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武常胜军军号一定,萧言以降,自然在表章当中深深感念圣恩,誓必粉身以报。大诏降时,神武常胜军数千将士,荷戈而立,三呼万岁。不过在大家口中,还是自称为常胜军,就连萧言自己,也习惯了常胜军三个宇,改也难改过来。

至于童贯,自然是更不能亏待萧言,这几天,接济补充,简直是源源不绝地朝着涿州送去。胜捷军的使臣,环庆军的老卒,调来补充了甚多,一下就将常胜军的骨架撑了起来。再加上让旧常胜军降卒做梦都难以想象的海量军粮,号服,战袄,盔甲,兵刃,器械…………除了战马后方不能补充接济,其他的都是丰富到了极点!让这些降卒,切实地见识到了大宋的富庶,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这些补充接济大摇大摆地就穿行在白沟河到涿州的道路上头,白沟河上,已经架起了十几座浮桥,宋军的哨探人马,往来穿梭,一开始还有点忌惮和小心翼翼,到了后来,简直就是无所顾忌。

涿州以南,已经没有辽人一兵一卒。连哨探能放出上百里的远拦子,都已经绝无踪影,好象大辽从来未曾统治过这个地方一般。谁也未曾想到,当初直直压在雄州之前,耀武扬威,展现着大辽最后荣光的那支军队,竟然退潮得如此之快,又退得如此干净!

燕京那里,也有风声传出,耶律大石在率先回返燕京之后,已经以意图投降南朝的名义,擒斩李处温父子。而萧干北奔燕云,立即和萧后等发起了针对耶律大石的攻击。契丹兵马,按而不动,两不相帮,有奚军为后盾的萧干势力,将耶律大石已经软禁了起来,剥夺了他直领大军的权力,现在燕京城中人心动荡,天赐皇帝病得要死,大权已经全部归于萧干。大辽已经只剩了最后一口气,还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权力分配,并无半点心思力量来反击涿州。

在闻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再联想到萧言当初在萧干军前竖起的李处温已死的大旗,人人都惊叹于萧言对时局的把握能力。他一个小小团练副使,怎么能知道燕京城几乎同时发生的事情?再联系到他的姓氏,不知道多少人暗中琢磨着别样的心思。只是现在童贯全力挺着这个姓萧的,官家又是一副对他大加宠信的模样,谁会傻的这个时候跳出来和萧言叫板?

试玉还有三年期呢,到时候,和这个姓萧的有见面的时候…………

除了这些暗处心思,多少人也只是扼腕叹息。早知道辽国已经是这么不堪一击,早知道他们自己内部还有这等内乱,不管是耶律大石还是萧干都没有在涿易二州久留的心思。为什么就不去抢这个功劳?生生让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萧言抢了这等奇功,搏了一个泼天也似的富贵!

总而言之,燕云之地,辽国一方的颓势在短暂回光返照之后已经显露无遗。而大宋虽然背后还是暗流涌动,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着多少种别样的心思。可是在局势面前,不得不表现出一副戮力同心,跃跃欲试的模样,也在纷纷调动,准备大举北上。

而童贯就要在雄州大集众将,再度誓师,此次将要一举而底定幽燕。

□□□□□□□□□

燕京城。

比起已经被宋人控制的从白沟河直抵涿易二州的人马往来穿梭的热闹景象,斯时斯地,这个北地雄城却是说不出得冷清凄凉。

燕京自古为雄城,幽燕虎踞龙盘,依燕山而枕渤海,向北是农耕民族守卫着华夏大地的门户,向南又是居高建瓴虎视河北中原的形胜之地。周围华北平原出产丰富,足够饷兵。自秦汉之后,这里就是关东要隘。唐时安史,据此足可播乱天下。而契丹入寇,据此汉家土地之后,就在大宋头上整整压了二百年!

此燕京,此雄城,此天下险要之地,为宋人所魂萦梦牵几二百年,开国以来,十万健儿埋骨无定河边,也只是在高粱河下远远地看了一眼燕京高大的城墙!

