮出了铜制腰牌。在火光下耀眼生光。就是太子身边东宫宿卫班直的腰牌记认。这个时侯大宋实在没有什么保密意识,班直宿卫,各军军汉,挂着腰牌三街六市的瞎晃。得来样式容易,萧言也花了大功夫仿制得一模一样。

就算有什么不象的地方,此时此刻,已然是就要太子正位的大势,谁还会去想那么多?

两名貂帽都亲卫已然看到了在后面长身而立,兜帽遮面。微笑并不说话的萧言。心下也是激动。显谟终于来了,这汴梁乱事,显谟终于出来收场了!

他们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偶然。萧言亲卫,不少都混在围马前街的乱军当中。通过陈五婆分派,都是领队之人。围马前街后,他们也不争竞功劳,反而带着些军汉四下巡视。其他人此刻都忙着挤向前恨不得在胁迫圣人事上表现得越积极越好,有人让出位置是巴不得的事情,谁还来管他们?

四下巡视,焦急等候了这么久,总算是撞上了萧显谟闪亮登场!

两名亲卫顿时分头行事,一个去报于陈五婆,一个就殷勤引萧言一行人前行。萧言和赵楷都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深深藏在斗篷之下。为貂帽都亲卫紧紧护持着。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一行人的到来,太子遣人前来的消息不胫而走。闹了半晌,太子终于露面,摆出当仁不让的架势,这自然对于围逼赵佶的乱军而言是再好也不过的消息了。欢呼声先从外围响起,接着就向着四下乱军所在处蔓延,接着就轰响成一团,直入云霄!

萧言一行人在乱军当中站定,多少乱军挤挤挨挨的在周遭看热闹。七嘴八舌的问皇城那里的动静。皇城那边万岁之声也一声高过一声,直传到这里来。更是让此间热烈气氛火上浇油一般。无数军汉都笑逐颜开,只道是大富贵到手了。几名露面的貂帽都亲卫也满面堆笑,只情敷衍。

对于几个戴着兜帽死都不露面的人物,军汉们也不以为意,人群中见识多一些的军将更是就当没看见。

毕竟是代表太子来逼迫圣人的。肯定是什么有份量的大臣。这等事情,多少还要些脸面,藏着掖着也是平常。要是非要看个究竟,让来人记恨了,就是殿下记恨了。逼宫禅代之际,多少阴微之事,是不能见光的。这等事情,装看不见最好。沾上了就是麻烦。

不过扰攘了不多功夫,就看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波分浪裂一般让出一条道路出来。陈五婆满脸大汗,也未曾骑马,就在一群人簇拥下急急赶过来。姜黄脸的张显紧紧贴在他的身侧。虽然化了妆,却也能看出张显这个时侯也激动万分。

扰攘了一整夜,显谟终于出面收拾局势了!

陈五婆急步赶到面前,目光在诸人面前一扫。再下意识的回头看看身后不则声的张显。终于恭谨一礼到地:“可是殿下遣人前来?”

一名亲卫含笑答复:“正是殿下遣俺们前来,求见圣人。还请陈将军放开一条通路。讨得圣人诏书,安定汴梁局势之后。诸位厚赏,当在意中。”

陈五婆已然认出了为亲卫簇拥的萧言身形,在这一瞬间,心中不知道转了多少念头!

为什么不干脆就做下去,扶保太子为这大宋之主?这场功绩,岂是轻易的?

可转瞬之间陈五婆就明白了过来。

若不是萧言,岂能卷起这样一场变乱出来?上到帝君,下到几十万禁军,都在这位萧显谟手中舞动。自己又有什么本事,和他做对?只怕自家稍稍露出不对,身后张显和那些扈卫,就先要了自家性命!

自己不过是个在东水关吃酒赌钱度日的潦倒汉子。若不是萧显谟识人,自己只有一辈子沉沦了。好男儿也该货卖识家,萧显谟如此豪杰,自家只要忠心效力,还怕将来不在他手里使出来?就算扶保太子得成,自己不比那么多禁军军将,有根基,有背景,有手腕,在太子面前也说得上话,能捞到点残羹剩饭,就算是太子厚道了。

自己在赵家人手里,在这些禁军军将手里,吃得亏还算少了么?

