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大唐-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低,一千贯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可如果把这十万贯直接变成钱票,不光是省掉了管理费,而且还能享受到遗失、被抢、被盗等情况之后,照样能够找回来的贴心服务,同时,还可以随时把钱票兑换成现钱。
    至于钱票只能兑换成新币的问题,不管是对于那些大商人和家族还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压根就不是一件坏事。就新钱那成色和做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玩意儿更值钱。(未完待续。。)
    ps:  居然被人举报了,果然是人心难测啊!!

第422章 粮草
    其实一千万贯的铜钱对于贞观初期的大唐来说,也确实是算得上一笔巨款了。换成是李世民想在短时间之内铸造这么多钱的话,就算是老版的铜钱,也依旧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贞观初期的大唐最高一年铸造的铜钱也不过是三十二万贯。而到了宋真宗时期,最高一年铸造五百多万贯的铜钱,就这还不够用,于是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当然,之所以会这么少的铸造量,一方面是因为贞观初期的货币流通量本来就不高,除了铜钱之外,这个时期的绢帛也同样属于流通的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铸造工艺的限制。
    当然,对于李安然来说,铸造铜钱这种事情却并非一件难事。光是在大唐国土内找到的那几处隐藏在人迹罕至区域中,储量又非常可观的铜矿,就足以支持巨量的铜钱制造。
    再加上每一个铜矿点都配备了全自动制造设备,从冶炼、提纯、制板、冲压,再到最后的成品检测,完全都在设备的内部直接搞定,几乎每一秒钟都会有大量的铜钱和铜币被制造出来。
    同时在天朝人民银行的加工区里,同样也拥有这样的设备。那些通过存款、投资理财、保险等业务被收进钱库的铜钱,都会在加工区的相应生产设备里进行提纯与精炼。
    接着再按照比例添加所谓的“杂质”,当然。考虑到锡这玩意儿的价值比铜还要高,自然不可能象古人那样本末倒置,采用的都是低价值的金属,最后制造成新的铜钱和铜币。
    至于这种货币重造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对于李安然来说实在是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更别说,还有存款的管理费、放贷和发行公债所能产生的利润放在那里,根本算不上什么。
    之所以除了开始推广和流通的铜币还要造旧款的铜钱,主要还是考虑到新铜币每一枚都是当五文,也就是价值五枚普通铜钱,以贞观初期的物价。虽说不是不能用但依旧不方便。
    就象后世一样。随着年年物价的上涨,别说一毛钱了,就连一块钱都已经买不了什么东西,但一毛钱却依旧有着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别说天朝了。就连国外也一样少不了。
    当然。那种以最小面值都是以百万为单位的津巴布韦币为代表的“超级”货币,自然又是另当别论。
    其实在制造新货币的时候,李安然也有想过采用铝来做为货币的材料。这玩意儿虽说是轻金属。却有着不错的延展性,质地也算坚韧。
    甚至在在潮湿的空气中还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关键是这种氧化膜还不会象铜锈、铁锈那样影响到钱币的美观。
    在分币没有淘汰的时期,一分、两分、五分这三种分币就是由铝制作而成。除了比重很轻之外,最大的缺点就是这玩意儿不耐烧。哪怕只是在火上燎一下,都会发黑。
    除了铝币之外,李安然原本还打算制造不锈钢货币。只不过,这玩意儿虽说成本比较低,但制造起来比铜币要麻烦不少,毕竟不锈钢的成份相对要复杂多了,远不如铜币方便。
    再加上想让大唐时空的老百姓接受这两种彻彻底底的新货币,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接受钱票还要困难。毕竟钱票是和金币、银币还有铜币直接挂钩,与铝币和不锈钢币完全是两回事。
    等李安然把头一笔价值一千万贯的铜币交付给李世民之后,到也没有闲着。而是专门跑了一趟有段时间没有回去的现代时空,向留守在那里的胡灵儿下达了采购清单。
    之前李世民在敲定了五亿贯的公债之后,很聪明地没有全部要钱。毕竟打战这种事情,表面上看起来花得都是钱,可实际上除了军响之外,剩下的都必须换成相应的物资才行。
    别看李安然在大唐时空也算是经营了两年左右,特别是在得到了多功能探索舰之后,在一些基础产业链上也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那些隐藏在人迹难至之处的各种矿藏。