契丹以此为南京道,设南面官,几乎以这一道形胜之地,就足以压迫宋人八代皇帝,近二百年的时间!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契丹王气,似乎就在斯时渐渐耗散殆尽,纵有英雄,也难追回这错过的气数。

燕京城为辽人经营百余年,城高池深,灰黑色的城墙绵延出去好远。辽人崇佛,城外丛林寺庙林立,掩映在山水之间。城外四下,都是大片大片的抛荒田地,如此膏腴之土,此时却少有人耕作。城墙之下,附廓的难民棚子乱糟糟的好大一片,几乎将城墙周围都已经铺满。

辽时燕京十一门,此时四下,满满的都是奚人服色的守卫,一个个都是如临大敌的模样神色严肃地只是把守着燕京出入道路。十一门已经有九门堵塞,只有两门犹自开启。宽阔的城门通道上空荡荡的,只是偶尔有传骑飞驰而过。

城墙仍然是那样得高大,城头守军的军容仍然是那样严整,身形剽悍也不曾稍减半点。城头守具如狼牙棒,那层层利刃同样散发着森寒的光芒。可是这座雄城,却总让人觉得宛若死城,再没有半点生气,似乎随时,就会崩溃坍塌!

大石林牙,已经被软禁了起来,对他动手的,是大辽现在另一支擎天巨柱四军大王萧干。在前些天,萧大王领如云骑兵突然漏夜而入燕京城,当时蜿蜒的火把,从城门口一直延伸到了天的尽头处!

契丹骑军,神色复杂地被萧干留置城外,只是勒马路旁,呆呆地看着大队奚人骑士在萧干率领下如龙一般入城而去,听着城中传出的隐隐惊呼响动。

萧干一到,立至大石林牙府上。

城中传出的消息,大石林牙正在高卧,听到传来的消息,麾下家将亲兵,纷纷拔刃,要和萧干决一死战,掩护大石林牙越出城外,调动忠心的契丹兵马反制萧干。

底下人群情汹涌,耶律大石却只是微笑,抬手制止手下人马:“萧大王此行,早在料中,就知道他会按捺不住!俺总是想,此时萧大王难道看不出,俺要揽权,是为了给大辽延一口气?能迟一些再动手…………可没想到,萧大王却恁地心急!此时拿下俺大石简单,却怕是散了军心,再挡住宋人就难了,到时候只有同归于尽!萧大王却还偏要动手…………也罢,死了心也罢!俺对大辽,已经问心无愧!”

萧干率军直抵大石林牙府门口,耶律大石大开中门,披衣而出。萧干滚鞍下马,只是上前和耶律大石执手,温言慰勉:“林牙,杀李郎未免做得差了!都知道林牙公忠体国,可是毕竟俺们皇上还在!此事实在有点遭忌,皇帝手书召某进京,某岂能不从?林牙征战辛苦,且先休息,林牙安危,只在某身上!”

燕京相传,大石林牙只是哈哈大笑,握着萧干的手道:“某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萧大王总不如李郎这等南面官,会降于南朝!契丹奚人,本是一体,今后这千钧重担,就交在萧大王手中了!”

燕京传闻,萧干和耶律大石权力交接,竟然就这样和平收场。局中人却是讳莫如深,谁也不知道其间到底有多少争斗,多少勾心斗角,有多少人在这一场暗战当中丢了性命!当日燕京宫城当中,也有隐隐约约的呼喊厮杀声传来。萧干入城之后,火炬从宫城一直连到了耶律大石府第,都是燕京城中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第二天更有大车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一堆堆东西运了出来,还有隐隐血迹透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萧干遣人,先期入宫,杀了耶律大石在宫中看守萧后还有病得快死的天赐皇帝的那些侍卫尸首。

萧干实力不缺,要的就是天赐皇帝的招牌名义。而耶律大石先期回燕京处死李处温,已经摆明了要将大权揽在手中。只要萧干能接应上,一纸天赐皇帝的诏书,还不是说有就有。在契丹军主力观望,奚军入城,又有大义名分的情况下,耶律大石纵然是一代豪杰,焉能不束手就擒?