今夜变乱突起,这些禁军军将还未曾反应过来。而且行事也不敢过份踊跃,还在观望风色。一旦事定,出来争功夺权,却是一个个都穷凶极恶!自家一帮落拓前军汉,在这上头,无论如何不是他们对手!

想要真正出头,想要报以前遭际不平,想要拱卫禁军有个公道,只能在萧显谟手里!

无数念头转过之后,陈五婆终于收敛心神,再度深深行礼到地:“敢不从殿下吩咐?俺这就遣人让出道路,请贵使入内面见圣人…………”

张显在他身后,这个时侯就提气高呼:“太子遣使面见圣人,求内禅诏书!”

多少军汉,这个时侯兴奋如狂,跟着振臂高呼:“太子遣使,面见圣人,求内禅诏书!”

纵然还有人觉得这些使者来得古怪,可陈五婆都马上放行。且军心如此,还能做些什么?

□□□□□□□□□

在小楼之内,两名内使满头冷汗,捧着不知道从哪里扯下来的一段白绫,逼近了静静站在那里的李师师。

赵佶脸色铁青,坐在榻上,只是盯着内宦行事。

何灌扭过头去,梁师成却在旁呵斥:“麻利些,连这点差使都做不好了么?”

李师师却看也不看逼近的内宦,也不看坐在不远处的赵佶。玉容上一片宁定神色。轻轻转头向外,眼神投向了悠远所在。

终于能从这个皇帝身边解脱了啊…………

对于这个皇帝,自己从来未曾看错。龙袍之下,也只是这样一个卑污自私刻毒的小人而已。

而那个眼神锐利,总是略带憔悴,就这样撞进自己心底的男子,自己又看错没有?

错也罢,对也罢。现在已经没什么重要的了。自己在这污浊尘世转了一遭,但愿来世干干净净的罢。

赵佶终于忍不住看了李师师一眼,这个时侯,李师师仍然风姿脱俗,站在那里,更有出尘般的冰清玉洁之态。比起往昔含笑迎人,更足动人心魄。

自家身为皇帝,却终要失却这个女子了…………也许自家就从来未曾得到过她!

不知道什么情绪,让赵佶突然开口:“师师,只要你说今夜之事,不是有人主使。朕便放过你…………今夜就算朕大位不保,也不失太上。以后就将你迎入禁中,你我终老一生如何?朕就等你一句话!”

李师师终于收回目光,扫了赵佶一眼。

这一眼就差点让赵佶跳起来,眼神中轻蔑之态,明显到了极处。自家这个皇帝,在眼前这个女子心目中,什么也不是!

从头到尾,什么也不是!

以前自家还有皇位,今夜之后,只怕皇位都没有了。在世人眼中,自家这个道君皇帝,这个自命圣主,又算是什么?

赵佶终于爆发了,全部惊吓,惶恐,害怕,怨毒,都向着一个弱女子倾泻。他跳起来拼命挥手,尖声大叫:“快些行事,快些行事!朕再不想看到她!将这贱婢拖出去勒死!”

两名内宦为赵佶的怒火吓得面色苍白,赶上前就要抓李师师。李师师却朝后退了一步,淡淡的道:“我自就死便是,别用你们脏手碰我。我虽沦落风尘,心底却比你们干净一万倍。”

李师师最后向外看了一眼,在心底悠悠一叹:“等不到你了啊…………好多话想对你说。却一直没敢出口…………也罢,等来生罢。等我干干净净的时侯,再寻你。”

然后她就举足,轻盈的向外行去。室中每个人都为李师师此刻的姿容所慑,无一人有半点动作。

就在这个时侯,外间呼声一下又高昂起来。声声入耳:“太子遣使,面见圣人,求内禅诏书!”

赵佶对着弱女子的全部威风杀气,在这呼声中就完全粉碎。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软倒榻上。

这个逆子,终于动手了么?然后是什么?加个太上名义,幽闭深宫?或者干脆就在乱军当中,行更不堪之事?

