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大教皇-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理粮食丰收,上至地方大员下至百姓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一年多来,栾奕从河南教区向河北输入的粮草,与丰年河北自产的粮食同时在冀州汇聚。致使河北一代粮食作物大量囤积,市场保有率一度超过饱和值三倍有余。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反之市场供给大于总需求就会导致该商品价格下降。
    河北粮草囤积量居高不下,价格随之大幅度降低。从去年的不到20文,一气跌到谷底。仅需10文钱就能买到一石。
    说到这儿有人肯定会问,粮食价格低了,百姓都能吃上饭,生活不是应该过得更好吗?
    实则不然。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大汉朝,粮食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产物的价格。
    就像现在的冀州,超过九成人口都是以耕地为生的农人或土地主。粮食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有100亩地,每年收200石粮食。在每石粮食价值40文时候,他们每年的收益就是8000文钱。那时做一件新衣需要500文,如果他把一年的收益全部用来作衣服可以做16件。
    这一情况从今年开始变得不同了。粮食的价格一下子跌到了10文,他的收益蜕减四分之三,变成2000文。如果制衣服的价格还是500文一件的话,一件衣服的价值相当于农人辛辛苦苦耕种25亩土地一年的收益。
    这么贵的价格农人肯定不会买,至少今年做的衣服比往年要少的多。衣服买的少了,就造成供大于求的结果,从而导致衣服价格也跟着下降。
    于此同时,依赖土地获取收益的土地主和农人,在发觉自己“背对骄阳,面朝黄土”劳心劳力忙活一年,耕种了20多亩土地才只能换一件衣服以后。很多思维活跃之人会选择离开靠天度日的土地,转而从事其他营生。比如说直接选择去做衣服,4天做出一件成衣赚得的钱就等于耕地一年,何乐何不为?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大量人群抛开农耕,选择纺织行业,带来的不仅有人力,还有大量原本投用在土地上的资本。很多新的纺织作坊建立起来,进一步加大布和衣的市场供应。
    市场供应攀升,再次超过市场需求,这也是布料和衣服的价格下跌的又一重要因素。
    无独有偶,与纺织行业相同的,受供需关系和劳动力涌入影响,河北各行各业产物的价格都随之下调,以迎合日渐农业收益缩水的现状。在这其中就包括伐木、捕鱼、采桑、石料采集等原材料供应产业。
    借此机会,栾奕趁虚而入,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河北肆意抢购木材、桑麻、矿石等原料,将之加工成家具、神才纸、济南缎、琉璃等成品销往教区四大州,以及扬州、荆州、西凉等地。
    不但把前期高价收购山货造成的亏损一股脑补了回来,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随后,栾奕用这笔钱更新军械,招兵买马,支付了南征徐州刘备,以及圣元三年到五年大战曹操所花费的高额军费。并用以奖赏有功将士、安抚阵亡将士家眷。
    在栾奕为赢得了高额回报而喜笑颜开的时候,河北又添新乱。
    由于教区对河北敞开了商贸大门,使得河北原材料需求市场忽然比之前增大了数倍。原材料需求趋向于大于供给,价格随之攀升。
    随着木材、桑麻等原材料价格上升,成品的价格自然也跟着上涨。一时间,河北锅碗瓢盆、柴布油盐市场回暖,价格飞速上扬。
    别忘了,河北的粮食还处于饱和状态,这就意味着占据河北最大人口比例的农人,收入没有增长,身边各类商品的价格却不在断攀升。
    甚至于出现一大车粮食,只能换回一匹布的情况。
    河北各地百姓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无不怨声载道。袁绍民心日跌。
    无疑,在这场公元二世纪的商贸战争中栾奕是最大的赢家。他之所以赢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来自于21世纪的经济知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栾奕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栾奕八岁经商开始,便格外关注得力手下算学方面的培养。从最初的逄掌柜,从最原始的言传身教,手把手指导。到后来开设圣教学堂算学科,圣城大学堂的算学专业,在栾奕十多年不懈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懂得统计学、几何学和高等数学基础等管理应用数学的账房先生,其数量足有3000人之众。
    这部分人,很大一部分现在被分配到地方教堂,负责料理圣券储蓄、发行事宜。还有一部分在教会产业中从事营收记录等账房工作。另有一部分人,被派到教区以外的大汉各州,主要负责与当地神盾局情报人员协作统计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数据。
    以冀州为例,冀州邺城周边哪个县的百姓平均每人有多少亩土地?土地每年产多少粮?粮食是优是劣,成色如何?每家每户每年约购买几匹布?买什么样的布……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连袁绍府邸每月的支出都能在通过数据估算出来,支出项目更是一目了然。
    可以说,远在济南的栾奕甚至比袁绍本人更了解河北。并以此为根据遥控指挥,最终赢得了辉煌的战果。
    
    
   

332黑山贼(第30更)
    圣元二年,在居高不下的物价影响下百姓生活困苦。穷困不堪的生活让他们不由自主回忆起桓灵二帝在位时那段最为贫穷的时光。
    河北民心大乱。
    袁绍眼见经营河北多年所付出的努力在栾奕几经折腾之下即将付诸东流,急的满嘴冒泡,火大不已。
    他又将一应谋士都唤了来,开门见山问:“河北民生大乱,何法可解?”