究其本心,也许还是这位契丹末世豪杰努力过了,却并不真地想将契丹的最后一点元气耗尽。在燕京城和萧干展开一场巷战,最后却便宜了宋人!

更也许是,在萧干匆匆赶回来夺权的那一刻起,耶律大石就已经对这个北辽小朝廷绝望了。

燕京城中,这场权力交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变故。这北辽帝都百姓,也只是沉默观望。一点惊扰,转眼之间就被更大的怀消息将萧干夺权,耶律大石软禁这场惊变完全掩盖过去!

宋人已经夺取涿易二州,萧干大王就是被一宋军同样姓萧的统帅击败,在易州仓皇而遁。原来被视为天堑的白沟河,现在已经是在宋人涿易两州这个桥头堡的遮护之下。常胜军郭药师所部,也全军归降宋人。现在宋人探马,据说都已经出现在了高粱河之南!

从涿州到高粱河之间,地方豪强坞壁,纷纷派遣使者,迎降于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宋人大军会出现在燕京城下!

大辽,气数已尽绝矣!

□□□□□□□□□

数十骑快马,飞也似地在燕京宫城外的天街上驰过。

这天街道路,都是青石铺地。马蹄铁敲击在地面上,只是溅起无数点火星。马上骑士,簇拥着一个高大瘦削的身影,正是现在掌握着北辽朝廷剩下全部实力的四军大王萧干。

他坐在马上,只是沉着脸左右顾盼。看着这往日气度沉雄的天街之上,只有奚人披甲守卫在四下警戒,到处都是安安静静,若无人声。似乎这座雄城当中,每个人都在忐忑地等候着他们最后的命运。

再向北看,重重叠叠的宫室,气象更为凄凉,似乎都在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

数十骑士,簇拥着默不作声的萧干,在天街旁一处宅邸门口停下。门外层层的全是奚人家什。看着萧干赶来,带队军官一声号令,人人肃然行礼下去。此时此刻,燕京城中已经再没有人大得过萧干,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萧干丢鞍下马,数十名骑士也同时滚鞍而下,马刺踩在石板地上,叮当作响之声一片。数名带着皮帽,镶着貂尾的军官匆匆从大门口跑出来迎接,纷纷地见礼下去。萧干只是沉着一张脸,看了一眼这宅邸,低声道:“林牙如何?”

一名奚人军官恭谨回话:“林牙吃睡都还安好,也不要俺们什么供应,只是读书练字…………”

萧干扬手,制止他继续回报下去,淡淡笑道:“林牙就是林牙,现在却是他清闲,某却还要去为大辽卖命!这荣枯之间,也当真说不清楚…………”

言罢他就一甩披风,大步地朝内走去,奚人军官忙不迭地在前头开路。宅邸当中,萧干拨来伺候耶律大石的下人们于路都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萧干给耶律大石选的宅邸,也是燕京城中以富丽堂皇出名的,一切供应,也绝没有为难耶律大石半点,只要他拿得出来,都能朝这宅邸里头送。谁能想到,在数日之前,要不是耶律大石让步,两人差点就能将燕京城已经变成了尸山血海!

萧干大步曲曲折折地饶过了不知道多少院落,只是走到一个小院前面,他整整衣衫,挥手让跟着自己的从人退下,朗笑一声:“林牙,俺来了!却不知此间桃源,可以避秦否?”

笑声中他大步走了进去,就看见庭院当中,耶律大石雄壮的身影正负手而立,看着庭院中的葡萄架出神。听见萧干爽朗的笑声,才回过头来淡淡一笑:“萧大王有心!此间是否桃源,全仗着萧大王在南北两面厮杀,可避秦否,俺哪里知道?只索等着罢了,却不知道来的宋人还是女真!”

萧干一笑,头朝南面摆了一摆:“直娘贼的,宋人先到。涿易二州已经是他们的了,童贯那厮正在雄州大集兵将,准备再度誓师北伐。说不得,某得带军出去,再杀他娘的一阵!若能击退宋军,克复涿易二州,某还有回来见林牙的机会。若某不幸,只能拜托林牙为大辽延续气运了!”