何灌猛的将窗户推开,就看见外间人山人海已然分出一条道路来。十几人穿行其间。来到小楼门前。不知道楼下院中哪个宿卫班直,或者皇城使臣,甚至就是赵佶身边的内宦。已然打定主意要改换门庭了,已然将大门敞开。院中之人,全都俯首贴耳的拜伏于侧,等着太子遣来使臣入内。

李师师目光,也转向了外面。第一时间,就看见了这些披着斗篷的人物当中一个虽然潜藏形迹,却仍然掩盖不了英挺气质的身影。

她先是一怔,接着脸上终于缓缓漾开了笑容。明媚大眼当中不争气的就蒙上了一层雾气。

你怎么偏偏就这个时侯赶来?就是不肯让我心无挂碍的离开么?

第二卷 汴梁误 第188章 霹雳(十五)

万军当中,火光之下,一行人缓缓而前,直入院内,眼看就要登楼。

当先几人,已经摘下了斗篷,露出了浑身重甲。这重甲全是厚重森寒的瘊子甲,真正的军国重器。如此甲士,让人看着都觉得胆寒!

金明池争标时侯,也曾见过禁军军将披甲。可是现在的禁军军将,谁还有这闲心,披着一身重几十斤的盔甲侍立几个时辰?身体也实在顶不住啊。

现在禁军军将仪式所用甲胄,都是有讲究的。和后世女孩子一样,追求的是轻薄透漏。

所谓轻字,全身加起来就七八斤的份量顶天。

所谓薄字,那甲叶片都是特制的,充分表现出了宋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比起正常甲叶叶片薄了一半还多。

所谓透字,原来甲叶重,往往要钉缀在熟牛皮上,再用皮绳编缀。再里面是丝绸为衬。丝绸织物虽然轻薄却是坚韧,羽箭破甲入肉,往往反不能撕裂丝绸,带着一起扎进去。到时候容易将箭头扯出来。丝绸之内,再是熟麻内衬。这样一层层的包裹严实,才能临阵厮杀。才称得上防护完全。可禁军军将特制甲胄因为甲叶是份量极轻的艺术品,直接就可以钉坠在绫罗绸缎上,身上战裙,风一吹都飘得起来,深得透字三味。

所谓漏,就是披甲不完全。一领可经战阵的甲胄。护心护肩护臂护腿,再加上兜鍪面甲,颈当遮项。铁手套铁鞋,铁袴护小腿。要将一个人遮得跟铁罐头也似。等闲箭射不进,枪扎不透。这才是披甲真意。不然为何甲胄要列为军国重器?可禁军军将能将护心护臂护腿戴完全就算了事,最后扣一顶兜鍪。浑身上下四处漏风,真要临阵,不要多时就能变成刺猬。

这般披甲,虽然彩画鲜明,绫罗点缀。却没有半点迫人杀气。

但是今夜直入而来的甲士,披着的却是真正军国重器。是随时可以上阵厮杀,在万军当中冲撞几个来回的瘊子甲!净重就是几十斤。上面满满都是冷锻之后留下的瘊子,狰狞可怖。披甲之士,穿着这一身铁还是走动自如。个个腰间佩剑,与甲叶碰撞,发出清洌的金属相交之声。只这走动,就是杀气四溢而出!

单单是这扮相,就吓尿了不少楼中之人。

太子真的是做好大开杀戒的准备了,不然怎的暗中招揽准备了这么多甲士?

这气质就与都门中那些富贵军将迥然不同,身上血腥味道满满的都快溢出来。身边有这些人,太子居心,还用问么?

梁师成呆呆看了少顷,就听见格格乱响的声音。仔细一听,却是自家牙齿打颤的声音。往日依托着赵佶作威作福,以禁中隐相自居。文臣士大夫都不大放在眼里,更不必说这些只能供驱使辈的武夫走卒了。现下梁师成才知道,真逢大变,自己在这些武夫军汉面前,什么都算不上。别人要屠他这个老奴,就如屠一犬!