    除此之外,还在流求也就是后世的台湾岛上修建神宫的同时,也不忘开辟出大量的农田、果林、渔池、牧场,以及建立纺织、冶金、砖窑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产业。
    甚至还在后世的澳洲大陆、非洲大陆、欧洲大陆、美洲大陆上,找到了那些在现代时空相当有名气的各种储量惊人的矿脉,在进行大规模开采的时候还做些深加工的活。
    可即便是这样,想要承担大唐这一次针对突厥用兵的物资消耗却依旧是力有未逮。谁让李安然开始大规模建立资源基地的时间并不久,又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能力还有限。
    好在,现代时空的地球有着很完善的工业基础。虽说科技等级是差了些,但只是用来给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大唐打提供一场战役要用到的各种物资,还是绰绰有余地。
    在所有的物资之中,最为重要的却并非什么刀剑枪戟之类的兵器,也不是甲衣、皮靴、头盔之类的防具,而是每日人吃马嚼必不可少的粮草。
    粮草,顾名思义就是粮食和草料。
    前者是人吃,后者吗,自然是马匹和接车用的牛驴等牲口之用。
    别看一把好刀的价值,足以顶得上nn多的粮食,至于草料则更不必说。可架不住,一把好刀能用许久,可粮草这东西却吃一点就少一点,征战越多、兵马越多消耗也就越大。
    多了咱也不说,就拿那些演义小说里经常会写到的十万大军这个数字为例,一个成年兵卒每顿果腹之用的口粮虽说没有定量,但为了能够保持体能与战斗力,吃少了可不行。
    古代打仗,想象现代时空那样即便是在野外作战还能靠着军用口粮顿顿有荤腥,甚至还有功能性饮料、咖啡、水果等辅助性饮食那是想都别想,平日里能吃得饱就算不错了。
    也就是在既将开打之前,上面才会发些肉脯、肉干之类的肉食给兵卒们补充足够的营养。可就算是这样,这一天下来多了不说,咱就按一斤粮食来算,十万大军就是十万斤之多。
    就算古代的度量单位与后世的公制单位有些不同,但毕竟这笔帐只是算个大概,也不必太过较真。十万斤就算是五万公斤吧,也就是五十吨之多,而且,这还只是一天的量。
    而一场大战下来,不说得持续一年半载这么久,把行军、扎营、撤退等过程都算上,个把月总是需要的吧。一天五十吨,三十天就得一千五百吨,这数字真真不算少了。
    现代时空的小麦粉价格差不多是三块钱一公斤,一吨也就是三千块,一千五百吨足足要花掉四百五十万左右。就算数量订购的越多价钱还能便宜,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最让李安然无语的是,以前那些只是用来喂牲口的杂粮面粉,经过所谓的饮食养生概念的炒作之后,居然比小麦面粉还要贵,唯一便宜的也就剩下了当做饲料来用的玉米粉。
    好在,这玩意儿虽说是做饲料的,但人也不是不能吃,而且据说还挺有营养。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玩意儿是用转基因玉米加工而成,虽说吃不死人,可李安然是绝对不会尝试地。
    考虑到古代打仗时的伙食,根本没办法象现代那样即要讲究营养还要兼顾味道,再加上运输和存储方面的原因,除了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粉之外,李安然只是少量地准备了一批大米。(未完待续。。)

第423章 “神域”
    之所以选择面粉做为这一次的主要军粮,是因为大米这玩意儿料理起来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煮成饭或者粥来吃。远不如面粉的花样多,特别是一些吃饭即能当饭又能当菜。
    比如因为李安然的吃货属性,提前出现在大唐时空各种带馅的包子、烧麦、烧饼。还有放上一个月都不会坏的法式长棍面包、面饼等等品种,可谓是种类繁多并且各有长处。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米饭也可以做成饭团、寿司、米线等等之类的吃食的。好吧,确实是可以,但不说制作的麻烦,光是存储时间方面这些食物可远不如死面类的大饼来得更久。
    除了小麦面粉、玉米面粉还有大米这三种主食之外,李安然还让胡灵儿订购了一大批火腿肠,结果对方很贴心地订购了牛肉、猪肉、鸡肉还有鱼肉这四个品种。
    同时还将这四种火腿肠分为甜香、咸香、麻辣、香辣四种不同的口味,其实,口味方面还可以分得更多,但在李安然看来能搞出四个品种、四个口味已经足够厚道。
    当然,考虑到这些东西只是做为军粮,所以,品质方面也并没有按照什么某品牌王中王的高标准来要求。至于淀粉含量过多的问题,相信那些普通兵卒是不会在意地。
    不过,为了能保证大唐这一次对突厥用兵,不会因为自己的小气而受到什么影响。李安然到是没忘让胡灵儿订购了一批咸货和腊味,比如腊肉、香肠、咸鸡之类好存储的肉食。
    有了这些咸腊腌制而成的肉食。可不光是能给兵卒们补充营养和体力,同时还能够补充最为关键的一样物质,就是盐!
