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贯还有那个从真定巴巴赶过来的蔡攸坐在节堂上首,西军四大相公,连同顶在雄州前线的王禀杨可世两人分两列而坐。

萧言此刻,也有了在这节堂端坐的机会,还坐在王禀杨可世的上首。只是看着眼前一切。

老种小种,竟然没有半点委屈的模样,就连脸色最阴沉的姚古,也硬是挤出了一脸笑容。从衙署外头相见,直到这里落座,竟然满口都是善颂善祷,一则恭贺他萧言立下此奇功,二则恭贺刘延庆担此重任,他们可以稍稍歇肩,三则就是为童贯,为蔡攸贺,眼看就要底定这复燕大功,宣帅封王,指日可待!

“…………他妈的,老子还是不够成熟啊…………总以为这个时候就算老种小种这般地位,也总该闹闹别扭,摆摆冷脸。这厚黑一门学问,看来老子还有得学的…………”

坐在童贯身边,气度闲雅,三缕修洁长髯,望之若神仙中人的,正是一代权相蔡京的大公子蔡攸。他不折不扣地继承了蔡家面若冠玉的传统,从哪个角度来看也是个英俊中年。

可是就是这个家伙,当初跟着自己老爹为虎作伥,捞钱也不甘于人后。后来看老爹在上头压得太久,干脆一脚将自己老爹踢开,好官我自为之。上了战阵,对打仗这种事情敬谢不敏,童贯好歹始终跟着大军,他却在战局不利的时候一家伙跑到了离宋辽边境五六百里外的真定去,饮酒赋诗,煌煌然仿佛在白沟河两岸,宋辽之间根本没有进行这一场生死恶斗,几万两国健儿,正抛尸沙场,而他正是大宋北伐大军的副帅!

打仗蔡攸不过如此,可是在和汴梁有心人争斗当中,他却是倾注了极大心力。萧言远在涿州,都接到过他的书信,无非是用宣抚副使的名义泛泛慰问几句,可是随信送的礼物却是极重。那个时候,甚至连童贯派来的使者赵良嗣也是才到!这政争的反应之敏捷,让当时萧言拿着礼物只是叹为观止。

现在要说萧言也不是不缺钱,他在这个时代的全部家当就是当日在河间,童贯馈送的万贯财物,将来自己要在大宋安身立命,这点家当是远远不够,更不用说自己还要做那么多大事,还要努力地朝上爬!可是对蔡攸送来的重礼,萧言还真不屑于要。蔡攸老爹蔡京,还有点枭雄手腕,还能把持大宋朝廷那么些年。这位蔡家大公子,却是一个彻头彻尾地只是为自己活着的人物,半点节操也无。在他当政政事堂,蔡京还没有复出的那段时日里,所有败坏朝局,将大宋和女真之间局势恶化地不可收拾的荒唐举止当中,都少不了他的一份。更是配合童贯,为了北伐当中的那些争斗,将西军扯得七零八落,弄得士气颓丧,几乎将大宋的抵抗能力自己完全解除。北宋灭国,这对活宝父子,功劳绝不在少处!

萧言自己就算再想往上爬,也羞于和这等人为伍!

蔡攸致送,萧言再缺钱,也干脆就将那些钱物全部分发了下先

不过现在,他还得坐在下首,看着这蔡攸在上首每一举动,都在展现他在汴梁熏陶出来的宰相气度,有的时候举止之繁复做作,真让西军那些老丘八们在底下大眼瞪着小眼。萧言也是不出声的一阵阵恶心。

倒是老种,居然还能在席间和蔡攸谈笑风生,扯了几句几十年大宋官场的荣枯变化,还有一点汴梁陕西的风物!

童贯的话很少,只是不住打量老种,萧言也不时地观察着这个老头子。老种今天看起来气色极好,话也比上次多出了许多,连坐在那里腰背都比往常直了不少。

这老种,当真对这次政争失败,一点成见都没有?他真的能无私到了这种地步,为了大宋北伐事业的成功,可以将白梃兵一部送给自己,可以忍受刘延庆将其取而代之的屈辱?