    率先出列的还是审配,只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提出相应对策,而是找起造成现在这一境遇的根源。他对袁绍说:“正因当初沮公与当初决策不当,河北才会物价暴涨,致使数百万生活困苦。如此大奸大恶,天理难容,望主公将其治罪。”
    一听这话,沮授气双手发抖,抬起哆哆嗦嗦的手指,怒视审配,高呼:“你……”
    “你什么你!难道我说的不对?如果不是你非要弄出个什么山珍税,河北哪里会囤积那么多粮?物价又怎么会飞涨。”审配冲沮授猛甩一下衣袖,“分明就是你的错。”
    “你血口喷人!”沮授是个实在人。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决策确实是造成现在这一后果的诱因之一,所以听了审配的指责虽然愤慨,但心中仍充斥着浓浓的自责。
    此时,田丰出列力挺沮授。他说:“想当初如果不依公与之策,对商贾、裂谷加收山珍税,地里的耕农非都跑到山中行猎不可。届时土地荒芜,河北农业命脉被栾奕卡住。所带来的后果比现在还要严重的多。之所以现在会形成当前恶劣的后果,实在是栾奕太过强大。换作其他人,用其他方略所引发的后果肯定比眼下更为严重。所以说,公与的决策并没有错,主公不能给他定罪。”
    审配不屑道:“强词夺理,错就是错……”
    眼见审配和田丰在大堂里吵了起来,袁绍火一个劲儿蹿,按都按不住,蹭了一下站起来,抽出宝剑削下一节桌案来,“都给我闭嘴。谁敢再做聒噪,此案便是他的下场。”
    审配和田丰一激灵,老老实实站回原位。
    袁绍猛咽几口唾沫,才把火气降了三分,收剑入鞘,怒气冲冲道:“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情去争论罪责。岂有此理!快说,事已至此,应当如何应对?”
    “这个……”审配缩脖子的工夫,沮授再次出列,道:“方今河北物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过剩。粮草过多,致使价格低廉。粮价低则物价低,栾子奇趁机而入,哄抬物价。致使粮价低物价高,百姓生活由此困苦。”他拈着胡须想了想,“所以,解决河北之难必须先抓根本,将粮价抬上去。”
    “如何抬高粮价?”
    “由官府出面四处购粮。”沮授道。
    “购粮?”袁绍垂着头想了想,“河北富余的粮草何止千石之多,官府哪里买的起?”
    沮授道:“主公莫慌,且听在下慢慢说来。河北流落在民间的粮草确实很多,以主公现在的财力,即便收了来也是大动筋骨。换回一堆毫无用处的粮草,却将满库的金银撒了出去,得不偿失。不过在下倒有一法可让主公既能收粮又不会损失银饷,非但没有损失,还会赢得厚利。”
    一听这话,袁绍立刻来了精神,“哦?何法?”
    “粮草多囤无益,不过若是将其加以加工,便是可以获利之物。”沮授自解疑团,接着道:“在下指的是酒。主公可令人四下收粮,遂既将粮草归拢起来酿制成酒再对外出售。当然,咱们酿的酒不如栾奕的神仙酿甘甜,但是咱们的售价却相对低廉,而且量大。如果卖给塞北胡人、乌丸人也能赚得不少的回报。如此一来,既消耗掉了过剩的粮草,又赚得了金钱,何乐而不为?”
    田丰出言赞许道:“依公与之计行事,可保河北无忧!”