害怕之余,就是惶恐。他的威风权势完全都是依托着赵佶的。太子今夜即位之后。哪里还有他的好处?虽然自家始终未曾与太子,与旧党清流扯破面皮。有的时侯还略略有点亲善之意表露。可毕竟始终不在一条船上,他同样也曾和嘉王勾勾搭搭,在易储事上出过一点气力。这事情太子如何容得了他?

就算不追究他的罪责,现今地位也不必想了。能免官返乡,就是上佳。可内宦不比外官。别人有家族,有亲眷。内宦却是不祥之人,薰灼之时自然有人趋奉,失却权位之后却是鬼都不上门,只能凄凉终老。在安享了这么些年大宋最顶级的威风权势之后,那种凄凉景况,叫人如何能够承受?

现在太子逼宫上门,自己是摇尾乞怜,还是横竖就这么回事了,干脆摆出一副忠心护主的姿态?

梁师成在那里胡思乱想,何灌也是心乱如麻。

他不用说是和太子身边人走得极近的,差不多就可算是一党。不过赵佶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对他一向是信重的。今夜他也一直都在赵佶身边。若然被乱事隔绝在外,那就眼不见心不烦了,说不得还在卖力为太子奔走。

可偏偏他现在就在君父面前!

何灌向来以忠义自许,同样是刚愎而且将自己看得甚高的人物。今夜之事以后,若别人说自己早早就在圣人身边,阳为忠义,实则倾陷圣人于险地。最后还带头逼宫,这让他却又如何面对天下人?

更让他恼怒的是,看来今夜之事,和太子真的是脱不了什么干系了。不然怎么就这样一步步的逼上来?东华门外,这万岁之声喊得震天价响?

行此大事,他是禁军三衙高官之一,高俅以下第一人。都门几十万禁军至少一半他名义上都管得到。太子鼓动禁军今夜做出这天翻地覆的大事,却将他绕了过去!在太子心目中,在那些旧党清流辈心目当中,他何灌成了什么?

如此大事都瞒着他,以后如何谈得上重用他?他一腔抱负,又有什么余地展布?

如果从此将他投闲置散,不得大用。让其他一班只会鼓唇弄舌之辈上位用事,自己还不如死的好!或者死死保定当今圣人,还落一个忠臣义士的声名!

两人心中天人交战,在那里发呆。赵佶却瘫倒在床上,按着滚烫的额头。这个时侯只会喃喃自语,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语句了。

不过就连他身边服侍的内宦,都已然出门拜倒,等着迎候新君使臣到来。

使臣求内禅诏书,虽然用了一个求字。最后还不是个逼字?不知道会将出什么手段,说不得还要杀几个圣人身边旧人立威。大家还是识相点,早早摆出顺从的姿态,说不定来人还会高抬贵手。至于赵佶安危——他和太子是父子,天家的事情别人就不要搀合了,让他们爷俩自己撕掳明白罢。

此时谁也顾不得李师师,李师师也悄悄的退回墙角。神色似喜似悲。刚才赵佶以死迫之,她仍清冷淡雅,不为稍动。现在却用手背捂着嘴,眼睛里全是迷蒙雾气,似乎在下一刻,就要哭出来也似!

这个世上,竟然真的有如此男儿,还不到三年,就能拯救自己逃脱出这金子打造的樊笼!

男儿一诺,最后是在风云变色,河山颤动,君王失位的最为惊心动魄的景况中,万军注目之下,就这样举步而来!

这个天下,还有谁能拦在他的面前?

□□□□□□□□□

脚步声重重响动,却是一双双铁鞋踏上梯级的声音。

精致小楼里传来的就是梯级不堪重负的咯吱咯吱声音,每一声响动,仿佛都在撕扯着楼中的心。

到了最后,几名甲士终于出现在门口。在门口拜伏的内宦已然俯首在地,屁股撅得老高,头都不敢抬起。

梁师成看着这几名铁罐头也似的甲士,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汗如雨下。脚步稍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