军议之前的谈笑,随着童贯终于开口,而告终止。

看着蔡攸风度极好,在他最拿手的清谈上头不知道能拖多少时间的状况,童贯终于起身,按着腰间玉带咳嗽一声:“天心厌乱,燕云十六州背离我大宋,已垂百余年,官家鸿福,诸军死战,更有萧宣赞毅然北渡,建下恢复涿易二州的奇功!辽人丧乱衰微已极,这复燕大功,就在你我眼前!”

堂下诸将,包括萧言在内都打起了精神,此次誓师的戏肉,总算是到了。辽人在涿易二州战事当中表现出来的颓势,已经将他们在当初白沟河一战回光返照展现出来的威风一扫而空。辽人已经绝无在燕京城周围做持久战事的能力,只要大军能全师而上,持重北进,再没有打不胜的道理。宋军的弱点,就在于士气不振,而萧言奇功,不仅在于克复了涿易二州,建立了继续北上的依托,而是提振了宋军士气,让他们明白这大辽已经衰微虚弱到了极处!

此次誓师军议,就是要分配这大功谁属。不过大家,心里也多半有了准备,萧言横空出世,挽救了童贯地位。现在西军诸位相公已倒了威风,童贯不拿这复燕大功酬答于萧言,还能给谁?

这个时候,就连一直好脾气微笑的蔡攸都加以严肃起来,咳嗽一声,摸了摸胡子,一双细长的眼睛,只是将目光投射到端坐在那里,将腰背完全挺起来的萧言身上。

“…………这个南归降人,没想到如此年轻,更没想到竟然一举颠覆了局势,竟然成为大家的救星!官家性子轻易,一下就对这南归降人赏识到了极处,更有不许他文官改武职的恩典,再加上复燕大功,只怕就一下起来了…………童贯这厮,昨夜深谈,却只是敷衍。这场大功,必须全须全尾落在咱们这一方手中,既然用人,就要有制人的手段,可恨童贯,却就是不肯说出来!也罢,且看着吧,且看着吧…………”

而萧言,也同样是心头火热。在之前童贯已经向他交底,而在这军议当中,正式将这场大功交代给自己,却仍然觉得激动无伦!细数从前,谁能想到今日?在自己孤身一人,踟蹰战场,被岳飞他们绑起来眼泪汪汪的时候,谁能想到,这场战事,燕京雄城,会终结在自己的手里?

至于将来,自己又会做到何等地步,这等天塌地陷的末世局面,自己到底能不能力挽狂澜?

不知道为什么,萧言就是很期待,甚至都有点难以遏制,差一点就要起身冲口大吼:“快点布置下来罢!让他们配合我,让老子取下燕京!在将来,我还要将这历史,彻底改变!”

童贯缓缓扫视了堂下诸将一眼,和萧言火热的目光一碰,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再度北伐,就在眼前!本宣抚使已有方略,诸将听令!”

席间诸人,刘延庆不动声色,脸上笑容也不曾减少半点。王禀眼神火热,杨可世神色复杂,姚古脸上笑容僵在那里,估计还没想好这个时候自己该摆什么表情出来。小种只是狠狠地看了萧言一眼,又转头看向自己哥子。老种却是神色宁定,甚而有点恬淡。

不管诸人神色如何,这个时候都一起挺直了腰,按剑跪坐于席间,同声大呼:“静候宣帅颁下进军方略!”

童贯神态俨然,他也是宿将了,幽燕山川地势,尽在胸中,甚至不需要木图,就能随口道来:“北伐诸军都统制,环庆路经略使刘相公,宣抚使司经略使,婺州观察使王禀听令!”

哗啦一声,刘延庆与王禀已经按剑而起。

“环庆军与胜捷军,结成大队,由涿州而北,正为主阵,以堂堂之师,正正之旗,由北直抵高粱河,若辽军出而欲求会战,汝二人但凭河而战,不得轻易北渡,不得挫动锐气,但观衅而已。辽人不利久战,相持不过匝月,必然有动摇之势,到时再候令北进,不得有误!”

“谨尊宣帅钧令!”