    见帐下沮授、田丰两大谋士联名进言,袁绍心中虽有疑窦,但也仅是稍稍迟疑了一下,便遵从二人意见,吩咐人依法行事,在河北各地收购粮草。同时依据田丰建议在大河两岸各处港口设卡,树立起贸壁垒,禁止商贾与河南通商。
    随后,随着官仓屯粮增加,粮食流通量减少,河北粮食供需关系趋于平衡,粮食价格开始稳步上调。加之贸易壁垒塑造成功,河北的原料无法销往河南,在河北一带大量囤积,价格开始直线下降。原材料价格下降,衣料、肉类等产物的价格也跟着下降。
    原材料开采和加工领域变得无力可图,在市场机制影响下,过剩的人力、无力资本从中撤出自动返回到与土地、农耕息息相关的产业中去。
    河北的困境得到显著改善。
    1个月内,袁绍斥巨资花费1000多万贯钱将700多万石粮草收入官仓,几乎把全部库银换成了粮食。并集中建立酒坊将其中大部分粮草酿制成土酒销往塞外。
    这宗贸易在最开始阶段让袁绍收获不小,从胡人、乌丸人手里换得了为数不少的金银和牛羊。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没几个月,归属他治下的并州屡次三番派人传来急报,告知他派出去贩酒的商队遭到洗劫。
    袁绍起初并未在意,还道是小股猖獗山贼。可是被劫一次还则罢了,关键是派出去的商队十成得有九成遭劫。
    他不由纳闷,通往塞外的路上,冀州和并州各郡都在自己掌下,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劫他的东西。
    细查之后赫然发现竟是栾奕与深藏在黑山的张燕私下通联,支持其派出小股兵马潜入并州,在通往塞外的各个必经之路上设伏,专门洗劫袁绍派出的商队。
    一提起张燕,袁绍就恨得牙根发痒。
    说起来,张燕也算是号人物。他原名褚燕,自幼勤于习武,练得一身身轻如燕的轻功,身手极为敏捷,人称“飞燕”。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褚燕响应张角号召,聚集了一帮少年揭竿而起,在山水间转战出击,待回到老家真定时,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中平二年(185年),当时博陵(今河北蠡县)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今河北宁晋县),结果被卢植率领的官军击败。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同年,张角兵败,黄巾之乱宣告结束。在河北举事的张燕自知独木难支,将旗下数万人马领进茫茫黑山躲了起来,平日以打家劫舍为生,成了真真正正的草寇。
    张燕的存在给冀、并大地,特别是袁绍势力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为此,袁绍曾多次派人围剿,可怎奈黑山地势复杂,山连着山,根本找不到张燕踪迹。
    此外张燕在冀州和并州耳目众多,袁绍刚要行动,他就提前得信有所动作。或迎头痛击或设伏围捕或者干脆直接躲到人迹罕至的山林里,不见踪影。
    害得袁绍大军屡次整套均是无功而返,灰头土脸,只能望山兴叹。不得已之下,袁绍只得听之任之,眼睁睁看着这枚钉子钉在自家势力版图内。
    所以说,袁绍早就烦透了张燕,恨不能不得尽快把这颗钉从眼中拔去。如今,张燕再次激发的怒火,暴怒之下,袁绍不顾田丰、沮授的劝阻,亲提6万大军,拜高览、颜良为上将,审配为军师祭酒,田丰为参事,沮授为执笔直扑黑山。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开始集结兵马的下一刻,约么一个时辰后,就有神盾局细作探明了他的动向。随后迅速出城,将情报传给城外的情报站。另有送信者飞身上马,快马加鞭将讯息送给黑山脚下的黑山贼探马。随后报知张燕。
    圣元2年8月12,张燕站在黑山山脉笼子山巅,手持一支精致的金属圆筒,观望着对面数里之外的那座大山。山上人头涌动,到处都是身穿棕衣,手举“袁”字大旗的士卒。他们全神戒备的在山中来回搜索着,脸上写满疲惫。
    张燕随即将摆在眼前的金属圆筒垂了下来,来回审视一番手中器物,随后转身询问身后那位刚刚结识的新朋友,“吕先生,这东西叫甚来着?”
    来者毕恭毕敬,道:“此乃望远镜。是教主送给寨主的礼物。”
    “望远镜!真神器也。”
    被称之为吕先生之人,身着棕色麻布十字神袍,竟是一名神官,“确实神乎其神。”
    张燕又问:“吕先生说,此物乃栾……呃,教主所创?”
    “然也!”吕先生进一步解释,“乃教主受圣母感知,得大智慧创出此物。”
    “哦!”张燕点了点头。
    “此外……”吕先生道:“在下并非什么先生。寨主直呼虔之表字:子恪便是。”
    “也好!那便称先生子恪。”张燕又取出望远镜,望向对面的苍山,见山里的袁绍兵马开始陆陆续续下山,道:“袁本初往这边来了,咱们暂且南退,再做叙话。”
    “但听寨主吩咐。”
    张燕“诶!我都唤子恪表字了,子恪也别再客套。我既决计投入子奇……呃,教主帐下,就不再是什么寨主。将来咱们当属同僚,还是叫我飞燕吧!”
    
    
   

333替罪羔羊
    仰赖于黑山贼耳目和神盾局细作共同组建的警报系统,在望远镜超强的侦查能力帮助下,张燕成功躲开袁绍的大规模围剿,领着袁绍大军在茫茫黑山里兜起圈子。
    可怜袁绍在山里转了两多月,黑山军行进的痕迹倒是发现了不少,就是没见着人影。气的袁绍哇哇大叫,却又拿张燕没有办法。
    适逢幽州公孙瓒又出来叫嚣,兵犯冀州。袁绍只好领兵退却,转战冀、幽边境,与公孙瓒对峙。
    实际上,从圣元1年开始,袁绍和公孙瓒间的战事就没有断过。双方交兵不断。
    按理说,袁绍坐拥冀、并二州,其中冀州人口密集,无论是农耕、还是经济都远非幽州苦寒之地可以睥睨。同时,袁绍兵多将广,手下又有沮授、田丰、审配这样首屈一指的谋士指点,实力应该比公孙瓒高出不止一筹。
    可怎奈自圣元1年3月始,栾奕通过各种渠道给公孙瓒输入了海量的支持。仅军资就送去了300万贯,粮600万石。此外,大到士卒的军服、铠甲、兵刃、弓矢以及冲车组件,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
    在栾奕不计回报的支持下,公孙瓒迅速组件起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