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既然明白了这南来子的底细居心,今夜事了。他再握强军,也总有办法收拾得了他^^…………现在还是要指望他平乱来着。

赵佶心思,与何灌差不多。既震惊于萧言私藏甲士,又在暗自期盼萧言这南来子早些营救他脱离苦海。至于报酬么,就是一旦有机会就将他远窜烟瘴,贬斥途中的那一柄钢刀,一条白绫,一杯鸩酒了。

一君一臣,毫无形象的就挤在窗前,不出声的看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看着萧言的举动言行,赵佶脸色铁青。终于按捺不住,在窗后暴跳如雷:“这逆臣!这贼子!行如禽兽,心如虎狼…………朕恨未曾早看出来!当诛,当诛!朕本来还想给他个体面,烟瘴余生也就罢了。现在此南来子所为,不于闹市显戮,已不足以正人心,为乱臣贼子戒了!朕不识人,朕不识人!”

何灌忙不迭的解劝:“陛下,低声!此刻还有这贼子党羽在,也尚有借重这贼子处。一切等圣人脱离此厄再说…………臣必尽心竭力。助圣人收其军,拔其爪牙,将其显戮于君前!”

惊乱当中,赵佶也容易动感情,又重复了一句对何灌的夸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啊…………何卿何卿,朕不重用于你,天理也不容于朕!”

何灌忙恭谨谢过了,赵佶却说过就算。回头又看外间所发生的事情。再看到萧言将梁师成和赵楷推出来作为凭证。而两人也先后开口附和萧言。虽然明知道这是不得不为之事。可赵佶还是恨得牙齿格格作响。

“大郎身边全是居心深刻之辈,大郎尽为其所操。不可为人君。更不必说今日凌迫君父,贷得一死,已经算是朕顾念亲情了…………三儿也是庸劣,绝无半点风骨。岂能为人君?朕也绝不立!朕修炼有成,圣寿尚远,立储之事,也不必急切了。慢慢再寻觅合适人选罢………上天既选朕为君,为何就不给朕几个好儿子?让朕平白遭逢此厄?”

储位这种大事,哪怕现在要加意笼络何灌。也是不能说出口的。可憋着又难受。最后赵佶只能恨恨迁怒于梁师成:“老奴无用!既失察这南来子居心叵测于前,又胆怯逢迎外臣如此。岂可长在朕身边?念他勤谨,将来觅一宫观闲居就是……………此老奴颇有操持权柄之讥,朕念旧情,望全始终,却误朕不浅!”

这番评论,何灌也只能默默听着。梁师成冒死在外为赵佶周旋奔走,最后却落这么个评价。赵佶之君王心性凉薄,显露无遗。

若是太子正位,以他木讷柔弱的心性,只怕好些罢?可是自家却已经选了边站,再也跳不过去了…………直娘贼,太子身边那些大头巾筹划生此乱事的时侯,怎么就将俺隔绝在外?

转瞬之间,事态就已经发展到最后,萧言逼问于陈五婆。而陈五婆一时沉默。楼上两人都屏住了气息。哪怕赵佶这个时侯也在默默祈祷:“但愿这南来子气势足够压人,这乱军首领,从了这南来子也罢!噫…………只恨这南来子,怎么不在身边多蓄一些甲士,不然这乱军还不立时就被压服?只恨这南来子!”

□□□□□□□□□

所有人此刻目光,都集中在陈五婆身上。

这个没根基没后台没背景没门路没家产,从拱卫禁军事一路倒霉到现在。在东水关靠卖气力过活,每日就是吃酒赌钱。唯一所长,就是义气过人。在贵人眼中直如鞋边浊泥也似的小人物。从来没有一刻为人所看重。

不,也许还有一次。是在萧言选中他。在一处密室当中,对他说大宋欠他们一个公道。别人不给,他萧言来给的时侯。

此刻决断,就是关系着这么多拱卫禁军的苦汉子啊…………

可天下之大,自己除了这位萧显谟,还能信谁?