    盐这种东西,虽说在现代时空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基础调味,但在古代的地位却明显重要得多。
    关于这玩意儿,李安然还有一个很特别同时也很无语的体验。
    当初李世民在安排了一营人马守在逍遥山庄附近,一边充当护卫一边当作监控之用时,李安然就曾经不只一次地带着苏小媚和湘云二人,去这处军营里与那些兵卒们“切磋”。
    结果在头一回去那里的时候,无意中在和那边的兵卒闲聊时。得知盐这种东西居然很稀罕。特别是在行军打仗时。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供应不上,所以,有时候只能用醋布。
    特别是近几年突厥人不消停,年年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商道一断。山东的盐运不进来,草原上的盐池没办法采盐,于是驻防陇石这边的左武卫。年年都很缺盐。
    至于醋布这东西,李安然当初也很好奇是神马东东,居然还能补充盐份。结果,不问还好,等人家把醋布拿出来之后,差点没被这玩意儿的气味给熏的当场吐出来。
    所谓的醋布,原本是指过滤醋时所用的布。只不过在这里,却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看过日本古代片的人,可能会发现在很多时候,日本的古代兵卒或者云游僧人都会带着斗笠。这玩意儿的功用可不仅限于遮阳,同时还会做为吃饭的容器和调料罐。
    吃饭的容器好理解,出门在外谁还没事带个碗啊,平时斗笠带在头上遮阳,需要的时候拿到手里就是饭碗。至于调料罐,则是因为人在出汗后,一些盐份会留在斗笠之上。
    于是,在用斗笠吃饭时,无形当中就能起到补充盐份的作用。当然,这味道方面是绝对和美味无缘了。而大唐军队里所用的醋布,虽说是两个东西但原理上却是几乎一样地。
    所以,每次一想到那些士兵得靠吃自己的汗水凝结出来的“盐”来补充盐份,李安然就觉得自己瞬间就没了胃口。好在,有了过滤技术之后,大唐的盐业方面确实有了明显的发展。
    最起码在外地征战时,遇上了那些因为苦涩有毒,直接吃妥妥吃死人的盐矿时,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只能望盐心叹,而是能够通过过滤技术制出能够食用的盐,而且还是上好的细盐。
    有了这些盐做为补给,不光是那些征战在前线的兵卒从醋布的恶心与无奈中解脱了出来,同时这些加工出来的盐,还极大地缓解了大唐境内各地对盐的需要,并且起到了调控盐价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做法很是影响到了那些掌控盐价的家族利益。好在,李世民虽说碍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大规模地“收拾”盐业这个行当,但对于军需用盐却是相当的硬气。
    再加上后来因为李安然的吃货属性,各种腊味、咸货开始在大唐流行起来。军中用盐和肉食难以长时间存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迎刃而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可惜得是,即便是有李安然的(调)(教)和支持,大唐的农牧业依旧没办法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形成象现代时空那样的农业体系,再加上产量和采购的便利性,自然远不如直接在现代采购来得方便。
    趁着胡灵儿采购这一次李世民要用到的军用物资,回到现代时空的李安然也没有闲着。先是和那些同学、好友以及手下的员工们,该见面的见面,该吃饭的吃饭,秀了下存在感。
    接着就回到了依旧停在小行星带的多功能探索飞船这边,过问了一下资源开采以及材料和设备生产的进度。特别是用来制造神域号飞船所要用到的资源,更是十分关注。
    其实在当初打破了灯下黑的想法,在中央智脑科塔娜的建议下,决定在大唐时空组装一艘殖民舰后,李安然就率先让多功能探索舰将那些基础设备放在了制造序列的前面。
    毕竟一艘体积庞大的殖民舰,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和数量那是相当的巨大。如果只是靠多功能探索舰直接制造零件然后弄到大唐时空组装的话,天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造的出来。
    有了那些基础设备之后,虽说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依旧还得靠多功能探索舰来完成。但最起码关于基础物资方面的制造工作,可以被分担掉不少,从而起到节省时间的效果。
    同时,这些设备特别是基础原材料的制造生产设备,可不仅限于给殖民舰提供资源。之前的金币、银币、铜币、战刀、铠甲等物资,同样也可以交给这些设备来承担。
    只不过,李安然这一次关注的神域号飞船,指得却并非那艘被定名为“起点”号的殖民舰。而是突发奇想借鉴了某部科幻美剧里的内容,给自己制造的一艘类似于行宫的座舰。
    这部给李安然带来了灵感的美剧《星际之门》其实很有些“岁数”了,里面的一些特效和设定也确实有些过时,但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这部美剧依旧是绝对的经黄。
    至于神域号飞船的原型,则是借鉴了《星际之门》三部曲中第二部《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里,被古代遗弃在外星球的那座城市星舰,亚特兰蒂斯号。
    这艘星舰与其说是一艘飞船,还不如说是一座小型的城市更贴切。气势恢宏的造型、各种先进的黑科技,哪怕从体积上来说还算不上大,但给人的感觉却非普通飞船所能相提并论。
    正好,李安然原本也在想着光有一艘殖民舰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在大唐时空的需要。既然要搞了,为什么不顺势搞大些。于是就让中央智脑科塔娜根据亚特兰蒂斯号进行了设计。
    在把原本大约是直径五公里左右的亚特兰蒂斯号,直接给扩大到了二十公里之后,其它方面也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单从规模上来说,神域号可比起点号大得多。(未完待续。。)

第424章 前哨站
    起点号殖民舰的长度约为五公里,高约一公里,宽约一公里,第一眼看到这玩意儿的设计图后,身为一个伪游戏宅的李安然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光晕》里的无限号。
    真要说起来,这舰起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