刘延庆与王禀一起抱拳拱手。虽然比不上注定要给萧言的大功,但是两军独当正面,将来复燕攻城,也是排在前头的劳绩。王禀虽然微微有点不满足,可是也并不多说。就凭萧言一举挽回了北伐局势,也够资格独占最后大功!

“保静军节度使,泾原路经略制置使种相公,秦凤路经略使小种相公,但请接令!”

对着老种小种,童贯不比对着自己心腹刘延庆和王禀,语气客气了三分,脸上也堆出了温和的笑意。

老种不发一声,只是缓缓站起。

小种胸口起伏,看了哥子一眼,也闭着嘴哗地一声起立。

当先主阵已经交给了刘延庆和王禀,环庆军连同已经拨到刘延庆麾下节制的河北敢战士,不下四五万,还有王禀的胜捷军加强。计点燕京辽人主力,不过三万,现在又是士气已颓。童贯此次方略,又不要他们如前次一般贸然北渡高粱河,只是隔河与辽人相持。刘延庆再废物。也不会轻易挫动锐气的。他们两军,看来只是后殿的任务,什么功绩,怎么论也论不到他们头上,除非再来一次拆台,让刘延庆他们从前头败下来,直至不可收拾!

可是这种念头,哪怕火气之盛,对刘延庆痛恨到了极点如小种,也只能想想而已。身为大宋寄为方面的重将,在别人在前头死战的时候,自己却在转着这样的心思,还用不用做人?死后怎么见得了祖宗?

而自己哥子,似乎已经准备认命了…………

萧言也只是看着老种小种,心下微微有点歉然。没法子啊…………如果当初你们肯在白沟河出力死战,而不是太存门户之间,那么怎么会有现在这个局面,又怎么有自己出头的余地!

现在,你们不成,我来吧…………

“泾原秦凤两军,为环庆军胜捷军主阵后殿,控扼涿易二州,但支撑前面军势。本宣抚使已赋予刘相公临阵调遣机变之权,当得调用两位种相公所部便宜行事。两位种相公公忠体国,想必是不会有什么异心…………大军后路,也烦请两位种相公照应无差!”

小种眉毛一掀,萧言也暗地里摇头。死太监就是死太监,到了临了这报复心理还是藏不住,让老种小种受刘延庆调遣,这是多大屈辱?

还没等小种愤愤发话,种师道已经拱手,淡淡一笑:“宣帅但有所命,罪将岂能不遵?此次战事,正是我西军雪耻机会,环庆甲士,为我泾原秦凤熙河军找回丢掉的军誉,某只有惭愧无置的份儿,岂能不服从调遣?悠悠万事,复燕为大!若某两军不能遮护好后路,不能做好环庆军胜捷军后殿,但请宣帅,取了某这颗白头去!”

童贯一笑,和蔡攸对视一眼,都没多说。蔡攸这时做足场面,起身深深对老种一揖:“种相公言重,没有两位在后头支撑,前面将士怎么敢放胆厮杀?此是宣帅重用二位种相公,别无他意!他日凯旋汴梁,官家绝不会少了两位种相公的功绩!”

种师道这个时候也只是一笑,回礼之后,缓缓坐下,并不多发一言。杨可世坐在下首,脸色难看。他不比王禀,虽然身份相若,都是观察使,可他并不是单独成军,没有起身领命的份儿。种师道的泾原军任务如何,就是他的任务如何。如此强悍的白梃兵重骑,童贯却刻意放在了后头,对他杨可世最后还是选择老种小种的恨意,可想而知。斯时斯境,也只有郁郁,自己无非想踏实打仗,怎么就这等难呢?

萧言也看了一眼神色沉黯的杨可世,并没有说话。自己得意,总是会有人倒霉,杨可世,可惜了…………

“熙河路经略使姚古姚相公听令!”

一声呼喝,姚古一下就跳了起来。他的任务更加不堪,正是卫护全军侧翼,顺便保障刘李河水路运输路线的安全。

陆上运输,需要大批民夫,秋季水涨,可以直通高粱河的刘李河,就成了补给的重要线路。河北西路地方,已经制备了大批平底船,翻坝而运入刘李河当中,为十万大军输送军资粮饷。大宋陕西诸路,熙河军是顶在和西夏最前线的,论起打的仗之苦,兵甲之精锐,也只输于白梃兵而已,比起种师道的泾原军本部,还要强上一些。现在却让姚古干起押运辎重的活计,童贯面上不敢对种师道如何,留了几分余地。但是前些日子,被西军诸部勾连老公相,压迫得他寝食不安的怨气,就在这再度北伐的军势安排上头,表露无遗!