耶律大石淡淡一笑。

萧干是不会投降宋人的,这个他完全知道。可是萧干又岂能甘心和燕京城同殉?若是宋人逼近,他是会带军出去拼命厮杀,毕竟现在大辽大部分实力在他手中,借着大辽这虎皮,还有收揽分崩离析的辽国势力的名分在——可是一旦战事不利,绝不能指望他当辽国的孤臣孽子!

萧干雄心,他耶律大石尽知。本来总以为,契丹和奚人毕竟算是一体,他萧干还要依仗着他耶律大石来两面征战。没想到,他萧干已经再不愿意屈居人下再多一刻了!

而且不知道怎么的,他居然也收揽了契丹军心。当萧干入城,底下人回报契丹军主力只是在城外观望的时候,耶律大石就叹口气,下定决心不再抵抗。只要能够击败宋人,至少萧干还不会就这样让大辽垮掉!他和萧干拼个你死我活,便宜了宋人,这又何苦?

此时此刻,他只盼望萧干此次领军出去,能够战胜,也许大辽还可以芶延残喘一阵子…………

耶律大石看着萧干,微微也有点好奇。他也听说了,萧干在易州城下吃了好大一个亏。一名萧姓宋军统帅,以几百兵马张开疑兵之势,就将萧干迫退。宋军将帅,他是见过阵的,知名如老种小种,都是用兵持重,哪里冒出这么一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从白沟河杀到涿州,再一头撞进十倍于他的萧干率领的大军当中去?

宋军厚重是绝不缺乏的,少的就是锐气,突然多了这么一个英锐的统帅,未来战事,绝不乐观。

“…………萧大王,前景如何?”

到了最后,耶律大石也只是低低地问了这么一句。

萧干摇摇头,神情坦然:“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耶律大石摆摆手,淡淡一笑:“要某做何事?你萧大王绝不会白来看某…………”

萧干也没有半点惭愧的神色,笑道:“领军出去做最后决战,大辽气运关系于此,岂能不誓师振旅?俺们大辽王族契丹,后族奚人,两族撑起了大辽两百年江山,现在还不是只剩下俺们两个?奚人俺自能将之,谁不卖力厮杀,俺砍他脑袋!只是契丹健儿,还需要誓师当中,林牙为之鼓舞一番…………林牙,俺是有小小得罪之处,可是这个时候,却不是林牙闹意气的时候,俺将和宋人决战于高粱河,胜则大辽还有转圈余地,败则就真地不可收拾了!”

耶律大石看着神情自若的萧干,最后也只是苦笑摇头。自己比起萧干,还是不够皮厚心黑啊,所以站在这里的是他,而囚在这里的,是自己…………萧干也是拿稳了,自己绝不会不答应这件事情…………

耶律大石皱皱眉毛,淡淡苦笑,低声道:“高粱河拒战宋人,这已经是燕京最后屏障。要是某来用兵,绝不轻战,将他们堵在高粱河南就罢了。宋人不比俺们是哀兵,他们要争功,他们有内讧…………只要稳住军势,坐而观衅,未必没有将他们再度击溃的机会…………军资要备足,哪怕将燕京收刮一空也在所不惜!”

他的眼睛突然瞪大,死死看着萧干:“萧大王,还有一点,两军拒战,千万要防备宋人趁间偷袭燕京,要控制万骑精锐在手,随时准备应付宋人行险!只要能挫动宋人锐气,稳稳守住高粱河,俺们大辽,就还有机会!”

萧干一笑,叉手行礼:“多谢林牙指点!誓师出征,定于后日,某届时自将恭迎林牙莅于校场,让契丹奚人健儿,看看俺们同心协力,扶保俺大辽江山的模样!”

耶律大石神色又转为了冷淡,低声道:“某自然会去…………只是有个条件…………”

“林牙请说,但有所请,某无有不从!”

耶律大石定定地看着萧干,冷冷道:“蜀国公主,是湘阴王骨血,文妃不幸,湘阴王安置蜀国公主于燕京,当初嘱托于某,虽不见面,可仍要保她安全…………蜀国公主突然失踪,某曾逼问过李处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