陈五婆恍然惊醒。缓缓扫视左右。最后迎上萧言目光。

萧言目光当中并没有多少温情脉脉,也没有什么加意抚慰笼络之态。脸上更是连半点笑意也无。

神色当中,只有满满的刚硬。

跟着我,这条路从来是不易走。需要汗,需要血。可却有尊严,有男儿飞扬的意气。而我萧言,也始终站在你们前面。

带领你们,而不是驱使你们。

陈五婆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缓缓翻身下马。上前一步,大礼参拜到地:“萧显谟,小人敢不从命。这么多苦汉子,全都托付于萧显谟…………但求萧显谟再不要如别的贵人一般,负了俺们!”

他拜倒在地。潘趣也跟着下马,上前大礼参拜。

人群当中,有人越众而出,走到陈五婆身边,与他一起拜倒。

接着就在火光当中,无数人如大风吹过,野草偃伏一般。次第拜倒。除了拱卫禁军之外,就连在册的禁军军汉,同样也拜伏在地。最后只剩几名禁军军将孤伶伶的站在那里,对望一眼,也哆哆嗦嗦的拜下去。至于那位太子使者,东宫宿卫班直军将,早就带着从人趴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来。

喊声低声的响起,嗡嗡的以萧言为中心在马前街回荡。

“萧显谟,无如贵人,辜负俺们!”

萧言哼了一声:“老子不是此间贵人,是他妈的穿…………南来子。”

他昂然立马,大声道:“从今开始,愿意从军,拣选之后,你们也就是神武常胜军一员了!不得从军,也有抚循!”

他也不喊拜倒之人起身,一扯缰绳,就从陈五婆等一干人等身边越过。走向貂帽都甲士队伍。半途当中,才回头招呼了一声:“我去平乱,你们赶紧跟上。乱事定后,我请你们喝酒…………还有,将那几个禁军军将拿下,随后等我处置。”

陈五婆一个轱辘就爬起来,振臂高呼:“随萧显谟平乱!而今而后,俺们也是神武常胜军了!”

□□□□□□□□□

在小楼之上,随着陈五婆等拜倒。赵佶顿时就出了一口大气。在窗边再站不定。软软的走回榻边坐下。

不管下面如何,自己总不必困在这马前街无能为力了。

只要能在群臣面前露面,自己君父权威。岂能不为乱臣贼子忌?赵佶很有把握,今夜不知道多少从乱之辈,立刻就会首鼠两端。不敢说登高一呼,则这场乱事自然平定。然则比及那个逆子,自己也再不居于下风。甚而还有优势!

哪怕将汴梁打成一片瓦砾,自己也要擒下那逆子,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大位!

再后面还有这南来子,还有旧党清流一般人,还有从乱的军将。还有那些号称是什么拱卫禁军的匹夫…………居然能将君父凌迫到这般地步!

拱卫禁军的事情,说实在的赵佶并不清楚。当日蔡京进言立此军号。他许了之后,也没多问其间事。蔡京去位之后,拱卫禁军被遣散,被革退名粮。军将们将这空额吃得干干净净。他也不知情。现在就算知道了,他也没有半点同情这些军汉处。反而满满的都是恨意。再有什么不平,岂能犯于君父之前?一班跳梁之徒,本就不该留于军中。就是容他们在汴梁,也是绝大的危险,就该全将他们流放编管远恶军州!遇赦不赦,此生就不要再想返乡了!

今日实在艰危窘迫到了极处,也容那南来子飞扬跋扈了好一阵。好在一切都即将过去,只要能重回大位。就算是再敷衍此辈一阵,也必然要一个个收拾他们。让他们知道惹恼了他这个一向宽仁大度的君王,最后下场是什么!

就在这个时侯,外间突然又响起了重重的脚步声响。接着就是兵刃出鞘的声音。赵佶楞了一下,立刻又是脸色苍白。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门外何灌亲将也开始大声仓惶喝问:“你们想做什么?”接着就是兵刃相交的声音。

何灌也反应过来,对着赵佶大喊一声:“臣保圣人无恙!”就一个大步冲向门外。

赵佶已然彻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甚或还有点想哭。

这有完没完?