小种坐在一旁,只是微微冷笑。蔡攸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看看童贯,再看看姚古,并不说话。姚古性子本来比小种还要激烈,常年带兵,和西复缠斗的名将,哪里会有脾气不飞扬激烈的?不过此刻。姚古却是显得沉静异常,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种师道交代,只是微微一抱拳低头领命,不出声地就坐了下来。

童贯站在上首,只觉得自己这含怒一击落在了空处。泥人也有火气,更何况位高权重如童贯!此次军议,压迫一下西军,看看他们愤懑神色,也算是小小地报了一点仇。但是西军诸人前来,却是如此不吭不哈!

他微微失神一下,又稳住心神,转头看向正跪坐得笔直,浑身似乎都绷紧了的萧言,大声下令:“宣抚使署赞画,权节制前路诸军统制萧言听令!”

终于到老子了!

萧言浑身绷得紧紧的,闻声即起,大声应点:“属下听令!”

纵然早有准备,但是在此刻,萧言却仍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十万大军北上,而头功归于自己,荣耀不用说,更重要的,自己对这一切,当之无愧,都是自己拿命拼回来的!

也许这个末世,并无不可挽回之处,自己不就是赤手空拳地改变了燕云之地的历史么?也许在将来,自己会更加地无负这新的一生!

在这一刻,萧言胸中,满满的都是意气,穿越以来,此刻正是最志满意得的时候。

“…………神武常胜军所部,另有胜捷军一部,全部交由你节制,在全军之前!除了本帅之外,并无他人节制与你。你但率所部,游戈于高粱河南北,瞻望辽人军势,隔绝辽人哨探,窥探辽人虚实,一旦有隙,准你便宜行事,直抵燕京!萧宣赞,但其勉之,上至官家,下至西军一卒,都对宣赞有厚望焉!你既能率先北渡,开再度北伐之幕,又焉知不能再还我大宋一个惊喜,率先站在燕京城头!”

什么叫专任方面,什么叫寄托之重,童贯对于萧言,就是如此!

刘延庆和王禀为他牵制辽军正面,打主力会战。种师道和种师中此等名帅,为他后殿,为萧言照应着后路。姚古熙河全军,为他押运粮饷,保持供应。在未来辽人全军崩溃之时,也就萧言一人得到了可以便宜行事,率军断然直抵燕京的钧令!

此人不过是南归降人,当初突营而归的仓皇狼狈,杨可世和王禀都曾亲见。可是到了此刻,多少名将枭雄纷纷折戟,而萧言却越发得夺目耀眼!如此这般,殆非天数?

萧言的太阳穴也是一跳一跳的,只是努力地平复着自己情绪,半晌之后,才沉声道:“属下绝不负宣帅信托之重,要不死在燕京城下,要不踏足燕京城头,对于属下而言,没有第三种选择!”

童贯满意地一笑,蔡攸也在旁边站起,笑吟吟地看着萧言,一副信任的模样。

“萧言哪萧言,要知道官家也在汴梁,等着你克复燕京的消息!”

这个时候要做戏就得全套了,萧言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面南而跪:“南归降人,受官家如此天高地厚之恩,除了粉身以报,还有什么话说?萧某恨不得有两条命,都用来报效官家,报效大宋!”

这个时候,萧言就恨不得掐自己一把大腿,挤出急泪,让自己表演得更完美一些了。

官场如戏场,童贯和蔡攸这个时候都肃然离座,走到萧言两旁,亲手将他搀扶起来。童贯拍拍萧言肩膀,微微朝外示意,一名宣帅衙署亲将已经快步走上节堂,躬身行礼:“宣帅,大军已在雄州校场点集,但等誓师北上!”

童贯一把牵着萧言的手,呵呵大笑:“好,且随某去,大军十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