环视左右,身边只有两个驾轻就熟的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内宦。半点用场也派不上。赵佶想冲到窗口去喊人前来护驾。却腿软身软,怎么也站不起来。

转瞬之间,门外就传来两声低低的惨叫。接着就是兵刃落地的声音。接着门再被撞开,何灌先退了进来,身上已然有了血迹。跟着他冲进来的,便是那些披着厚重瘊子甲的萧言亲卫!这个时侯,他们都已然摘了兜鍪,将貂帽戴在头上。貂尾随着他们脚步颤动。每一次都晃进赵佶心底,让他绝望!

何灌此刻也没有看赵佶,只是死死的盯着那些貂帽都军汉。咬牙切齿的道:“是那南来子!今夜之事,都是那南来子!”

所有散乱的线索,都在此刻因为貂帽都亲卫的举动,因为萧言的举动而串在一起。何灌也终于明白过来。

今夜之事,都是这南来子的布置。不知道他怎么就联络上了这些拱卫禁军。先利用他们闹事,自己从南门外别业脱身。掩盖了痕迹。再生出了这场乱事。扶保太子的口号自然是选得极准,就是要离间赵佶和太子之间。而最关键处就是将赵佶隔离困在了这马前街,无从化解这场乱局。不必说那狐狸精一般的李师师,也为萧言所用了!

当赵佶被隔绝,音问不通。乱军蜂起。打着扶保太子的旗号。太子就被架在火上烤了。赵桓与赵佶,再不可能回到此前。以赵佶的心性,就算这场乱事第一时间得平,太子第一时间赶到赵佶面前请罪。但是赵佶如何不怀疑此事会再来第二次?东宫之位不保,而幽闭终生可期!

就算太子柔懦,做不了决断。依附在太子身边那些党人又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为自家权位计,他们也得顺势而行。更不必说萧言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已然将赵佶隔绝起来了!

而他就是最后出面,收拾这一切的人物。虽然还不知道他收拾局面的手段到底是什么。对于赵佶、太子、嘉王这三人如何安排。可萧言所为,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权倾朝野。好在将来行操莽事!

此南来子,好心计,好手段,好大的胆色。对人狠,对自己更狠!

今夜之事,一切人谋最多一半。稍稍错漏,便是事败。萧言就成为大宋公敌了。就算神武常胜军,也未必会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他却敢将所有这一切都赌上去。此南来子,真是百世难见的奸雄之辈!大宋不幸,竟然遭逢此等人物,竟然容留他投靠,容留他在这国都腹心之地!

何灌自然不会想到,若是萧言功高得赏,如此危急存亡之秋,朝廷借重他的边材。神武常胜军朝廷也是一体对待。若不是赵佶荒唐行事这么些年,使得天下离心。萧言如何会如此断然行事,而今夜乱事,为何一卷救起?为赵佶玩弄了这么些年的士大夫,他提拔的那些都闭门守户,为他压制的那些忙不迭的就聚拢在太子身边,尽心竭力的为太子操持着内禅事?

今夜之事,是大宋几十年风雨飘摇,各般绝症聚拢在一起的总爆发。是赵佶这个不折不扣的昏暗之君即位以来倒行逆施,肆无忌惮的破坏着这个统治体系根基的所作所为汇聚在一起的总爆发!

而萧言,恰逢其会。

赵佶抖着手,终于开口:“尔……尔等要弑君么?”

何灌也咬牙道:“须得先杀了俺!”

□□□□□□□□□

马前街中,萧言号令一声。两百甲士就立刻跟了上去。此次所向,却是皇城方向。

陈五婆他们在后面也忙不迭的拿下队伍当中的禁军军将,点选愿意效力,也信得过的弟兄们跟随萧显谟去平乱。乱纷纷的嘈杂成一团。

这个时侯就算是马前街小楼当中有什么动静,又有谁听得见?

小楼当中赵佶到底如何,此刻也没人动问了。此刻在马前街中,这么多人眼中,只有一个萧显谟!

赵楷和梁师成夹在甲士当中,面面相觑。还是梁师成颤巍巍的对萧言发问:“怎么不去奉迎圣人?”

赵楷在旁,拼命点头。

萧言冷冷的瞟了他们一眼,淡淡道:“平乱要紧,擒乱臣贼子,献于君前,岂不是更好?时间紧急,难道等大队乱军杀过来,奉迎圣人,赶着去逃命么?”

赵楷为萧言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忙不迭的点头,再不敢多说什么。而梁师成踌躇一下,终于也不开口。

萧言毕竟没有遣人留下去小楼中行事,在那里还有何灌这个老而弥坚的武臣看着。

而且萧言虽然飞扬跋扈到了极处,更明显是要集军权在手以自固。总不至于痴心妄想到弑君自立为主的地步罢?稍稍有点心计,也绝不能行此事。

萧言明显也不是傻子。

一切等定乱之后再说罢…………不过到时候大家的生死大敌,就变成了这南来子。就算他一时握军权在手。与整个士大夫团体,与禁军武臣团体为敌,又能撑持多久?

且让这南来子先得意一阵!

梁师成默然退回甲士当中,而赵楷自然也是忙不迭的跟上。

两百甲士,默然转向,直指皇城方向。

而萧言,依然走在这些甲士的最前面。

在这两百甲士身后,陈五婆等一干人,匆匆集结起能抓到,信得过的弟兄们,也紧紧的跟了上去。每个人都在追随着萧言的身影。

而此刻在皇城方向,火光摇动。呼号喧嚣声越发的响亮起来。太子那里也终于整束军伍,赍发犒赏完毕。准备向着马前街方向行来。

此时此刻,呼号之声仍然在整个汴梁城卷动。就如大风狂暴的掠过。这大风将乌云堆积在汴梁头顶,霹雳就在这乌云当中滚动。

无数声霹雳,已然响过。而最后最响亮的那一声,就等着在下一刻落下!

第二卷 汴梁误 第191章 白发

皇城此处,俨然已经变成了东宫赵桓反革命行动的策源地。

大队军马,此刻次第从东华门涌出。这些乱军,终然是经过太子校阅宣慰。禁军军将们竭力在约束队列,仍然是一副乱哄哄的模样。

仓促之间这行伍怎么也难以有个模样,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客观原因就是今夜之事实在是仓促。谁都以为是太子或者至少是太子身边的人精心谋划了这一场波及整个汴梁城的变乱。其实太子等人比窦娥还要冤上一百多倍。既然事先无准备,又卷动了数万人此刻猬集在东华门内外。一时之间,如何能让这几万人令行禁止?

至于其他,就纯粹是能力原因了。

东华门左近,基本都是被卷动的在册禁军。他们久矣未曾操练,金鼓旗号队列一概不晓。其他三百六十行里面倒是能找出不少技艺纯熟的人物来,就单单对这军旅中事一窍不通。就是军将大声喝令,四下奔走约束。他们也不知道自家到底在军中哪一营哪一都哪一队。到底该听谁的号令行事,到底该如何行事。只是随着人潮涌动呼号而已。

而军将在这上头也不比这些军汉高明多少。甚或日常都耻于自己是个领兵将主的身份。虽然驱使占役麾下军汉,吃他们空额吃得不亦乐乎。却还觉得镇日里领着一群臭丘八有何清贵风雅可言。平日里两耳绝不闻军中之事,两腿绝不朝营中行,两手绝不操持半件兵刃,两眼也绝不看任何兵书战策。

今夜仓惶为乱军裹挟出来,虽然在东宫面前要挣表现,可是对如何约束这密密麻麻乱成一团的军汉只觉得束手无策,除了裹在里面自家也不知道呼号了两句什么,呵斥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家麾下该领的军汉之外,起了什么作用,着实是谈不上。

就是太子仓惶发内库,赍发赏赐军汉,以结军心。也差点闹出大乱子出来。

发内库本来就不顺。内诸省掌管的内库,在会通门内外。此刻哪怕就是太子,也不敢擅闯禁中。赵佶不在禁中,里面全是些女人,甚或还有祖一辈留下的嫔妃在。吃相太过难看,反而会激起莫大的反弹。平生出多少枝节出来。

于是只好尽着会通门外的内库下手。可会通门外诸库,本来就是因为禁中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